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朱鹏月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朱鹏月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华北公司天津市300450

摘要:BIM(建筑信息模型)是当前建筑行业中一种新兴的技术,其从问世至今,受到了建筑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BIM技术的应用,从开发、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随着BIM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其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也不断显现出来,基于此,本文总结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优势,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用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类超高层、异形结构等建筑受到了国内城市的广泛欢迎,然而这类建筑也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BIM技术因其具备可视化、动态化、协调性、模拟性等优势特征,其对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相比于以往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用BIM技术能够促使项目管理人们能够及时直观的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此外,应用BIM技术,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三维动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告知、安全警示等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更加形象的了解施工过程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由此可见,研究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运行时缺乏高效性,在安全管理人员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比较少、安全思想观念不够高、职责分工不清等,这严重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的开展。此外,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供应。而且不按施工规定要求作业,私自减少施工材料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导致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1.2设备、原材料的隐患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使得一些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成本投入,在选购是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时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去进行,材料和设备的规格质量等多不符合施工要求,在日常施工操作中也不注意检修维护工作,对一些磨损严重的设备和落后的施工技艺也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换更新,这大大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BIM技术的产生及其应用推广

BIM技术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的产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功,BIM技术的开展需要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支持,两者共同构成了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BIM技术的产生让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正确准确的把握工程项目的详细信息,为组成工程建设团队的各个单位提供沟通、写协作基础,将BIM技术投入到工程项目中,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能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

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优势

3.1可视性

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建筑的可视化水平,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中包含着建筑全面的物理信息和功能信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模型,能够方便的提取出所需的信息,这对现场安全布置,各类防护搭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2模拟化

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的地质环境、裂缝、沉降等进行模拟,进而对建筑结构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升建筑的稳定性。BIM为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不同类型建筑系统发挥了各自的建筑运行功能。在建筑项目施工前,BIM可以对存在危险性的工作进行模拟实验,例如深基坑支护施工、脚手架搭设、悬挑架搭设、吊篮施工等,从而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4.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突出应用价值

4.1智能化的工程设计

实践证明,在建筑行业中利用BIM技术,可以取得明显的技术价值,具体来说,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BIM技术实现三维设计,然后设计师们可以根据生产的3D模型对各种图形和文档进行自动生成,而且它们始终能够保持着模型的原有模型。一般模型发生了改变,相关的图形和文档也会自动进行更新,从而有效实现各个专业的协同设计。比如,对于某个专业设计的对象被修改之后,其他专业设计中的该对象也会相应地被改变。

4.2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理念务必放在第一位,这对安全管理的工作意义重大。实践证明,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结合BIM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实际特征,构建了如下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型。在该模型中,主要分为数据源、模型层以及应用层等三个层次,其中数据源主要来自于Revit系列软件所创建的BIM模型以及3DMax等软件所创建的3D模型等;模型层是在BIM综合信息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基于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的需求所生成的信息模型;而应用层中能够通过对Navisworks的4D施工模拟和碰撞检测功能来对施工阶段场地的规划、安全分析、碰撞检测以及方案优化等来达到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目的,从而有效避免了人工现场巡视以及手动检测的低效率。

4.3信息化的项目管理

在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中,如果采用传统的纸质媒介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很容易出现信息断层的问题,或者在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而采用了BIM技术,则可以有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决。这是因为运用BIM技术能够建立统一的工程数据源,保证项目各参与方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实现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4.4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有效共享和积累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数据。这是因为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是共用一个BIM模型的,从而使得全部的信息数据都能够在该模型上得以充分的体现,不仅能够保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而且还更加方便积累和存储;二是能够有效实现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过程。在以往,我们通过采用线条式的构件进行造价信息的管理,而在BIM技术下能够实现三维、仿真、实时交互的立体图形来体现,并有机融合了抽象的信息数字与立体图形,继而能够有效反映出建设项目不同空间部位以及施工时间节点所对应的各个造价信息。总之,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充分地体现了该种技术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值得在同类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结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技术都处于发展阶段,极大的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同样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所以,建筑工程的优良管理,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新兴技术的研发。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局掌控,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控制现场的施工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推广BIM技术的使用,其次,管理人员要掌握BIM技术的应用技巧,通过BIM技术的使用,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强化施工质量,保障建筑业在发展上开辟新高度。

参考文献

[1]李恒,郭红领,黄霆,陈镜源,陈景进.BIM在建设项目中应用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10):525-529.

[2]孙保磊,付海峰.建设方驱动模式的BIM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目标评价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30):67-71.

标签:;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朱鹏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