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I期乳房再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乳腺癌I期乳房再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I乳期房再造术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了100例I期乳房再造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现状特点,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functionalassessmentofcancertherapy-breast,FACT-B)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选择同期接受乳腺癌I期再造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乳腺癌I期乳房再造手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调查结果经比较,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条目和生活质量总和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社会/家庭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I期乳房再造手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I期乳房再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生活质量;调查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168-02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乳腺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人们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生物性特性认识的深入,病人对术后形体完整和美容愿望的加强,乳房再造手术逐渐发展起来。本研究旨在探讨I期乳房再造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FACT-B)对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I期乳房再造手术的患者进行了调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复查的乳腺癌病人50例。纳入标准: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已实施I期乳房再造手术。选取同期乳腺癌住院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选择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和其他因素(乳腺癌附加条目)5项指标。各指标得分相加为生活质量总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本量表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0~4分),总分144分。

2.结果

乳腺癌患者I期乳房再造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条目及生活质量总和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社会/家庭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乳腺癌不仅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而且疾病和治疗的不良反应也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期乳腺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人们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生物性特性认识的深入,病人对术后形体完整和美容愿望的加强,乳房再造手术逐渐发展起来。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区域淋巴结虽具有主要的生物学免疫作用,但不是癌细胞转移过滤的有效屏障,血流扩散更具重要意义,这位I期乳房再造手术的开展提供依据。多项循证医学证明,国际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早期乳腺癌行I期乳房再造手术及放疗收到了与传统根治术同样的效果。

本调查中所有患者均为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接受Ⅰ期乳房再造手术和改良根治术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调查显示Ⅰ期乳房再造手术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条目及生活质量总和情况显著优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社会/家庭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手术创面均已良好愈合,肢体活动功能逐渐康复,而改良根治术组涉及形体、心理、职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较多,Ⅰ期乳房再造手术产生的形体、情绪等问题较少,开始独立接触社会的时间Ⅰ期乳房再造手术组也早。

本研究表明,Ⅰ期乳房再造手术在维持治疗效果的同时能明显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万崇华,张冬梅,张学良等.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表FACT-B中文版介绍,中国肿瘤,2002,11(6):318-320.

[2]王凤玲,朱敏玲,于新颖.早期乳腺癌病人保乳术后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2):486-489.

标签:;  ;  ;  

乳腺癌I期乳房再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