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成渝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动态特征研究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成渝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动态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基于1992—2013年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能源统计数据,对成渝城市群碳排放进行研究,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并结合趋势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成渝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估算的碳排放与基于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计算的碳排放动态变化趋于一致,且存在较好相关性;(2)1992—2013年成渝城市群碳排放增加趋势明显,碳排放增加区域面积高达76.26%,分布在成都、重庆主城及周围德阳、璧山等地区,碳排放不变或降低区域零散分布在研究区边缘地带,面积占比23.74%;(3)成渝城市群所有年份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Ⅰ)值均大于0,表现出较强空间自相关性,且在研究时段Ⅰ值总体呈增长趋势,说明其空间集聚性持续增强;(4)成渝城市群碳排放空间集聚模式主要为高-高集聚型、低-低集聚型,两者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均呈增加模式,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成都、重庆主城以及邻近县域,低-低集聚区域主要零散分布在边缘相对落后地区,表明成渝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分布具有极强的相互依赖性。

论文目录

  •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处理
  •     2.1.1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校正
  •     2.1.2 投影转换、重采样和裁剪
  •   2.2 基于能源数据的碳排放统计
  •   2.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碳排放估算
  •   2.4 趋势分析
  •   2.5 空间自相关模型
  •     2.5.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2.5.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基于能源数据的碳排放统计结果
  •   3.2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碳排放估算
  •     3.2.1 反演模型的建立
  •     3.2.2 反演模型的验证
  •   3.3 碳排放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3.4 碳排放空间动态分析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许燕燕,周廷刚,李洪忠,朱文东,杨永健

    关键词: 碳排放,夜间灯光数据,空间自相关,时空动态特征,成渝城市群

    来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7714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0500201-07),国务院三峡办三峡后续工作库区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No.500000201BB52000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No.XDA19030301),深圳市科技研发基金资助项目(No.JCYJ20170818155853672)

    分类号: X321

    DOI: 10.15985/j.cnki.1001-3865.2019.12.022

    页码: 1504-1511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620K

    下载量: 42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成渝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动态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