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工程造价中造价纠纷和合同管理

解析工程造价中造价纠纷和合同管理

江苏中和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工程造价的关键内容是合同管理,能够确定以及调整合同两方的经济关系,处理合同当中的纠纷,对工程造价起到控制的效果,健全的合同管理能够减少因造价产生的纠纷,并保障建设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就此,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工程造价当中的合同纠纷以及合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供参考。

关键词:合同管理;有效措施;纠纷化解

1我国工程合同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意识薄弱

由于很多企业单位的法律意识薄弱,导致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不规范,工程项目的耗资非常巨大。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甲乙双方往往会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相关经验,因此在进行合同签订的过程当中很可能会出现条款不齐全,内容不明确等现象。有一些合同为了逃避相关的法律义务,采取一些模糊的术语以求含混过去。有的甚至没有经过合同的签订,只是经过口头的委托进行任务的下达,等竣工之后再进行补签合同。这样做的风险非常大,双方根本不起任何的约束作用,也很可能会导致“阴阳合同”的出现。

1.2忽视了合同的重要性

自觉履行合同的各种条款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准则之一。工程合同签订的双方,其法律地位都是一致的、平等的。双方都必须要为合同而履行相关的义务。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合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却往往被工程双方所忽略。他们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随意地违背合同的相关条款。这些违约现象,导致了工程的纠纷频繁出现。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施工合同当中的条款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包方进行决定的,对于己方的条款都是有利,而对于承包方的条款都是不利的,或者说是过分强调承包方的义务。另外,在制定合同的过程当中,也缺乏相对有效的违约处罚方法,这并不利于双方履行合同。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导致了大量的工程建设规模不完善,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不平等。

1.3合同的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

由于合同设计的内容比较多,且专业性比较广泛。因此,合同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具有同等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能够了解合同当中的技术知识,对于违反合约的法律制裁也要相对熟悉。然而,目前很多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都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缺乏对合同的管理培训。这些管理人员知识将合同简单地视作一种管理性质的义务工作,有的建筑企业甚至将合同交给一般的行政人员进行管理。

2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合同订立阶段对工程合同的相关选择

1)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建设工程合同的类型主要分为集中类型,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以及可调的价格合同。可调的价格合同是我国长期习惯采用的合同。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工程的数量以及价格都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可调价格合同指的就是承包商和发包商双方协定的合同,都具有暂定价的特点。在进行合同签订之前,双方对于工程造价可以不需要通过严谨的核算。然而这样的做法却有一定的缺点,由于在进行合同签订之前没有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核定以及控制,造成了在工程施工当中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出现,这让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由主动变成被动的状态。目前国际上所通用的是固定单价合同,这样的合同能够有效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

2)采用这种形式的合同主要的好处有以下几点:能够真正对工程的风险进行分担。通过制定固定单价合同,可以有效促进发包商在准备施工阶段,根据工程的相关特点,分析出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着力制定与相应的管理对策。而承包商也可以提高自身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综合实力,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由于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的双方都能够对自己在建设中投入的资金做到心中有底,从而更加有利于控制工程资金。

2.2加强对工程造价变更的控制和管理

(1)工程合同一定要真实可靠。承发包商双方的管理部门一定要诚实守信,在记录工程变更的资料当中要正确、真实地反映出工程变更的内容以及变更的范围。避免双方在工程的变更当中存有不实的现象。

(2)合同一定要明确相关工程变更的程序。合同当中一定要明确规定工程变更,并且一定要有造价人员的签字。

(3)合同应该设定工程变更手续办理时间,规定合同资料变更的时效性。因为,工程项目的变更工作,很可能会影响到工程其他项目的运作,导致工程进度的放慢,最终会损害双方的利益。因此,合同一定要规定工程变更资料办理的时间,避免耽误工程的其他进度。

2.3要加强合同工程当中的风险管理

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的过程当中,应该由相关的技术人员或者经济师对合同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审核合同条款当中的项目是否完善,对于不合理的条款一定要做出及时的更改和纠正。在工程的建设当中,工程的造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中包括了人工费用变更、材料费用变更、机械费用变更等。合同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各项材料、人工费用价格的风险,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

3工程造价纠纷化解策略

3.1“敌”进我退:在处理纠纷时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轻易下结论。要通过查阅书证、资料来获取相关的法律知识。遇到确定不了的问题,不要轻易作判断,可请专家帮忙解决或交由法院审理裁定。

3.2“敌”退我进:对一些经过了解,用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大胆地做出相应的结论。

3.3该争则争:多家单位可联合起来与审价方沟通,和审价方说话时要有理有节,千万不能信口开河,须多分析及思考;作为造价人员,在遵守“三公”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以“该争则争”为工作原则,为雇主争取最大的利益。

3.4学会妥协:在工程造价纠纷的解决过程中,遇到有些偏离法律和技术的问题时,“和稀泥”常常是最好的解决策略;先尽可能通过查阅书证及资料寻找可供参考的计价数据,进行讨价还价,建议大家各让一步,选取一个大家认同的解决方案。

3.5攻其软肋:面对“强敌”,寻找其最弱的一环,全力加以攻击,不及其他,常能成为在竞争中反败为胜的方法。在处理超越法律等专业问题时,去寻找对手的“软肋”是成熟工程管理人员和造价工程师的一种明智选择。

3.6该拖则拖:现实中,较多的业主方造价人员会认为乙方所报的预结算水分过大,这时,业主方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拖,让乙方不停地修改结算报告至他们实在拖不下去时,就是利益在时间的消磨中重新再分配的最佳时机。当然拖要有拖的策略,不可无理由地拖,无理由地拖会导致施工方寻求打官司的方式解决问题。业主方通常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审核完结算报告,要求施工方做结算编制时,客观实在,不要弄虚作假。当业主发现施工方的结算中出现不可原谅的弄虚作假时,必须要求其反复修改,时间拖长了,施工方就会自己把结算额降低至无暴利情况。造成施工方让步的原因:其一是施工方在资金周转方面有压力,经不起时间拖延。其二是没有结算完成的项目并不影响项目的使用,因此,业主不会为乙方的夸张要价买单。

4结语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导致不少的工程纠纷。在我国建筑业面向市场国际化时,合同管理是我国进行国际承包的薄弱环节之一。所以,若想提高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市场地位和取得较大竞争优势,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于孟东.工程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0(05).

[2]苗曙光,克红娟.“四步法”教你快速解决工程造价纠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熊道明.工程合同管理中工程造价控制浅谈[J].中国房地产业,2012(02).

标签:;  ;  ;  

解析工程造价中造价纠纷和合同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