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李红梅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情感目标要求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学习英语热情”,即能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能够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能够保持长久的学习意志。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情感。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如何。”英语学习是一种强度非常高的心理活动,这需要学生对英语学科有一种强烈的热爱、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强化他们的英语学习活动,促进英语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从而对英语教学活动发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志力。英语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强的思维活动,这是由英语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所决定,如单词的记忆,文章的理解,知识的干扰和迁移,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个难题。要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英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夫兰德森曾经指出:学习的效率和学习中的成功与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通过平时的观察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心理健康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大都具有较强的能力,他们往往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文章的理解等方面的问题,总是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包括对不易解答的难题也乐意互相探讨,刻苦钻研。”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英语学习是一个双边互动配合、双边反馈评价的过程。学生的自我评价,就输出的信息对自己进行认识、评估,并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善自己的思维方法。一个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他不但能了解自己的优点,更能从容的面对自己的不足在生活学习中,他能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他绝不会因为取得一点成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因失败而自卑、绝望、失去信心。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英语教材是英语学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并加以引导,将会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更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逐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1.利用教材,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形成了浓浓的学习兴趣,它将产生持续,稳定,巨大的推动力,给学生的学习以有力的鼓舞,使他们坚持不懈、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7BUnit4Amazingthings这一单元中介绍许多令人惊奇的事。如:“AmanintheUSAwas2.72metrestall。(一个美国人2.72米高。)”“Youcannotsneezeandkeepyoureyesopenatthesametime。(你不能打喷嚏同时还睁着眼睛。)”“Fishsleepwiththeireyesopen。(鱼睁着眼睛睡觉。)”这些都深深的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球,使他们迫不及待想了解更多,因而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更愉快地去学习。

2.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可以说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缺乏自信心,精神上自我打倒,这样将失去主动精神,严重阻碍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在学习Sports时,我运用“Faster,braver,better(更快、更勇敢、更棒)”“Theydotheirbest。(他们竭尽全力。)”来引导学生,使他们感受奥运精神并受到启发,使他们在学习中充满自信。

3.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例如,学习Abraveyoungman时,利用描述25岁的张华奋不顾身去救他的邻居79岁的孙太太的经历。激励学生确立“遇到困难不退却,知难而进,独立解决,勇于冒险,互相帮助”等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学生

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中的基本需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学生学习、认知、情感、人格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的。英语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和情感交流,尊重和理解学生,真正接纳学生,积极评价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生只有对教师有了信任感,才会喜欢英语教师和喜欢英语课,才会在英语课上积极的思考和参与英语教学活动。

(三)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学习动机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也是一天之中最多的,因为,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杜威先生曾说,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息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和谐气氛,引导学习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影响课堂气氛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是否善于建立同学间互相支持、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很重要。

英语课堂一方面鼓励师生间相互探讨,另一方面又增进了与问题行为学生的友谊,改善了关系,为最终协调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构建了健康的心境。英语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生动、和谐的人文课堂。

(四)巧妙设计活动,增强学生自信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影响。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中,多表扬激励,少批评,正确运用积极向上的语言,激励学生。表扬学生,要表扬得具体真诚,不能成为空洞说教。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直接观察、间接了解、仔细分析,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到,老师脸上总是带着公正、希望、温和,健康友好的言语中总是感染着学生。要让“相信你能行”、“你真行”、“你真聪明”、“你一定会成功”等鼓舞人心、激励学生上进的话,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催化剂、表达教师热爱、关心和鼓励学生的真情的箴言。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个性教育,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重要的教育原则,其实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

(五)改革教育方法,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同样,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也可以以问题为中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总之,借助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而且是必须做好的工作。教师要努力挖掘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潜在心理教育因素,适时适度和谐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

标签:;  ;  ;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