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隔震垫论文-付杰,熊世树,杨华荣

改性沥青隔震垫论文-付杰,熊世树,杨华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改性沥青隔震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础隔震,SBS改性沥青,隔震支座,有限元分析

改性沥青隔震垫论文文献综述

付杰,熊世树,杨华荣[1](2013)在《SBS改性沥青隔震支座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利用SBS改性沥青隔震支座作为村镇民居建筑的隔震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SBS改性沥青隔震支座的竖向性能和水平性能,结果表明该隔震支座具备一定的竖向承载能力且水平滞回曲线饱满,与铅心橡胶隔震支座类似。根据实验获得的性能参数,选择合理的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装有SBS隔震支座的一栋叁层民居建筑的隔震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在多遇地震条件下SBS改性沥青隔震支座对村镇民居建筑的隔震效果并不明显,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隔震功效显着。说明SBS改性沥青隔震支座是一种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在村镇民居建筑中有应用潜力的隔震装置。(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吕虎[2](2012)在《改性沥青隔震垫及其隔震效果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BS改性沥青隔震垫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隔震装置,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相对于目前价格较高的迭层橡胶支座,很适合用于量大面广的村镇民居建筑隔震。在有效减小大震下的地震反应、大大降低结构损坏的同时,又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针对SBS改性沥青隔震垫的性能及其隔震效果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首先,参照工程实例,对五种规格的SBS改性沥青隔震垫进行了性能试验,得到了隔震垫的竖向刚度及分别在100%剪切变形和250%剪切变形下的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屈服后刚度、屈服力,为后续的理论分析提供数据参考。然后,介绍了SBS改性沥青建筑地震反应分析的理论方法,借助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个工程实例的地震反应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隔震前后结构自振周期、层间剪力及位移研究其隔震效果。最后,进行SBS隔震模型振动台试验,分析隔震模型在叁条不同地震波以及不同加速度峰值激励下的响应,进一步验证SBS改性沥青隔震系统中大震下有较好的隔震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02-01)

黄海生[3](2004)在《改性沥青隔震垫隔震性能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础隔震是新型抗震主要手段之一,它是在建筑物与其基础之间,垫上隔震系统,来延长结构周期,给予结构适当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弱,让结构的大位移主要由结构物底部与基础之间的隔震系统提供。因此,改种方法对抗震减震,具有釜底抽薪之效,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由于基础隔震技术中的隔震系统成本很高,使的隔震技术实际工程运用不是很广。 本文主要是对一种新型沥青材料作为隔震垫运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核心内容是对沥青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的模型拟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该隔震垫隔震性能的研究计算。 首先,在相关实验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叁种恢复力模型:退化双线性,Benc—wen模型,弹塑性模型,来尝试拟合沥青的本构关系,并从理论计算上,实现这些模型对沥青恢复力的拟合。 然后,以实验模型在振动台上受激励,获得加速度频响函数的方式来考察我们选取的模型拟合效果,选取一个适合沥青隔震垫的恢复力模型。 最后,以选取的模型为沥青力学行为,以一个实际建筑物为算例,计算和考察该新型材料作为基础隔震垫的隔震性能好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1-01)

改性沥青隔震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SBS改性沥青隔震垫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隔震装置,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相对于目前价格较高的迭层橡胶支座,很适合用于量大面广的村镇民居建筑隔震。在有效减小大震下的地震反应、大大降低结构损坏的同时,又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针对SBS改性沥青隔震垫的性能及其隔震效果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首先,参照工程实例,对五种规格的SBS改性沥青隔震垫进行了性能试验,得到了隔震垫的竖向刚度及分别在100%剪切变形和250%剪切变形下的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屈服后刚度、屈服力,为后续的理论分析提供数据参考。然后,介绍了SBS改性沥青建筑地震反应分析的理论方法,借助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个工程实例的地震反应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隔震前后结构自振周期、层间剪力及位移研究其隔震效果。最后,进行SBS隔震模型振动台试验,分析隔震模型在叁条不同地震波以及不同加速度峰值激励下的响应,进一步验证SBS改性沥青隔震系统中大震下有较好的隔震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改性沥青隔震垫论文参考文献

[1].付杰,熊世树,杨华荣.SBS改性沥青隔震支座性能及其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3

[2].吕虎.改性沥青隔震垫及其隔震效果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黄海生.改性沥青隔震垫隔震性能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D].浙江大学.2004

标签:;  ;  ;  ;  

改性沥青隔震垫论文-付杰,熊世树,杨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