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特征论文_马燕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用韵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红楼梦,诗文,池州,唐律,近体诗,章回小说,元嘉。

用韵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马燕鑫[1](2019)在《“苏李诗”的用韵特征及《李陵集》成书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苏李诗"创作年代的考察,可以从词汇、风格、习俗等多种角度切入,而诗韵无疑最具时代辨识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苏李诗"用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断定其作于叁国时期。因为其诗在鱼、虞、模韵上界限明晰,不加混淆,与东吴方音相合;且诗中的"山海"一词,也与会稽的地理形态相符,其作者或为《会稽典录》中的李陵。(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包德述[2](2016)在《中国古代诗词歌曲词曲用韵的共生性特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部分实例的解读,指出中国古代诗词歌曲不仅在歌词上以词韵为统领,而且在旋律发展上,也往往采用调式主音,或以归于调式主音的旋律片段统领全曲并与词韵相对应,体现出词曲用韵共生发展的艺术特征,具有特殊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意蕴。(本文来源于《音乐探索》期刊2016年04期)

白崇[3](2016)在《论“元嘉体”诗歌的用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嘉体"诗歌以押平声韵为主,通韵规范基本定型,与唐诗声律运用大体吻合的现象非常明显。但在个别韵部的运用上,"元嘉体"用韵存在上古韵的遗留,通韵韵部的组合使用相对于唐律更为自由,整体上体现出新旧交融的状态。"元嘉体"的用韵是由古诗音韵向律诗过渡的中间环节,对诗歌韵律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开放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朱媞媞[4](2015)在《泉腔闽南戏曲韵部系统与用韵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泉腔闽南戏曲因保留了大量宋元剧目,被誉为"戏曲历史博物馆"。泉腔闽南戏曲韵部系统共18韵部,做为韵脚字出现的韵母64个,唱词中出现的韵母80个,分属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等六种韵类。其戏曲用韵最显着的两个特征是"跨韵类相押现象普遍存在"和"-m、-n、-叁种阳声韵之间可以通押"。这些特征,一方面缘于闽南戏曲行腔叫字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与闽南话的语音特征有关。(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5年04期)

陈大为[5](2012)在《唐五代湖北地区诗人近体诗用韵特征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五代湖北地区诗人所作近体诗基本依其时功令而押,但亦有不合官韵规定的出韵、借韵现象,这些通押现象不仅可以反映唐五代通语在韵类方面的某些特征,某些特殊韵例更是流露出唐五代湖北方音的相关信息。(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练怡[6](2012)在《陈第古体诗用韵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陈第是一位在古音研究上取得很大成就的音韵学家,其审音功力自非常人可比。文章通过穷尽式分析,统计出陈第古体诗歌327首,527个韵段。通过系联法、统计法归纳出陈第古体诗韵部共有25部并对其用韵特征进行分析。其古体诗的韵部通押情况为:先仙韵开合口通押,歌部豪部通押,职部薛部通押。其古体诗用韵特征还有:沃韵与烛韵读音有所不同,黠韵和鎋韵分属末部和薛部,入声韵尾的变化,阳声韵尾的变化,浊上归去等。该论文还进一步探究陈第古体诗歌用韵反映出的明代末年雅言通语的实际语音情况和福州方言实际语音现象。(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张婷婷[7](2011)在《从曲唱角度看元曲的用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从曲唱的视域出发,分析元代杂剧与散曲的用韵规律,认为杂剧多用宽韵,散曲多用窄韵;无论杂剧或散曲,均不避讳用赘韵与重韵;仄声韵用法较为特殊,须与前字严格搭配使用。造成元曲用韵特点的原因,当与实际演出场景、作家创作心理、时代好尚风气等诸多因素密契相关。(本文来源于《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李军[8](2010)在《元代江西文人诗文用韵所反映的入声韵演变及其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元代江西地区文人诗文用韵中的入声韵通押现象,以及这些通押现象在元代江西各地的分布情况。通过与现代江西赣方言入声韵的分布特征进行历史比较,指出元代江西地区入声韵的演变特征与现代江西赣方言大体一致,现代江西赣方言入声韵分布不平衡的格局,元代已经基本确立。(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10年04期)

张正学[9](2006)在《《红楼梦》之曲体作品的用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学生王朝在《楝亭词钞》序中说:“公尝自言,吾曲第一,词次之,诗又次之。”可见曹寅对于自己的曲作是很自信的。在“文备众体”的《红楼梦》中,曹雪芹也创作了一些曲体作品。据着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说,在“诗词曲”叁者中,曹雪芹和他祖父一样也是“(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06年03期)

钱芳[10](2006)在《唐代池州文人诗文用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池州文人诗文用韵过程中有一些参差通押的情况,共两大类八种情况,从中可见唐代池州方音的特征,以及同当时通语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滁州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用韵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部分实例的解读,指出中国古代诗词歌曲不仅在歌词上以词韵为统领,而且在旋律发展上,也往往采用调式主音,或以归于调式主音的旋律片段统领全曲并与词韵相对应,体现出词曲用韵共生发展的艺术特征,具有特殊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意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用韵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马燕鑫.“苏李诗”的用韵特征及《李陵集》成书考论[J].文学评论.2019

[2].包德述.中国古代诗词歌曲词曲用韵的共生性特征探析[J].音乐探索.2016

[3].白崇.论“元嘉体”诗歌的用韵特征[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

[4].朱媞媞.泉腔闽南戏曲韵部系统与用韵特征分析[J].东南学术.2015

[5].陈大为.唐五代湖北地区诗人近体诗用韵特征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6].练怡.陈第古体诗用韵特征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

[7].张婷婷.从曲唱角度看元曲的用韵特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8].李军.元代江西文人诗文用韵所反映的入声韵演变及其分布特征[J].语言科学.2010

[9].张正学.《红楼梦》之曲体作品的用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J].四川戏剧.2006

[10].钱芳.唐代池州文人诗文用韵特征[J].滁州学院学报.2006

论文知识图

许昌学院获奖成果(4)许昌学院获奖成果(1)许昌学院获奖成果(3)许昌学院获奖成果(2)}!。.7Cmx26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则又是一番独特的景致其行草相掺除有岳...

标签:;  ;  ;  ;  ;  ;  ;  

用韵特征论文_马燕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