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膜及具有其的发声器论文和设计-梁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音膜及具有其的发声器,音膜包括球顶部以及环绕球顶部的折环部,其特征在于,折环部的每一个拐角处均具有若干第一纹路部,若干第一纹路部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折环部的其余位置表面光滑。该音膜利用第一纹路部可起到较好的排气效果,使得音膜成型与设计差别很小,由于第一纹路部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折环部的其余位置表面光滑,从而使得音膜与模具之间的粘结力大幅度减小,脱模较为容易,利用折环部的拐角部位的第一纹路部可针对性地加强音膜的结构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音膜,包括球顶部以及环绕所述球顶部的折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的每一个拐角处均具有若干第一纹路部,若干所述第一纹路部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所述折环部的其余位置表面光滑。

设计方案

1.一种音膜,包括球顶部以及环绕所述球顶部的折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的每一个拐角处均具有若干第一纹路部,若干所述第一纹路部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所述折环部的其余位置表面光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部上具有若干第二纹路部,所述第二纹路部位于所述球顶部的除开设置了所述折环部的其余位置上,且所述第二纹路部与所述第一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所述第二纹路部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纹路部和若干所述第一纹路部均为条形形状,若干所述第二纹路部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一纹路部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纹路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球顶部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交,所述第一纹路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球顶部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纹路部和若干所述第一纹路部均为波浪形形状,若干所述第二纹路部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一纹路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纹路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球顶部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交,所述第一纹路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球顶部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纹路部依次等间距分布,若干所述第一纹路部依次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第二纹路部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一纹路部的间距均不大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纹路部包括若干第三纹路部和若干第四纹路部,若干所述第三纹路部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若干所述第四纹路部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且若干所述第三纹路部和若干所述第四纹路部均位于所述第二纹路部上方,所述第三纹路部与所述第二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所述第四纹路部与所述第二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若干所述第三纹路部与若干第四纹路部相交形成网格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纹路部包括若干第五纹路部和若干第六纹路部,若干所述第五纹路部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若干所述第六纹路部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且若干所述第五纹路部和若干所述第六纹路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纹路部下方,所述第五纹路部与所述第一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所述第六纹路部与所述第一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若干所述第五纹路部与若干第六纹路部相交形成网格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纹路部和第一纹路部的宽度均不大于2mm,所述第二纹路部和第一纹路部的深度不大于10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部呈矩形形状,且所述折环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具有褶皱群,所述褶皱群包括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远离所述球顶部的方向凸伸出指定距离。

10.一种发声器,包括磁路系统、振动系统以及壳体,所述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均容置在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音膜。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膜及具有其的发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声器件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尤其是广为人们应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人们不但关心其微型化、多功能,更要求其语言效果高质量、无失真。而音膜作为发声器件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发声器件的性能。一体成型的音膜由于具有加工方便,成本低并具有较好的声学效果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常规的音膜通过模具压制成型后,如果模具经过喷砂或激光处理,则音膜单侧或双侧的表面粗糙度会特别大,从而导致音膜黏膜很严重,以致脱模困难,尺寸难保证。如果模具光滑,则透气效果会很差,从而会导致音膜成型效果不到位,尺寸与设计差别很大,音膜的结构强度也较差。在生产过程中,实际生产的音膜与设计相差甚远,达不到原设计想要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膜及具有其的发声器,旨在解决音膜生产过程中脱模困难、尺寸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施例的音膜包括球顶部以及环绕球顶部的折环部,折环部的每一个拐角处均具有若干第一纹路部,若干第一纹路部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折环部的其余位置表面光滑。

优选地,球顶部上具有若干第二纹路部,第二纹路部位于球顶部的除开设置了折环部的其余位置上,且第二纹路部与第一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第二纹路部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

优选地,若干第二纹路部和若干第一纹路部均为条形形状,若干第二纹路部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若干第一纹路部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二纹路部的延伸方向与球顶部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交,第一纹路部的延伸方向与球顶部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交。

优选地,若干第二纹路部和若干第一纹路部均为波浪形形状,若干第二纹路部间隔设置,若干第一纹路部间隔设置;第二纹路部的延伸方向与球顶部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交,第一纹路部的延伸方向与球顶部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交。

优选地,若干第二纹路部依次等间距分布,若干第一纹路部依次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第二纹路部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一纹路部的间距均不大于5mm。

优选地,若干第一纹路部包括若干第三纹路部和若干第四纹路部,若干第三纹路部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若干第四纹路部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且若干第三纹路部和若干第四纹路部均位于第二纹路部上方,第三纹路部与第二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第四纹路部与第二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若干第三纹路部与若干第四纹路部相交形成网格状结构。

优选地,若干第二纹路部包括若干第五纹路部和若干第六纹路部,若干第五纹路部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若干第六纹路部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且若干第五纹路部和若干第六纹路部均位于第一纹路部下方,第五纹路部与第一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第六纹路部与第一纹路部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若干第五纹路部与若干第六纹路部相交形成网格状结构。

优选地,第二纹路部和第一纹路部的宽度均不大于2mm,第二纹路部和第一纹路部的深度不大于100um。

优选地,折环部呈矩形形状,且折环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具有褶皱群,褶皱群包括若干凸起部,凸起部沿远离球顶部的方向凸伸出指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声器,包括磁路系统、振动系统以及壳体,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均容置在壳体内,振动系统包括的音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音膜折环部的每一个拐角处均具有若干第一纹路部,因此,利用第一纹路部可起到较好的排气效果,使得音膜成型与设计方案的尺寸要求差别很小,由于第一纹路部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折环部的其余位置表面光滑,从而在进行模具成型的过程中使得音膜与模具之间的粘结力大幅度减小,脱模较为容易,进一步保证了音膜尺寸,并且,利用折环部的拐角部位的第一纹路部,能够使得音膜的花纹成型到位,结构加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膜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一种变形结构图;

图3为图1的另一种变形结构图;

图4为图1的又一种变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膜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一种变形结构图;

图7为图5的另一种变形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声器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音膜100,其包括球顶部10和折环部20,折环部20环绕球顶部10设置。折环部20的每一个拐角处均具有若干第一纹路部12,若干第一纹路部12依次间隔分布;球顶部10上具有若干第二纹路部11,若干第二纹路部11依次间隔分布,折环部20上具有若干第一纹路部12,若干第一纹路部12依次间隔分布;第二纹路部11位于第一纹路部12下方,且第二纹路部11与第一纹路部12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若干第二纹路部11以及若干第一纹路部12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没有布置第一纹路部12和第二纹路部11的其余位置表面光滑。

在本实施例中,球顶部10与折环部20一体成型,具体生产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音膜的模具进行特殊的工艺加工,从而利用模具直接在音膜100的单面或双面上体现出第二纹路部的效果;同时,对折环部20的每一个拐角位置处进行皮纹处理,形成第一纹路部。用于生产音膜100的材料可以是PEEK(Polyetheretherketone,聚醚醚酮)、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硅橡胶等高分子材料。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的宽度均不大于2mm,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的深度均不大于100um。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数据仅为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的较好实施方式,但不限定于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的具体宽度、深度以。

参照图1至图3,若干第二纹路部11均为条形形状,且若干第二纹路部11相互平行,也就是说,若干第二纹路部11依次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第二纹路部11的间距不大于5mm,第二纹路部11与球顶部10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相互平行或相交。同时,继续参照图1至图3,若干第一纹路部12均为条形形状,且若干第一纹路部12相互平行,若干第一纹路部12依次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第一纹路部12的间距均不大于5mm,第一纹路部12与折环部20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相互平行或相交。

参照图4,若干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均为波浪形形状,且若干第二纹路部11间隔设置,若干第一纹路部12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波浪形的第二纹路部11的延伸方向与球顶部10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波浪形的第一纹路部12的延伸方向与折环部20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波浪形的第二纹路部1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球顶部10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交;波浪形的第一纹路部1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折环部20的长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相交。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均不限定于条形形状或波浪形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可根据需要设计成任意自己需要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折环部20呈矩形形状,且折环部20的四个拐角处均具有褶皱群,褶皱群包括若干凸起部21,凸起部21沿远离球顶部10的方向凸伸出指定距离。褶皱群用于抑制偏振,提高音膜100的声学性能。褶皱群可根据需要调节在折环部20上的分布状态,通常情况下,为了平衡音膜100的振动区域,避免音膜偏振,褶皱群至少设置两组,且两组褶皱群相互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褶皱群设置在矩形折环部20的四个拐角处,每一个凸起部21均具有规则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矩形等形状;同时,每一个褶皱群的若干凸起部21均朝向音膜100的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此解决音膜100振动时易产生褶皱的问题,有效抑制偏振,使音膜100在振动时更加平稳,增加音膜100的顺性,获得更优的低频性能。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音膜,利用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可起到较好的排气效果,使得音膜成型与设计差别很小,由于相邻两个第二纹路部11之间以及相邻两个第一纹路部12之间均具有间距,且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所在的位置表面粗糙,没有布置第一纹路部12和第二纹路部11的其余位置表面光滑,从而在进行模具成型的过程中使得音膜100与模具之间的粘结力大幅度减小,脱模较为容易,进一步保证了音膜尺寸,利用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可针对性地加强音膜100的结构强度,特别是折环部20的拐角部位的第一纹路部12,能够使得音膜的花纹成型到位,结构加强。

请参照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膜100,其包括球顶部10和折环部20,折环部20环绕球顶部10设置。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二纹路部11和第一纹路部12的结构形式不同。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一纹路部12包括若干第三纹路部121和若干第四纹路部122,若干第三纹路部121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若干第四纹路部122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且若干第三纹路部121和若干第四纹路部122均位于第二纹路部11上方,第三纹路部121与第二纹路部11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第四纹路部122与第二纹路部11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若干第三纹路部121与若干第四纹路部122相交形成网格状结构。

同时,若干第二纹路部11包括若干第五纹路部111和若干第六纹路部112,若干第五纹路部111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若干第六纹路部112为相互平行的条形形状,且若干第五纹路部111和若干第六纹路部112均位于第一纹路部12的下方,第五纹路部111与第一纹路部12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第六纹路部112与第一纹路部12相互平行或相互异面,若干第五纹路部111与若干第六纹路部112相交形成网格状结构。利用网格状结构的纹路部能够起到更好的排气效果和脱模效果。

解释说明:假设条形形状的第一纹路部12、第二纹路部11、第三纹路部121、第四纹路部122、第五纹路部111和第六纹路部112为空间中的直线,根据数学概念中的异面直线定义,即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为异面直线,此时,第三纹路部121与第二纹路部11相互异面也就是任意一条表示第三纹路部121的空间直线与任意一条表示第二纹路部11的空间直线之间为异面直线,第四纹路部122与第二纹路部11相互异面也就是任意一条表示第四纹路部122的空间直线与任意一条表示第二纹路部11的空间直线之间为异面直线,第五纹路部111与第一纹路部12相互异面也就是任意一条表示第五纹路部111的空间直线与任意一条表示第一纹路部12的空间直线之间为异面直线,第六纹路部112与第一纹路部12相互异面也就是任意一条表示第六纹路部112的空间直线与任意一条表示第一纹路部12的空间直线之间为异面直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二纹路部11和若干第一纹路部12均形成网格状结构仅为其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具体应用时,可以有以下几种组合方式:第一,若干第二纹路部11形成网格状结构,若干第一纹路部12不形成网格状结构;第二,若干第二纹路部11不形成网格状结构,若干第一纹路部12形成网格状结构;第三,若干第二纹路部11和若干第一纹路部12均不形成网格状结构;第四,若干第二纹路部11和若干第一纹路部12均形成网格状结构。

本实施例除上述结构之外,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声器,包括磁路系统30、振动系统40以及壳体50,磁路系统30和振动系统40均容置在壳体50内,振动系统40包括的音膜100以及与音膜100连接的音圈60。

将上述音膜100应用于发声器上,可使得发声器的语言效果较好、无失真,提高发声器的发声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音膜及具有其的发声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9184.6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SG

国家/省市:SG(新加坡)

授权编号:CN209390304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H04R 7/04

专利分类号:H04R7/04;H04R9/06;H04R9/02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新加坡卡文迪什科技园大道85号2楼8号

发明人:梁平;赵彬

第一发明人:梁平

当前权利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代理人:袁文英

代理机构:44312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音膜及具有其的发声器论文和设计-梁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