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炉论文和设计-操瑞坤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该炉体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燃烧室,燃烧室具有进料口和出烟口,炉体具有与进料口连通的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中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装配有用于将垃圾推入燃烧室中并封堵所述进料口的进料推板,所述进料推板上设有用于向燃烧室吹气以将进料推板处堆积的垃圾吹向燃烧室内部的推料气嘴。通过在推料板上设置推料气嘴,以将进料推板处的垃圾吹向燃烧室,避免了垃圾在进料推板处的堆积,同时,推料气嘴还能将垃圾吹向燃烧室的后侧,使垃圾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燃烧室内,保证了垃圾在燃烧室的充分燃烧,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该炉体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燃烧室,燃烧室具有进料口和出烟口,炉体具有与进料口连通的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中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装配有用于将垃圾推入燃烧室中并封堵所述进料口的进料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推板上设有用于向燃烧室吹气以将进料推板处堆积的垃圾吹向燃烧室内部的推料气嘴。

设计方案

1.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该炉体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燃烧室,燃烧室具有进料口和出烟口,炉体具有与进料口连通的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中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装配有用于将垃圾推入燃烧室中并封堵所述进料口的进料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推板上设有用于向燃烧室吹气以将进料推板处堆积的垃圾吹向燃烧室内部的推料气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气嘴在所述进料推板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所述进料推板上背向燃烧室的一侧于各推料气嘴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相应推料气嘴连通的输气管,各输气管可滑动的装配在炉体上且具有位于炉体外的用于与气源连接的接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集气包,该集气包的出气管通过相应输气管的接气口与相应输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或输气管上设有管路通断阀,所述垃圾焚烧炉还包括用于驱动集气包移动进而带动输气管推动进料推板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具有用于封堵砖窑的开口以将砖窑的热量传递给燃烧室内的垃圾进而燃烧垃圾的传热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前部,所述燃烧室的底壁构成所述传热壁,燃烧室的底壁上沿前后方向设有多排向燃烧室吹气以将垃圾吹起的翻料气嘴,所述翻料气嘴由下向上朝向燃烧室的后方倾斜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底壁构成所述传热壁,燃烧室的底壁上均布有向燃烧室通风的通风口,各通风口连通有用于与风源连通的送风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用于与相应负压吸灰通道连通的吸灰管,各吸灰管均具有用于将燃烧室内的灰尘吸出的吸灰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外设有用于与所述负压吸灰通道连通的集灰管,各吸灰管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集灰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灰管凸出燃烧室的底壁设置,所述吸灰口设置在吸灰管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蒸汽管,蒸汽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轮机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垃圾处理时,主要还是采用焚烧的方式,而垃圾焚烧炉是焚烧生活垃圾的主要设备。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622029U、授权公告日为2018.07.1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该垃圾焚烧炉包括烘烤室和燃烧室,烘烤室的上方设置了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用于将垃圾烘烤室的垃圾推向燃烧室的推送装置,推料装置包括活动装配在烘烤室内的推料板和驱动推料板动作的握柄。

由于上述推送装置仅依靠推料板推送垃圾,因此握柄需要一定的长度才能满足推料板活动行程,导致握柄占用的外部空间较多,造成空间的浪费;同时,垃圾在推料板推送的过程中容易在推料板处堆积,不利于垃圾进入燃烧室,从而降低了垃圾的燃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焚烧炉内的推料板在推送垃圾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垃圾在推料板处堆积,而不利于垃圾进入燃烧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炉的技术方案是:

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该炉体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燃烧室,燃烧室具有进料口和出烟口,炉体具有与进料口连通的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中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装配有用于将垃圾推入燃烧室中并封堵所述进料口的进料推板,所述进料推板上设有用于向燃烧室吹气以将进料推板处堆积的垃圾吹向燃烧室内部的推料气嘴。

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进料推板上设置推料气嘴,以将进料推板处的垃圾吹向燃烧室,避免了垃圾在进料推板处的堆积,同时,推料气嘴还能将垃圾吹向燃烧室的后侧,使垃圾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燃烧室内,保证了垃圾在燃烧室的充分燃烧,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所述推料气嘴在所述进料推板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所述进料推板上背向燃烧室的一侧于各推料气嘴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相应推料气嘴连通的输气管,各输气管可滑动的装配在炉体上且具有位于炉体外的用于与气源连接的接气口。将每个推料气嘴对应一个输气管,保证了每个推料气嘴喷出的气体压力。

所述气源为集气包,该集气包的出气管通过相应输气管的接气口与相应输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或输气管上设有管路通断阀,所述垃圾焚烧炉还包括用于驱动集气包移动进而带动输气管推动进料推板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集气包移动进而带动输气管推动进料推板往复移动,利用输气管推动进料推板,避免了再在炉体上开设供驱动装置的驱动杆穿过的穿装孔。

所述燃烧室具有用于封堵砖窑的开口以将砖窑的热量传递给燃烧室内的垃圾进而燃烧垃圾的传热壁。可以将传热壁封堵在砖窑的开口上,通过砖窑散发的热量来引燃燃烧室内的垃圾。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前部,所述燃烧室的底壁构成所述传热壁,燃烧室的底壁上沿前后方向设有多排向燃烧室吹气以将垃圾吹起的翻料气嘴,所述翻料气嘴由下向上朝向燃烧室的后方倾斜布置。通过倾斜布置的翻料气嘴与推料气嘴配合,使垃圾能够翻转着向后方移动,保证了垃圾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而且翻料气嘴设置在传热壁上,使翻料气嘴喷出的气体为高温气体,进一步保证了垃圾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

所述燃烧室的底壁构成所述传热壁,燃烧室的底壁上均布有向燃烧室通风的通风口,各通风口连通有用于与风源连通的送风通道。通过设置通风口以向燃烧室内通入空气,便于垃圾的充分燃烧;同时,送风通道设置在燃烧室的底部,使从通风口进入的空气为高温气体,进一步保证了垃圾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

所述燃烧室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用于与相应负压吸灰通道连通的吸灰管,各吸灰管均具有用于将燃烧室内的灰尘吸出的吸灰口。在燃烧室的底壁上设置吸灰管,便于吸灰且结构简单。

所述炉体外设有用于与所述负压吸灰通道连通的集灰管,各吸灰管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集灰管连通。通过将各吸灰管与集灰管连通,不仅便于灰尘的收集,而且节省了管路,从而节省了成本。

所述吸灰管凸出燃烧室的底壁设置,所述吸灰口设置在吸灰管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吸灰管凸出燃烧室的底壁设置可以将燃烧室的底壁做的较薄,便于实现砖窑与燃烧室的热传递;同时将吸灰口设置在吸灰管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有利于吸灰。

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蒸汽管,蒸汽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轮机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接。通过在燃烧室内设置与汽轮机连接的蒸汽管,实现了垃圾燃烧过程中能量的利用,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炉放置在窑炉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

图3为图1中B-B截面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01-预热区;102-燃烧区;103-冷却区;1-液压缸;2-集气包;3-输气管;4-进料通道;5-推料气嘴;6-进料口;7-蒸汽管出口;8-蒸汽管;9-蒸汽管进口;10-燃烧室;11-弯曲段;12-吸灰管;13-翻料气嘴;14-气嘴送风总管;15-通风口送风总管;16-吸烟风机;17-热解除气段;18-通风口;19-排烟段;20-吸灰口;21-集灰管;22-进料推板;23-底壁;24-排烟口;25-吹风风机;26-集气包控制阀;27-微风控制阀;28-翻料气嘴控制阀;29-气嘴送风竖管;30-通风口送风纵管;31-气嘴送风横管;32-通风口送风横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炉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垃圾焚烧炉包括放置在砖窑上的炉体,砖窑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连通的预热区101、燃烧区102以及冷却区103,炉体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放置在冷却区103上方的燃烧室10,其中,冷却区103的上侧的窑壁上设有开口,燃烧室10的底壁23为封堵在开口处的传热壁,传热壁将冷却区103的热量传递给燃烧室10内的垃圾进而使垃圾燃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冷却区的左侧和右侧设置开口,炉体放置在冷却区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燃烧室10具有进料口6和出烟口,炉体具有与进料口6连通的进料通道4,炉体于进料通道4的上方还具有落料口,垃圾从落料口进入并落入进料通道4内。进料口6设置在燃烧室10的前部,进料通道4中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装配有用于将垃圾推入燃烧室10中并封堵进料口6的进料推板22,进料推板22上设有用于向燃烧室10吹气以将进料推板22处堆积的垃圾吹向燃烧室10内部的推料气嘴5。通过在进料推板22上设置推料气嘴5,以将进料推板22处的垃圾吹向燃烧室10内,避免了垃圾在进料推板22处的堆积,同时,推料气嘴5还能将垃圾吹向燃烧室10的后侧,使垃圾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燃烧室10内,保证了垃圾在燃烧室10的充分燃烧,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本实施例中,推料气嘴5在进料推板22上均匀布置有多个,进料推板22上背向燃烧室10的一侧于各推料气嘴5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相应推料气嘴5连通的输气管3,各输气管3可滑动的装配在炉体上且具有位于炉体外的用于与气源连接的接气口,将每个推料气嘴5对应一个输气管3,保证了每个推料气嘴5喷出的气体压力。其中,输气管3为耐高温金属管,在其他实施例中,输气管可以为耐高温非金属管,如硅橡胶玻璃纤维管。

本实施例中,气源为集气包2,该集气包2的出气管通过上述相应接气口与相应输气管3连通,出气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气管通断的集气包控制阀26,集气包控制阀26构成了管路通断阀。在垃圾从落料口落入进料推板的前方后,通过控制器打开部分或全部的集气包控制阀26,使集气包2中的气体经出气管、输气管3后从推料气嘴5快速喷出,以将垃圾吹向燃烧室10的后部,避免垃圾在进料推板22处的堆积,同时推料气嘴5快速喷出气体后,控制器迅速将集气包控制阀26关闭。

集气包2的下部设有滚轮,垃圾焚烧炉还包括用于驱动集气包2移动进而带动输气管3推动进料推板22往复移动的液压缸1,液压缸1构成了驱动装置。利用输气管3推动进料推板22往复移动,避免了再在炉体上开设供液压缸1的驱动杆穿过的穿装孔,减少了垃圾焚烧炉的加工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或气缸;或者进料推板上设有推杆,推杆上设有与气源连通的集气通道,进料推板上设有将集气通道与相应的推料气嘴连通的分通道。

如图1和图3所示,燃烧室10的底壁23上设有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吸灰管12,各吸灰管12均具有用于将燃烧室10内的灰尘吸出的吸灰口20,在燃烧室10的底壁23上设置吸灰管12,便于吸灰且结构简单。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燃烧室的底部设置现有技术中的炉排,灰尘从炉排处向下掉落,并通过吸灰装置将从炉排处掉落的灰尘吸走。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炉体外设有用于与负压吸灰通道连通的集灰管21,各吸灰管12均与集灰管21连通,通过将各吸灰管12与集灰管21连通,不仅便于灰尘的收集,而且节省了管路,从而节省了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吸灰管对应一个负压吸灰通道,以提高吸灰效率,但这样会增加管路的布置,从而增加成本。

本实施例中,吸灰管12凸出燃烧室10的底壁23设置,吸灰管12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设置有吸灰口20,吸灰管12凸出燃烧室10的底壁设置,这样可以将燃烧室10的底壁23做的较薄,便于实现砖窑与燃烧室10的热传递;同时将吸灰口20设置在吸灰管12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有利于吸灰。在其他实施例中,吸灰管嵌入在底壁内,吸灰口设置在吸灰管的上侧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吸灰口设置在吸灰管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本实施例中,吸灰口20为矩形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吸灰口20为长圆孔。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895709A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烧砖窑热能的发电装置,本实施例中的燃烧室10的上部和砖窑的内部均设有蒸汽管8,蒸汽管8的蒸汽管出口7用于与汽轮机连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蒸汽管进口9用于与水源连接,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和可用的空间在砖窑和燃烧室内设置相应数量的蒸汽管。通过在燃烧室内设置与汽轮机连接的蒸汽管,实现了垃圾燃烧过程中能量的利用,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蒸汽管;或者在燃烧室内设置水箱代替水管;或者蒸汽管设置在燃烧室侧壁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燃烧室10的出烟口处连接有排烟管道,排烟管道包括由燃烧室10的上部向下弯曲至冷却区103的弯曲段11、穿过砖窑的冷却区103与燃烧区102的热解除气段17以及穿出预热区101的排烟段19,排烟段19具有用于将烟气通入垃圾烘干室的排烟口24,以利用从排烟口24出去的烟气的热量。其中,热解除气段17与弯曲段11的连接位置设有吸烟风机16,以保证燃烧室10内的烟气能够快速进入热解除气段17,避免烟气在排烟管道内堆积。

其中,热解除气段17穿过冷却区103和燃烧区102,能够利用两个区的高温将有毒有害气体热解,特别是对二噁英的热解。

如图1和图2所示,燃烧室10的底壁23上沿前后方向设有多排向燃烧室10吹气以将垃圾吹起的翻料气嘴13,翻料气嘴13由下向上朝向燃烧室10的后方倾斜布置,通过倾斜布置的翻料气嘴13与推料气嘴5配合,使垃圾能够翻转着向后方移动,进一步保证了垃圾在燃烧室10内的充分燃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翻料气嘴;或者翻料气嘴沿竖直方向布置。

如图1和图3所示,底壁23的下方设有用于与相应翻料气嘴13连通的翻料气嘴进风通道,本实施例中翻料气嘴进风通道包括多个气嘴送风横管31,各气嘴送风横管31连接有多个与相应翻料气嘴13连通的气嘴送风竖管29,各气嘴送风横管31在燃烧室10的一侧汇集形成气嘴送风总管14,气嘴送风总管14的入风口处设有翻料气嘴控制阀2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燃烧室10的底壁23上还均布有向燃烧室10内通风的通风口18,通过通风口18向燃烧室10内通入空气,使垃圾悬浮起来,便于垃圾的充分燃烧。各通风口18连通有通风口送风通道,通风口送风通道包括多个通风口送风横管32和多个通风口送风纵管30,各通风口送风横管32和各通风口送风纵管30相互连通以形成网状送风通道,其中各通风口送风横管32和各通风口送风纵管30上均设有通风口18,以使燃烧室10内进入的空气均匀,从而保证垃圾的充分燃烧。

各通风口送风横管32在燃烧室10的一侧汇集形成通风口送风总管15,通风口送风总管15的入风口处设有微风控制阀27。

其中,气嘴送风总管14和通风口送风总管15共用一个吹风风机25,当向燃烧室10内送入垃圾时,将翻料气嘴控制阀28打开,微风控制阀27关闭,并将吹风风机25调节为大风速以将垃圾吹起,从而配合推料气嘴5使垃圾在燃烧室10内翻转,保证垃圾均匀的散落在燃烧室10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气嘴送风总管和通风口送风总管的入口处均设置一个吹风风机,以避免相互干扰。

当需要向燃烧室10内通入空气助燃时,将微风控制阀27打开,翻料气嘴控制阀28关闭,并将吹风风机25调节为小风速,从通风口送风横管32和通风口送风纵管30进入的空气被冷却区的温度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燃烧室10后引燃垃圾,且空气中含有氧气能够使垃圾充分燃烧。

本实施例中,翻料气嘴控制阀28和微风控制阀27可以隔一段时间交替打开,以保证垃圾的充分燃烧,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特别是二噁英的产生。

如图1和图4所示,通风口送风横管32和通风口送风纵管30形成的网状送风通道焊接固定在燃烧室10的底壁23上,气嘴送风横管31焊接在通风口送风纵管30上,气嘴送风竖管29一端焊接在气嘴送风横管31上,另一端焊接在底壁23上以连通气嘴送风横管31和翻料气嘴13。在其他实施例中,气嘴送风横管仅通过气嘴送风竖管固定在底壁上。

使用时,砖窑中的砖坯通过传送装置带动先经过预热区101进行预热,在预热区中砖坯由湿变干;变干后的砖坯进入燃烧区102,燃烧区102的温度在1200℃左右,砖坯在燃烧区102内变成成品砖;成品砖再向前传送进入冷却区103,冷却区103的温度在700℃~800℃,成品砖在冷却区103冷却后即可出窑。砖窑内的蒸汽管8利用砖窑的热量将液态水气化成蒸汽以推动与蒸汽管8连通的汽轮机工作,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为了避免成品砖在冷却区103冷却时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因此,在冷却区103的上方设置开口,垃圾焚烧炉的炉体放置在冷却区103的开口处并封堵冷却区103的开口,垃圾从炉体的落料口进入进料通道,在液压缸1的驱动下,进料推板22推动垃圾向燃烧室10移动并封堵燃烧室10的进料口6,然后控制器打开集气包控制阀26向推料气嘴5供气,推料气嘴5将进料推板22处堆积的垃圾向燃烧室10的后方吹送,以使垃圾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燃烧室内。同时打开翻料气嘴控制阀28,通过翻料气嘴13向斜后方吹气使垃圾能够更好的向燃烧室的后方吹送。

垃圾进入燃烧室10后,燃烧室10的底壁23能够将冷却区103的热量传递到燃烧室以引燃燃烧室10内的垃圾。为了保证燃烧室10内的垃圾充分燃烧,打开微风控制阀27,通过通风口18向燃烧室10内吹入空气,从而使垃圾都能够充分燃烧,降低了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特别是二噁英的产生。垃圾燃烧后的烟气从排烟通道排出,由于排烟通道的热解除气段17经过砖窑的冷却区103和燃烧区102,而且热解除气段17内的温度要高于燃烧区102的温度,可达到1800℃~1900℃,从而使烟气中少量的二噁英在高温作用下热解,完全消除了二噁英的产生。

由于排烟管道内的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完全消除二噁英的烟气由排烟口24进入垃圾烘干室内以利用烟气的热量,垃圾烘干室内有布袋除尘器,排烟口24排出的烟气先经过布袋除尘器除烟灰,再利用除去烟灰的气体对垃圾进行烘干。

燃烧室10的温度大约在800℃~900℃,在燃烧室10内设置蒸汽管8,能够利用燃烧室10内的热量来发电,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进料推板上设置推料气嘴的结构也可以应用到授权公告号为CN207622029U的垃圾焚烧炉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垃圾焚烧炉的尺寸大小,在冷却区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垃圾焚烧炉。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垃圾焚烧炉设置在冷却区的左侧或右侧,或者两侧都设置。

设计图

垃圾焚烧炉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2369.1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470218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F23G 5/08

专利分类号:F23G5/08;F23G5/04;F23G5/44;F23G5/46;F23G5/50;F23J1/00;F27D17/00

范畴分类:35B;

申请人:操瑞坤

第一申请人:操瑞坤

申请人地址:477200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玄武镇操庄行政村操庄11号

发明人:操瑞坤

第一发明人:操瑞坤

当前权利人:操瑞坤

代理人:贾东东

代理机构:41119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垃圾焚烧炉论文和设计-操瑞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