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管理目录(上)

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管理目录(上)

一、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管理录(上)(论文文献综述)

梅园[1](2021)在《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关事务管理关乎全国行政机关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用和监管,标准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实现机关事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这对于加快实现机关事务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自2018年国管局全面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以来,全国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都将标准化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推进,涌现出许多先进试点单位。2019年7月,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召开全省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将标准化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全面推进。就泰州而言,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亟需实现理论研究上的突破。本文对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现存的问题和原因;通过对比分析法等,列举了第一批国家级试点湖北十堰市以及全国第一家机关事务标准培训实践基地辽宁盘锦的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实践,实地走访省内先进城市常州,总结出对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最后以泰州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实际情况为落脚点,提出解决泰州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中现存问题的对策。本文认为,要解决当前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从把握机关事务工作核心职能、健全标准化体制、增强部门联动、提高法治化水平来完善顶层设计;二是从优化机关事务标准体系总体框架、细化分项体系、提高标准质量来健全标准体系;三是从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开展试点建设、完善监督评估体系来强化标准的实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地级市的视角,通过对具体对象的调研分析,发现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推行中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剖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机关事务标准化的实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路径。

雅茹[2](2020)在《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机关事务管理职能范围不断扩大,以往在政府治理中承担的后勤服务角色已不能适应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作为政府对内行政事物的管理者,面临新的工作任务,急需实现新的转变,而标准化作为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具,在公共服务及政府治理领域的运用越显突出。因此,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并于2018年将我区列为国家第二批机关事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目前,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国家和内蒙古机关事务十三五规划部署要求,在自治区本级及各地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作机制的建立和标准技术的覆盖运用,但由于内蒙古作为偏远民族地区,情况复杂特殊,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矛盾问题。因此,如何发挥好标准化在我区机关事务活动中的作用,成为本文要研究探索的问题。本文首先依托政府职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公共管理基本理论,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把握我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发展历史进程及目前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明确机关事务标准化概念及其配套理论定义。其次,通过分析内蒙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标准化在自治区本级及盟市、旗县(市、区)的发展现状,挖掘我区在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体系建设滞后、标准零散老化、监督体系不完善、盟市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而剖析出标准化意识滞后、机关事务职能琐碎、标准制定主体不统一、部门协调弱、基层发展不同步等原因。最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从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标准体系、强化监督考评及实施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对策。本论文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我区各级机关事务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要站在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高度上,进一步深化对政府职能转型升级的理解,继续加强对机关事务标准化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中角色定位、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法的研究探寻,有效承担起推进我区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重任。同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聚焦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后勤服务等机关运行保障相关领域,构建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体系,促进标准化与机关事务工作深层次结合,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手段,对政府组织的服务和资源进行整理合并,全面提升机关事务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标准化思想引领内蒙古机关事务工作持续向前发展,以更好的承担起为国家政府机构高效率、高效能运转提供保障的职责任务,为我国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作出贡献。

唐禄俊[3](2020)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上至人们的精神世界,下至具体的药方器具。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对中医药人才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展开了研究。“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有以下几个要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涵,古代中医的理想人格探索,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社会认知,中医医院的医院价值文化建设,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典范,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策略。第一章梳理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的内涵。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概括起来,“仁”的内涵是天道为仁、医为仁术、慈悯万物、医不嗜利,“和”是天人和合、人际和谐、身心和谐,调和疾病,“精”是医术之根,“诚”是医品之本。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意涵是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第一步。第二章讨论了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古代践行有密切关系的古代中医的理想人格。中医的理想人格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塑造的。古代医家的从医动机是多样的、复合的,可归纳为:口实之需、追名逐利、举业而医、传承家学、疗养君亲、保身逸志、格物致知、修德济世。古代中医的行医境界有三个等级,分别是理想之境、中上之境、不足之境。综合来看,古代中医的理想人格可谓“大医”“良医”“上医”,典型人物可推孙思邈。第三章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践行探讨。第一节以问卷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公众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情况。3732份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众最认可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表述是“仁和精诚”,其次为“阴阳中和”和“医道自然”;大众最认可的三个中医药文化符号是依次是太极图、针灸铜人像、杏林;大众最喜欢三个中医药品牌符号依次为同仁堂、云南白药、九芝堂;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程度平均分是59.72分;虽然人们对中医药了解水平自我评分不高,但是对中医药的未来还是抱有很大希望,对中医药未来的信心评分的平均分是76.96分。第二节分析了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代表人物。“国医大师精神”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的最新诠释,此精神不仅是国医大师群体的个性精神,更是中医药行业的精神。以《人民日报》“走近国医大师”系列为基础,使用人格心理学研究以词汇学为基础的思想与方法,提出国医大师精神为涵盖了大家与我、人与我、我的三层次结构,最终提炼“国医大师精神”为仁爱承新、和善谦诚、严研静廉。中医药技术可有高下之别,精神却可人人秉持、代代承传。因此,弘扬“国医大师精神”对于中医药人塑造中医的完美人格,促进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增加文化自信,改善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是关于中医医院的医院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全国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的重要实践地。为了解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在全国中医医院的践行现状,本文以网络调查的方式查询了 477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门户网站,结果发现有54家医院将“仁、和、精、诚”四字直接作为院训或医院精神或医院价值观等,至少直接使用“仁、和、精、诚”一字的中医院比例达到了 82.22%。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几点思考:完善门户网站,突出医院精神文化;全方位把握“仁、和、精、诚”四个维度,精准定位;结合地域名医及其文化,打造区域特色。第四节是关于医院文化建设个案调查的思考。在中国传统视域中,“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家庭不仅是全体家庭成员的情感所系,也是整个社会的最小细胞单位。现今中国,儒家“家”文化的实践地由传统家庭转向了组织文化,作用于组织的归属感、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以医院文化为例,儒家“家”文化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新时代医院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医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一章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策略讨论。此部分主要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践行的外部的政策和文化环境,提出了树立信仰,抑扬结合,众人拾柴,互利双赢、全媒体呈现的建议。总之,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融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以人为承载,以时代为契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鹄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有志之士的加入。

刘倩[4](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文中提出上世纪70年代末,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两场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一场是思想领域的解放,即从当时封闭、僵化的思想桎梏中脱离出来,重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另一场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即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笔者以为,由邓小平领导的这两场改革和运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首先,在“人事实上应当如何生活”的马基雅维利式的忧患意识的感召下,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重大历史转折,拉开了中国现代性发育的大幕,从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次,思想解放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为我国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更重要在于,其与这场经济改革之间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张力,指出了人的文化、人的思想与人的价值的建设问题的迫切性。这一点,与中国着名思想家唐君毅于上世纪70年代所发出的,通过对人文思想的重建反哺政治经济的呼唤一脉相承。因此,在这一历史转折所引发的中国现代性发育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研究与探析,在以下双重维度上彰显了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一是从反思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至今所显示的特点和历史质料的存在,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不间断的历史进步性这两个方面,对马尔库塞的精神财富进行重新考察与评估;二是不仅仅依赖于文化哲学批判的单一视角,而是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批判逻辑的高度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评价,借鉴其所反映的“人文精神之沦丧”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现代性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资源与研究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文主义之政治经济”。围绕“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马克思思想遗产的轴心原则,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导论部分揭示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预设。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尔库塞的理论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比如将其归结为一种由卢卡奇等人开辟的文化批判,一种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支配原则的压抑性批判,以及一种反思技术文明的生产性破坏的技术理性批判等等。本文认为,虽然这些批判有其各自的阐释特点,但并没有全面地、深刻地把握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要义,也即没有揭示其与马克思理论的内在本质之间的关联,这一关联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本文认为,一方面,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延续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首先,它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统一的哲学道统;其次,它一脉相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市民社会——国家”的批判逻辑;再次,作为一种针对社会各界面的总体性批判,它深刻反映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具有的社会复杂系统的批判功能。另一方面,在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中轴坐标的前提下,对社会历史重大思潮的高度敏感又使得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鲜明特征,包括哲学追问的主题和话语的不同,批判逻辑的路径不同,对异化问题的理解不同,对阶级分析的读解不同,以及所借助的批判工具不同。导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主题的当下延续和问题域的不同转换。第一章梳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他一生经历了20世纪许多重大社会事件,其理论思想的生发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和德国革命的时代背景,促使马尔库塞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发生兴趣,试图为无产阶级革命在革命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际却没能取得真正胜利的问题寻找理论上的解释。这一时期,马尔库塞的三篇重要论文《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具体哲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显示了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底板,融合当代各种理论思潮,阐释人类生存境遇的最初尝试。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特殊历史现实使马尔库塞对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做了深入剖析。他认为极权主义是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产物,为抵御资本主义内在危机以及对该危机的各种反抗与革命提供了保障。通过对极权主义的批判,他呼唤着一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社会批判理论,它以唯物史观和辩证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宗旨,强调对现存秩序的彻底的批判、否定与超越。最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与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剧烈变化带来了资本与精神对立的新形式,从暴力冲突转向了对心理能量的压抑,引导马尔库塞转向了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理论的融合探寻这一阶段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新特征。第二章阐释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一个层次,即对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针对后工业社会全新的历史世俗基础,马尔库塞以经济现实为切入点,对纷繁杂芜的经济现象的新趋势和新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由此抽象出三个本质特征:1、消费社会。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社会的剧变之一,乃是马克思时代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转变成了消费对生产的牵引和驱动。消费成为一种主导的社会存在方式,其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变成了力比多释放的函数,消费异化的秘密则在于“虚假需要”对真实需要的替代。2、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消费之所以成为经济本体的重要范畴,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高度垄断以及高度技术化资本构成的本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高度发达阶段。作为这一转折的结果,垄断资本的运行方式相应发生改变,一方面是从帝国主义时期的海外殖民地转变为跨国公司,另一方面诞生了高端技术资本,即形成了以资本逻辑为驱动的技术逻辑,它通过建立起一套高度理性与权宜的生活系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支配与操纵。3、剩余价值的新模式。马尔库塞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垄断及其高度技术化的资本逻辑的运行下,马克思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已经转变为“剩余意识”。它体现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型所导致的资本扩大化的剥削问题,表明剥削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遍及其他一切领域的空间,深刻显示出人类解放所面临的新障碍与新困难。第三章探讨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二个层次:政治形式的新变化。马尔库塞对后工业社会经济界面新趋势的分析不单单反映了其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更同时显示了政治领域的新变化,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从经济利益向政治利益的嬗变。第一个政治新形式是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资本逻辑的政治权力借助消费意识形态进行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通过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构建起一种新“极权主义”。面对这一新的“意义之网”,剩余意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运动表现出二律背反的矛盾本质:一方面,它为发达工业文明维系其自身的剥削与控制的机制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动力同时又对一种新“革命主体”的萌芽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二个政治新形式是革命概念的新内涵。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对立面一体化的背景下,马克思的革命概念的涵义从贫困和匮乏的暴力革命转变为由丰裕社会和过剩体制所导致的危机,由此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禁忌,革命变成如何在重构技术的前提下建立一个与现存完全不同质的非压抑性社会。第三个政治新形式是新“革命主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物化趋势日渐加剧,传统的革命主体正在淡去,因而只有对现存秩序的彻底“大拒绝”,才能够为新的“革命主体”的孕育提供生长空间。马尔库塞认为,新“革命主体”就是那些在资本主义一体化趋势中艰难地生存着的边缘团体与少数派,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一种人类自治的新形式的可能。第四章揭示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最后一个层次:物质丰裕与精神匮乏,展现了从经济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哲学批判的内在逻辑联系。其哲学追问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富裕社会的内在本质是一个矛盾冲突高度累积的社会,物质充裕带来的享乐与满足同时隐含着形形色色的痛苦与匮乏。这是因为人被裹挟进彻底由物欲宰制的单维界面,而精神向度的需要被压抑和剥夺了。对这一重大现实遭遇所带来的人类命运的深层忧虑与关怀,成为贯穿马尔库塞毕生研究的宏大主题。第二,“爱欲与文明”。对晚期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的本质的揭示,提出了人类如何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现实的革命问题不再体现为暴力的革命冲突与阶级斗争,而是显现为种种心理层面与文化维度的矛盾与冲突。所以,自由和解放首先意味着需要释放和升华由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压抑的心理能量,也即呼唤爱欲与文明在新时代的辩证统一。由此才能够塑造一种“新类型的人”,追求一种“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更加理想的社会形态。第三,审美救赎。马尔库塞晚年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学境界,特别强调对美学意义上的哲学升华及其价值的完整追求。但他的美学具有比单纯的审美艺术更深层的内涵,即将整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哲学升华的一种质料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人性的光辉,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最高意境的显现。第五章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评价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作用与意义,另一个是试图分析其所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本文认为,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向20世纪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渡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为这一过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第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有着强烈的“追求行动哲学”的特征,始终以追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全面复归为旨向,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精神意向性。第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域,为中国的现代性发育与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与思考的理论资源与理论启示。同时,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与精神的关系的分析缺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系统性与深刻性,二是仅仅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危机与冲突的特征,但未能深入把握资本在当代对人的精神“再次异化”的实质。所以,对他的精神遗产需要批判性地继承。总之,通过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本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重大问题:一是丰富了现有的马尔库塞学术研究成果,为填补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考察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空白做出有限的尝试。同时,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轴心重释马尔库塞的理论思想,开创了马尔库塞理论研究的新路径与新内容,扩展了国内学术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域。二是通过将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置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中查审,补充与完善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史研究的学术链条,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三是对一直以来伴随中国现代性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问题,即如何平衡物质利益的解放与感性精神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探索,从而为中国下一步的现代性发育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与理论问题。

王曼利[5](2019)在《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文中提出长安画派萌发至今已约一甲子,但关于画派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既少且浅,艺术价值研究又多忽略艺术界的建构作用。我们以画派基本问题为研究起点,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在画派艺术品价格的考察中分析它与艺术价值的关系,从艺术社会学视角探究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途径与方式,挖掘出画派多元的艺术价值。论文具体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回顾国内外艺术市场的历史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长安画派艺术品价格和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可借鉴的理论资源,指出:在经济繁荣的今天,艺术经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论观照是该画派研究的应有之义。第二章:长安画派:概念、构成和风格。我们从艺术地理学视角对画派名称进行解读,认为此名与长安地理及文化所积淀成的心理原型有关。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画派构成进行概括,以1961年参加“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的6人作为文本的研究对象,因篇幅所限,重点放在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4人上。画派艺术思想深受延安文艺理论影响,作品多表现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艺术风格。第三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我们通过访谈和文献分析补充了画派从萌芽期到2000年的作品价格,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了画廊价格。长安画派作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价格受宏观经济和居民购买力影响直接,作品的艺术水准、传播和营销得力与否同样影响画派价格。陕西地区画廊中画派作品数量少、价格低,艺术家市场地位不同,作品价格已产生分层。第四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通过对雅昌艺术网中长安画派作品拍卖价格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我们对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个人国画作品拍卖价格指数和画派整体拍卖价格态势及其中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探究。画派艺术品拍卖成交数量少、成交额和均价普遍较低,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但与着名画派和画家相比作品价格不高,价值与价格发生了较大偏离。第五章: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本章借鉴丹托和迪基的“艺术界”和“艺术体制”、贝克尔的“艺术界”和布尔迪厄的“资本”、“场”等概念,糅合惯常的艺术界概念,将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置于艺术体制网络中,从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与定位)、艺术展览(展示与传播)、艺术批评(评论与阐释)和艺术营销中介(宣传与销售)等方面分析画派艺术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式。作品离开画家之手后其艺术价值由艺术界共同赋予,艺术价值的认定、传播与阐释有益于艺术品价格的提高。第六章: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本章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出发点和依据,从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启示价值三方面研究了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画派创作表现了“人”的母题和大地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艺术家对文艺思想时代最强音的积极响应、既破又立的艺术超越精神,以及艺术家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长安画派值得被传播的价值,也是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强大内驱力。结论:在长安画派的不同阶段,其艺术品价格与艺术价值呈现出时而吻合时而背离的复杂关系,这是正常的,但背离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加大对画派学术价值的深度研究和科学传播,辅以时间条件,画派艺术品价格仍首先取决于其艺术价值。这也符合马克思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科学总结。

陈浩[6](2019)在《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程研究(1953-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历时60余年,且其经济现代化水平总体呈螺旋式上升。2005年柬埔寨GDP增长率达到13.25%,近年来基本稳定在7%左右,经济现代化指数稳步增长。目前形成了以农业、制衣业、旅游业、建筑业为国家经济驱动的四大马车。探索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了解其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不仅可以丰富经济现代化理论,而且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的认识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同时,对中柬进一步深入合作也有一定的价值。文章将参照《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的评价体系,将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行分析。文章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起步前概况;即1863年到1952年世界局势、工业革命以及法国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双重作用”,同时也简单介绍了此时期柬埔寨的传统社会模式。第二章主要分析了1953年到1970年柬埔寨经济现代起步状况,即从1953年柬埔寨工业化的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到探索时期。主要分为起步期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认识、起步期的经济措施、起步期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状况等。第三章,为1970-1992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艰难探索,主要介绍了1970年到1992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主要分为探索期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认识、探索期的经济措施、探索期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状况等。第四章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即1993年到2015年的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状况,主要分为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探索、经济发展措施、经济现代化发展状况等三小节。第五章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总体评价,创新地使用了量化的方法来总结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分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总体计量分析、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特征以及动力探索,进而得出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启示等。从定量评价指标来看,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柬埔寨进入经典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而从2015年开始,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处于经典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出现了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新因素。除此之外,笔者还总结到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特征主要有:外源型经济现代化、国家主导型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起步晚且曲折发展、产业就业结构单一且发展不同步、经济现代化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经济现代化受文化影响较大等。总之,目前柬埔寨的经济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且倾向于走综合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

周博[7](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吴莹[8](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董鹏[9](2016)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思考撤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新形势新变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从2013年的"三期叠加"到2014年的"新常态",再到2015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正确认识形势的"怎么看"向开出经济治理药方的"怎么干"不断深入探索。我国当前尚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到2020年才能够基本完成。我国无论是物质财富总量还是人均拥有量均与发达国家存在显着差距,城镇化水平还

李树陈[10](2016)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解决公共职业教育问题、满足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从政治学视角来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规律,是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运用和拓展,能够提高政策形成的科学性,提升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满足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服务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局。职业教育在我国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不断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费不足、技术技能人才未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认同等。在国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调动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学校、民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办好职业教育的合力和持久动力,实现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共政策涉及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调整与分配。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牵涉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职业教育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密切相关,影响到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转型、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它是助推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需要对有关概念进行明晰界定。对治理、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利益相关者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职业教育政策及其体系等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研究职业教育政策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台的各种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国家整体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共生互动有着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更加注重公共政策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国家繁荣稳定等多方面。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职业教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所提倡的政策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尤其是促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全球职业教育治理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立足本国实际,紧密对接国际人才需求变化的动向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历程,它们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密切注意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尤其是非常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德国尽管在国情、文化传统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性,但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对中国依然有用且相通,即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作用,转变职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创设好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进办学活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破除既有的各种歧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营造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这些都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的运行体系、进行跨界性研究、进行国际化合作等,这些都成为新时期立足我国实际制定正确职教政策的必要参照。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补齐职业教育薄弱环节、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多元化成才成长、顺应全民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等特点。这种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更加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更加突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宏观思考,进行法律制度构建、机制体制政策层面上的战略安排,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与之同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也要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四化”布局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如进一步细化顶层理性设计,包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更加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依法治教等方面,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提出建议;进一步改善政府宏观管理作用,包括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能分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对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尊重的文化和氛围、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包括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拓展行业组织功能、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调动起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出了思考。综上所述,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管理录(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管理录(上)(论文提纲范文)

(1)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标准化
        2.1.2 机关事务
        2.1.3 机关事务标准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2.2.2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2.2.3 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2.2.4 PDCA循环理论
第3章 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历程
    3.1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探索阶段
        3.1.1 机关事务标准化理念的萌芽
        3.1.2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初步举措
        3.1.3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初步成果
    3.2 机关事务标准化全面实施与重点突破阶段
        3.2.1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3.2.2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处室及相关职能
        3.2.3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措施
        3.2.4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进一步成效
第4章 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1.1 机关事务标准化发展不够平衡
        4.1.2 机关事务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4.1.3 机关事务标准覆盖不够全面
        4.1.4 机关事务标准更新不够及时
        4.1.5 机关事务标准实施不够到位
    4.2 原因分析
        4.2.1 职能配备不一致
        4.2.2 机构设置不够统一
        4.2.3 标准化意识不够强
        4.2.4 专业力量还不足
        4.2.5 法治化建设不够完善
第5章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经验借鉴
    5.1 湖北省十堰市经验借鉴
        5.1.1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概况
        5.1.2 可借鉴经验
    5.2 辽宁省盘锦市经验借鉴
        5.2.1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概况
        5.2.2 可借鉴经验
    5.3 江苏省常州市经验借鉴
        5.3.1 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概况
        5.3.2 可借鉴经验
第6章 推进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6.1 完善顶层设计
        6.1.1 把握机关事务工作核心职能
        6.1.2 健全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机制
        6.1.3 增强部门联动
        6.1.4 提高机关事务法治化水平
    6.2 健全机关事务标准体系
        6.2.1 优化机关事务标准体系总体框架
        6.2.2 细化机关事务标准分项体系
        6.2.3 提高机关事务标准质量
    6.3 强化机关事务标准实施
        6.3.1 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6.3.2 开展试点建设
        6.3.3 完善机关事务标准化的监督评估体系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来源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概况
        2.国内研究概况
        3.发展趋势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系统分析法
        (3)对比分析法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研究条件
        2.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论文的创新性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基本概念
        1.政府治理
        2.标准化
        3.机关事务管理
        4.机关事务标准化
    (二)理论依据
        1.新公共管理理论
        2.政府职能理论
        3.效能型政府理论
        4.公共产品理论
二、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现状
    (一)自治区本级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初具成效
        1.国家分项试点建设和地标申报工作稳步推进
        2.后勤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二)盟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正在有序开展
三、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
        2.标准数量不足与标准老化现象并存
        3.既有的标准零散、未形成“标准化”
        4.标准过度注重文本呈现、成果转化乏力
        5.监督维护体系不完善
        6.在盟市、旗县(市、区)推广力度不足
    (二)原因分析
        1.标准化意识滞后、理论研究起步晚
        2.机关事务本身繁杂琐碎
        3.不同主体制定的制度标准不统一
        4.部门协同机制弱
        5.基层各地区发展不同步
四、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国外经验
        1.美国
        2.德国
        3.俄罗斯
    (二)国内经验借鉴
        1.中央政府层面
        2.先进省市地区经验
五、解决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
        1.树立标准化意识、健全组织机构
        2.以法制化促机关事务标准化
        3.以信息化促机关事务标准化
        4.以专业化促机关事务标准化
    (二)稳步推进、突出重点、急用先行
        1.汇总现行标准,完善分项体系
        2.专注研究制定通用型、急需型、重点领域项目
        3.制定不同层级的地方标准
    (三)构建标准监督实施体系
        1.信息的分级公开
        2.完善财务审计、纪律监督制度
        3.服务满意度、反馈率
    (四)强化实施应用
        1.强化绩效管理
        2.加快盟市标准化建设步伐
        3.推动标准体系持续改进
        4.宣传推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涵
    1.1 医心“仁”
        1.1.1 天道为仁
        1.1.2 医为仁术
        1.1.3 慈悯万物
        1.1.4 医不嗜利
    1.2 医道“和”
        1.2.1 人天和合
        1.2.2 人际和谐
        1.2.3 形神合一
        1.2.4 调和疾病
    1.3 医术“精”
    1.4 医品“诚”
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古代践行
    2.1 习医动机
        2.1.1 口实之需
        2.1.2 追名逐利
        2.1.3 举余而医
        2.1.4 传承家学
        2.1.5 疗养君亲
        2.1.6 保身逸志
        2.1.7 格物致知
        2.1.8 修德济世
    2.2 行医境界
        2.2.1 理想之境
        2.2.2 中上之境
        2.2.3 不足之境
    2.3 “大医”理想人格
        2.3.1 特色辨析
        2.3.2 现代启示
3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践行
    3.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社会认知
        3.1.1 对象与方法
        3.1.2 结果分析
        3.1.3 讨论
    3.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典范
        3.2.1 “国医大师精神”的提出
        3.2.2 “国医大师精神”的提炼
        3.2.3“国医大师精神”评析
        3.2.4 “国医大师精神”的当代价值
    3.3 中医医院的医院价值文化建设调查
        3.3.1 对象与方法
        3.3.2 结果分析
        3.3.3 讨论
        3.3.4 问题与思考
    3.4 儒家“家”文化视角下的医院文化建设反思
        3.4.1 传统儒家“家”本观念
        3.4.2 新儒家“家”文化
        3.4.3 和谐医院文化建设
        3.4.4 医院“家”文化建设实例
4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策略
    4.1 环境分析
        4.1.1 政策环境
        4.1.2 文化环境
    4.2 策略分析
        4.2.1 树立信仰
        4.2.2 抑扬结合
        4.2.3 众人拾柴
        4.2.4 互利双赢
        4.2.5 全媒体呈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4)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马尔库塞的精神遗产?
        二、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逻辑框架
        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单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点与研究方法分析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的忧患意识
        一、垄断资本主义、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遗憾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源起
        一、法西斯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哲学与社会批判理论
        三、重建“理性”与“革命”的辩证原理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初探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
        二、“新”工人阶级的壮大
        三、从暴力革命的外部冲突到心理能量的内部压抑
第二章 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
    第一节 消费社会
        一、消费社会: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新成就
        二、消费的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到力比多释放的函数
        三、消费异化的本质:“虚假需求”对真实需求的替代
    第二节 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
        一、高度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作为高度垄断资本特殊运行模式的跨国公司
        三、技术资本的新特征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新模式
        一、高度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剩余”
        二、马尔库塞对巴罗“剩余意识”范畴的解析
        三、剩余意识的动力学机制
第三章 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第一节 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的嬗变: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的政治新形式
        一、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消费意识形态
        二、新“极权主义”: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
        三、新自由主义浪潮下剩余意识的政治潜能
    第二节 革命概念的新内涵
        一、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二、马尔库塞对马克思革命概念的扬弃和新“革命”概念
        三、“乌托邦的终结”
    第三节 新“革命主体”与自治
        一、“无产阶级的物化”
        二、“大拒绝”的革命之路
        三、新“革命主体”的提出
第四章 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匮乏
    第一节 “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
        一、“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
        二、“富裕社会的不满者”
        三、“从富裕社会中解放出来”
    第二节 “爱欲与文明”
        一、压抑性的俗化趋势及其心理学基础
        二、“新感性”
        三、追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
    第三节 审美救赎
        一、当代艺术状况及其与艺术本质的背离
        二、艺术的政治实践功能
        三、作为未来社会新构想的审美之维
第五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含中译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基于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客观历史
        1.1.2 基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
        1.1.3 基于长安画派绘画价格现状——从赵望云说起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
    1.5 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1.5.1 本文的“艺术品价格”
        1.5.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长安画派:概念、构成与风格
    2.1 画派形成条件分析
        2.1.1 经济因素
        2.1.2 政治环境与时代精神
        2.1.3 环境因素
        2.1.4 艺术赞助
        2.1.5 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
    2.2 艺术地理学视域中的“长安画派”
        2.2.1 艺术地理学阐释“长安画派”名称的可能性
        2.2.2 “长安画派”名称的艺术地理学追问
    2.3 长安画派的构成
        2.3.1 长安画派:艺术观念与理想的层次
        2.3.3 长安画派:网络组织凝聚的层次
        2.3.4 本文研究的长安画派
    2.4 长安画派的艺术风格
        2.4.1 赵望云的艺术风格
        2.4.2 石鲁的艺术风格
        2.4.3 何海霞的艺术风格
        2.4.4 方济众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
    3.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与文献分析
        3.1.1 赵望云绘画价格
        3.1.2 石鲁绘画价格
        3.1.3 何海霞绘画价格
    3.2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画廊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3.2.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问卷调查
        3.2.2 经营长安画派作品画廊的深度访谈
        3.2.3 经营长安画派画廊的价格地图
第四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
    4.1 赵望云国画价格
    4.2 石鲁国画价格
    4.3 何海霞国画价格
    4.4 方济众国画价格
    4.5 长安画派国画作品价格整体态势
第五章 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
    5.1 艺术界相关理论回溯
    5.2 博物馆和美术馆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5.3 艺术展览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5.4 文艺批评者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5.5 营销中介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第六章 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
    6.1 求索创新的思想价值
        6.1.1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6.1.2 探索,探索,再三探索
        6.1.3 文艺思想最强音的响应者
        6.1.4 艺术思想的根性意义
    6.2 深厚绵长的审美价值
        6.2.1 “人”的母题与深沉的大地情怀
        6.2.2 艺术创作既破又立的超越精神
        6.2.3 对西北地域美术元素的开拓表现
    6.3 生命深度的启示价值
        6.3.1 为艺的赤子之心
        6.3.2 为人的傲人风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程研究(1953-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界定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柬埔寨经济研究概况
        (二)柬埔寨现代化研究
        (三)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研究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起步前概况(1863-1952)
    第一节 柬埔寨的传统社会模式
    第二节 国际局势、工业革命对柬埔寨的冲击
        一、国际局势对柬埔寨的影响
        二、世界工业革命浪潮对柬埔寨的影响
        三、殖民统治对柬埔寨的冲击
    第三节 柬埔寨早期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第二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起步(1953-1969)
    第一节 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认识
    第二节 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一、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发展
        二、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转型
        三、1953-1969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国际经济地位变化
第三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艰难探索(1970-1992)
    第一节 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认识
    第二节 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一、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发展
        二、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转型
        三、1970-1992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国际经济地位变化
第四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全面发展(1993-2015)
    第一节 柬埔寨领导精英对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认识
    第二节 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一、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发展
        二、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经济转型
        三、1993-2015 年柬埔寨经济现代化中的国际经济地位变化
第五章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总体计量分析
    第二节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特征
    第三节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探索
    第四节 柬埔寨经济现代化的启示
        一、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有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
        三、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减少对外依赖
        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五、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开放、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附录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附录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附录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10)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的综述
        二、关于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第二章 国家治理视阈下职业教育政策概念分析
    第一节 现代治理体系相关理论分析
        一、治理理论
        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三、公共产品理论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职业教育政策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重要内容
        三、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及其特点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职业教育政策
        三、“文革”时期职业教育的浩劫和艰难前行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恢复和发展阶段政策
        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期的政策
        三、世纪之交职业教育政策调整与变革
        四、新世纪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评析
        一、发展动力从经济需求转向综合需求
        二、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 全球治理视野下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第一节 国际组织层面职业教育政策比较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培训政策研究
        四、国际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对中国的启发
    第二节 外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一、美国职业教育政策进展分析
        二、德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分析
    第三节 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及启示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第一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保障政治稳定
    第二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改善民生
    第三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新四化”布局
    第四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五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第六章 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进一步强化顶层理性设计
        一、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二、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
        三、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
    第二节 改进政府宏观管理作用
        一、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责分工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三、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经济社会地位
        四、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第三节 充分发挥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一、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
        二、拓展行业组织多种功能
        三、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作用
        四、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管理录(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梅园. 扬州大学, 2021(09)
  • [2]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问题研究[D]. 雅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研究[D]. 唐禄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D]. 刘倩.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5)
  • [5]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D]. 王曼利. 西北大学, 2019(04)
  • [6]柬埔寨经济现代化进程研究(1953-2015)[D]. 陈浩.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9]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思考撤稿[J]. 董鹏. 中国制笔, 2016(03)
  • [10]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 李树陈.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标签:;  ;  ;  ;  ;  

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管理目录(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