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显像论文_吴海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静态显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状腺,静态,抗体,甲状腺炎,肽酶,核素,胆道。

静态显像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斌[1](2019)在《甲状腺静态显像评价亚急性甲状腺炎局限性病灶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于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炎症疾病,现代研究指出其病因为病毒感染,发病前症状表现较为典型,如上呼吸道症状、发热等。临床主要应用~(131)I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实施诊断,但是部分患者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局限性病灶,上述方法实际鉴别较为困难~([1])。为评价甲状腺静态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局限性病灶功能变化的评价价值,并为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50例亚急(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朱明[2](2019)在《彩超及彩超联合~(99m)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彩超与彩超联合~(99m)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甲状腺结节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彩超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状腺静态显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确诊断率。结果观察组正确诊断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时特异度与敏感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超联合甲状腺~(99m)TcO~(-4)静态显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高,能有效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值得临床推荐。(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7期)

赵芸,郭妍妍,李鹏,张谦,陈柏谕[3](2019)在《肾静态显像联合DWI对儿童上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99m)Tc-DMSA肾静态显像方法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儿童上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明确诊断为泌尿道感染的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99m)Tc-DMSA肾静态显像、B超及DW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3月龄至16岁,2岁以内的患儿15例(30.6%)。明确诊断泌尿道感染的49例患儿中经~(99m)Tc-DMSA肾静态显像检查,结果正常42例(85.7%),异常7例(14%),共7个肾有肾脏损害,其中6例(12%)6个肾呈急性肾盂肾炎改变, 1例(2%)1个肾有肾瘢痕形成; 49例患儿经DWI检查,结果46例(93.8%)正常,3例(6%)3个肾发现肾脏损害,均表现为肾炎改变。49例确诊为泌尿道感染患儿中,有1例(2%)经B超检查发现肾脏病变。叁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统计分析,DMSA及DMSA联合DWI检测方法检出率均明显高于B超的检出率(P均<0.05)。~(99m)Tc-DMSA肾静态显像联合DWI检查共9例(18%)患儿为上尿路感染。结论~(99m)Tc-DMSA肾静态显像联合DWI检查可提高儿童上尿路感染的诊断率。DWI检查可作为上尿路感染的辅助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杨传盛,刘静,张小文,成娟,黄飞雁[4](2018)在《甲状腺彩超、~(99m)Tc静态显像及~(131)I治疗剂量显像评估甲状腺术后残留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状腺彩超、~(99m)Tc静态显像及~(131)I治疗剂量显像在判断术后甲状腺残留的灵敏度、特异性统计学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8年8月的68例甲状腺术后初次行~(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均已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彩超、~(99m)Tc静态显像及~(131)I治疗剂量显像检查,将叁种影像结果比较。结果其中甲状腺彩超敏感度84. 9%、特异性92. 8%、准确率95. 7%,甲状腺~(99m)Tc静态显像敏感度80. 2%、73. 8%、86. 5%,~(131)I治疗剂量检查敏感度97. 8%、特异性98. 0%、准确率99. 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 05)。不同检测方法下患者发生的阳性率检出率分别为甲状腺彩超82. 36%、甲状腺~(99m)Tc静态显像80. 88%、~(131)I治疗剂量检查88. 24%。叁项检查比较,~(131)I治疗剂量检查检出率显着高于其它两项检查,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 ~(131)I治疗剂量显像在判断甲状腺术后残留方面更具准确性,临床相关检查可以推广与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8年11期)

黄伟[5](2018)在《甲状腺静态显像结合超声及甲功叁项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及发展转归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静态显像结合超声及甲功叁项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及发展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前检查项目分为叁组,A组为叁项完整检查,B组患者为甲状腺静态显像结合超声,C组患者为超声检查患者。对比分析术后病理结果所获得的叁项检查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A、B、C叁组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83.5%、56.1%、28.1%,特异性分别为58.2%、46.3%、58.2%,准确率分别为65.8%、51.8%、51.7%。A组患者的鉴别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相较B组患者明显较高,C组患者的检查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相较其他组无明显优势。结论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静态显像结合超声及甲功叁项检查,能够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且甲状腺静态显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尤为必要。(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8年32期)

王迎秋,孙锐,牛晓南,张龙奎[6](2018)在《血清TgAb、TPOAb检测联合~(99m)TcO_4~-甲状腺静态显像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TgAb、TPOAb检测联合~(99m)TcO_4~-甲状腺静态显像对桥本甲状腺炎(H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2例HT患者,选取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_3、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2例HT患者中TgAb阳性58例(阳性率93.5%),TPOAb阳性48例(阳性率77.4%),30例正常对照组中TgAb增高1例,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静态显像HT患者中呈放射性摄取增高者29例(占46.8%),放射性摄取正常者22例(占35.5%),放射性摄取减低者11例(占17.7%),对照组中甲状腺静态显像均为放射性摄取正常,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gAb与TPOAb在HT中阳性率较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该疾病的诊断依据;HT患者甲状腺摄取功能在不同激素水平间表现出复杂特点,甲状腺静态显像在HT诊断中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8年11期)

彭杨灵[7](2018)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清甲治疗前~(99m)TcO_4~-甲状腺静态显像与清甲治疗反应结果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手术和术后放射性~(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主要手段。从患者长远的预后来看,预测DTC患者的清甲治疗反应结果是尤为重要的,而清甲前~(99m)TcO_4~-甲状腺静态显像(简称甲扫)简单易操作,且不会影响清甲治疗疗效。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DTC术后患者清甲治疗前甲状腺静态显像结果与清甲治疗反应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3月-2016年10月满足入组条件且于本院行~(131)I清甲治疗的DTC术后患者。清甲前完成甲状腺静态显像,其平面图像首先采用视觉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得到甲扫阳性和阴性,其中,甲扫阳性患者进一步根据甲亢患者甲状腺重量计算公式得到残甲量。常规随访6-12个月后根据2015版ATA指南提出的治疗反应评估体系将患者清甲治疗反应结果归为四类疗效满意(excellent response,ER)、疗效不确切(indeterminate response,IDR)、血清学疗效不满意(biochemical incomplete response,BIR)和影像学疗效不满意(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并将之分为两组:ER组与非ER组。单因素分析通过比较ER组与非ER组之间可能影响~(131)I清甲治疗反应结果的因素(年龄、性别、手术次数、手术术式、甲扫定性结果和清甲前sTg等等)的差异性,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然后进一步探讨据甲扫所得残甲量与~(131)I清甲治疗反应结果之间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计收集满足条件且资料完整者167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23.40%),女性患者128例(76.60%),平均年龄为42.14±12.55岁。清甲前甲扫阳性者77例(46.10%),其中位残甲量为2.19g,阴性者90例(53.90%)。清甲治疗反应结果为ER者64例(38.30%)、IDR者62例(37.10%)、BIR者31例(18.60%)及SIR者10例(6%)。单因素分析结果示,ER组与非ER组之间远处转移、甲扫定性结果、清甲前TgAb和~(131)I治疗剂量均有统计学差异(Z=-2.951,-3.021,-3.968,-3.108,P=0.003,0.003,0.000,0.002),而年龄、性别、手术次数、手术术式、复发危险分层、甲扫检查时间、超声定性结果、清甲前sTg、清甲前TSH、手术时间与首次~(131)I治疗时间间隔和碘扫定性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甲扫定性结果(odds ratio[OR]:3.193,95%confidence interval[CI]:1.500-6.795,P=0.003)为清甲治疗反应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根据甲扫所得残甲量结果示,不同残甲量组间~(131)I清甲治疗的ER率存在统计学差异(?~2=4.696,P=0.030),其中,残甲量<2.19g者的ER率(63.20%)高于残甲量≥2.19g者(38.50%)。结论:清甲前甲状腺静态显像定性结果是清甲治疗反应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甲扫阳性患者的清甲治疗反应结果优于甲扫阴性患者;而其中甲扫阳性患者根据甲扫所得残甲量(27)2.19g时,患者清甲治疗达到ER的可能性更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周辉,李俊红,韦智晓,董昆,刘学[8](2017)在《肝胆静态显像半定量法联合血清GCT对婴儿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6 h99mTc-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EHIDA)肝胆静态显像半定量分析法联合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对婴儿先天性肝外胆道闭锁(EHB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持续性黄疸患儿159例,根据手术评价结合病理诊断分为EHBA组8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组77例。检测两组血清GGT,并行99m Tc-EHIDA肝胆动态显像,计算6 h肝胆平面显像半定量法指标肠本差值(即6 h肠本差值)。比较两组间GGT水平、6 h肠本差值,绘制各自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分别确定诊断EHBA的阈值。同时比较GGT水平、6 h肠本差值及6 h肠本差值与GGT联用(即联合诊断)对EHBA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间血清GGT水平、6 h肠本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GT水平和6 h肠本差值诊断EHBA的效能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5、0.753]。6 h肠本差值诊断EHBA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59%(71/82)、50.65%(39/77)、69.18%(110/159)、65.14%(71/109);GGT的相应参数分别为74.39%(61/82)、90.91%(70/77)、82.39%(131/159)、89.71%(61/68)。6 h肠本差值的灵敏度优于GGT值(χ~2=3.883,P<0.05),但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低于GGT值(χ~2分别为30.172、7.557和13.331,P均<0.01)。联合诊断与单用6 h肠本差值相比,诊断EHBA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提高(χ~2分别为35.136、21.058和20.078,P均<0.05),分别达93.51%(72/77)、89.94%(143/159)和93.42%(71/76)。结论 6 h肝胆静态显像半定量法联合血清GGT可提高对EHBA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7年41期)

陆建梅,邓智勇,胡丹妮,张颖,陈婷[9](2017)在《骨静态显像联合CT对肺癌初诊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静态显像(SPECT)与常规胸部CT及二者联合对肺癌初诊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164例肺癌初诊患者均行SPECT及常规胸部CT检查,针对骨转移瘤比较各自及两者联合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骨静态显像(SPECT)确诊肺癌骨转移34例,CT确诊29例,两者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联合分析确诊40例,明显减少了不确定病例数。联合两种影像学检查分析,共确诊88处转移病灶,69处(69/88,78.41%)位于CT扫描范围内,19处(19/88,21.59%)位于CT扫描范围外;CT扫描范围内的69处病灶中SPECT显示阳性66处(66/69,95.65%),CT显示阳性52处(52/69,75.36%),两者有显着差异。结论:骨静态显像(SPECT)及常规胸部CT检查均为骨转移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两者联合可以提高肺癌初诊患者骨转移的诊断率。(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7年24期)

张雪辉,肖国有,陆名义,孔飚,蒋炳辰[10](2017)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静态显像与超声检查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静态显像和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SAT患者(观察组)的甲状腺静态显像,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系统自带软件计算甲状腺摄锝指数,并与甲状腺血清学测定、超声检测结果比较。结果:SAT患者甲状腺静态显像图像诊断准确率为89.33%,甲状腺显示不清,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或呈局部稀疏、缺损表现;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2.00%,甲状腺一侧或双侧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血流信号丰富。两组腺体双叶厚度与宽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状腺静态显像准确率较超声检查略低,但两项检查的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医学检查与超声检查在SAT的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两者相互循证,联合两种检查方法,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静态显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彩超与彩超联合~(99m)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甲状腺结节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彩超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状腺静态显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确诊断率。结果观察组正确诊断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同时特异度与敏感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超联合甲状腺~(99m)TcO~(-4)静态显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高,能有效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值得临床推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态显像论文参考文献

[1].吴海斌.甲状腺静态显像评价亚急性甲状腺炎局限性病灶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

[2].朱明.彩超及彩超联合~(99m)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3].赵芸,郭妍妍,李鹏,张谦,陈柏谕.肾静态显像联合DWI对儿童上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4].杨传盛,刘静,张小文,成娟,黄飞雁.甲状腺彩超、~(99m)Tc静态显像及~(131)I治疗剂量显像评估甲状腺术后残留的比较研究[J].现代医院.2018

[5].黄伟.甲状腺静态显像结合超声及甲功叁项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及发展转归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8

[6].王迎秋,孙锐,牛晓南,张龙奎.血清TgAb、TPOAb检测联合~(99m)TcO_4~-甲状腺静态显像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

[7].彭杨灵.分化型甲状腺癌清甲治疗前~(99m)TcO_4~-甲状腺静态显像与清甲治疗反应结果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

[8].周辉,李俊红,韦智晓,董昆,刘学.肝胆静态显像半定量法联合血清GCT对婴儿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17

[9].陆建梅,邓智勇,胡丹妮,张颖,陈婷.骨静态显像联合CT对肺癌初诊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7

[10].张雪辉,肖国有,陆名义,孔飚,蒋炳辰.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静态显像与超声检查特征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肿瘤细胞及肝细胞电镜图(1×10000倍)荷瘤小鼠99mTc-MIBISPECT平面静态显LUTI患儿,男, 2岁,99mTc-DM SA肾~#...在健康家兔体内的SPE...1-2(甲状腺近全切)患者,女,...99m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甲状腺...

标签:;  ;  ;  ;  ;  ;  ;  

静态显像论文_吴海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