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论文和设计-余建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和落料斗,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有量筒,所述量筒的下部安装有挡网,所述壳体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动力杆安装在第一链条的内部,所述第二联动杆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棘爪安装在杆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联动杆安装在第二链条的内部,所述第三联动杆安装在履带的内部。该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具有定量给料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原料进行配比的问题,设计了具有周期性加料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原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清理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原料与装置内壁易粘连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包括壳体(1)、电机(7)和落料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有量筒(2),且量筒(2)上安装有推杆(3),并且推杆(3)下端固定有活塞(4),所述量筒(2)的下部安装有挡网(5),且挡网(5)的下方安装有加料塞(6),并且加料塞(6)安装在量筒(2)的内壁上,所述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电机(7),且电机(7)上安装有动力杆(8),并且动力杆(8)安装在壳体(1)上,同时动力杆(8)上安装有搅拌杆(21),所述动力杆(8)安装在第一链条(9)的内部,且第一链条(9)内部安装有第一联动杆(10),并且第一联动杆(10)安装在壳体(1)上,所述第一联动杆(10)的下端安装有拨动轮(11),且拨动轮(11)和联动轮(12)相连接,并且联动轮(12)安装在第二联动杆(13)上,所述第二联动杆(13)安装在壳体(1)上,且第二联动杆(13)上安装有棘轮齿(18),并且棘轮齿(18)和棘爪(19)相连接,所述棘爪(19)安装在杆槽(20)的内壁上,且杆槽(20)开设在壳体(1)上,并且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落料斗(22),所述第二联动杆(13)安装在第二链条(14)的内部,且第二链条(14)内部安装有第三联动杆(15),并且第三联动杆(15)安装在壳体(1)上,所述第三联动杆(15)安装在履带(16)的内部,且履带(16)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并且履带(16)上固定有加料板(17)。

设计方案

1.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包括壳体(1)、电机(7)和落料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有量筒(2),且量筒(2)上安装有推杆(3),并且推杆(3)下端固定有活塞(4),所述量筒(2)的下部安装有挡网(5),且挡网(5)的下方安装有加料塞(6),并且加料塞(6)安装在量筒(2)的内壁上,所述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电机(7),且电机(7)上安装有动力杆(8),并且动力杆(8)安装在壳体(1)上,同时动力杆(8)上安装有搅拌杆(21),所述动力杆(8)安装在第一链条(9)的内部,且第一链条(9)内部安装有第一联动杆(10),并且第一联动杆(10)安装在壳体(1)上,所述第一联动杆(10)的下端安装有拨动轮(11),且拨动轮(11)和联动轮(12)相连接,并且联动轮(12)安装在第二联动杆(13)上,所述第二联动杆(13)安装在壳体(1)上,且第二联动杆(13)上安装有棘轮齿(18),并且棘轮齿(18)和棘爪(19)相连接,所述棘爪(19)安装在杆槽(20)的内壁上,且杆槽(20)开设在壳体(1)上,并且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落料斗(22),所述第二联动杆(13)安装在第二链条(14)的内部,且第二链条(14)内部安装有第三联动杆(15),并且第三联动杆(15)安装在壳体(1)上,所述第三联动杆(15)安装在履带(16)的内部,且履带(16)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并且履带(16)上固定有加料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筒(2)和推杆(3)为螺纹连接,且推杆(3)和活塞(4)为焊接连接,并且活塞(4)和量筒(2)的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网(5)和加料塞(6)贴合,且加料塞(6)的材质为软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杆(8)通过第一链条(9)和第一联动杆(10)组成链传动结构,且第一联动杆(10)和拨动轮(11)为焊接连接,并且拨动轮(11)纵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杆(13)和第三联动杆(15)通过第二链条(14)组成链传动结构,且第三联动杆(15)和履带(16)为啮合连接,并且第二联动杆(13)上等间距分布有棘轮齿(18),同时棘轮齿(18)和棘爪(19)为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1)水平分布在动力杆(8)上,且搅拌杆(21)为弯曲设置,并且搅拌杆(21)和壳体(1)的内壁贴合,同时壳体(1)的内壁为倾斜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炮油研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炭黑油在温度较低时,粘度较大,流动性较差,导致使用设备经常堵塞,同时泥炮油与填料之间的粘结力对防水材料的粘结性、耐水性有很大影响,为满足市场需求,故通过改善泥炮油的流动性,降低泥炮油的粘度,更有利于泥炮油使用。

实验将脱酚酚油回配至炭黑油中,通过摸索脱酚酚油与炭黑油的合理配比,开发一种新型的产品,降低使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防水材料的产品质量,其中需要反复用到混合装置对原料进行加工混合,但是现有混合装置在工作时存在着不方便对原料进行配比,原料混合不充分和原料与装置内壁易粘连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混合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对原料进行配比,原料混合不充分和原料与装置内壁易粘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和落料斗,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有量筒,且量筒上安装有推杆,并且推杆下端固定有活塞,所述量筒的下部安装有挡网,且挡网的下方安装有加料塞,并且加料塞安装在量筒的内壁上,所述壳体的上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上安装有动力杆,并且动力杆安装在壳体上,同时动力杆上安装有搅拌杆,所述动力杆安装在第一链条的内部,且第一链条内部安装有第一联动杆,并且第一联动杆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下端安装有拨动轮,且拨动轮和联动轮相连接,并且联动轮安装在第二联动杆上,所述第二联动杆安装在壳体上,且第二联动杆上安装有棘轮齿,并且棘轮齿和棘爪相连接,所述棘爪安装在杆槽的内壁上,且杆槽开设在壳体上,并且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落料斗,所述第二联动杆安装在第二链条的内部,且第二链条内部安装有第三联动杆,并且第三联动杆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第三联动杆安装在履带的内部,且履带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并且履带上固定有加料板。

优选的,所述量筒和推杆为螺纹连接,且推杆和活塞为焊接连接,并且活塞和量筒的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挡网和加料塞贴合,且加料塞的材质为软橡胶。

优选的,所述动力杆通过第一链条和第一联动杆组成链传动结构,且第一联动杆和拨动轮为焊接连接,并且拨动轮纵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联动杆和第三联动杆通过第二链条组成链传动结构,且第三联动杆和履带为啮合连接,并且第二联动杆上等间距分布有棘轮齿,同时棘轮齿和棘爪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水平分布在动力杆上,且搅拌杆为弯曲设置,并且搅拌杆和壳体的内壁贴合,同时壳体的内壁为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具有定量给料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原料进行配比的问题,设计了具有周期性加料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原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清理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原料与装置内壁易粘连的问题;

1.壳体、量筒、推杆、活塞、挡网、加料塞和落料斗组成的结构是装置实现定量给料功能的结构基础,通过量筒对加入到装置中的原料剂量进行调整,方便装置对不同量的原料进行配比混合,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原料进行配比的问题;

2.电机、动力杆、第一链条、第一联动杆、拨动轮、联动轮、第二联动杆、第二链条、履带、加料板和落料斗组成的结构是装置实现周期性加料功能的结构基础,通过电机带动加料板运动,使加料板周期性将落料斗中的原料进行转移到壳体内部,解决了传统装置原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

3.壳体和搅拌杆组成的结构是装置实现清理功能的结构基础,通过搅拌杆对壳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搅拌杆对壳体内壁上粘连的原料进行清理,解决了传统装置原料与装置内壁易粘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链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链条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拨动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杆槽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量筒;3、推杆;4、活塞;5、挡网;6、加料塞;7、电机;8、动力杆;9、第一链条;10、第一联动杆;11、拨动轮;12、联动轮;13、第二联动杆;14、第二链条;15、第三联动杆;16、履带;17、加料板;18、棘轮齿;19、棘爪;20、杆槽;21、搅拌杆;22、落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包括壳体1、量筒2、推杆3、活塞4、挡网5、加料塞6、电机7、动力杆8、第一链条9、第一联动杆10、拨动轮11、联动轮12、第二联动杆13、第二链条14、第三联动杆15、履带16、加料板17、棘轮齿18、棘爪19、杆槽20、搅拌杆21和落料斗22,壳体1的上端固定有量筒2,且量筒2上安装有推杆3,并且推杆3下端固定有活塞4,量筒2的下部安装有挡网5,且挡网5的下方安装有加料塞6,并且加料塞6安装在量筒2的内壁上,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电机7,且电机7上安装有动力杆8,并且动力杆8安装在壳体1上,同时动力杆8上安装有搅拌杆21,动力杆8安装在第一链条9的内部,且第一链条9内部安装有第一联动杆10,并且第一联动杆10安装在壳体1上,第一联动杆10的下端安装有拨动轮11,且拨动轮11和联动轮12相连接,并且联动轮12安装在第二联动杆13上,第二联动杆13安装在壳体1上,且第二联动杆13上安装有棘轮齿18,并且棘轮齿18和棘爪19相连接,棘爪19安装在杆槽20的内壁上,且杆槽20开设在壳体1上,并且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落料斗22,第二联动杆13安装在第二链条14的内部,且第二链条14内部安装有第三联动杆15,并且第三联动杆15安装在壳体1上,第三联动杆15安装在履带16的内部,且履带16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并且履带16上固定有加料板17。

本例中量筒2和推杆3为螺纹连接,且推杆3和活塞4为焊接连接,并且活塞4和量筒2的内壁贴合,这种设计保证了推杆3能够有效在量筒2上进行运动,同时推杆3能够有效带动活塞4运动,活塞4有效对量筒2外部的原料进行抽取,使量筒2有效对注入到装置内部的原料剂量进行读取,方便装置对混合的原料进行标记,方便装置对泥炮油进行研发;

挡网5和加料塞6贴合,且加料塞6的材质为软橡胶,这种设计保证了挡网5能够有效对加料塞6进行阻隔,使量筒2有效对装置外部的原料进行抽取;

动力杆8通过第一链条9和第一联动杆10组成链传动结构,且第一联动杆10和拨动轮11为焊接连接,并且拨动轮11纵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这种设计保证了动力杆8能够有效通过第一链条9带动第一联动杆10运动,第一联动杆10有效带动拨动轮11运动,使拨动轮11能够周期性带动装置中和拨动轮11连接具有周期性给料功能的结构有效运行,保证装置中原料能够有效混合;

第二联动杆13和第三联动杆15通过第二链条14组成链传动结构,且第三联动杆15和履带16为啮合连接,并且第二联动杆13上等间距分布有棘轮齿18,同时棘轮齿18和棘爪19为卡合连接,这种设计保证了第二联动杆13能够有效通过第二链条14带动第三联动杆15运动,第三联动杆15有效带动履带16运动,使履带16有效带动加料板17对落料斗22中的原料进行转移,同时棘轮齿18和棘爪19有效卡合,防止第二联动杆13向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影响装置中具有给料功能的结构有效运行;

搅拌杆21水平分布在动力杆8上,且搅拌杆21为弯曲设置,并且搅拌杆21和壳体1的内壁贴合,同时壳体1的内壁为倾斜设置,这种设计保证了搅拌杆21能够有效对壳体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壳体1的内壁为倾斜设置,使壳体1内部的原料能够有效在壳体1中进行运动,搅拌杆21有效对壳体1内部上粘连的原料进行清理,保证装置中的原料充分混合;

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时,首先为装置中的电机7接通电源,为装置上和量筒2相连接的导料管和装有脱酚酚油的原料筒与装有炭黑油原料的料桶接通;

打开安装在量筒2导料管上的阀门,量筒2通过导料管和脱酚酚油原料桶与炭黑油原料桶接通,转动推杆3,由于推杆3和量筒2为螺纹连接,推杆3带动活塞4在量筒2中运动,活塞4将和量筒2连接导料管中的原料抽出,同时挡网5有效对加料塞6的位置进行阻隔,防止壳体1内部的空气通过加料塞6上的缝隙进行到量筒2中,影响导料管中的原料进入量筒2中,原料进入量筒2中,通过观察玻璃材质量筒2上的刻度,对量筒2中的原料剂量进行读取,当量筒2中进入的原料达到需要的剂量时,关闭导料管上的阀门,导料管中的原料停止进入到量筒2中,同时向之前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推杆3,推杆3带动活塞4向下运动,活塞4推动量筒2中的原料向下运动,原料通过挡网5对加料塞6进行挤压,加料塞6向下扩张,开设在加料塞6上的缝隙扩大,量筒2中的原料通过加料塞6上的缝隙下落到落料斗22中,定量给料操作完成;

打开电机7,电机7带动动力杆8通过动力杆8和壳体1相连接的旋转轴承转动,动力杆8通过第一链条9带动第一联动杆10通过第一联动杆10和壳体1相连接的旋转轴承转动,第一联动杆10带动拨动轮11转动,由于拨动轮11纵截面旋转为半圆形,拨动轮11周期性带动联动轮12转动,联动轮12带动第二联动杆13通过第二联动杆13和壳体1相连接的旋转轴承转动,同时第二联动杆13带动第二链条14运动,第二链条14带动第三联动杆15转动,第三联动杆15通过第三联动杆15和壳体1相连接的旋转轴承转动,第三联动杆15带动履带16运动,履带16带动加料板17对落料斗22中的原料进行周期性转移,原料在加料板17的间隙中运动,当原料运动到靠近动力杆8的位置时,原料下落到壳体1的内部,同时第二联动杆13带动棘轮齿18在杆槽20中进行运动,棘爪19对第二联动杆13上的棘轮齿18进行卡合,防止第二联动杆13上的联动轮12和拨动轮11脱离时,第二联动杆13向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导致履带16上的原料不能有效加入壳体1中,落料斗22中的原料周期性加入到壳体1中,实现装置的周期性加料,保证装置中的原料能够充分混合;

动力杆8带动搅拌杆21转动,搅拌杆21对壳体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同时搅拌杆21对壳体1内壁上粘连的原料进行清理,防止原料附着在壳体1的内壁上;

当需要取料操作时,打开安装在壳体1下端的盖子,对壳体1中混合完成的泥炮油进行收集,取料操作完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091957.8

申请日:2019-11-0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848734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B01F7/18

专利分类号:B01F7/18;B01F15/00;B01F15/02;B01F15/04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宝钢化工湛江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宝钢化工湛江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4072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湛江钢铁厂区纬五路经二路宝化湛江办公楼

发明人:余建帅

第一发明人:余建帅

当前权利人:宝钢化工湛江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瑶云;陈伟斌

代理机构:441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沥青类防水材料泥炮油研发用混合装置论文和设计-余建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