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普遍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普遍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义,尼日尔,普遍性,杜鲁门,意识形态,病态,黑格尔。

普遍主义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Carl,Ratner,宋群[1](2019)在《当代社会病态的普遍化——基于生物医学、文化政治、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叁种模式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这篇文章力图把"当代病态"这一议题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尝试清楚地阐释它。我阐述了一个文化政治模式,即(a)为什么病态以多种形式,并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b)如何干预泛滥的病态,并最终根除它。此模式借鉴了埃里克·弗洛姆的工作成果,他阐明:在许多或大多数社会里,病态是如何成为正常社会的,心理的活动的特征的。这篇文章还讨论了两种流行病态模式,它们误解病态,非正确,因而不能纠正、根除或预防病态。第一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标准生物医学模式。第二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模式,它否认所有病态,并坚持认为所有行为包括病态是个体选择和主动性的积极表现,必须得到确认和接受,而不是纠正。(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道[2](2019)在《普遍主义的胜利——迪安·艾奇逊与“杜鲁门主义”之缔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杜鲁门政府实际上的外交决策者,时任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成为二战后美国政坛标榜遏制政策的旗手。苏联对希腊、土耳其的觊觎,使艾奇逊确信苏联对美国已经形成重大威胁,开始从倡导大国合作转向推崇冷战政策。由于对《杜鲁门主义国情咨文》的起草以及《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实施过程的高度参与,艾奇逊逐渐成为冷战初期西方政坛的关键人物。至此,普遍主义的思维导向潜移默化地主宰了美国政府的外交理念。通过结合最新档案文献对杜鲁门主义之缔造历程进行的研究,势必可以发掘出以艾奇逊为代表的杜鲁门政府外交决策者们的思维轨迹,从而更好地分析美国冷战政策形成之动因。(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9年05期)

汪行福[3](2019)在《论马克思的普遍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遍主义的复兴我们处在一个悖论的时代,一方面普遍主义信念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围剿,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股普遍主义复兴的浪潮。费瓦雷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怀疑的时代,一切与理性相联系的普遍性理念都受到了质疑,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重建一种可信的普遍主义。拉克劳也认为,普遍性观念对任何进(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06期)

栾荷莎[4](2019)在《普遍主义、差异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国叁代女性主义思想之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世纪末发生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以来,女性主义经历了叁种思潮:普遍主义、差异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其中,持对立立场的普遍主义和差异主义对妇女解放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在法国,以波伏娃为代表的普遍主义把女人从"生来是低等的女人"的屈辱中解放出来,但她主张的妇女解放道路抹杀了女性的特殊性并导致女性"雄性化";以西苏为代表的差异主义则试图还女人"生来是女人并成为女人"的尊严,但她主张的女性气质价值的重新发掘容易再次落入本质主义的陷阱,并把女性重新禁锢在私人空间。因此超越男性/女性二元对立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成为解决两性问题的思考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志文[5](2019)在《国际关系应当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美国在对华贸易等问题上采取零和思维、极限施压等行径,日前参加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活动的外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关系发展需要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他们奉劝美国不要走入单边主义的死胡同。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05-30)

喻发胜,张唐彪,鲁文禅[6](2019)在《普遍联系: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哲学基石及其实践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遍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哲学原理,其科学性在互联网时代从技术层面得以进一步验证。"普遍联系"在"人化世界"的表征在历经"语言联系""器物联系"与"能量联系"之后,在当今时代凸显为"信息互联"。以"普遍联系"为哲学基石重新考察"新闻起源""新闻定义""新闻价值"等新闻学核心命题,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向"互联网范式"转型,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对当代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杜宇鹏,任洪岩,崔建伟[7](2019)在《论黑格尔“主奴关系”及其辩证因素——兼论普遍人格视角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关于"主奴关系"思想的论述是《精神现象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其精神哲学当中主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奴关系"是黑格尔对自我意识的认识的深化与延伸,是分析黑格尔哲学思想的重要切入口。"主奴关系"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也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并使人在思想上变得更具有辩证精神。"主奴关系"的辩证因素是看待问题的思维模式也是其最大的价值闪光点。同时,在主奴关系当中揭示出普遍人格的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本文来源于《大庆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汪行福[8](2019)在《论马克思的普遍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普遍主义如同其他启蒙理想一样受到后现代主义、多元主义和各种共同体主义思潮的围剿,但当今左翼思想家中也不乏普遍主义的捍卫者。拉克劳、阿兰·巴丢、巴利巴尔、华伦斯坦等人不仅对新自由主义的虚假普遍主义和各种特殊主义思潮进行批判,而且致力于普遍主义话语的重建。但是,在这场普遍主义的理论复兴中,马克思的相关思想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虽然马克思在认识论上拒绝脱离现实的抽象普遍性观念,在政治上反对以抽象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但马克思并没有拒绝普遍主义理想。相反,无论是在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设想还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中,普遍主义都是马克思思想的特征。像黑格尔等伟大哲学家一样,马克思对普遍性及其表现形式有着深刻和复杂的思考。具体来说,通过"虚假普遍性"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潜能及其阶级局限性;通过"现实普遍性"视角,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潜能和历史局限性;通过"例外普遍性"概念,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普遍政治潜能。虽然马克思与我们相距一个多世纪,但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批判和分析的历史时代中,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解放信念和对资本主义的辩证态度,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的遗产。(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鹏[9](2019)在《从“普遍主义”到“交叉话语”——电影受众研究“主体性”概念的理论范式流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主体性"概念是电影受众研究领域的核心学术问题指向,受众的"主体性"构建与确定与电影文本意义接受、阐释和解读行为密切相关。"主体性"意指受众在电影文本意义接受与解释过程中实现自我身份构建的位置关系维度。遵循"普遍主义"理论分析导向的"心理研究"范式强调从结构主义的"主体性"概念维度出发,假定电影文本对于受众文本意义解读的决定作用,预设(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03期)

汉斯·莱纳·塞普,罗雨泽[10](2018)在《价值与可变性——舍勒有超出相对主义和普遍主义的对立进行思考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其着作《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②中,马克斯·舍勒提出了价值的主体关联和历史依附性的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以一种初看上去显得悖谬的方式,将那种价值的与主体相关的存在的设想同价值的超越历史存在的先天性的断言关联了起来。由于舍勒在后期着作中一再(即便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将这种所谓的"诸关系中非—相对主义的被给予存在"当做主题并加以深化,而且这也包含着对问题解决进行重构的要求,因此,这个回答就不仅仅是值得重(本文来源于《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普遍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杜鲁门政府实际上的外交决策者,时任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成为二战后美国政坛标榜遏制政策的旗手。苏联对希腊、土耳其的觊觎,使艾奇逊确信苏联对美国已经形成重大威胁,开始从倡导大国合作转向推崇冷战政策。由于对《杜鲁门主义国情咨文》的起草以及《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实施过程的高度参与,艾奇逊逐渐成为冷战初期西方政坛的关键人物。至此,普遍主义的思维导向潜移默化地主宰了美国政府的外交理念。通过结合最新档案文献对杜鲁门主义之缔造历程进行的研究,势必可以发掘出以艾奇逊为代表的杜鲁门政府外交决策者们的思维轨迹,从而更好地分析美国冷战政策形成之动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遍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Carl,Ratner,宋群.当代社会病态的普遍化——基于生物医学、文化政治、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叁种模式的比较分析[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

[2].王道.普遍主义的胜利——迪安·艾奇逊与“杜鲁门主义”之缔造[J].历史教学问题.2019

[3].汪行福.论马克思的普遍主义[J].社会科学文摘.2019

[4].栾荷莎.普遍主义、差异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国叁代女性主义思想之观照[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

[5].张志文.国际关系应当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N].人民日报.2019

[6].喻发胜,张唐彪,鲁文禅.普遍联系: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哲学基石及其实践价值[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7].杜宇鹏,任洪岩,崔建伟.论黑格尔“主奴关系”及其辩证因素——兼论普遍人格视角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J].大庆社会科学.2019

[8].汪行福.论马克思的普遍主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李鹏.从“普遍主义”到“交叉话语”——电影受众研究“主体性”概念的理论范式流变分析[J].电影评介.2019

[10].汉斯·莱纳·塞普,罗雨泽.价值与可变性——舍勒有超出相对主义和普遍主义的对立进行思考吗?[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8

标签:;  ;  ;  ;  ;  ;  ;  

普遍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