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论文_成荣君,张浩,曲晨,张雅萍,孙运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颈椎病,针灸,超声,疗法,扳机,穴位。

神经根论文文献综述

成荣君,张浩,曲晨,张雅萍,孙运强[1](2019)在《超声引导联合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功能障碍及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 icu lopathy,CSR)的疗效及对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YT20)评分、简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Barthel指数(BI)及改良MacNab疗效,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改良MacNab疗效优良率为83.9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6.07%(P<0.05)。治疗3周、3个月后,观察组的YT20评分和BI显着高于对照组,SF-MPQ及ND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血清PGE2、SP、MMP-3、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能够明显下调CSR患者的炎症、疼痛因子水平,改善颈肩部疼痛等症状及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仪器与医疗》期刊2019年06期)

崔党亚[2](2019)在《对比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际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分别为60人。其中对对照组实施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失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失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较少(P <0.05)。结论相比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治疗后,能够降低失血量,减小切口长度,并缩短住院时间。(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黄武炬[3](2019)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评估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以叁维重建成像技术评估患者的椎间孔狭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CT检查椎间孔数量为860处,共247处发生椎间孔狭窄,其中,年龄≥60岁、男性及C5~6发病患者的椎间孔狭窄率明显较高;而关节突骨质增生与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是椎间孔狭窄的主要发生原因。结论多层螺旋CT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狭窄有良好的评估作用,可准确了解狭窄部位及狭窄原因,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扈玫琳,张润萍[4](2019)在《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近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近5年来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报道,从单纯针刺、针刺结合其他疗法、多种疗法综合运用等多方面综述,为今后临床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张玉丰,徐军,陈敏[5](2019)在《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刺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证候群[1]。占所有颈椎病发病60%~70%[2],主要表现在颈部及手臂的疼痛和麻木,以及颈部的活动受限[3]。其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后,但随着手机和电脑的广泛应用,出现越来越多的"低头族"、"驼背族",使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现将近几(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磊,李吉胜,高峰[6](2019)在《高频超声显像引导下的温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频超声显像引导下的温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利用高频超声显像对患病部位精准定位,同时进行温针灸治疗。评价2组疼痛程度和颈部功能,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RI、VAS和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文版颈部结局评分(NOOS-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NOOS-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频超声显像引导下的温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李贞[7](2019)在《中药穴位熏蒸联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穴位熏蒸联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熏蒸,对2组干预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比较。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均出现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65,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中药穴位熏蒸联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周道平[8](2019)在《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采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放射性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病变部位椎间盘的高度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椎间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椎间盘高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较好的缓解疼痛,解决功能障碍,减小椎间盘高度,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陈颖璞,张晓峰,史达,鲁超,郭浩[9](2019)在《冲击波疗法结合“扳机点”“循经取穴”理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发散式冲击波疗法在"扳机点"及"循经取穴"理论指导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患者沿局部经络行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治疗组2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局部"扳机点"进行强化治疗,2组均每4 d治疗1次,共治疗5次。观察2组治疗效果,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末次治疗后及末次治疗后4周疼痛VAS评分及颈椎病临床评估量表(CASCS)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末次治疗后及末次治疗后4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发散式冲击波疗法在"扳机点"及"循经取穴"理论指导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单纯"循经取穴"理论指导下治疗。(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万甜,洪昆达,陈水金[10](2019)在《温针配合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温针配合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配和推拿治疗。2组治疗均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中IL-1、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83.8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IL-1、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IL-6、TNF-α含量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配合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减轻颈椎神经根炎症及神经根压迫,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神经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分别为60人。其中对对照组实施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失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失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较少(P <0.05)。结论相比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治疗后,能够降低失血量,减小切口长度,并缩短住院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根论文参考文献

[1].成荣君,张浩,曲晨,张雅萍,孙运强.超声引导联合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功能障碍及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9

[2].崔党亚.对比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际治疗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3].黄武炬.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评估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4].扈玫琳,张润萍.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近况[J].中医研究.2019

[5].张玉丰,徐军,陈敏.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J].湖北中医杂志.2019

[6].张磊,李吉胜,高峰.高频超声显像引导下的温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7].李贞.中药穴位熏蒸联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8].周道平.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9].陈颖璞,张晓峰,史达,鲁超,郭浩.冲击波疗法结合“扳机点”“循经取穴”理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10].万甜,洪昆达,陈水金.温针配合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J].福建中医药.2019

论文知识图

撕脱伤后1天硫堇染色脊髓横切面图撕脱伤后14天硫堇染色脊髓横切面图臂丛神经撕脱伤后1天运动神经元及其...臂丛神经撕脱伤后2天运动神经元及其...撕脱伤后2天胶质细胞超微结构撕脱伤后3天胶质细胞超微结构

标签:;  ;  ;  ;  ;  ;  ;  

神经根论文_成荣君,张浩,曲晨,张雅萍,孙运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