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丝蛋白基因论文-张蕾,向仲怀,赵盖超,吴宗辉,崔红娟

拖丝蛋白基因论文-张蕾,向仲怀,赵盖超,吴宗辉,崔红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拖丝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丝蛋白,生物材料,功能化,基因工程

拖丝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张蕾,向仲怀,赵盖超,吴宗辉,崔红娟[1](2019)在《基因工程功能化丝蛋白生物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丝蛋白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现有丝蛋白生物材料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相关知识,为设计合成新型丝蛋白生物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将编码新肽或结构域的基因序列添加到编码丝蛋白的基因序列中,以获得具有新功能的丝蛋白生物材料,并更好地满足现代生物医学的需求。文中总结了基因工程功能化的丝蛋白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杜文敬,梁洋,朴善花,王春生,安铁洙[2](2018)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蜘蛛拖丝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通过转基因动物获得蜘蛛拖丝蛋白的方法,试验利用前期构建的蜘蛛拖丝蛋白基因(2S)逆转录病毒载体侵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通过嵌合体法制备转基因小鼠,并用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嵌合体小鼠;目的基因2S-IRES-EGFP已整合入F0代及F1代嵌合体小鼠的鼠尾基因组中。说明利用逆转录病毒可成功获得表达蜘蛛拖丝蛋白基因(2S)的转基因小鼠。(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7期)

谢新欣[3](2018)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的关系。方法收集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30例AD患者(AD组)、30例MCI患者(MCI组)、30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等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评价;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晨起中段尿5-10ml,排除尿常规异常标本,静置至4℃冰箱保存并在1周内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尿AD7c-NTP浓度。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ml置于含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采血管内,提取DNA前置于-20℃冰箱保存。采用通用型柱式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提取后的基因组DNA于-80℃冰箱内存放,上述基因组DNA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法分析ApoE基因型。结果(1)AD和MCI组MMSE评分[11.5(5.00,16.25)、24.00(22.00,26.00)]及CAMCOG-C总分[27.00(5.75,51.75)、74.50(64.75,81.00)]均低于对照组[29.00(28.00,30.00)、90.00(85.00,92.00)],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_(MMSE)=72.890,P=0.000;Z_(CAMCOG-C)=71.230,P=0.000)。(2)AD组、MCI组尿AD7c-NTP含量[1.03(0.80,1.41)、0.69(0.53,0.91)]ng/ml高于对照组[0.59(0.40,0.66)]ng/ml,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27,P<0.001);进一步比较发现,AD组与MCI组相比尿AD7c-NTP含量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232,P<0.05)。(3)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尿AD7c-NTP含量与MMSE总分、CAMCOG-C总分呈显着负相关(r_(MMSE)=–0.604,P<0.01;r_(CAMCOG-C)=–0.486,P<0.01),且与CAMCOG-C部分子项目包括语言、记忆等呈负相关(均P<0.05)。(4)将上述AD和MCI组合为“认知损害”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发现当尿AD7c-NTP临界值为0.70 ng/ml时,尿AD7c-NTP诊断认知损害(包括AD和MC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分别为71.7%和83.3%,曲线下面积是0.82(95%CI:0.73~0.90,P<0.05)。(5)本研究样本中,ApoE基因型有ε2/3、ε3/3、ε3/4、ε4/4;ε4携带者比例在AD组、MCI组、对照组中分别为46.7%、23.3%、23.3%。(6)MCI组ε4携带者比非携带者表现出更高的尿AD7c-NTP含量和更低的CAMCOG-C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_(AD7c-NTP)=4.857,Z_(CAMCOG-C)=4.284,均P<0.05)。结论AD和MCI患者尿AD7c-NTP水平显着升高,认知损害越严重,尿AD7c-NTP含量越高。尿AD7c-NTP升高水平与认知功能多个领域损害相关。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比例在AD组和MCI组居多,尤其在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MCI患者中,表现出尿AD7c-NTP水平更高、认知损害更严重。(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安铁洙,李昊,王春生,王子竹,宋红卫[4](2016)在《转B2C/拟蜘蛛拖丝蛋白基因绵羊成纤维细胞株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绵羊被毛特异表达蜘蛛拖丝蛋白基因的方法,研究利用前期工作获得的绵羊高硫角蛋白结合蛋白基因B2C启动子和人工合成的拟蜘蛛拖丝蛋白基因二聚体(2S),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B2C-2S,进行线性化后,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进绵羊成纤维细胞并经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细胞,再进行PCR检测和冷冻复苏后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B2C-2S,将其整合入转基因阳性细胞的基因组中;转基因阳性细胞经冷冻复苏后,其细胞形态仍保持成纤维细胞的梭形形态,且在续培养中呈现正常细胞相近的"S"型生长曲线。说明试验成功获得转pc DNA3.1-B2C-2S绵羊成纤维细胞株。(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7期)

王瑞瑶,闫涛,朱和平,周欢敏[5](2015)在《可定点整合的无筛选标记拟蛛丝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构建可定点整合的无筛选标记的拟蛛丝蛋白基因表达载体,试验以p EGFP-N1为骨架载体,并采用PCR技术分别添加Loxp和att B片段,利用无缝克隆法将拟蛛丝蛋白基因(2s)连入质粒,经过转化、阳性克隆筛选、酶切及DNA测序鉴定。结果表明:PCR产物及酶切片段大小符合预期结果,测序结果与相应寡核苷酸序列一致。说明试验成功构建了可定点整合的无筛选标记拟蛛丝蛋白基因表达载体p EGFP-N1-2s,可用于无筛选标记的转基因供体细胞的构建。(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5年13期)

王瑞瑶[6](2015)在《定点整合的无筛选标记转拟蛛丝蛋白基因绵羊细胞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动物是现代生物研究的重要材料。然而,获得转基因的动物中都会留有转基因筛选的抗生素和荧光标记基因,因此存在生物安全以及环境安全方而的危害。传统转基因技术的基因片段随机插入,可能会引起受体物种重要基因表达异常,或者导致外源基因的表达沉默。本实验通过phiC31整合酶介导基因的定点整合,Cre/Loxp重组酶系统删除筛选标记基因的方法消除安全隐患,为培育无筛选标记基因的转拟蛛丝蛋白基因2S克隆绵羊奠定基础。主要结果概括如下:1.以pEGFP-N1为骨架载体,成功构建了含有attB序列和两个同向Loxp序列的定点整合可删除筛选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 - 2S。2.pEGFP-N1-2S质粒在phiC31整合酶mRNA的介导下,共转染绵羊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了定点整合转拟蛛丝蛋白基因2S的绵羊细胞系。3.成功诱导Cre穿膜肽,将定点整合绵羊细胞系中的筛选标记基因切除,建立了定点整合无筛选标记的转拟蛛丝蛋白基因2S绵羊细胞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侯芳[7](2015)在《蛛丝蛋白八聚体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及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蛛丝蛋白是蜘蛛腹部丝腺中合成的一种结构特殊的纤维蛋白,因具有质量轻、韧性大、超收缩、抗张力强等优良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蛛丝蛋白八聚体是由拟蜘蛛拖丝蛋白基因人工合成的核心序列S经翻译后连接而成的八聚体。为了深入了解8s蛛丝蛋白基因对毛发性能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原核显微注射技术,制备蛛丝蛋白八聚体转基因小鼠。通过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方法鉴定阳性鼠,并通过Real-time PCR, 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对转基因阳性小鼠进行表达检测。1.蛛丝蛋白八聚体转基因小鼠的制备与鉴定蛛丝蛋白基因对毛发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蛛丝蛋白基因对毛发性能的具体作用及表达规律,我们通过原核注射方法制备蛛丝蛋白基因毛囊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小鼠。用PCR及Southern Blot鉴定阳性鼠,实验共得到FO代小鼠67只,通过鉴定,我们得到阳性鼠3只,阳性率为4.47%。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蛛丝蛋白八聚体的转基因小鼠,为以后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创造了实验条件。2.蛛丝蛋白八聚体转基因小鼠表达水平的检测成功制备转基因阳性鼠后,首先进行了mRNA水平的检测。通过Real-timePCR检测结果为:3只阳性鼠在mRNA水平都表达了目的基因,而对照鼠没有目的基因的表达。然后以a-tubulin为内参基因,进行蛋白质水平的检测,所用方法为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为:3只阳性鼠在蛋白质水平都有目的基因的表达,对照鼠没有检测到目的蛋白。同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目的基因蛋白在毛囊周围的表达情况。并运用绝对定量PCR法检测转基因小鼠的拷贝数,经计算,叁只阳性小鼠的拷贝数分别为1.60、1.48、2.33。通过上述检测手段,说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转入小鼠的基因组并稳定表达。本实验蛛丝蛋白转基因阳性小鼠的成功构建及检测,为下一步研究蛛丝蛋白基因对小鼠毛发性能及对其他动物毛发性能方面的作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5-05-20)

张晓丽[8](2015)在《家蚕转绿色荧光蛋白—蜘蛛丝蛋白融合基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蚕丝的机械性,本研究以piggy Bac转座子载体为骨架,构建了含有家蚕丝素重链蛋白的N-端区域(NTD)-绿色荧光蛋白(e GFP)-蜘蛛丝蛋白[A2S8]28-重链蛋白的C-端区域(CTD)融合基因表达元件的打靶载体p XL-NTD-e GFP-Spider-CTD,同时根据丝素重链基因内含子区域((AF226688:63011-63025和63052-63066)的DNA序列,设计组装了TALENs序列,构建了靶向丝素重链基因内含子区域的TALEN 9-10载体;SURVEYOR和lac Z中断法证实TALEN 9-10载体在家蚕卵母细胞株(Bm N cells)中的效率约为13.95%。将TALEN 9-10载体与打靶载体p XL-NTD-e GFP-Spider-CTD混合,通过真空电穿孔技术,导入家蚕初产卵,筛选获得G0代转基因家蚕。PCR检测结果显示,G0代转基因家蚕蚕蛾基因组中有报告基因e GFP(enhance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ene)的存在;Western Dot Blot检测转基因家蚕蚕茧蛋白样品,证实转基因家蚕表达了家蚕丝素重链蛋白的N-端区域(NTD)-绿色荧光蛋白(e GFP)-蜘蛛丝蛋白[A2S8]28Spider-重链蛋白的C-端区域(NTD)融合基因;ELISA定量检测显示,e GFP在转基因家蚕蚕茧蛋白可溶样品中的含量约为4%(摩尔比),推测表达的蜘蛛丝蛋白Spider[A2S8]28在可溶样品中的摩尔比含量也为约4%。外源DNA在家蚕基因组的定位分析显示,外源DNA定位于家蚕基因组的23号染色体,打靶载体在转基因家蚕基因组中的整合方式为随机插入,并非由TALEN技术介导的定点插入;机械性能检测结果显示,G0代转基因家蚕蚕丝的最大极限拉力(Max.Stress)提高了约40-50%,最高的最大极限拉力约为700MPa,平均值约为620MPa。挑取G0代茧丝最大极限拉力(Max.Stress)最高的转基因蚕杂交传代,得到G1代转蛛丝基因家蚕,检测结果显示,这种优良的机械性能特征能遗传至G1代转基因家蚕。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通过改善蚕丝的机械性能提供了新线索。(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5-03-01)

刘晓峰,吴岩[9](2015)在《Filaggrin基因及聚角蛋白微丝蛋白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Filaggrin基因(FLG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q21.3,是一种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基因。Filaggrin基因翻译表达为聚角蛋白微丝蛋白前体(Profilaggrin),后者通过Kallikrein5(KLK5)的作用,生成聚角蛋白微丝蛋白(Filaggrin),维持表皮屏障的完整性。而Filaggrin被Caspase-14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继续发挥着保水、防紫外线的作用。FLG基因是易于突变的基因,其突变或者缺失致使Filaggrin生成减少,这正是一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该文就FLG基因的调控及Filaggrin与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逯凯,韩姗姗,张灿,刘文华,邹玲[10](2014)在《6株T4类噬菌体尾丝蛋白gp37基因密码子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本实验室分离的1株T4类多价烈性噬菌体Bp7尾丝蛋白gp37基因与其他5株T4类噬菌体gp37基因进行密码子特征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Bp7与其他5株T4类噬菌体gp37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基本一致;Bp7尾丝蛋白gp37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较低,且偏爱使用以A或U为结尾的密码子;除AUG(Met)和JGG(Trp)外,确定了17种高频密码子;6株菌体gp37之间密码子偏好性比较发现,Bp7与JS98密码子使用最相近,与T4和T4T相对较远;gp37基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可能受中性突变和选择压力的共同作用。gp37基因密码子的分析结果将为Bp7尾丝蛋白的基因改造,以进一步拓宽其裂解谱及提高表达水平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拖丝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建立通过转基因动物获得蜘蛛拖丝蛋白的方法,试验利用前期构建的蜘蛛拖丝蛋白基因(2S)逆转录病毒载体侵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通过嵌合体法制备转基因小鼠,并用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嵌合体小鼠;目的基因2S-IRES-EGFP已整合入F0代及F1代嵌合体小鼠的鼠尾基因组中。说明利用逆转录病毒可成功获得表达蜘蛛拖丝蛋白基因(2S)的转基因小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拖丝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张蕾,向仲怀,赵盖超,吴宗辉,崔红娟.基因工程功能化丝蛋白生物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9

[2].杜文敬,梁洋,朴善花,王春生,安铁洙.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蜘蛛拖丝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制备[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3].谢新欣.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8

[4].安铁洙,李昊,王春生,王子竹,宋红卫.转B2C/拟蜘蛛拖丝蛋白基因绵羊成纤维细胞株的筛选[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5].王瑞瑶,闫涛,朱和平,周欢敏.可定点整合的无筛选标记拟蛛丝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

[6].王瑞瑶.定点整合的无筛选标记转拟蛛丝蛋白基因绵羊细胞系的建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7].侯芳.蛛丝蛋白八聚体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及检测[D].内蒙古大学.2015

[8].张晓丽.家蚕转绿色荧光蛋白—蜘蛛丝蛋白融合基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

[9].刘晓峰,吴岩.Filaggrin基因及聚角蛋白微丝蛋白的研究现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5

[10].逯凯,韩姗姗,张灿,刘文华,邹玲.6株T4类噬菌体尾丝蛋白gp37基因密码子特性比较[J].畜牧兽医学报.2014

标签:;  ;  ;  ;  

拖丝蛋白基因论文-张蕾,向仲怀,赵盖超,吴宗辉,崔红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