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法用笔论文_王宏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法用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韵,六法,生动,中国画,敦煌,飞天,书论。

骨法用笔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伟[1](2019)在《中国画中“骨法用笔”的艺术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骨法用笔"中的"骨法"和"用笔"进行陈述,通过分析"骨法用笔"在中国画笔墨和线条中的艺术表现,以期提高画家对"骨法用笔"的认知,推动绘画的良性发展。(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19期)

胡佳富,张春新[2](2019)在《从谢赫“骨法用笔”探讨陈洪绶“铁骨”的艺术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谢赫"六法"之"骨法用笔"体现为画者的性情、修养和品格。陈洪绶刚正直率的性情,有赖于其广博饱游而形成的深厚修养以及幽淡超脱、坚毅卓绝的品格。这些以特定的方式深刻地反映在其人物画艺术的用笔用线中。"骨法用笔"与陈洪绶内心状态之间的密切关联,体现为陈洪绶人物画中"铁骨"的艺术表现。(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陈霞[3](2019)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骨法用笔”》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朝谢赫在《画品》中将所列二十七人依照“六法”分为“六品”等级,后来因为每个人对绘画的看法不同,又有所分歧。王世襄在《中国画论研究》中提出,要想了解谢赫的六法,必须将其与画家评语相结合,来解释其含义。纵观整篇文章,其中有叁处提到“骨”字,评第一品曹不兴:(本文来源于《美术报》期刊2019-05-04)

李洋[4](2019)在《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二法之要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画品录》由南朝谢赫所作,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着,其中"六法"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优秀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由古至今。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把27名画家分成了六品,每一品的人选及其技艺水平都体现了谢赫的优劣标准,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了宝贵的资料。本文着重于"六法"中最为重要的两法,"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要义展开研究和讨论。(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08期)

罗梦丽[5](2018)在《中国画的“骨法用笔”在现代彩墨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以及西方艺术文化的冲击,中西绘画的融合产生了一种必然趋势。于是,现代彩墨画应运而生。现代彩墨画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学科门类,因为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绘画艺术当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现代彩墨画是中西方艺术结合下的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它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一些技法,中国画传统线条在现代彩墨画中的运用就是其中的一种。南齐的画家、评论家提出"六法"以后,"六法"就慢慢的成为后人品评中国画的典范。其中"骨法用笔"是对传统中国绘画理论的一个概括,也是对线条在绘画中的一个重要意义的肯定。彩墨画的产生时间特别的短暂,甚至只有一百多年。它的产生必然借鉴了传统的中国画线条技法和西方的色彩技法,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呈现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36期)

曹新刚[6](2018)在《谢赫“六法”与骨法用笔》一文中研究指出谢赫在《画品》中言:“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叁、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根据这段记载,我们一般认为是谢赫提出了绘画“六法”论,可谓(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8-11-25)

陈清[7](2018)在《从“骨法用笔”谈工笔人物画的用笔》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的是谢赫"骨法用笔"的理论以及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应用。列举并分析了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对"骨法用笔"含义所作的解释,在此基础上阐述笔者对"骨法""用笔"的主张,提出了以中锋用笔为切入点,将游丝描、柳叶描作为工笔人物画衣纹线描的主要用笔方法的观点。(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梅墨生[8](2017)在《“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11月10日15:30-18:30地点:《中国书画》美术馆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聊聊"气韵"和"骨法"这两个中国绘画里比较重要的概念。我的观点是传统的观点,因为我谈的话题也是传统的话题。刚才主持人介绍了,关于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它主要是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里六个标准的前两个。我曾经在很多年前提出,中国画有几条,就是哲理、诗意、书骨、似与不似,还有一个就是想象力,我觉得这五条是中国画离不开的,它也是(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17年12期)

郭伟,周娟[9](2017)在《论骨法用笔在陶瓷釉上新彩绘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画是一个具有独特的形式风格和表现语言、民族特色显着的绘画。陶瓷釉上新彩绘画结合中国画的笔法用笔,它与所运用的工具材料紧密相连,它是材质和技法的综合产物。(本文来源于《陶瓷研究》期刊2017年S4期)

徐欢[10](2017)在《“骨法用笔”与素描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条是艺术中最基本、最本质的语言要素,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线条,线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概括性表达,其中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的感受与认识。中国画作品的审美准则,多由画面上的一根线来看出其笔墨功力,从而挖掘作品的画面精神和品格境界。画家通过对书写式线条的运用来完成情感的传达,使线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曾经传入的国外绘画不断冲击中国画"线"的艺术,但历史始终证明,线才是中国画的精髓。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在"六法"中"骨法用笔"(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7年11期)

骨法用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谢赫"六法"之"骨法用笔"体现为画者的性情、修养和品格。陈洪绶刚正直率的性情,有赖于其广博饱游而形成的深厚修养以及幽淡超脱、坚毅卓绝的品格。这些以特定的方式深刻地反映在其人物画艺术的用笔用线中。"骨法用笔"与陈洪绶内心状态之间的密切关联,体现为陈洪绶人物画中"铁骨"的艺术表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法用笔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宏伟.中国画中“骨法用笔”的艺术表现分析[J].才智.2019

[2].胡佳富,张春新.从谢赫“骨法用笔”探讨陈洪绶“铁骨”的艺术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9

[3].陈霞.中国画创作中的“骨法用笔”[N].美术报.2019

[4].李洋.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二法之要义[J].艺术品鉴.2019

[5].罗梦丽.中国画的“骨法用笔”在现代彩墨画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8

[6].曹新刚.谢赫“六法”与骨法用笔[N].中国文化报.2018

[7].陈清.从“骨法用笔”谈工笔人物画的用笔[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8

[8].梅墨生.“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J].中国书画.2017

[9].郭伟,周娟.论骨法用笔在陶瓷釉上新彩绘画中的应用[J].陶瓷研究.2017

[10].徐欢.“骨法用笔”与素描之法[J].中国文艺家.2017

论文知识图

皴擦法有效地衔接了淡染与笔线的关系...《祖孙四代》寿梅图-寿梅图陈洪绶-[明] 陈洪绶 品茶图轴陈洪绶-[明] 陈洪绶 蕉林酌酒图轴为主体现了骨法用笔,而染法也...

标签:;  ;  ;  ;  ;  ;  ;  

骨法用笔论文_王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