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系统论文_张微,董铭君,郑志强,岳东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汽车动力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汽车,系统,动力,混合动力,参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汽车动力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微,董铭君,郑志强,岳东东[1](2019)在《增程式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系统的参数匹配是增程式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设计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以某款增程式燃料电池轿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增程式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中参数匹配与关键零部件选型。明确了FCV的动力系统结构及工作模式,依据整车动力性能及经济性指标开展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驱动电机、电池的参数匹配与选型,使用ADVISOR2002汽车仿真软件对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动力系统方案能够满足整车性能要求,验证了整车参数匹配与选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伍庆龙,张天强,杨钫[2](2019)在《混合动力汽车双电机驱动系统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田雅阁混合动力轿车和荣威e550轿车自上市以来,以良好的整车性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搭载高效率的双电机驱动系统使得这两款车表现出了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以混合动力双电机系统构型为切入点,对本田i-MMD系统和荣威EDU系统进行了方案描述,重点分析了双电机系统的工作模式及控制原理,同时对双电机系统起步控制和换挡协调控制过程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汽车文摘》期刊2019年12期)

白龙,倪培永,朱建新,储爱华,陈小丹[3](2019)在《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电池组散热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池包由于充放电倍率高,内阻大,电池热负荷高,温度不均匀,严重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循环寿命、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了一款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用风冷电池包散热结构,并通过STAR-CCM+软件模拟了流场与温度场,达到设计目标。在此基础上,对电池包进行热平衡台架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电池包的最大温差为3℃,最高温度为26.5℃。(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姜康,郭硕,吴钱昊[4](2019)在《燃料电池观光汽车动力系统参数的匹配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燃料电池观光车整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的问题,首先对整车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选型;然后在满足动力性设计要求的条件下,以经济性最低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与ADVISOR联合仿真选择最佳的动力源功率匹配方案,最后基于模糊控制的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在ADVISOR平台下进行仿真测试。经验证,整车设计方案及改进的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降低氢耗8. 6%。(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2期)

刘立新,盛青山,赵晓燕[5](2019)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电池模组堆迭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中锂离子铝壳模组在堆迭、焊接过程中因电芯尺寸偏差累计导致模组长度合格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依靠长度、压力双控策略,实现模组堆迭及焊接过程的智能控制,提升模组堆迭一次合格率,保证焊缝质量稳定可靠。长度、压力双控策略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提升设备综合效率(OEE),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21期)

[6](2019)在《Melexis推出适用于ICE和混合动力汽车EVAP系统的独有相对压力传感器IC》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宣布推出专为测量汽车应用中极低压力的相对压力传感器IC MLX90821。MLX90821采用最新的MEMS技术,是一款与模拟信号链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紧密集成于同一封装的系统级封装解决方案,适用于测量低至50 mbar高至700 mbar的燃油蒸汽压力。因此,MLX90821适用于专为内燃机或混合动力汽车设计的EVAP系统。(本文来源于《世界电子元器件》期刊2019年11期)

张勇,李军,梁康[7](2019)在《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公司现有多功能抢险救援车高速履带行驶试验过程中动力不足现状,结合现有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开展了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切换高速履带行驶时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研究及关键部位的参数匹配,构建了混合动力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适合所述车辆行驶性能的参数匹配方法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路况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1期)

安洪雨[8](2019)在《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选择及计算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纯电动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文章根据项目规划动力性、经济性目标要求,对整车动力系统进行选型匹配分析,并利用AVL CRUISE软件模拟进行了仿真验证,为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选择提供了参考,保证了项目开发的周期及成本。(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1期)

张丽,吴肇苏,郭明轩,王子君,杨昊锟[9](2019)在《四驱混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方法专利技术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DWPI)"数据库的检索策略及检索结果 ,并从专利申请数量及分布区域、专利权人及其专利分布、核心汽车企业专利技术分布及专利申请数量、核心汽车企业专利技术等维度对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控制方法领域进行了专利全景及专利技术分析与研究,阐述了该领域国内外核心汽车企业的专利技术状况、发展趋势及基本布局,为汽车企业、研发机构、教育部门等相关领域提供决策支持与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汽车》期刊2019年11期)

张佳东,王佳莹[10](2019)在《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动力改良问题,对汽车尾气排放,维持电池SOC以及达到驾驶员所需求的汽车动力。主要应用复杂的模糊控制系统,将模糊控制器加入到含有内燃机,逆变器和动态制动系统的整个动力传动系统的装置中。建立合适的规则库,通过观察隶属函数找出对应的输出值,最终能够通过重心法计算出真实值以达到去模糊的目的,从而得出结论。(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1期)

汽车动力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田雅阁混合动力轿车和荣威e550轿车自上市以来,以良好的整车性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搭载高效率的双电机驱动系统使得这两款车表现出了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以混合动力双电机系统构型为切入点,对本田i-MMD系统和荣威EDU系统进行了方案描述,重点分析了双电机系统的工作模式及控制原理,同时对双电机系统起步控制和换挡协调控制过程进行了说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汽车动力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微,董铭君,郑志强,岳东东.增程式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

[2].伍庆龙,张天强,杨钫.混合动力汽车双电机驱动系统技术分析[J].汽车文摘.2019

[3].白龙,倪培永,朱建新,储爱华,陈小丹.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电池组散热系统研究[J].电源技术.2019

[4].姜康,郭硕,吴钱昊.燃料电池观光汽车动力系统参数的匹配与优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5].刘立新,盛青山,赵晓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电池模组堆迭智能控制系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9

[6]..Melexis推出适用于ICE和混合动力汽车EVAP系统的独有相对压力传感器IC[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9

[7].张勇,李军,梁康.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

[8].安洪雨.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选择及计算仿真[J].内燃机与配件.2019

[9].张丽,吴肇苏,郭明轩,王子君,杨昊锟.四驱混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方法专利技术浅析[J].中国汽车.2019

[10].张佳东,王佳莹.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控制[J].科技风.2019

论文知识图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Figure1-1SeriesH...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一)–5Eco-Vehicle制动控制系统–6Toyota-Prius制动控制系统不同电池系统的Ragone图变速箱换档点及发动机输出扭矩Fig.5...

标签:;  ;  ;  ;  ;  ;  ;  

汽车动力系统论文_张微,董铭君,郑志强,岳东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