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探究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探究

张文彬李梦惠陈进玲

(亳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安徽亳州236000)

【摘要】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技术的作用。方法:以57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8份ABO同型红细胞制剂,与患儿血样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试验,试验时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技术,观察试验效果。结果:试验中,共进行263次血清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技术血清、放散液检验结果不合格率均高于凝聚胺技术,血清、放散液直抗阳性不合格率高于直抗阴性,微柱凝胶技术检验结果与凝聚胺技术一致性较差,差异显著(P<0.05)。结论: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时,微柱凝胶技术具有较为准确的检验较高,且灵敏度高,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微柱凝胶技术;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检验

新生儿溶血病包含多种类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ABO新生儿溶血病,母婴血型不合为主要发生原因。通常,患儿母亲血型为O型,而患儿自身血型为A型或B型,患儿体内存在母亲抗体,患儿需输血时,同型输血不能按照常规方法开展,避免溶血反应加重[1]。因此,患儿输血前,有必要以适当的检验方法实施检验,特别是交叉配血时,以保证患儿输血安全。目前,交叉配血检验的常用方法为凝聚胺技术,尽管能够快速的完成检验,但敏感度较低,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研究指出,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后,可将检验结果准确性提高[2]。因此,本院即利用微柱凝胶技术开展患儿输血前检验,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57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接收时间2017年2月~2018年2月,男31例,女26例;出生日龄1~5d,平均(2.8±0.3)d;出生体重2500~4200g,平均(3350±328)g。

1.2方法

采集57例患儿的血样,利用离心机离心,速度2000r/min,时间10min,分离血清及红细胞,红细胞洗涤时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3%细胞悬液的配置,开展试验检测。取1ml红细胞悬液,将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入其中,56℃温度下实施7min水浴,之后再次用离心机离心,速度2000r/min,时间3min,完成后进行放散液的收集。随机选取8份ABO同型红细胞制剂,与患儿血样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试验,试验时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技术,试验操作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开展,观察血清、放散液的检验结果。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以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检验;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种配血方法的结果,K值<0时表示一致性极差,K值处于0~0.2间时表示一致性较差,K值处于0.2~0.4间时表示一致性差,K值处于0.4~0.6间时表示一致性中度,K值处于0.6~0.8间时表示一致性高度,K值处于0.8~1.0间时表示一致性极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放散液交叉配血检验结果比较

试验中,共进行263次血清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技术血清、放散液检验结果不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凝聚胺技术(P<0.05),见表1。

3讨论

当母体不存在胎儿遗传自父亲的抗原时,胎儿体内进入母体抗体后,抗原与抗体由于不相容会导致免疫反应发生,从而破坏红细胞,引发ABO新生儿溶血病。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后,黄疸、贫血等为最初症状,病情进展后,胆红素脑病会继发,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要尽早诊断及治疗ABO新生儿溶血病。母源溶血性IgG抗体存在于患儿体内,部分在血清中游离,部分结合红细胞后在红细胞上附着,所以该疾病时,主要通过三项试验,即游离血清试验、抗体放散试验、直抗球蛋白试验[3]。近年来,临床开展这三项试验时,常用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凝聚胺技术具有简单的操作,可迅速完成检验,不过如果抗体并不具备高的浓度,假阴性结果容易出现;微柱凝胶技术的优点为需要标本少、特异性高、灵敏度强等,且可重复开展,并能够获得稳定的结果,观察直接进行,但需要较长的操作耗时,对红细胞不完全抗体不能识别[4]。本研究对比了这两种技术的交叉配血结果,发现微柱凝胶技术检验时的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凝聚胺技术,二者检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差,这说明,患儿输血前检验可利用微柱凝胶技术检验,能够将可溶性抗体有效发展,保证患儿输血安全。

综上,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开展输血前检验时,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后,可促进检验结果准确性升高,有助于输血安全性升高。

【参考文献】

[1]张瑜.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47-48.

[2]姬元忠,张玉春,邢银花.凝聚胺技术与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内科,2017,12(01):108-110.

[3]张毅,崔吉香,李慧,等.微柱凝胶技术在O型孕妇IgG抗A/B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626-1627+1630.

[4]刘蕾.对比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5,28(02):412-414.

作者简介:张文彬,男,本科,1987年12月-,输血科,检验师。

标签:;  ;  ;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