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丙基苯酚论文_刘志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烯丙基苯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苯酚,丙基,病害,高效,色谱,黄瓜,磷酸化。

烯丙基苯酚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忠[1](2015)在《邻烯丙基苯酚处理玉米种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邻烯丙基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银杏外种皮中生物活性物质白果酚的人工模拟物,是一种新型农用杀菌剂,对苹果腐烂病、苹果干腐病、苹果轮纹病、玉米小叶斑病等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基于邻烯丙基苯酚这种的特殊效用。以邻烯丙基苯酚处理玉米种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如何运用邻烯丙基苯酚处理玉米种子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5年09期)

王艳丽,罗兰,孔祥平[2](2015)在《邻烯丙基苯酚在崂山绿茶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崂山绿茶中邻烯丙基苯酚的残留量。邻烯丙基苯酚在崂山绿茶中的添加回收率在75.71%~83.51%,变异系数为0.46%~3.58%,最低检出量为3.8ng。其消解动态方程为C=4.860 0e-0.240 7t,r=0.992 4,半衰期为3.06d,降解率达90%。当施药量为1.25g/L时,收获前9d的最终残留量为0.092mg/kg。(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成光辉,杜春华[3](2015)在《对氟邻烯丙基苯酚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氟苯酚为原料,经醚化和Claisen重排制备对氟邻烯丙基苯酚,并用IR、1H NMR表征其结构。以苹果腐烂、葡萄白腐、棉花枯萎、白菜灰霉、柑橘炭疽、小麦全蚀病菌为供试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其抑菌活性。IR、1H NMR分析与目标化合物一致,烯丙基体系特征明显。该化合物对苹果腐烂、葡萄白腐、白菜黑斑、柑橘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8.64、8.09、18.61、17.09 mg/L,对其他2种病菌的EC50也均在100 mg/L以下。由此可见,对氟邻烯丙基苯酚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值得进行深入开发。(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张海丽[4](2013)在《邻烯丙基苯酚/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恶嗪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邻烯丙基苯酚、二氨基二苯甲烷和甲醛水溶液为原料,用溶液法合成了邻烯丙基苯酚/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恶嗪(oAP-DDM),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分子结构。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oAP-DDM的开环聚合反应行为和聚合反应动力学。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oAP-DDM的化学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与恶嗪环相关的CH2、C–O–C和C–N–C等红外吸收峰的吸收强度逐渐减弱,部分吸收峰消失不见,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吸收峰。根据oAP-DDM的DSC曲线,分别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方法计算出了oAP-DDM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用动态力学谱(DMA)测定了PoAP-DDM的动态力学性能,其损耗因子曲线表明PoAP-DD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5.6℃。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TG)和差热分析法研究了PoAP-DDM的热降解反应,结果表明,PoAP-DDM在空气中的热失重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而在氮气中则表现为一个阶段,800℃时氮气中的残炭率约为38%。将邻烯丙基苯酚/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恶嗪与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共混,制备了邻烯丙基苯酚/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恶嗪-环氧树脂共聚物及其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用DSC法研究了共混物的聚合反应行为,用扫描电镜观测了共聚物的断面形态,用DMA研究了共聚物及其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的动态力学性能,用TG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恶嗪环开环后生成的酚羟基对环氧环开环具有催化作用,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大,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先升高后降低,但相比PoAP-DDM温度有所升高,且脆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共聚物的耐热性降低。另外,层压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大同样先升高后降低,但较相应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3-06-01)

龚双军,刘西莉,陈长军,王建新,孟昭礼[5](2009)在《邻烯丙基苯酚对番茄灰霉病菌全细胞呼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Oxygraphy液相氧电极研究了植物源杀菌剂邻烯丙基苯酚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全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显示,邻烯丙基苯酚处理浓度为5、10 mg/L,菌丝细胞的呼吸速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9.58%和24.56%;处理浓度为150 mg/L,可显着抑制菌丝细胞的呼吸,抑制率达到77.49%,表明邻烯丙基苯酚具有低浓度刺激而高浓度抑制灰霉病菌细胞呼吸的双重影响。用药剂处理萌芽期、非萌芽期的分生孢子,测定呼吸的结果表明,药剂对孢子的呼吸作用效果与对菌丝的相似,但以萌芽期分生孢子最为敏感。以0.01 mol/L琥珀酸钠作为病菌细胞呼吸底物时,10 mg/L邻烯丙基苯酚对病菌细胞的呼吸速率具有抑制作用,而添加0.1 mol/L葡萄糖和0.01 mol/L丙酮酸钠两种底物时却表现出刺激病菌细胞呼吸的作用,表明邻烯丙基苯酚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和氧化底物密切相关。反应液中单独添加呼吸电子传递链特异性位点抑制剂鱼藤酮20μmol/L、嘧菌酯10 mg/L和迭氮化钠0.01 mol/L后,病菌菌丝细胞呼吸均受到显着抑制,抑制率分别为48.94%、33.08%和39.18%。随后再添加10 mg/L邻烯丙基苯酚,不改变这种抑制效果。单独添加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2 mM不影响病菌菌丝的呼吸,随后再添加10 mg/L邻烯丙基苯酚后,两者协同作用则可显着抑制菌丝的呼吸。(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曲田丽,孟昭礼,李健强[6](2008)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邻烯丙基苯酚在小麦纹枯病菌中降解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HPLC-DAD)检测方法定量分析仿生杀菌剂邻烯丙基苯酚在小麦纹枯病菌中的降解情况。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为乙腈/水(0.1%醋酸),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i.d.,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80 nm。邻烯丙基苯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019+8.0266x(r=0.9999),在2~5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15和2.00 mg/L;平均回收率为72.63%。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以用于邻烯丙基苯酚在小麦纹枯病菌中消解动态的定性定量分析。检测0~144 h内邻烯丙基苯酚在小麦纹枯病菌培养液中的降解情况,0~8h间邻烯丙基苯酚在培养液中迅速降解,至8 h时药物的降解率达到47.13%。此后,邻烯丙基苯酚呈平稳的递减趋势,在144 h药物已消解71.02%。此过程中药物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未因其降解而降低,而是呈现较平稳的抑菌势态。(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8年05期)

刘刚[7](2007)在《邻烯丙基苯酚有望用于蔬菜有效控制土传和种传病害》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蔬菜栽培面积广,种类繁多,土传和种传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是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一些老菜区,由于重茬严重,土传病害发生尤为严重。(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07年17期)

刘刚[8](2007)在《邻烯丙基苯酚有望用于蔬菜土传和种传病害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科研人员在利用邻烯丙基苯酚处理蔬菜种子防控土传和种传病害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并有望用于生产实践。 用杀菌剂处理种子是防治作物土传和种传病害最简便且(本文来源于《农资导报》期刊2007-08-14)

曹锦,周向阳,李健强,李永红,侯红利[9](2007)在《邻烯丙基苯酚处理黄瓜种子控制土传腐霉菌和丝核菌侵染危害秧苗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ISTA滤纸法检测得出:20%邻烯丙基苯酚悬浮种衣剂按1∶30~1∶90药种比(质量比)包衣处理“中农8号”和“长春密刺”黄瓜品种的种子,对黄瓜种子安全,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95.75%~97.75%和80.00%~84.25%;PDA平板上检测药剂包衣处理对黄瓜种子带菌消毒效果显示,消毒处理效果达到66.67%~100%。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染色处理结合显微技术实验证实,邻烯丙基苯酚对危害黄瓜秧苗的土传病原菌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27.59和34.16μg/mL;药剂处理使供试病菌的菌丝发生中空、解体断裂等异常现象。20%邻烯丙基苯酚悬浮种衣剂1∶30~1∶90包衣处理黄瓜种子后接种供试病菌,对腐霉病菌和立枯丝核菌的防病效果分别达到73.31%~100%和85.16%~100%;随着药剂包衣处理浓度的增大,邻烯丙基苯酚防治两种病原菌侵染危害黄瓜秧苗的效果提高,等效或者优于常规药剂福美双种子处理。(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夏源源,孟昭礼,李健强,张文华,侯红利[10](2007)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邻烯丙基苯酚在草莓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仿生杀菌剂邻烯丙基苯酚在草莓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施药处理的草莓果实的果浆用丙酮提取,经石油醚萃取、浓缩和定容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方法,在273nm波长检测条件下,标准曲线方程为Y=10.049X-44.395,(R2=0.997)。经测定,邻烯丙基苯酚的最低检出量为4.2ng,在草莓中的最低检出浓度是0.02mg/kg。本方法的添加回收率为79.7%~84.6%,相对标准偏差1.78%~4.01%。测定邻烯丙基苯酚在草莓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显示,药剂在草莓中的半衰期为4.40d,草莓收获时药剂的消解率在90%以上。(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7年01期)

烯丙基苯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崂山绿茶中邻烯丙基苯酚的残留量。邻烯丙基苯酚在崂山绿茶中的添加回收率在75.71%~83.51%,变异系数为0.46%~3.58%,最低检出量为3.8ng。其消解动态方程为C=4.860 0e-0.240 7t,r=0.992 4,半衰期为3.06d,降解率达90%。当施药量为1.25g/L时,收获前9d的最终残留量为0.092mg/k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烯丙基苯酚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忠.邻烯丙基苯酚处理玉米种子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

[2].王艳丽,罗兰,孔祥平.邻烯丙基苯酚在崂山绿茶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成光辉,杜春华.对氟邻烯丙基苯酚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5

[4].张海丽.邻烯丙基苯酚/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恶嗪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3

[5].龚双军,刘西莉,陈长军,王建新,孟昭礼.邻烯丙基苯酚对番茄灰霉病菌全细胞呼吸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09

[6].曲田丽,孟昭礼,李健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邻烯丙基苯酚在小麦纹枯病菌中降解动态[J].分析化学.2008

[7].刘刚.邻烯丙基苯酚有望用于蔬菜有效控制土传和种传病害[J].农药市场信息.2007

[8].刘刚.邻烯丙基苯酚有望用于蔬菜土传和种传病害控制[N].农资导报.2007

[9].曹锦,周向阳,李健强,李永红,侯红利.邻烯丙基苯酚处理黄瓜种子控制土传腐霉菌和丝核菌侵染危害秧苗的效果[J].农药学学报.2007

[10].夏源源,孟昭礼,李健强,张文华,侯红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邻烯丙基苯酚在草莓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J].分析化学.2007

论文知识图

烯丙基苯醚的合成方程含酚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方程小分子有机磷敏感材料的分子结构烯丙基-5-叁氟甲基苯酚的合成方程邻烯丙基苯酚对黄瓜病原菌菌丝...反应时间对邻烯丙基苯酚收率的...

标签:;  ;  ;  ;  ;  ;  ;  

烯丙基苯酚论文_刘志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