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介质环境论文_任幸,于洋,夏博,朱晓晶,郑玉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介质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境,介质,目标值,模型,重金属,逸度,风险。

多介质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任幸,于洋,夏博,朱晓晶,郑玉婷[1](2019)在《多介质环境模型New Equilibrium Criterion(New EQC)参数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介质环境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是使用模型时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了解模型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可筛选出对模型预测结果具有显着影响的化学品物化参数和环境参数,有助于减少数据收集工作量,能侧重收集所要评估区域关键的环境参数和实际环境条件下的物化参数值,从而提高模型预测结果的可信度,为化学品管理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本研究以化学物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例,采用局部敏感性分析法中的一次一个变量法和全局敏感性分析法中的回归分析法,分别对多介质环境模型New Equilibrium Criterion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亨利常数、LevelⅢ向空气排放率和沉积物沉积速率等参数值的变化对模型预测结果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晓晨,李天鹏,尤凯鸿,张书豪,乔显亮[2](2018)在《汞的多介质环境行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由于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成为全球性污染物。汞在环境介质中可以以多种形态存在(例如:Hg~0、Hg~(2+)和MeHg等),不同形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毒性差异显着。不同环境介质中汞的迁移和转化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文对目前汞的大气中排放清单、不同介质中浓度水平、介质间的迁移转化和多介质环境行为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汞的环境多介质行为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王晓晨[3](2018)在《汞的区域多介质环境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由于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被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汞以多种形态(例如:Hg~0、Hg~(2+)和MeHg等)存在于环境相中,特殊的理化性质使其可以在环境相间发生迁移和转化。为了研究汞的多介质环境行为,本文基于采自全国各地的131份农业土壤样品考察了汞在土壤中吸附分配行为,并采用III级多介质环境模型模拟了汞在大连市区6个不同环境相间水平、迁移和转化,为评价区域性汞的环境风险,控制和减少人为源汞排放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是汞重要的源和汇,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土壤的理化性质可以显着影响汞的吸附分配行为。本研究测定了汞的固液分配系数(K_d),并考察了pH、有机质、粒度、溶解性有机质(DOM)和总硫等土壤理化性质与K_d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田土壤中汞的K_d比旱地土壤高出约1个数量级。利用相关性分析发现旱地土壤对汞K_d的主要影响因素是DOM和土壤粒度,而水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总硫。通过淹水实验,进一步探究了土壤氧化还原对汞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旱地土壤中,大部分土壤表现为:淹水30天后K_d呈明显增大趋势,大部分水田土壤在淹水条件下K_d未表现出增大的趋势。采用III级多介质环境模型,基于等量浓度(aquivalence)作为平衡判据模拟了大连市汞的环境行为。本研究为了更全面的模拟汞的环境行为,不仅包含了前人研究中的大气、水体、沉积物相,还将模型扩展到土壤、植物和不透水表面有机层3个环境相。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大气平流输入是大连地区的主要输入途径,海洋中平流输出是主要输出途径。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模型的灵敏度和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大气平流浓度(C_A)、大气直接排放速率(E_A)和水体平流浓度(C_W)是模型灵敏度较大的参数。通过实验测定和文献调研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其曼古丽·阿布拉克[4](2018)在《典型重金属在艾比湖流域多介质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3月,十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历史性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艾比湖流域是新疆最重要的能源通道,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桥头堡,也是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由于人类在该流域农、工业活动的发展及污染物的不断排放导致艾比湖流域环境严重污染,致使该流域内土壤、水体及沉积物中重金属不断积累并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几年在艾比湖流域出现许多环境污染的现象,本文主要关注并研究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本文拟采用等量浓度模型研究艾比湖流域中汞(Hg)、镉(Cd)、铅(Pb)、铜(Cu)、锌(Zn)、铬(Cr)、镍(Ni)七种重金属在此区域各环境介质中的含量、介质之间的迁移以及区域内的归趋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对该区域进行评价,研究其面临的生态威胁。进而预测污染物在各相中的含量及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并确定典型重金属在研究区域内的转化途径。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总体上,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即模型建立合理,可以运用于污染物多介质环境行为。重金属Zn在运用等量浓度模型计算时在大气、水、土壤、沉积物和植物相中的平均对数残差最大,Pb的平均对数残差最小,同时模型计算结果在水相中平均对数残差较大为1.11,其计算结果在水相中平均对数残差明显较大的是Zn(5.28),Zn的误差来自于估算直接排放量时把所需参数高估的原因,在水相中平均对数残差最大原因是水相深度带来的误差。(2)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多介质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大气源排放过程,其次是水相平流过程。重金属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主要表现在植物相降解和土壤相降解。重金属在研究区域中水-沉积物的迁移是最主要的环境迁移过程。Zn在水相中浓度分布比较大,Cd与其他重金属相比含量较低。Ni与Hg主要分布于植物相中,Cd主要分布在水体中,Pb主要分布在沉积物与土壤中,Cr与Cu主要存在于大气中。以Cr为例、研究相间降解变化时发现降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土壤相(41%)和植物相(56%)中;采样深度对沉积物相的结果影响最大。(3)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可知,Cd单元素在土壤相(159.00)和沉积物相中(109.67)的污染风险处于强污染等级,而在水中则处于轻微污染等级;模拟数据的结果与实验测得结果相似。综合分析来看,实验测得数据显示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风险等级为强,沉积物中风险等级为中等,水中的重金属风险等级为轻微。模拟结果显示土壤中的风险等级很强等级;其余两相中水相的等级为中等。Cd在研究区域对综合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贡献最大、49%;其次是Hg、46%。在且模型模拟值与实际测量值结果相差不大,同样是Cd的贡献率最大,Hg是次之。(4)在危害性因素权重中Pb所占的权重较大,其次是Cd,按照权重大小排序为Pb>Cd>Hg>Cu>Cr>Zn>Ni;在重金属因素权重中Pb所占的权重较大,其次是Cr,重金属因素权重的排序为Pb>Cr>Zn>Cd>Hg>Ni>Cu。基于此可知在环境中Pb对生态的威胁最大,因此在治理环境时应重点加强对Pb的防范与治理措施。(5)重金属在土壤-棉花中迁移能力最为明显,棉花对Pb的吸收能力最强,在沉积物-棉花中则为Zn元素。同时也能从侧面反映出Pb与Zn分别在沉积物相和土壤相中迁移能力也较强。(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01)

字春霞[5](2017)在《多介质环境目标值应用于VOCs环境评价方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种类之一,现有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已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通过讨论现行环境标准体系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介绍了多介质环境目标值推算体系,提出采用PC-TWA取代阈限值推算AMEG_(AH)值,并对其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探讨。选取若干种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对照,表明PC-TWA整体小于阈限值,推算结果整体严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的相同项目的 AMEG_(AH)值;推算结果基本能够与现行排放标准衔接,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环境影响评价》期刊2017年06期)

高梓闻,徐月,亦如瀚[6](2018)在《典型有机氯农药在珠叁角地区多介质环境中的归趋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p,p'-DDT与γ-HCH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建立Ⅳ级环境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目标污染物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珠叁角地区从1952~2030年的79年间在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规律.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p,p'-DDT与γ-HCH浓度随农药施用和禁用等农业政策而经时变化的情况:持续施用导致p,p'-DDT与γ-HCH在气、水、土、底泥中的浓度随时间逐年增加;有机氯农药被禁止使用,则导致二者浓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预测到2030年p,p'-DDT在气、水、土、泥中的浓度分别为6.1×10-12、3.2×10-9、6.07×10-7和8.72×10-7mol·m-3;γ-HCH的浓度则分别为3.37×10-11、1.14×10-8、1.21×10-6和4.18×10-7mol·m-3.通过将温度设计为变量参数对模型进行校正后的模拟值比恒温模拟值更接近实测值.结果表明,在整个环境介质中出现有机氯农药由大气分别向土壤和水体、土壤向水体、水体向底泥传输的规律,并最终赋存于土壤和底泥中;有机氯农药排放量、降解速率、温度及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是模型主要的敏感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显示整体参数的改变对大气模拟浓度影响最大;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温度变化会影响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的分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孙少静[7](2017)在《污水厂多介质环境PAHs时空分布特征和残留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芳烃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化合物种类较多,各个化合物之间的性质差异较大,已经发现有40多种PAHs及其衍生物具有致癌作用。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哈尔滨市某污水厂2009年至2016年进水、出水、污泥以及大气样品中PAHs的年际变化。并于2015年冬季和2016年夏季采集全国各个省市和自治区共73个污泥样品,用GC-MS对各个样品EPA16种PAHs进行了分析测定,系统的就我国污水厂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残留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我国哈尔滨市某污水厂进水、出水和污泥中PAHs的浓度水平随年份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哈尔滨年鉴中原煤等能源的消耗呈现出相似的规律。进出水以及污泥和大气的季节变化均呈现出冬夏高于春秋的特点。夏季降雨以及冬季室内灰尘是导致冬夏污水厂进出水以及污泥中总PAHs的浓度明显高于春秋的原因。每天有大约3 600-4 900 g的PAHs随进水进入到污水处理厂,其中有300-1000 g的PAHs随出水排入松花江,另外有140-1 200 g的PAHs通过沉降吸附到污泥中。本研究中哈尔滨某污水厂总PAHs的去除率约为85%,出水中4环的荧和芘去除率较低。我国污泥中PAHs冬夏对比可以发现,哈尔滨、云南不论冬夏其污泥中PAHs的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广东、福建、安徽南部以及河北南部PAHs含量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长春、甘肃则冬夏差异较大。我国污泥的空间分布随着经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冬季集中供暖大大增加了污泥中PAHs的浓度水平,除此之外,重工业发达的地区污泥中PAHs的浓度较高,但是工业生产结构的差异对不同环数PAHs占比的影响不是很大。毒性分布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当其浓度水较高时其PAHs的TEQ水平较高。另外我国污泥中的PAHs均为超过中国污泥农用限值。整体上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西北五个行政区域的PAHs均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次为煤炭燃烧。而中南地区则以煤炭燃烧为主,其次为汽车尾气的排放。模拟预测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污水厂进出水中PAHs的浓度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污水厂外的影响因素主要影响进入污水厂的PAHs的含量,如供暖、重工业发达、汽车保有量大、以及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污水厂中PAHs的浓度水平相对较高。而污水厂内如进水工业占比较高、处理水量大、服务人口多等其污水厂中PAHs的浓度水平较高。整体上,污水厂中PAHs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其时空分布特征是各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赵亚楠[8](2017)在《典型能源开发区多介质环境有害金属元素计量学特征与健康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能源之一,煤炭的开采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地质中以自然形态赋存的重金属释放到地表环境中,对周围的多介质环境和人群健康风险产生威胁,因此研究能源开发区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及重金属的环境迁移,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污染物控制、生态健康风险和疾病防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以陕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接壤处典型能源开发区的地表灰土、煤矸石、典型植物、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研究介质,采用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污染负荷指数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等方法,对该地区多介质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空间分布、迁移与累积特征、环境污染评价以及人群健康风险进行研究与评估,并且对不同介质与煤矸石中重金属含量值作比,分析了重金属从煤矸石到不同介质迁移的难易程度与其元素计量学特征。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陕蒙接壤处能源开发区2015年与2016年灰土样品中的重金属Hg、Cd、Co、Sr和Ba元素的浓度含量平均值超过了陕西省土壤背景值,但是2016年的灰土样品受强降雨影响,重金属含量均偏低;灰土中的重金属Cr-V、Cr-Ti、Cr-Ni、Cr-Cu、Cr-Zn、Cu-Zn、Zn-Ni等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来源可能相同。重金属元素的极大值、污染负荷指数较高和非致癌与致癌风险值较大的地区主要出现在中小型煤矿周围,对此,应引起当地相关部门对中小型煤矿重金属污染程度的重视。As、Cr与Ni是对儿童产生致癌风险的主要元素,Cr与Ni是对成人产生致癌风险的主要元素,且儿童对重金属污染更为敏感。通过探析灰尘与煤矸石中重金属含量的关系,判断灰尘中的重金属可能主要是从煤矸石中迁移而来。(2)区域优势植物小白杨叶片(Populus ala)中重金属Cr与Cu、As与Cd具有正相关性,并且Cr与Cu、As与Cd、在空间分布特征上也具有相似性,则其具有同源性。植物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在中小型煤矿周围容易出现极大值,故矿区的工业活动是造成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原因之一。植物叶片对Cd的平均富集系数大于1,其它元素的富集系数小于1,则该植物对这六种元素的富集程度不高。(3)该能源开发区的地表水水质较差,仅符合GB3838-2002第Ⅳ类水标准,不能用作源头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人体接触等用水区;地下水中的氨氮值超过GB/T14848-93中的第Ⅲ类水质标准,仅适合作为农业与局部工业的用水,不能做集中供水的水源。研究区内水体中As、Cr与Cd是非致癌健康风险的首要元素,应该引起相关决策部门和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4)灰土与煤矸石中的部分重金属元素呈现了显着的正相关性,植物叶片中的Cd、Ni分别与煤矸石中的Hg、Cd具有正相关性,表明重金属的来源相同;煤矸石中的As、Cd、Hg、Pb等重金属元素更容易迁移至灰土累积,其次容易迁移至植物叶片中。(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暨仕臣,李海晶,王娩霞[9](2016)在《壬基酚多介质环境目标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壬基酚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要求优先控制的27种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之一,属内分泌干扰物质,在环境中存在时间长,具有持久性以及生物蓄积性,并且可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它具有模拟雌激素的作用,一旦进入生物体内,会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殖和发育,可导致人类男性精子数量的减少。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各环境介质中壬基酚的控制标准。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多介质环境目标值"来估算壬基酚在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中的含量及排放量的限定值,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数据。长江、嘉陵江水体夏季壬基酚浓度较高,或与夏季洗涤用水量增大有关。叁峡库区应禁止使用含壬基酚成分的洗涤、包装用品。(本文来源于《环境影响评价》期刊2016年05期)

王继文[10](2016)在《西安古城区多介质环境有害金属识别、风险评估与元素计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西安古城区各种介质的污染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为西安市城市生态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西安古城墙内的老区进行随机采样,采集了对应点的土壤、灰尘、植物、饮用水,测定各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研究西安古城内多介质的污染积累情况,并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对该区域生态风险,利用美国环保署颁布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重金属对活动在该区域中的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应用元素计量学的方法研究多种介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土壤重金属Co和Pb是本区域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Co和Pb处在中等风险等级;总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RI平均值是52.67,属于中等风险。儿童这一群体受到As、Cr、Pb、Co一定程度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成人的风险较低;致癌风险As、Co、Gr、Ni、Pb属于低风险可以忽略。As、Cr、Ni和Cu、Pb、Zn可能具有相同的污染来源。(2) As、Cu、Pb是西安古城城市灰尘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As、Cu处在中等风险等级,Pb处在强风险等级;总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RI平均值是64.26,属于中等风险。城市灰尘健康风险评价中,手口摄入和皮肤接触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值都是Cr的最大,灰尘对儿童具有一定的As、Cr、Pb、Cu非致癌风险;古城内活动的人群没有受到灰尘中的As、Co、Cr、Ni的致癌风险危害。Cu和Ni、As和Zn、Ti和V受相同污染源影响的可能性较大。(3)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 M. Cheng)树叶中的Cr、Pb、Zn平均含量大于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国槐树叶中的Ni平均含量比小叶黄杨大;Ni更容易在国槐叶中富集,小叶黄杨叶更容易富集Cr、Pb、Zn。富集系数大于1的元素有Ni和Zn, Cr和Pb的富集系数小于1。Pb和Cd含量在国槐叶中的相关性最大为0.56,呈极显着相关;小叶黄杨叶中Pb和Zn含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7,呈高度相关。(4)西安古城区饮用水中Cr、Cd、Cu、Pb的年风险值没有超过国际防辐射委员会推荐的标准年风险度5.00×10-5 a-1,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饮用水重金属污染物中Cu和Pb所引起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明显小于Cd和Cr所引起的致癌健康风险值。(5)Cu和Pb在土壤和灰尘中对应的两种介质相关性显着,而土壤和灰尘中Cr、Ni、Zn的相关性不显着,表明Cu和Pb在两种介质中的来源可能相同,来源于城市交通污染,Cr、Ni、Zn这几种元素在两种介质中的来源存在较大区别,来源较为复杂;灰尘中的Zn和小叶黄杨树叶中的Pb含量成极显着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为0.46,说明小叶黄杨树叶中Pb的含量随灰尘中Zn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灰尘中Zn对Pb的植物吸收有协同作用,产生了增加Pb吸收的复合效应。(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多介质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由于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成为全球性污染物。汞在环境介质中可以以多种形态存在(例如:Hg~0、Hg~(2+)和MeHg等),不同形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毒性差异显着。不同环境介质中汞的迁移和转化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文对目前汞的大气中排放清单、不同介质中浓度水平、介质间的迁移转化和多介质环境行为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汞的环境多介质行为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介质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任幸,于洋,夏博,朱晓晶,郑玉婷.多介质环境模型NewEquilibriumCriterion(NewEQC)参数敏感性分析[J].环境化学.2019

[2].王晓晨,李天鹏,尤凯鸿,张书豪,乔显亮.汞的多介质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3].王晓晨.汞的区域多介质环境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4].其曼古丽·阿布拉克.典型重金属在艾比湖流域多介质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评价[D].新疆大学.2018

[5].字春霞.多介质环境目标值应用于VOCs环境评价方法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7

[6].高梓闻,徐月,亦如瀚.典型有机氯农药在珠叁角地区多介质环境中的归趋模拟[J].环境科学.2018

[7].孙少静.污水厂多介质环境PAHs时空分布特征和残留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8].赵亚楠.典型能源开发区多介质环境有害金属元素计量学特征与健康风险[D].陕西师范大学.2017

[9].暨仕臣,李海晶,王娩霞.壬基酚多介质环境目标值探讨[J].环境影响评价.2016

[10].王继文.西安古城区多介质环境有害金属识别、风险评估与元素计量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标准物质GC/MS谱图七种PBDEs同系物(除BDE-209)的百分...同系物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分布多介质环境间六六六的迁移转化途...多介质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蜘蛛多介质环境下的运动能力选...

标签:;  ;  ;  ;  ;  ;  ;  

多介质环境论文_任幸,于洋,夏博,朱晓晶,郑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