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分布论文_孔维一,傅传国,宋亚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力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力,混凝土,水土,火灾,钢管,管片,框架结构。

内力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孔维一,傅传国,宋亚敏[1](2019)在《火灾作用下RC梁托柱转换结构内力重分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1榀3层底部大空间RC梁托柱转换结构模型。采用ABAQU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结构模型施加竖向荷载及标准升温的共同作用,针对4种受火工况下转换结构模型的内力变化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绘制了构件截面内力与升温时间的关系曲线。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火灾升温时间的增加,RC梁托柱转换结构内各截面在常温竖向荷载作用内力的基础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力重分布现象,有些截面只是内力大小的改变,有些截面还发生了内力方向的改变,且内力重分布变化主要发生在受火初期90 min以内,不同受火工况、不同构件截面引起的内力变化趋势和幅度也各不相同。针对梁托柱转换结构模型进行的热力耦合内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火灾高温作用过程中,转换结构构件内力由于附加内力的作用而不断变化,尤其是在有些构件截面出现的内力迭加有可能超出常温设计的预估而影响截面安全,因此,在像转换结构这样的关键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可能的火灾高温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吴存利,万春华,郭瑜超[2](2019)在《复合材料结构胶-螺连接区域内力分布计算及与试验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合材料结构混合连接区域内力分布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胶-螺连接典型单元载荷变形曲线内力分布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数值仿真方法获得胶-螺连接典型单元载荷变形曲线,然后采用该曲线并借助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双列五钉单搭接试验件连接区域应变分布,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说明了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该方法为工程人员分析类似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胶-螺连接区域应力和应变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任顺[3](2019)在《洞穿压力钢管衬砌结构内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洞穿压力钢管,其衬砌结构的受力条件有别于无压隧洞输水,文中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该工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在集中荷载作用下,隧洞衬砌结构的内力分布及最不利弯矩值,求解过程较传统方法更为严谨,得到的结果也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山西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魏现昊[4](2019)在《带人孔盖板内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及设计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市政行业普遍存在的带人孔单向盖板,采用理正结构工具箱7. 0PB4建立开洞和未开洞盖板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应力集中位置、分布范围、极值大小的对比分析,发现带人孔盖板的内力分布规律与"洞口尺寸/板块计算跨度"的比值相关,给出了不同几何尺寸的带人孔单向盖板的优化配筋方案。(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4期)

邱辉,侯继平[5](2019)在《泵站流道导流隔水墙对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泵站的进水流道均较宽,为改善进水流道内水流的流态和受力状态,通常在进水流道内增设导流隔水墙。为研究导流隔水墙对流道框架结构内力影响,通过ANSYS平面有限元模拟分析一泵站进水流道增设不同厚度导流隔水墙,在不同运行工况下流道底板、顶板、闸墩和导流隔水墙自身内力变化情况和规律。结果表明,导流隔水墩厚度在0.60 m以上时,弯矩影响较小;闸墩弯矩变化对导流隔水墙厚度不敏感;导流隔水墙自身弯矩随厚度呈直线性增加。(本文来源于《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方景成,邓华锋,李建林,屈大功[6](2019)在《桩土刚度比及布桩位置对桩身内力分布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土刚度比及布桩位置直接影响抗滑桩的桩身内力分布及边坡加固效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考虑不同桩土刚度比和布桩位置,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桩身剪力近似呈反"S"型分布,弯矩呈现向桩后的凸型分布,且桩身剪力和弯矩均随桩土刚度比的增加而增大,呈现先陡后缓的变化趋势;(2)桩位一定时,桩身正负最大剪力分别出现在桩身1/2和1/4高度位置,对应位置应加强抗剪箍筋的配置;桩身弯矩最大的位置出现在桩身1/3高度位置,即边坡滑带所在的位置,对应位置应加强抗弯钢筋的配置;(3)布桩于边坡中部及两侧时,加固后边坡的安全系数提高明显,桩身剪力和弯矩较大,而且对塑性区有明显的隔断作用。考虑到一般边坡中部的滑体厚度较深,在坡体中部位置布桩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不太合适,因此,建议布桩于边坡中部两侧的位置,可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包延红,徐蕾,孙建刚[7](2019)在《火灾下钢管混凝土迭合柱-RC梁平面框架内力重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灾下钢管混凝土迭合柱-RC梁平面框架结构会产生膨胀变形.由于框架梁、柱的相互约束作用,框架结构不能自由膨胀变形,结构中发生内力重分布,影响框架结构的耐火性能.建立钢管混凝土迭合柱-RC梁平面框架有限元模型,用现有相关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利用该有限元模型在荷载和ISO-834标准升温作用下对钢管混凝土迭合柱-RC梁平面框架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进行分析,并进行柱火灾荷载比和梁火灾荷载比不同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重分布的参数分析.研究表明:框架结构特征截面处内力变化剧烈;柱火灾荷载比和梁火灾荷载比对框架结构内力重分布产生显着影响,火灾作用下框架节点处梁端弯矩最大值约为常温值的3.8倍,应加强结构节点设计.(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于长晧,李永,汪宏,安永日[8](2019)在《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横向内力分布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箱单室曲线梁由于转弯半径效应,单箱内力比直线梁大,各箱室的分担比例也会发生变化。为了了解各箱室的横向内力分布状况,以2×61 m的曲线连续钢箱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曲线桥梁的横向内力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并对转弯半径分别为68 m、92 m、184 m叁种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基本可反映实际受力情况,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张兆昌,范旭红,杨帆,孟秋为[9](2019)在《内翻U形高强外包钢-高强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截面设计及内力重分布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内翻U形高强外包钢-高强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并采用了一体式开孔板剪力连接件。为研究梁的内力重分布规律,对3根足尺两跨连续组合梁进行跨中对称单调加载。结果表明,梁中间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塑性变形均充分发展,具有较好的转动能力和延性,能够保证塑性铰充分形成。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弯矩调幅系数β和力比R关系公式及限值,给出了极限承载力设计时弯矩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6期)

李守巨,郭凯,于贺[10](2019)在《琼州海峡海底隧道混凝土管片内力分布特征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的设计中,管片截面内力的计算是重要的一环。为了研究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模型对管片截面内力的影响,以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为研究背景,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管片的等刚度圆环模型、铰接模型和梁-弹簧模型,并通过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两种方法计算研究了管片的内力特征。研究表明,两种计算方法的弯矩差异很大,轴力差异较小,水土合算的最大弯矩比水土分算大2.2~2.9倍,轴力比水土分算大11%~16%。数值模拟了水土分算模型下覆水深度对混凝土管片内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覆水深度从40 m增加到120 m时,混凝土管片的最大弯矩增加了4.0%,最大轴力增加了51.4%,管片的轴力相对于弯矩受水压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期刊2019年03期)

内力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复合材料结构混合连接区域内力分布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胶-螺连接典型单元载荷变形曲线内力分布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数值仿真方法获得胶-螺连接典型单元载荷变形曲线,然后采用该曲线并借助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双列五钉单搭接试验件连接区域应变分布,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说明了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该方法为工程人员分析类似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胶-螺连接区域应力和应变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力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孔维一,傅传国,宋亚敏.火灾作用下RC梁托柱转换结构内力重分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

[2].吴存利,万春华,郭瑜超.复合材料结构胶-螺连接区域内力分布计算及与试验对比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3].任顺.洞穿压力钢管衬砌结构内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水利科技.2019

[4].魏现昊.带人孔盖板内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及设计对策[J].山西建筑.2019

[5].邱辉,侯继平.泵站流道导流隔水墙对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9

[6].方景成,邓华锋,李建林,屈大功.桩土刚度比及布桩位置对桩身内力分布的影响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

[7].包延红,徐蕾,孙建刚.火灾下钢管混凝土迭合柱-RC梁平面框架内力重分布[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

[8].于长晧,李永,汪宏,安永日.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横向内力分布计算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9

[9].张兆昌,范旭红,杨帆,孟秋为.内翻U形高强外包钢-高强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截面设计及内力重分布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9

[10].李守巨,郭凯,于贺.琼州海峡海底隧道混凝土管片内力分布特征数值模拟[J].工程建设.2019

论文知识图

轴向拉伸和压缩受力图轴向拉压立管受力分析管柱的扭转内力在已知立管截面上的扭...轴压3.575 mm时沿节点线内力分布

标签:;  ;  ;  ;  ;  ;  ;  

内力分布论文_孔维一,傅传国,宋亚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