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正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间接正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接正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唆犯,从属性,体系,共犯,盗窃罪,必要性,我答。

间接正犯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梁根林[1](2019)在《间接正犯的中国命运》一文中研究指出间接正犯是德国刑法确认的犯罪参与类型,也是我国刑法理论接纳甚至约定俗成的理论概念。但是,立足于我国犯罪成立理论转向阶层犯罪论体系与双层制犯罪参与体系的语境,根据行为共同说、限制从属性说、不法共犯论(因果共犯论)、限制正犯等概念、学说与逻辑,直接正犯、共同正犯、共犯(教唆犯、帮助犯)等概念,已经足以适当解决直接实施、共同实施、利用操纵、教唆、帮助他人实施犯罪等犯罪参与形态的定罪与处罚,间接正犯概念仅剩学术史考察和比较法研究的价值,其原初用以填补刑罚处罚空隙的功能已经丧失殆尽。因此,间接正犯概念应当在中国刑法教义学中寿终正寝。(本文来源于《比较法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黄明儒[2](2019)在《间接正犯消解说之审视与批判:基于单一制的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分制主张共犯对正犯具有要素从属性,但由于在从属程度上存在不同意见,其内部近来出现了试图用教唆犯、帮助犯、共同正犯等概念来取代间接正犯的"消解说"。从结论上看,这一主张与单一制的观点不谋而合,但由于"消解说"固守共犯对正犯具有从属性的立场,而且对构成要件该当行为内涵的理解上存在误差,致使其在理论根基和具体的解决路径上都存在瑕疵。(本文来源于《法学家》期刊2019年05期)

李一凡[3](2019)在《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界分之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间接正犯与教唆犯如何界分在我国争论不休,随着否定间接正犯的"异枝"现象的出现,界分问题的概念基础似乎被掏空,但此观点立论存疑,仍应肯定间接正犯概念。在此视域下,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又是摆在眼前的根基性问题,随着正犯理论的客观实质化,实质客观说更显优势,且在此领域内的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因更能适应我国刑法规定脱颖而出。其项下的意思支配说则成为界分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有效标准,但意思支配说也并非完美,仍需完善。(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赵文鹏[4](2019)在《浅谈盗窃罪间接正犯与叁角诈骗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盗窃罪间接正犯与叁角诈骗皆可能通过欺骗第叁人来取得被害人的财产,司法实务界对于二者的判定极易混淆。文章首先厘清盗窃罪间接正犯与叁角诈骗的概念,其次从关键标准认定与处分权限判定两个维度论述应该如何区分盗窃罪间接正犯与叁角诈骗,最后尝试针对此问题提供参考标准,保证罪责刑相适应,提高司法权威。(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17期)

武晓雯[5](2019)在《间接正犯概念的必要性——对基于区分制正犯体系的否定说之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刑法理论上存在肯定间接正犯概念("肯定说")与否认间接正犯概念("否定说")的对立观点。"否定说"的见解包括叁类,即基于共犯独立性说的否定说、基于单一制正犯体系的否定说以及基于区分制正犯体系的否定说。本文对其中基于区分制正犯体系的否定说的基本理由作出了回应。基于区分制正犯体系的否定说试图将间接正犯纳入狭义共犯或其他正犯类型中,但这种做法过于牵强、缺乏理由,事实上有一些间接正犯不可能归入到狭义共犯、直接正犯或共同正犯之中;基于区分制正犯体系的否定说可能导致共犯成立范围的不当缩小或者不当扩大;基于区分制正犯体系的否定说没有区分处罚根据与处罚程度两个层面的问题,其具体结论与共犯从属性说相矛盾。间接正犯概念不可能导致单一制正犯体系,亦不会冲击限制的正犯概念,更不会危及罪刑法定原则。相反,在坚持行为共同说与限制从属性说的前提下,实有必要承认间接正犯概念。动辄废除已有的概念,会导致刑法理论过于粗放;我国刑法理论应当承认并进一步完善间接正犯概念,使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向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清华法学》期刊2019年03期)

陈晨[6](2019)在《间接正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间接正犯又称间接实行犯,指通过强制、欺骗等手段支配直接行为人达到实现构成要件的目的,本身不直接实施构成要件行为或因缺少某些要素而与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的幕后者。间接正犯的正犯性依据、成立范围、与教唆犯的界分的基本问题,是刑法学研究中重要且复杂的问题。间接正犯概念的成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若取消这一概念反而会导致很多新的理论问题,因此,间接正犯的成立应当被肯定。间接正犯具有正犯性、非共犯性,间接正犯的行为对犯罪构成要件实现具有支配力,意思支配说以“支配地位”的概念正确把握了间接正犯的正犯性,对幕后者支配把控犯罪过程的行为性质进行了正确表述,坚持以意思支配说为主的实质化解释路径,对行为进行综合、实质判断是具有合理性的。另外,以意思支配说为判断标准,能够对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进行合理把握,同时有利于合理界分间接正犯与教唆犯。(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何琳[7](2019)在《论间接正犯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Where the perpetrator directly commits a crime,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rpetrator's conduct is generally not a difficult problem.However,in judicial practice,there are also cases in which deliberately resort to the hands of those who have no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r who are completely unaware of the situ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ir criminal purposes can be achieved.In this case,because its criminal acts include the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s behavior and behaviors by the person who was be used.How to identify the proceeding of its action?It is undoubtedly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of criminal law worthful studying.Therefore,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and the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s execution behavior,by defining our country's accomplice system,trying to limit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s execution behavior to a reasonable range.Then,within the framework of not breaking throug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ur current criminal law,in line with the modesty of criminal law,in order to provide solution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s.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ideas used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are to put forward problems-analyze problems-solve problems.Therefore,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rain of thought,the articl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discuss.First is the introduction,which begins with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the theory of identification of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s b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 methods and routes of this study.In the first part,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cases in our country,the controversial focus of conviction and determination is brought out,so a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how to identify the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 in our country,and based on judicial practice,pointedly put forward the current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 in our country to identify the standard of ambiguity and inconsistency.In the second part,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our country's accomplice system,the autho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controversy about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and puts forward her own views after commenting and analyzing it.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carries on the typification analysis to the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and carries it out in practice.(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潘照东[8](2019)在《间接正犯着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间接正犯也即间接实行犯,其在犯罪过程中利用他人“工具性”的特点实施犯罪行为进而实现犯罪目的,是一种不同于直接正犯并且与共同犯罪相区别的特殊犯罪形态。间接正犯着手问题更是间接正犯理论乃至刑事司法实践的重中之重。现行刑法典并未对间接正犯做出具体的相关解释,因而对于间接正犯着手行为的认定,学界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点对于着手行为时间点的界定也提出了各种理论学说,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尚无统一规范的认定标准。因此,对于间接正犯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类型范围进行剖析,在国内外学界对于间接正犯着手行为认定的四种主流理论学说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比较,以间接正犯中的实行行为的认定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加之着手行为界定标准的前提条件进行分析:以利用者的行为为标准进行间接正犯着手行为认定——利用者行为说,该学说犯罪着手认定时间点过于提前,导致刑法规制外延以及犯罪实行行为内涵的扩大,与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相悖;以被利用者的行为为标准进行间接正犯着手行为认定——被利用者行为说,该学说虽避免了刑罚的过度扩张,但却疏漏了对于利用人其自身的主观人性之恶的束缚;以被利用者本身有无故意犯罪意图为区分进行间接正犯着手行为认定——个别化说,该学说以行为与现实危害的因果关系连续性为出发点,对于利用行为与被利用行为看似左右兼顾,但却又同时存在利用者行为说与被利用者行为说的缺点;以利用行为与被利用行为二者与以法益侵害的现实危害角度出发进行间接正犯着手行为认定——结合说,该学说以对法益侵害的现实危害性为出发点,但其与个别化说同样难逃利用者行为说与被利用者行为说的双重弊端的困境。根据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以及刑罚的严厉性特征,基于行为无价值理论的立场,从实质客观主义的着手认定角度出发,以刑法的人权保障为主导思想,间接正犯着手的时间点的认定应在被利用者行为中进行探索,当被利用者开始实施符合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犯罪基本构成要件的行为,同时该行为具有实质的社会危害性时则认定为间接正犯的着手。(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3-01)

马龙[9](2019)在《间接正犯边界划定的新思路——以行为中介人自我答责性为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间接正犯理论缘起于极端从属性说与限缩的正犯概念所产生的处罚缝隙,目前理论界对于间接正犯的边界问题大致存在着两种解释路径:以"幕后操纵者"为切入点的"正向研究"与以"行为中介人"为切入点的"反向研究"。虽然德日多数学者均采用以正向研究为切入点的支配理论,但"支配"是一个开放性概念,其本身又极其模糊。因此,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不否定"支配"概念的前提下,把自我答责性作为其下位标准,当行为中介人符合自我答责时,幕后操纵者就不存在意志支配,进而也就不能成立间接正犯。(本文来源于《南海法学》期刊2019年01期)

付立庆[10](2018)在《阶层体系下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分标准:理论展开与实践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唆使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者实施符合刑法分则构成要件的行为该如何具体处理,存在不同方案。一概按照间接正犯处理在定罪和量刑上存在疑问;而按照间接正犯定罪的同时按照《刑法》第29条第1款后段从重处罚,同样有一些疑问难以解决。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应该坚持实质客观说中的支配理论,据此,应该以被唆使者是否具有对相应行为的规范意识为标准,作为成立教唆犯与间接正犯的区分标准。同时,在对规范意识的存在与否存在疑问时,则应该按照"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以间接正犯处理。建立在不法与责任相区分基础上的阶层式体系为限制从属性说提供了前提。实务中,虽然被唆使者未达刑事责任年龄即一概按照间接正犯处理的立场强势而顽固,但也已经逐渐出现接受阶层式体系的判决,值得肯定和推动。(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间接正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区分制主张共犯对正犯具有要素从属性,但由于在从属程度上存在不同意见,其内部近来出现了试图用教唆犯、帮助犯、共同正犯等概念来取代间接正犯的"消解说"。从结论上看,这一主张与单一制的观点不谋而合,但由于"消解说"固守共犯对正犯具有从属性的立场,而且对构成要件该当行为内涵的理解上存在误差,致使其在理论根基和具体的解决路径上都存在瑕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接正犯论文参考文献

[1].梁根林.间接正犯的中国命运[J].比较法研究.2019

[2].黄明儒.间接正犯消解说之审视与批判:基于单一制的立场[J].法学家.2019

[3].李一凡.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界分之重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4].赵文鹏.浅谈盗窃罪间接正犯与叁角诈骗的区别[J].新西部.2019

[5].武晓雯.间接正犯概念的必要性——对基于区分制正犯体系的否定说之回应[J].清华法学.2019

[6].陈晨.间接正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7].何琳.论间接正犯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D].华中科技大学.2019

[8].潘照东.间接正犯着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

[9].马龙.间接正犯边界划定的新思路——以行为中介人自我答责性为标准[J].南海法学.2019

[10].付立庆.阶层体系下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分标准:理论展开与实践检验[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

标签:;  ;  ;  ;  ;  ;  ;  

间接正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