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论文摘要

国家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之后,黄土塬区的植被发生了巨大变化,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植被枯枝落叶、根系等使土壤性质发生了变化。植被对沟头土壤性质的改良,有效增强了沟头土壤抗蚀性,减缓了沟头前进,而关于典型植被群落对黄土塬沟头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对甘肃省庆阳市董志塬南小河沟流域一级支沟沟头展开调查,选择沟头典型植被群落长芒草(Stipa bungeana)群落、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群落、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群落、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群落、茭蒿(Artemisia atrovirens)群落、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群落、紫花苜蓿+猪毛蒿群落,调查沟头植被群落特征和070 cm土层植被根系特征,并以农地沟头为对照,研究典型植被群落沟头070 cm土层土壤性质。探究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特征及土壤性质的差异,分析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特征之间的关系,深化黄土塬区植被恢复对该区水土流失影响的认识,为塬区植被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南小河沟流域一级支沟沟头的21个调查样地里共出现草本植物42种,分属于13科,66.67%的种属于禾本科(Gramineae)、菊科(Asteraceae)、豆科(Leguminosae),三科植物在该地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为618,Simpson指数0.150.33,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5.3316.0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50.89。(2)沟头典型群落根系平均直径为0.550.80 mm,根系生物量为2.53×1032.15×104g/m3,根体积为8.44×10-65.93×10-55 m3。冰草群落根系生物量和根体积值最大,猪毛蒿群落最小。根系比根长为15.8462.07 m/g,群落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和白羊草群落具有较大比根长。根系比表面积为0.030.09 m2/g,紫花苜蓿群落根系比表面积要显著大于其他群落(P<0.05)。根长密度为7.77×1043.44×105m/m3,根表面积密度为133.10588.64 m2/m3,白羊草群落、长芒草群落、冰草群落根长密度较高。(3)在070 cm土层垂直剖面上,长芒草群落、白羊草群落、猪毛蒿群落、紫花苜蓿+猪毛蒿群落根系平均直径随土层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冰草群落、达乌里胡枝子群落、紫花苜蓿群落和茭蒿群落根系平均直径随土层加深基本呈减小趋势。所有群落中超过41.70%的根系生物量聚集在0-10 cm表层土壤中。沟头各典型植被群落根体积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茭蒿群落表层土壤(即0-10 cm)根系比根长显著小于其他土层(10-70 cm)(P<0.05),其他群落比根长随土层变化不显著(P>0.05)。冰草群落、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和茭蒿群落表层土壤(即0-10 cm)根系比表面积显著小于其他土层(10-70 cm)(P<0.05),其他群落比表面积随土层变化不显著(P>0.05)。所有群落表层土壤(即0-10 cm)根系根长密度显著大于其余土层(即10-70 cm)(P<0.05),根长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沟头各典型植被群落根表面积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4)沟头各典型植被群落土壤含水量为10.12%19.16%,猪毛蒿群落土壤含水量较农地增加12.90%,其他群落较农地减少0.81%40.39%。在土壤的垂直分布上,长芒草群落、猪毛蒿群落、白羊草群落、紫花苜蓿+猪毛蒿群落沟头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加深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冰草群落、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和茭蒿群落土壤含水量随土层加深呈现增大趋势,紫花苜蓿群落土壤含水量随土层加深呈现减小趋势。沟头典型植被群落土壤容重为1.181.52g/cm3,紫花苜蓿+猪毛蒿群落沟头土壤容重较农地增加7.77%,其他群落较农地减小0.37%15.87%。在垂直分布上,冰草群落、茭蒿群落沟头土壤容重随土层加深而增大,长芒草群落各土层间土壤容重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达乌里胡枝子群落、白羊草群落、紫花苜蓿群落、紫花苜蓿+猪毛蒿群落土壤容重呈现先增大再减小趋势,猪毛蒿群落的土壤容重呈现先减小再增大趋势。沟头典型植被群落样地土壤总孔隙度为35.55%60.38%,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75%1.53%。(5)沟头典型植被群落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24.51%44.85%,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为0.361.06 mm,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为0.190.38 mm,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为2.732.90。农地沟头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23.48%,平均重量直径为0.33 mm,几何平均直径为0.19 mm,均显著小于植被沟头(P<0.05),农地的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为2.91,显著大于植被沟头(P<0.05)。沟头典型植被群落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随土层加深显著减小(P<0.05)。沟头典型植被群落团聚体分形维数随土层加深显著增大(P<0.05)。(6)沟头土壤性质对植被群落多样性特征的响应关系为:土壤含水量与Patrick丰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总孔隙度与Patrick丰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特征与植被多样性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沟头土壤物理性质对根系特征的响应关系为: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团聚体分形维数与根系生物量、根表面积密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以上指标除土壤含水量外均与根长密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含水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团聚体分形维数与根体积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含水量与根长密度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根系平均直径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与植被根系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群落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土壤性质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     2.2.2 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群落土壤性质变化特征研究
  •     2.2.3 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
  •     2.3.2 数据处理
  •     2.3.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特征
  •   3.1 样地情况与群落类型
  •     3.1.1 样地情况
  •     3.1.2 群落类型
  •     3.1.3 样地植物科级分布
  •   3.2 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的地上部分特征
  •     3.2.1 群落物种组成
  •     3.2.2 群落特征
  •     3.2.3 物种多样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群落根系特征
  •   4.1 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的根系特征
  •   4.2 沟头根系特征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黄土塬沟头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
  •   5.1 沟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   5.2 沟头土壤容重的变化特征
  •   5.3 沟头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特征
  •   5.4 沟头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   5.5 沟头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变化特征
  •     5.5.1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变化特征
  •     5.5.2 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变化特征
  •     5.5.3 土壤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的变化特征
  •     5.5.4 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
  •     5.5.5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   5.6 小结
  • 第六章 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6.1 地上植被群落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6.2 植被根系特征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天超

    导师: 王文龙

    关键词: 沟头,植物群落特征,根系特征,土壤性质,植被恢复,黄土塬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研究”(2016YFC0501600)第四课题“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土壤侵蚀效应与控制机制”(2016YFC0501604)专题四“不同生态修复模式对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控制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塬沟头溯源侵蚀动力过程及形态演化试验研究”(41571275)

    分类号: Q948

    总页数: 79

    文件大小: 6570K

    下载量: 144

    相关论文文献

    • [1].廊坊市自然公园野生植被群落调查与评价[J]. 现代园艺 2020(04)
    • [2].长三角平原水网地区乡村植被群落保护评价[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8(06)
    • [3].试论植被群落的稳定性[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0)
    • [4].不同植被群落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流试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7(04)
    • [5].祁连山中段植被群落的时空格局变化[J]. 干旱区研究 2018(02)
    • [6].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分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2)
    • [7].闽江河口典型植被群落带及交错带植物-土壤体系中硅素的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1)
    • [8].围封对固沙樟子松林下植被群落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J]. 地球与环境 2020(01)
    • [9].晋西黄土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与植被群落关系研究[J]. 植物研究 2019(01)
    • [10].内蒙铅锌银钼矿矿区植被群落特征研究[J]. 中国矿业 2019(S1)
    • [11].阿拉善左旗公益林植被群落动态监测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20(03)
    • [12].三峡水库忠县至秭归县段消落带植被群落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09)
    • [13].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水氮变化的响应[J]. 草业学报 2020(09)
    • [14].太原崛围山人工植被群落区系成分与物种多样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1)
    • [15].黄土丘陵区退耕时间序列梯度上草本植被群落与土壤C、N、P、K化学计量学特征[J]. 环境科学 2016(03)
    • [16].共和盆地沙质荒漠化过程植被群落特征变化[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12)
    • [17].退耕还湖后不同植被群落湿地土壤剖面磷素形态分布特征[J]. 土壤 2019(01)
    • [18].江苏滨海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和季节动态[J]. 江苏林业科技 2020(03)
    • [19].麋鹿采食与非采食区群落重要值和狼尾草种群的差异[J]. 野生动物学报 2018(01)
    • [20].氮磷添加对不同退耕年限草本植被群落及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2)
    • [21].麦积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垂直变化[J]. 林业科技通讯 2019(08)
    • [22].茂县大沟流域典型植被群落的水源涵养能力[J]. 四川林业科技 2014(01)
    • [23].吉兰泰盐湖周边不同沙化程度植被群落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4)
    • [24].拉萨河中游高寒草地植被群落光谱特征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1)
    • [25].三江源农牧交错区植被群落及土壤固碳持水能力对退耕还草措施的响应[J]. 草业科学 2017(10)
    • [26].荒漠草原区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01)
    • [27].花桥典型地块景观格局及植被群落结构指数评价与制图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8)
    • [28].贵州南部喀斯特植被群落变化对小生境土壤养分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06)
    • [29].鄱阳湖湿地典型植被群落土壤养分有效性特征[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30].4种不同植被群落类型表土的抗蚀力学特性[J].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3)

    标签:;  ;  ;  ;  ;  ;  

    黄土塬沟头典型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