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通观测器论文_陈增强,王科磊,孙明玮,孙青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磁通观测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观测器,永磁,电机,线性,功率放大器,传感器,直线。

磁通观测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增强,王科磊,孙明玮,孙青林[1](2019)在《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线性自抗扰控制应用于磁通切换永磁电机(FSPMM)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中,采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构造FSPMM的转速观测器,实现对转速准确而快速的实时估计;设计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作为转速环调节器,系统的鲁棒性被提高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基于LESO的无传感器LADRC控制策略能够使FSPMM可靠稳定运行, LESO提升了系统的观测精度和响应速度,克服了滑模观测器(SMO)带来的高频抖振和滞后现象;与基于SMO的无传感器PI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的控制策略在负载扰动和参数摄动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孟高军,袁野,孙玉坤,朱志莹,刘海涛[2](2018)在《带定位力补偿的扩张观测器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磁通切换永磁直线(LFSPM)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性能,同时针对该电机双凸极结构引起的定位力较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带有定位力补偿的扩张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合成反电动势模型,研究通过将反电动势估算值反馈引入到定子电流观测计算中的动子位置估算方法,同时为提高观测精度,将两相静止坐标下电流状态方程的反电动势作为系统干扰,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准确估计,并采用归一化的正交锁相环来获得动子位置信息,在此基础上,给出自适应滑模速度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电流谐波注入法对观测的定位力进行前馈补偿,以便消除因定位力时变引起的动子速度和位置估算稳态误差,提高滑模控制抗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扰动观测值在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实际值的同时进一步抑制位置估算误差,基于A&D5435半实物装置搭建硬件电路,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LFSPM电机在不同工况运行条件下的无位置准确跟踪。(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17期)

孟高军,袁野,张亮,孙玉坤,刘海涛[3](2018)在《基于谐波抑制和扰动观测器的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联合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磁通切换永磁直线(LFSPM)电机驱动系统推力波动较大的问题,研究其定动子双凸极结构引起的与位移相关的定位力以及参数摄动、外部扰动等非线性因素对电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将谐波抑制算法和扰动观测器相结合的联合控制策略。首先,在分析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定位力的基础上,通过注入谐波电流产生的电磁推力抵消定位力的主要谐波分量,从而实现对定位力的补偿;同时将参数摄动引起的电机模型误差和外部干扰视为系统扰动,利用扰动观测器对其进行观测,并将观测值作为补偿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以抵消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在保证对系统扰动有较强鲁棒性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最后,搭建了基于A&D5435半实物装置的实验平台,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壮而行[4](2017)在《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磁通切换型记忆电机永磁磁链辨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一类采用高剩磁、低矫顽力永磁材料的记忆电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这类电机可以通过施加电流脉冲直接调节永磁体的磁化水平,从而大大拓宽电机的弱磁调速范围。记忆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永磁磁链是可变的,仅依靠离线实验所得的反电动势/电流表格无法精确得出电机的磁链,因此需要在线观测永磁磁链幅值。为此设计了基于q轴电压方程的永磁磁链滑模观测器,分析了观测器稳定性和参数选择依据,仿真计算证明了提出的永磁磁链观测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防爆电机》期刊2017年06期)

陶泽昊[5](2015)在《基于磁通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跟踪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以其固有的优势和特点在很多电机驱动场合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一般需要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速度和磁极位置作为反馈信息,而传统的机械传感器的使用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为对象,研究了其无传感器速度跟踪控制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本文基于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分析,建立了面向无传感器速度跟踪控制的数学模型。针对确定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速度跟踪系统,研究了基于磁通观测器的无传感器速度跟踪控制问题。基于利用定子磁通估计转子转速的可行性分析,设计了基于磁通观测器的速度观测器,并给出了速度观测器的收敛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无传感器速度跟踪控制器,实现转子转速对设定转速参考轨迹的跟踪,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针对存在不确定性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速度跟踪系统,设计了无传感器速度跟踪自适应控制器。考虑电机实际运行时存在的定子电阻的不确定性和负载扰动,设计了一个包含自适应速度观测器、速度跟踪控制器及参数自适应律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实现电机转子转速对期望转速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在设计的控制器作用下,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负载扰动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转速可以实现对设定转速参考轨迹的跟踪。(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5-05-01)

顾春禄,贾姝娟,刘娜[6](2014)在《磁通观测器在矿用电励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矿用提升机电励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不明原因故障,通过分析电励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讨论磁通观测器在矢量控制中的作用,指出磁通观测器是矢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控制工艺及系统内部控制结构的分析,找出导致主机不明原因停机的问题成因是系统磁通观测器饱和。结合磁通观测器参数敏感性,确定需要调节的具体参数。根据对磁通观测器的传递函数分析,得出所需调整参数的范围。(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4年12期)

周丹,祝长生,李鹏,赵波,张雪松[7](2013)在《电磁轴承系统中组合型磁通观测器自适应切换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组合型磁通观测器中的切换点设置对观测器及磁通型功率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提高组合型磁通观测器的观测性能,分析了组合型磁通观测器的切换点与系统参数及观测器性能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切换点最优化设计的方法。针对组合型磁通观测器的最优切换点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而改变从而造成观测器性能的下降的问题,基于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切换点自适应调整方法,结合切换点最优化设计方法,对组合型磁通观测器的切换点进行实时在线的调整,提高了组合型磁通观测器的性能和磁通观测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30期)

瞿田华,周海波,段吉安[8](2012)在《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磁通反馈式功率放大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磁通反馈式功率放大器中存在的噪声、参数摄动以及其它非线性特征会影响磁悬浮效果。为了研究该问题,建立了磁通反馈式功率放大器及其负载电磁铁的仿真模型,其中引入了气隙变化对磁通生成模型的影响。针对单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应用在磁通反馈式功率放大器中会产生磁通稳态输出抖动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新型干扰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新型DOB采用多路传感信号综合观测的方式减小反馈信号处的噪声干扰对观测值的影响,并获得了比常规DOB更加稳定的系统等效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结合新型DOB结构的PID反馈控制方法能够很好的抑制因模型参数摄动、模型非线性特征和噪声而造成的稳态磁通输出抖动,其控制效果优于单独PID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30期)

周丹,王萌,祝长生[9](2011)在《电磁轴承中磁通观测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磁通控制方案的电磁轴承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是气隙磁通的测量。由于在电磁轴承气隙中安装磁通传感器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很难直接用磁通传感器对气隙磁通进行测量,而采用状态观测器的方法进行磁通观测具有较佳的可行性。结合磁通观测器在电机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在电磁轴承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组合观测器的优点。由于组合观测器中线圈电阻的变化会对磁通观测产生较大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对线圈电阻参数进行在线自整定。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并以DSP2812为核心研制了磁通型功率放大器,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36期)

刘丽英,李小鹏,张国香,李春华,王东涛[10](2010)在《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和磁通观测器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异步电机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和采用PI调节器的矢量控制系统参数鲁棒性差的问题,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引入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中。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不需要电机的精确数学模型,通过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出电机模型中的耦合项及参数摄动等引起的总扰动并加以补偿,实现了磁链和转矩的完全解耦。针对磁通观测器对转子电阻的鲁棒性差的问题,文中引入一个建立在旋转坐标系中的磁通观测器,结构简单,对转子电阻具有固有的鲁棒性。在观测磁通的基础上,根据矢量控制理论,采用q轴磁通收敛于零估计转速,从而建立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案具有很好的动、静态性能,且对负载扰动、电机参数变化等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0年10期)

磁通观测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磁通切换永磁直线(LFSPM)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性能,同时针对该电机双凸极结构引起的定位力较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带有定位力补偿的扩张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合成反电动势模型,研究通过将反电动势估算值反馈引入到定子电流观测计算中的动子位置估算方法,同时为提高观测精度,将两相静止坐标下电流状态方程的反电动势作为系统干扰,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准确估计,并采用归一化的正交锁相环来获得动子位置信息,在此基础上,给出自适应滑模速度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电流谐波注入法对观测的定位力进行前馈补偿,以便消除因定位力时变引起的动子速度和位置估算稳态误差,提高滑模控制抗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扰动观测值在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实际值的同时进一步抑制位置估算误差,基于A&D5435半实物装置搭建硬件电路,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LFSPM电机在不同工况运行条件下的无位置准确跟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通观测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陈增强,王科磊,孙明玮,孙青林.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J].信息与控制.2019

[2].孟高军,袁野,孙玉坤,朱志莹,刘海涛.带定位力补偿的扩张观测器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8

[3].孟高军,袁野,张亮,孙玉坤,刘海涛.基于谐波抑制和扰动观测器的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联合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8

[4].壮而行.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磁通切换型记忆电机永磁磁链辨识研究[J].防爆电机.2017

[5].陶泽昊.基于磁通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跟踪控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5

[6].顾春禄,贾姝娟,刘娜.磁通观测器在矿用电励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4

[7].周丹,祝长生,李鹏,赵波,张雪松.电磁轴承系统中组合型磁通观测器自适应切换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

[8].瞿田华,周海波,段吉安.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磁通反馈式功率放大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

[9].周丹,王萌,祝长生.电磁轴承中磁通观测器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

[10].刘丽英,李小鹏,张国香,李春华,王东涛.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和磁通观测器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10

论文知识图

基于磁通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矢...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图18-27 电压模型(M...基于磁通观测器的CV S异步电机矢...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图18-26 电流模型(M...自适应磁通观测器磁通观测器模块

标签:;  ;  ;  ;  ;  ;  ;  

磁通观测器论文_陈增强,王科磊,孙明玮,孙青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