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论文_史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新时代,朝鲜族,延边,中国共产党,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史娜[1](2019)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自治一直以来都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方针和重要政策。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这样的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解决民族问题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选题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做为研究对象,阐述朝鲜族虽然做为迁入民族,但是他们和我国其他民族一样,具有民族自治的权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变化,各民族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少数民族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础,着力解决少数民族面临的问题,推动少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本选题从历史的视角,阐述朝鲜族做为迁入民族,逐渐获得自治权的过程。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的自治政策,到演变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过程,以及新时期朝鲜族面临的现状及问题,准确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对于朝鲜族在内的其他少数民族的意义。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分为叁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朝鲜族迁入中国的过程和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这是本文的背景。中国的朝鲜族,他们是从我国明末、清初开始从朝鲜族半岛迁入东北地区的跨境民族,并不是我国的原生民族。早期朝鲜族迁入中国有其内部原因及外部原因,本文从朝鲜族迁入中国的原因开始分析,论述了朝鲜族迁入中国的过程及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对于朝鲜族获得自治权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第二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自治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九·一八事变以前、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朝鲜族的自治政策,阐述了朝鲜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演变过程,明确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族的政策。第叁章主要分析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展望。延边朝鲜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施行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面临新的时期、新的国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应该顺应时代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30)

李姗[2](2018)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广西的传播研究(1949-1958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巩固共产党政权在广西的地位,消除广西的不稳定因素,同时给予广西各民族充分的民主权利和政治保障,促进广西和谐稳定发展,中共中央发出了在广西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号召。为了让广西各族人民群众认识、理解并接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中共广西省委和省政府组织领导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传播工作。中央和广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广西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借鉴其他兄弟民族自治区的工作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宣传。通过初步传播、广泛传播和全面深入传播叁个阶段对各族人民群众进行了民族身份认同的宣传,解释和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广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区域自治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批判了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并对苏联“联邦制”模式不能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和传播,使广西各族人民提升了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认同度,各族人民民主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运用多种传播渠道由点及面、由党内到党外循序渐进地进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传播,使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带来的关怀和帮助。虽然由于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存在某些误解、对不同民族的特点缺乏充分考虑和传播渠道反馈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影响了政策传播效果,但总体看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广西的传播是成功的,广西各族人民逐渐理解、认同和接受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广西的传播取得良好效果,为当今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政策传播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立足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实际,探索和运用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多种传播渠道和方法,并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政策传播达到家喻户晓的目的,最终顺利实施政策,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乔智敏,杨旭,林艳[3](2018)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政策、制度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召开的我国民族工作领域的重要会议,是基于我国民族工作的不同阶段、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面临不同形势、诸多挑战,需要做出新判断和新举措的关键时期召开的。每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对当时和一段时期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主要任务,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发展和完善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加强国家统一繁荣、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国情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有创新的理论阐释、政策举措和制度完善,推动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政策、制度的发展,坚定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曹清波[4](2016)在《论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功实践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作为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模范自治区,之所以有此殊荣在一定程度上与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关。因此探寻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功实践的原因非常必要,文章认为这既有对中国封建社会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方式的继承,也有蒙古民族自身特性的原因,也有近代以来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危机影响的因素,更有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少玲[5](2016)在《民族区域自治视阈下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消极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少数民族高考政策上也实行了相应的优惠。不得不说这样的政策与做法,确实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得到了政府对其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帮助。可是,现行的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对之后的就业与人才迁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落实现状进行简单介绍,且对其产生的消极效应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分析,最终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通过以上分析,有效降低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弊端和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6年10期)

张楠[6](2016)在《浅析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法规的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具有极大的意义,但该法的实施,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问题。应当大力加强民族自治区域的实施工作,切实提高实施该法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民族自治区域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08期)

杨须爱[7](2015)在《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基于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政策的几点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和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今世界两种最为引人注目的民族政策模式。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政策受挫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它没有为人类社会留下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在基本理念、制度建构、立法实践、政策措施和实践效果方面均有程度不同的优长之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国际比较中厘清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长之所在,是重塑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和与时俱进地坚持这一道路的必要前提。(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5年06期)

高芬[8](2015)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复习课教学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识记并理解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能力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的历史责任,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5年07期)

黄霞,邢日师[9](2015)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我国各民族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传承》期刊2015年01期)

刘吉昌[10](2014)在《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中政策、法律、制度“叁位一体”之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政策、法律、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实施实践的基本规范形式,基于公共选择模型、历史考察叁者的协同一体关系,对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注意处理叁者之间的时间优位关系、协调配合关系、多重复合关系。(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巩固共产党政权在广西的地位,消除广西的不稳定因素,同时给予广西各民族充分的民主权利和政治保障,促进广西和谐稳定发展,中共中央发出了在广西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号召。为了让广西各族人民群众认识、理解并接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中共广西省委和省政府组织领导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传播工作。中央和广西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广西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借鉴其他兄弟民族自治区的工作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宣传。通过初步传播、广泛传播和全面深入传播叁个阶段对各族人民群众进行了民族身份认同的宣传,解释和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广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区域自治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批判了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并对苏联“联邦制”模式不能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和传播,使广西各族人民提升了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认同度,各族人民民主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运用多种传播渠道由点及面、由党内到党外循序渐进地进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传播,使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带来的关怀和帮助。虽然由于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存在某些误解、对不同民族的特点缺乏充分考虑和传播渠道反馈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影响了政策传播效果,但总体看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广西的传播是成功的,广西各族人民逐渐理解、认同和接受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广西的传播取得良好效果,为当今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政策传播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立足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实际,探索和运用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多种传播渠道和方法,并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政策传播达到家喻户晓的目的,最终顺利实施政策,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史娜.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9

[2].李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广西的传播研究(1949-1958年)[D].广西大学.2018

[3].乔智敏,杨旭,林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政策、制度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曹清波.论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功实践的原因[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

[5].张少玲.民族区域自治视阈下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消极效应分析[J].亚太教育.2016

[6].张楠.浅析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法规的实施[J].法制博览.2016

[7].杨须爱.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基于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政策的几点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

[8].高芬.《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复习课教学案例[J].新课程导学.2015

[9].黄霞,邢日师.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综述[J].传承.2015

[10].刘吉昌.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中政策、法律、制度“叁位一体”之思考[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论文知识图

专辑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新疆的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北京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北京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北京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北京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确立-藏族歌舞

标签:;  ;  ;  ;  ;  ;  ;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论文_史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