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侵蚀力论文_肖培青,姚文艺,王国庆,杨春霞,申震洲

导读:本文包含了径流侵蚀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径流,密云,东北地区,应力,空间,地貌,因子。

径流侵蚀力论文文献综述

肖培青,姚文艺,王国庆,杨春霞,申震洲[1](2016)在《植被作用下土壤抗剪强度和径流侵蚀力的耦合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野外径流小区动态监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阐明了草被和灌木的减流减沙效应,从力学层面揭示了坡面侵蚀产沙的过程机理。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野外坡面草地和灌木地径流量分别减少28.1%~56.5%和85.7%~100%、产沙量分别减少84.9%~90.7%和98.5%~100%;在人工模拟降雨强度下,草地和灌木地径流量分别减少51.9%~90.9%和61.7%~80.6%、产沙量分别减少93.6%~99.2%和95.5%~99.2%;植被具有明显的增强土壤抗剪强度的作用,不同植被坡面抗剪强度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力成正比,且符合库仑定律;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土壤黏聚力与坡面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随着黏聚力的增大,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呈下降趋势;草地和灌木地坡面侵蚀临界径流切应力分别为裸地的2.64~3.16倍和2.44~3.18倍,建立了不同被覆坡面临界径流切应力与土壤抗剪强度和黏聚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对定量评价植被减蚀作用和深化土壤侵蚀力学过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6年02期)

鲁克新,李占斌,鞠花,程圣东[2](2009)在《不同空间尺度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降雨侵蚀力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出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对比分析降雨侵蚀力和径流侵蚀功率在表征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上的优劣。【方法】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2个重要的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利用岔巴沟流域团山沟径流场和纸坊沟流域2个不同空间尺度实测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对径流侵蚀功率和降雨侵蚀力表征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结果】径流侵蚀功率可以更好地表征坡面和流域尺度的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更能体现天然降雨和下垫面特性对次暴雨侵蚀产沙的综合影响。【结论】与通用的降雨侵蚀力相比,径流侵蚀功率更适宜用作坡面、流域尺度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的侵蚀动力因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10期)

焦剑,谢云,林燕,赵登峰[3](2009)在《东北地区降雨-径流侵蚀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径流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和融雪及其径流潜在的侵蚀能力。东北地区融雪侵蚀十分显着,进行土壤侵蚀预报时,需要计算降雨侵蚀力,也要求推算融雪径流侵蚀力。利用21个典型流域水文站径流泥沙资料及相应雨量站点资料,推导融雪径流侵蚀力(RW)估算方法;利用全区234个气象站降水资料,提出了不同类型降水资料计算年降雨-径流侵蚀力(RT)的方法,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雪量占年降水量≥10%的地区,融雪径流侵蚀力可利用多年平均11—翌年4月降水量P11-4估算:RW=33.124P01.518-44 5;若有逐日降水量资料,则可在计算出融雪径流侵蚀力基础上,利用日降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R),二者之和为年降雨-径流侵蚀力(RT);若无逐日降水资料,则可采用平均年降雨量P计算年降雨-径流侵蚀力,RT=0.066 8P1.626 6;本区RT值变化于523.3~8 243.4 MJ.mm/(hm2.h.a)之间,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土壤侵蚀预报精度,为本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09年03期)

王民,崔灵周,李占斌,鲁克新[4](2008)在《模拟降雨条件下径流侵蚀力与地貌特征的动态响应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模拟降雨模型试验,用高精度摄影测量、GIS技术和分形理论,对不同雨强条件下小流域模型次降雨径流侵蚀力和地貌形态分形维数变化及其动态响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次降雨洪峰流量模数和径流深乘积的流域尺度径流侵蚀力量化方法揭示了径流的做功效率;大雨强的次降雨径流侵蚀力明显高于小雨强,不同雨强的次降雨径流侵蚀力随模拟降雨场次增加均呈现较为相似的变化趋势;小流域模型历经25场模拟降雨,地貌形态趋于复杂化,地貌形态分形维数呈波动增加趋势;小流域模型地貌形态分形维数的所处取值范围对于相同降雨条件下次降雨径流侵蚀力变化趋势具有决定性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地貌形态特征与次降雨径流侵蚀力空间变异定量作用关系,提高了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精度和适用性。(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8年09期)

欧洋,王晓燕,郑玉涛,张雅帆[5](2008)在《密云水库流域降雨径流侵蚀力时空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而降雨侵蚀力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子,对于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报的基础.以密云水库流域地区10个雨量站2000~2004年逐日降雨资料为基础,依据有关降雨侵蚀力的计算方法,估算该不同地区的降雨侵蚀力,并在ArcInfo软件支持下对所得结果进行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密云水库流域多年年均降雨侵蚀力总体趋势是由东向西递增.(2)降雨侵蚀力的月分布情况与降雨量的月分布情况大致相一致,且月R值的年内变化显着.(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径流侵蚀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提出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对比分析降雨侵蚀力和径流侵蚀功率在表征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上的优劣。【方法】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2个重要的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利用岔巴沟流域团山沟径流场和纸坊沟流域2个不同空间尺度实测降雨径流泥沙资料,对径流侵蚀功率和降雨侵蚀力表征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结果】径流侵蚀功率可以更好地表征坡面和流域尺度的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更能体现天然降雨和下垫面特性对次暴雨侵蚀产沙的综合影响。【结论】与通用的降雨侵蚀力相比,径流侵蚀功率更适宜用作坡面、流域尺度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的侵蚀动力因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径流侵蚀力论文参考文献

[1].肖培青,姚文艺,王国庆,杨春霞,申震洲.植被作用下土壤抗剪强度和径流侵蚀力的耦合效应[J].水科学进展.2016

[2].鲁克新,李占斌,鞠花,程圣东.不同空间尺度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降雨侵蚀力的对比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焦剑,谢云,林燕,赵登峰.东北地区降雨-径流侵蚀力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

[4].王民,崔灵周,李占斌,鲁克新.模拟降雨条件下径流侵蚀力与地貌特征的动态响应关系[J].水利学报.2008

[5].欧洋,王晓燕,郑玉涛,张雅帆.密云水库流域降雨径流侵蚀力时空分布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论文知识图

东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雨-径流侵蚀不同雨强条件下次降雨径流侵蚀力不同雨强条件下小流域模型次降雨多年平均融雪径流侵蚀力RW和多...东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雨-径流侵蚀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计算的降雨-径

标签:;  ;  ;  ;  ;  ;  ;  

径流侵蚀力论文_肖培青,姚文艺,王国庆,杨春霞,申震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