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机制论文_邓伟平,廖婕,徐永宏,胡飞,张晔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经营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森林,林场,森林资源,芷江,次生林,经营机制,机制。

森林经营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邓伟平,廖婕,徐永宏,胡飞,张晔华[1](2018)在《建德市森林抚育经营主要技术模式及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建德市森林抚育经营实践为基础,借鉴目前国内外先进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探讨分析了建德市天然次生林目标树定向培育技术模式、杉木中龄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模式、森林游憩景观优化技术模式和针阔混交人工林抚育经营技术模式4种主要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模式的基本概况、经营策略和主要技术措施。同时,从森林经营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2个方面对建德市开展森林经营主要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南方地区开展森林抚育经营起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计露萍[2](2017)在《REDD+机制下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碳汇计量与其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法律法规和措施来解决,REDD+(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和森林退化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保护达到增汇的效果)就是其中一项措施,它提供森林管理和可持续经营结合的绝佳机会,是一项具有竞争力、低成本的减缓温室效应的行动,现已得到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从理论提出,到政策制定,再到实践活动,REDD+已取得一定的成效。2014年10月,在REDD+机制下全国首次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在临安市开展,该项目期限为20年,分为4期,每期5年,目前首期已顺利进行。项目中由42位农户参与,方法学为《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由浙江农林大学研编。为了了解碳汇交易项目的开展情况,本论文对临安市农户参与项目林地的减排量进行分析,对基于基线情景下的碳汇量和项目情景下的碳汇量进行分析,对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全国首次临安市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顺利开展,农户参与第一期的减排量都已全部售出,说明该碳汇交易体系已逐渐成熟,碳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在森林经营管理技术、碳汇监测系统、交易注册登记、交易托管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上报、核证、备案和签发的减排量才能在林业碳汇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不仅在环境、生态方面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本文建议在未来要积极开展碳汇交易项目,做到环境与经济双收益。(2)基于基准年碳储量差异分析,在p=0.05的显着水平下,乔木林的碳储量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储量,毛竹林的碳储量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储量,而生态公益林的碳储量和其他叁个林种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乔木林和毛竹林之间的碳储量相比也没有显着性差异。在基线情景下第5年,各林种碳汇量发生了变化,只有毛竹林的碳汇量还仍然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汇量,而其他林种两两之间的碳汇量都没有显着性差异。并且在接下来的15年,各林种之间的碳汇量都没有显着差异。从各林种碳汇量的累计分析上看,发现各林种的累计图不一样,说明各林种的碳汇能力不同,并且可能与各林种的生长期有关。(3)在基准年时,乔木林的碳储量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储量,毛竹林的碳储量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储量,而其他林种之间都没有显着性差异。而在项目情景开展的这四个阶段(第5/10/15/20年)都没有发现各林种之间的显着性差异。说明在项目开展后,对各林地进行经营管理措施,可使每个林种的碳汇能力趋于稳定,并且使每个林种之间的差异性变小。(4)项目的减排量即基于项目情景下各林种的碳汇量减去基于基线情景下各林种的碳汇量,是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管理措施后达到增汇的效果。针对不同的林种,经营措施也不同,其增汇能力不同,但总体每年的增汇能力都是趋于稳定的。(5)临安市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已顺利完成了第一期,通过认知分析可以得到临安市农户对碳汇交易项目的了解程度,说明政府和林业局机构对农户的知识培训比较全面,宣传工作比较到位,为以后碳汇交易开展做好知识普及。通过目的分析可以了解农户参与此次碳汇交易目的明确,他们既考虑到经济效益也考虑到环境效益,说明他们的环境意识较高,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做贡献。通过农户的意愿和满意度分析,农户参与此次碳汇交易项目受碳汇价格、碳汇收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影响,但基本处于满意状态,对更好地满足农户的项目需求并促进后期项目的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交叉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本文可以得到碳汇交易项目有执行影响因素,这为以后碳汇交易的实施做好基础,内部影响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做到尽量让影响做到最小。并且要做到合理利用好执行因素和执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要扬长补短。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建议:(1)加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宣传力度,开展森林碳汇知识的普及教育。(2)碳汇交易项目仍缺少相关技术监测和开发人员,需更多培养人才。(3)项目短期内业主较难获得收益,给农户一些积极措施。(4)进一步完善碳汇交易运行与管理体制,保障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7-06-16)

洪明慧,胡晨沛,顾蕾,张雪,鲍捷[3](2017)在《REDD+机制下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交易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碳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首期实践,根据对82户已参与和未参与交易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参与碳汇交易项目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Ordered Logit(O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碳汇交易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年龄越小、学历越高、林地面积越大、林业收入越高、对碳汇认知程度更高,其参与碳汇交易项目意愿相对较高;通过模型检验则发现农户的学历、家庭人数和劳动力比例、首期碳汇交易参与情况对农户参与或继续参与碳汇交易意愿具有显着影响。最后从碳汇知识普及、项目推广力度及碳汇交易价格等3个方面为农户碳汇交易项目更好地推行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姚宗理,梁庆勇,袁通志,杨友海,李拥军[4](2016)在《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经营机制转型后森林资源管理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由过去的生产木材向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转型。分析了林场转型后森林资源现状以及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6年07期)

李绍辉,何玲[5](2015)在《江西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拥有425个国有林场,职工人均负债4.7万元,3.5万余人未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到目前精简至216个国有林场,5亿多元社保费用基本偿清,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9%……一串串数字彰显了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15-05-20)

[6](2015)在《集约经营 综合利用 努力构建森林抚育工作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鄞州区有林业用地101.82万亩,森林覆盖率49.12%,活立木总蓄积199万立方米,其中中幼林占83%。经过长期的封山育林,鄞州的山林绝大部分已经绿化或者成林,但是部分森林也出现了藤蔓丛生、目的树种长势较弱、蓄积量偏低的问题。为了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林分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早在上世纪90年代,鄞州区就与华东师范大学一起在天童林场开展了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的森林(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期刊2015年03期)

龙飞,沈月琴,吴伟光,朱臻,张哲[7](2014)在《基于多Agent系统的区域森林碳汇经营决策机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Agent系统交互规则,采用一个不确定条件下的积分算法,构建了区域森林碳汇经营决策机制模型,并以浙江省杉木人工林为案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以国际标准方法计算的政府碳税率背景下,企业的碳汇需求价格不会改变农户的传统森林经营模式,区域森林碳汇经营实践的现状与国家相关规划尚存在较大差距,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偏低,碳汇交易成本偏高是制约当前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与数学》期刊2014年01期)

黄天香[8](2013)在《我国国有林场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文中研究指出酝酿多年、社会企盼已久的国有林场改革,最近迈出实质性步伐。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8月5日正式批复了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甘肃7个省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它标志着我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 国(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13-09-03)

梁星云[9](2013)在《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东北红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生态特征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红松天然次生林质量低下,已不能满足人口和社会发展对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功能的需求,如何科学和可持续地经营和利用东北天然次生林,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比较研究了传统森林经营模式(FM1)、目标树森林经营模式(FM2)、调整育林法森林经营模式(FM3)和无干扰森林经营模式(FM4)对东北红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生态特征(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林木竞争和天然更新)的影响机制,旨在为东北红松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研究主要结果为:(1)传统经营模式(FM1)林分密度(816株/hm2)较大,平均胸径(16.20cm)和平均树高(12.8m)极显着(P<0.01)低于目标树和无干扰经营模式,胸高断面积为23.32m2/hm2;林木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分布,建群种为红松;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较高,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较低;林木之间的竞争比目标树和无干扰经营模式强,乔木更新处于一般水平。(2)目标树森林经营模式(FM2)林分密度(424株/hm2)最小,平均胸径(28.84cm)和平均树高(19.1m)极显着(P<0.01)高于另外3种经营模式,胸高断面积为24.97m2/hm2;各径级的林木株数相差不大,建群种为红松;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低,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林木之间的竞争强度小于传统经营和调整育林法经营模式,乔木更新最差。(3)调整育林法森林经营模式(FM3)林分密度(928株/hm2)最大,平均胸径(15.99cm)和平均树高(13.3m)极显着(P<0.01)低于目标树和无干扰经营模式,胸高断面积为26.56m2/hm2;林木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分布,建群种为臭冷杉;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较低;林木之间的竞争强度大,乔木更新最好。(4)无干扰森林经营模式(FM4)林分密度(424株/hm2)较低,平均胸径(23.51cm)和平均树高(16.2m)极显着(P<0.01)高于传统和调整育林法经营模式,胸高断面积为23.09m2/hm2;各径级的林木株数相差不大,建群种为红松;乔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处于一般水平,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林木之间的竞争强度较小,乔木更新能力一般。(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3-06-01)

曹日红,张建平,杨平,张华松,杨世明[10](2013)在《芷江县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后森林经营扶持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后,森林经营中林地使用权、森林经营主体、森林经营面积的变化,考虑森林经营的自然特性与公益特性,结合芷江的实际,分析国家财政对森林经营扶持,不只在经营商品林的补助和公益林的补偿上,也要在森林经营基础设施上给予财政扶持。(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2期)

森林经营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法律法规和措施来解决,REDD+(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和森林退化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保护达到增汇的效果)就是其中一项措施,它提供森林管理和可持续经营结合的绝佳机会,是一项具有竞争力、低成本的减缓温室效应的行动,现已得到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从理论提出,到政策制定,再到实践活动,REDD+已取得一定的成效。2014年10月,在REDD+机制下全国首次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在临安市开展,该项目期限为20年,分为4期,每期5年,目前首期已顺利进行。项目中由42位农户参与,方法学为《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由浙江农林大学研编。为了了解碳汇交易项目的开展情况,本论文对临安市农户参与项目林地的减排量进行分析,对基于基线情景下的碳汇量和项目情景下的碳汇量进行分析,对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全国首次临安市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顺利开展,农户参与第一期的减排量都已全部售出,说明该碳汇交易体系已逐渐成熟,碳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在森林经营管理技术、碳汇监测系统、交易注册登记、交易托管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上报、核证、备案和签发的减排量才能在林业碳汇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不仅在环境、生态方面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本文建议在未来要积极开展碳汇交易项目,做到环境与经济双收益。(2)基于基准年碳储量差异分析,在p=0.05的显着水平下,乔木林的碳储量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储量,毛竹林的碳储量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储量,而生态公益林的碳储量和其他叁个林种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乔木林和毛竹林之间的碳储量相比也没有显着性差异。在基线情景下第5年,各林种碳汇量发生了变化,只有毛竹林的碳汇量还仍然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汇量,而其他林种两两之间的碳汇量都没有显着性差异。并且在接下来的15年,各林种之间的碳汇量都没有显着差异。从各林种碳汇量的累计分析上看,发现各林种的累计图不一样,说明各林种的碳汇能力不同,并且可能与各林种的生长期有关。(3)在基准年时,乔木林的碳储量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储量,毛竹林的碳储量显着高于经济林的碳储量,而其他林种之间都没有显着性差异。而在项目情景开展的这四个阶段(第5/10/15/20年)都没有发现各林种之间的显着性差异。说明在项目开展后,对各林地进行经营管理措施,可使每个林种的碳汇能力趋于稳定,并且使每个林种之间的差异性变小。(4)项目的减排量即基于项目情景下各林种的碳汇量减去基于基线情景下各林种的碳汇量,是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管理措施后达到增汇的效果。针对不同的林种,经营措施也不同,其增汇能力不同,但总体每年的增汇能力都是趋于稳定的。(5)临安市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已顺利完成了第一期,通过认知分析可以得到临安市农户对碳汇交易项目的了解程度,说明政府和林业局机构对农户的知识培训比较全面,宣传工作比较到位,为以后碳汇交易开展做好知识普及。通过目的分析可以了解农户参与此次碳汇交易目的明确,他们既考虑到经济效益也考虑到环境效益,说明他们的环境意识较高,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做贡献。通过农户的意愿和满意度分析,农户参与此次碳汇交易项目受碳汇价格、碳汇收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影响,但基本处于满意状态,对更好地满足农户的项目需求并促进后期项目的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交叉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本文可以得到碳汇交易项目有执行影响因素,这为以后碳汇交易的实施做好基础,内部影响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做到尽量让影响做到最小。并且要做到合理利用好执行因素和执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要扬长补短。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建议:(1)加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宣传力度,开展森林碳汇知识的普及教育。(2)碳汇交易项目仍缺少相关技术监测和开发人员,需更多培养人才。(3)项目短期内业主较难获得收益,给农户一些积极措施。(4)进一步完善碳汇交易运行与管理体制,保障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经营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邓伟平,廖婕,徐永宏,胡飞,张晔华.建德市森林抚育经营主要技术模式及机制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

[2].计露萍.REDD+机制下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碳汇计量与其影响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7

[3].洪明慧,胡晨沛,顾蕾,张雪,鲍捷.REDD+机制下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交易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7

[4].姚宗理,梁庆勇,袁通志,杨友海,李拥军.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经营机制转型后森林资源管理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6

[5].李绍辉,何玲.江西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基本完成[N].中国改革报.2015

[6]..集约经营综合利用努力构建森林抚育工作新机制[J].浙江林业.2015

[7].龙飞,沈月琴,吴伟光,朱臻,张哲.基于多Agent系统的区域森林碳汇经营决策机制仿真研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4

[8].黄天香.我国国有林场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N].中国改革报.2013

[9].梁星云.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东北红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生态特征的影响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3

[10].曹日红,张建平,杨平,张华松,杨世明.芷江县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后森林经营扶持机制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13

论文知识图

森林经营对森林健康的影响机制一2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框架构成要素...彩云之南林改潮(2)彩云之南林改潮(1)森林旅游低碳化运行机制低碳生活方式索引索引

标签:;  ;  ;  ;  ;  ;  ;  

森林经营机制论文_邓伟平,廖婕,徐永宏,胡飞,张晔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