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槽密封论文_孙旭灿

导读:本文包含了螺旋槽密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螺旋,数值,压缩机,端面,机械,方程,雷诺。

螺旋槽密封论文文献综述

孙旭灿[1](2019)在《密炼机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数值计算及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操作在密炼机中的应用,人们对混炼胶的品质要求愈加严格。转子密封装置作为密炼机正常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密封性能直接决定了混炼胶的组分配比是否准确,而且对工作环境与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如何提高转子的端面密封能力成为密炼机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实现原料的零泄漏和提高转子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成为生产商不懈追求的目标。在转子端面上开设用于反向输送胶料熔体的螺旋槽,从源头上降低胶料的泄露,实现转子的密封。该密封形式可保留密炼机原有的密封装置,与其组成双重密封结构,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现有的密炼机转子密封装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低粘度下的螺旋密封的机械效应与螺旋槽密封的上游泵送机理,进而提出了针对高粘度胶料熔体的转子端面螺旋槽反向输送机理,建立了泵送量与泄露量平衡的计算公式,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密封压力的影响,为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Solidworks建立了端面螺旋槽的叁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POLYFLOW分析了螺旋槽、压差及综合作用下的流场(速度、压力、速度矢量)分布情况,并计算了转速对密封压力的影响。(3)利用田口方法来优化螺旋槽的结构参数。设计了25组方案,模拟不同参数组合的密封压力。通过方差分析,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槽宽13mm,槽深1.75mm,螺旋角25°,螺槽数12,槽底半径44mm。计算各个参数的贡献率,参数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槽深、螺旋角、螺槽数、槽宽、槽底半径。(4)研究了周期性变化的转子端面密封间隙对密封压力的影响。分析了转子周期性轴向窜动的成因,计算了转子的轴向力与窜动量,考虑炼胶中的热效应对转子长度的影响,计算了转子的热伸长量。结合转子窜动量与热伸长量,确定了密封间隙周期性变化的范围,模拟了不同间隙下的密封压力。(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4-10)

王晓岗,阿达依·谢尔亚孜旦[2](2017)在《基于Fluent两种螺旋槽密封微间隙叁维流场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UG叁维建模软件建立两种不同形式的螺旋槽密封结构,用Gambit软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流体动力学求解工具Fluent对两种形式螺旋槽密封的微间隙叁维流场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表明:两种形式的螺旋槽均可以产生明显的动压效应;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端面总压随着转速升高而增强;开于密封端面间的螺旋泵送槽相比于同类开于外径处的螺旋槽流体动压效应更为明显,形成的流体润滑膜更为稳定。(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7年24期)

赵欣,魏超,苑士华[3](2017)在《螺旋槽密封环的空化与滑移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旋槽旋转密封作为湿式离合器中的重要密封元件,对保证离合器动静元件中油压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旋转密封常常工作在高压高速的极端工况下,其油压可达2.5 MPa,转速可达7500 r/min。在这样的高速下,螺旋槽区处将出现明显的空化现象,从而伴随着边界滑移现象的发生。因此,本文在传统的密封环模型中,考虑JFO空化边界条件,并在空化区采用Tolstoi滑移模型,并由此建立一个考虑滑移与空化效应的全流域密封环模型。本文将提出的新模型的仿真结果与传统仅考虑空化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同时以上两个模型的数据与文献中的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更能够准确反映密封环的润滑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期刊2017-08-13)

朱建武[4](2015)在《螺旋槽密封在ZWXESA-MD400型轴流泵上的成功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ZWXESA-MD400型轴流式管道泵是神华煤制油污水处理单元含盐浓水蒸发结晶装置的关键设备。在设备运行初期,该泵的机械密封频繁发生泄漏故障,本文从机械密封的恶劣工作环境入手,针对机泵机械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对该设备密封结构、冲洗方案进行了改进,成功解决了机械密封在所输送介质含有颗粒、易结晶环境下的泄漏问题,对全厂类似工况下机械密封维护、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5年10期)

李自荣,李锦龙,刘芳慧,包磊[5](2007)在《油膜螺旋槽密封在离心压缩机上的运用及其优化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新型专利技术油膜螺旋槽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实践验证改进成功。(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07年04期)

刘飚[6](2006)在《油膜螺旋槽密封在氨压缩机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K1503氨压缩机浮环-机械组合密封的结构和控制原理,使用情况和密封失效原因,油膜螺旋槽密封改造方案和结构原理以及声速孔板在密封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在氨压缩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改造成功带来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通用机械》期刊2006年05期)

张国渊,陈国定,袁晓阳,徐华[7](2004)在《螺旋槽密封性能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旋槽密封是一种非接触式且能达到“零泄露”的新型密封 ,近年来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采用雷诺方程和差分数值方法对双槽结构型螺旋槽密封的密封性能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处于稳定密封状态下密封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对螺旋槽端面密封性能的影响程度 ,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了密封性能受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影响情况 ,也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和编制的程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04年10期)

张国渊[8](2004)在《浅槽式螺旋槽密封性能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并且能达到“零泄露”的新型密封型式,螺旋槽密封在航天航空和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气相螺旋槽密封理论及应用日益成熟的条件下,液相螺旋槽密封也亟待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以便满足在特殊工况条件下的应用要求。目前国内关于液相端面开螺旋槽的机械密封研究工作非常有限,本课题论文目的就是通过探讨端面间薄膜密封的机理和密封性能,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为此,在综合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液相螺旋槽密封的密封机理及性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通过对螺旋槽密封解析法思想的阐述,为实际工程的密封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简洁、快速的判别方法,并开发了一个可以用于外装外流形式密封性能分析的程序;随后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对特定条件下的Reynolds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并以此作为密封端面间润滑薄膜特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把螺旋槽密封的模型建立、有限差分的运算、油膜特性等作为对象处理,通过这些对象将计算过程中的方法和中间数据进行了封装和继承,开发了一个可以用于分析计算螺旋槽密封性能的数值程序系统。同时,本文还将应用所开发的计算程序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的结果与已有文献资料中实验或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析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给出的结果比较吻合,表明本文开发的计算程序系统中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最后本文还应用ANSYS软件对螺旋槽密封端面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端面温度场分析的热阻处理方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一分析方法对于研究螺旋槽密封端面温度场分布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4-03-01)

崔立娟,宋庆刚[9](2003)在《国产螺旋槽密封在进口压缩机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国产螺旋槽密封在进口压缩机上的应用,分析了原进口机械-浮环组合密封的失效原因,叙述了改造后国产浮环螺旋槽组合密封的结构和特点。(本文来源于《炼油与化工》期刊2003年04期)

范立民,高仲,杨跃龙,高云阁[10](2002)在《油膜螺旋槽密封在进口轻烃压缩机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日本产29M-10I型轻烃压缩机的差动式端面机械密封泄漏问题,从其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改造后国产油膜螺旋槽轴封的结构、原理和特性及其良好的密封效果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02年11期)

螺旋槽密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UG叁维建模软件建立两种不同形式的螺旋槽密封结构,用Gambit软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流体动力学求解工具Fluent对两种形式螺旋槽密封的微间隙叁维流场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表明:两种形式的螺旋槽均可以产生明显的动压效应;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端面总压随着转速升高而增强;开于密封端面间的螺旋泵送槽相比于同类开于外径处的螺旋槽流体动压效应更为明显,形成的流体润滑膜更为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螺旋槽密封论文参考文献

[1].孙旭灿.密炼机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数值计算及结构优化[D].青岛科技大学.2019

[2].王晓岗,阿达依·谢尔亚孜旦.基于Fluent两种螺旋槽密封微间隙叁维流场分析(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7

[3].赵欣,魏超,苑士华.螺旋槽密封环的空化与滑移现象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2017

[4].朱建武.螺旋槽密封在ZWXESA-MD400型轴流泵上的成功运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

[5].李自荣,李锦龙,刘芳慧,包磊.油膜螺旋槽密封在离心压缩机上的运用及其优化改进[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

[6].刘飚.油膜螺旋槽密封在氨压缩机上的应用[J].通用机械.2006

[7].张国渊,陈国定,袁晓阳,徐华.螺旋槽密封性能数值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

[8].张国渊.浅槽式螺旋槽密封性能数值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

[9].崔立娟,宋庆刚.国产螺旋槽密封在进口压缩机上的应用[J].炼油与化工.2003

[10].范立民,高仲,杨跃龙,高云阁.油膜螺旋槽密封在进口轻烃压缩机上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2

论文知识图

螺旋槽干气密封工作原理流体静压力分布正常运转时气膜的压力分布间隙变化时气膜压力的分布螺旋槽密封动环及液膜模型一3单端面油膜螺旋槽密封结构

标签:;  ;  ;  ;  ;  ;  ;  

螺旋槽密封论文_孙旭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