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框架论文_朱卫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总线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总线,框架,可编程,软件,卷积,高级,航天器。

总线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朱卫刚[1](2018)在《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农机控制系统框架与容错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农机装备代表着农业先进生产力,是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竞争的焦点。对于智能农机而言,其智能化受到底层通信、硬件结构、软件架构和算法的影响。底层通信是实现智能化的基础,硬件是实现智能化的支撑,软件是智能化的表现方式,算法是智能化的核心。为了缩小与国外智能农机的差距,本文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1)研究CAN总线拓扑结构优化及其协议制定和加密。针对通讯速度上限和总线长度的负相关问题,建立网络节点拓扑结构模型,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最小生成树模型,应用PRIM算法求解出最优路径。在已建立的拓扑结构基础之上,根据数据重要性、传输便捷性和传感器物理参数等因素制定CAN总线通信协议。综合考虑实时性、硬件需求和攻击难度等实际问题衡量各种加密算法,应用XXTEA算法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并对节点拓扑优化和数据加密实时性进行了试验验证。(2)设计智能农机通信拓扑结构和软件架构。智能农机控制平台针对不同传感器对处理器性能要求的差异,建立分布式硬件结构模型,搭建智能农机试验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从智能农机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把底层传感器驱动、通信协议制定、控制和决策等问题以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抽象,将每一个传感器驱动设计、通信设计、控制和决策设计分解并模块化从而解决问题,并对设计的硬件平台和软件进行了试验验证。(3)研究基于雷达的路径规划及容错机制下的路径跟踪。考虑到应用场景是具有标准行距和株距的标准化农场等原因,提出使用多线激光雷达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通过试验分析网格滤波参数对滤波的影响,确定滤波阈值和网格数量;依据雷达的物理参数设计邻域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邻域参数对聚类簇的影响从而确定密度聚类的邻域参数;设计可变邻域参数的DBSCAN算法进行障碍物聚类,利用Hough变换和最佳平方逼近对聚类进行直线检测和拟合从而规划路径。考虑到组合惯导系统定位信号丢失时设计容错控制策略,使用雷达重新规划路径,并通过试验验证雷达导航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2)

周咏梅[2](2016)在《基于FPGA总线框架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应用不断涌现,提高推理过程的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中存在大量可并行的操作,用硬件技术实现加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相比于软件的高精度浮点实现,利用有限位宽和近似方法实现的神经网络硬件可在节约资源和带宽需求的情况下大规模并行,从而获得性能增益。同时,针对精度敏感的深度学习网络应用,硬件实现带来的精度、开发周期、可扩展性等问题成为其在深度学习领域应用的巨大挑战。针对深度卷积网络的定点化带来的精度缩减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深度卷积网络的定点化评估方法,针对AlexNet网络详细分析了其精度影响,实现了网络模型的仿真软件。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典型深度卷积网络应用,定点化表示所带来的应用精度影响十分有限,通过合理选择数据位宽和近似化方法可在大幅缩减算法数据和运算精度的前提下保证应用精度,从而为大规模硬件定点化并行实现提供指导。针对深度学习网络硬件加速器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高级综合语言的深度卷积网络设计及实现方法,针对LeNet算法设计实现了基于HLS语言的定点化硬件并行加速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LS的深度卷积网络加速器相对于Matlab软件版本算法实现具有明显的加速效果;同时,与基于传统Verilog的实现相比,性能及资源代价差别不大。针对深度学习网络硬件加速器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FPGA标准内部总线AXI4(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 4.0)的深度学习算法加速器结构框架。该框架通过提供端口数目可配置的多端口存储器控制器,支持具有不同层数的卷积网络模型的加速器设计,并支持基于AXI4协议的第叁方模块。利用层间流水技术提出了基于AXI4的AlexNet加速器体系结构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加速器在资源略微增加的情况下得到了相比于非框架结构的定制加速器1倍的性能提升,同时提高了加速器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验证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1-27)

赵桔,李秦伟,徐安英,李祖伟[3](2015)在《基于软件总线的多变量通用算法框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软件总线为基础,设计了将每个分析算法视为一个软件构件,对软件构件进行统一管理,能对多个多变量算法进行任意组装的软件框架结构。采用此框架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并应用于铝电解槽分析系统,提高效率。(本文来源于《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徐超,曾学文,郭志川[4](2014)在《基于服务总线的智能电视资源管理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智能电视系统中多任务运行时面临的应用服务质量(QoS)保障和资源管控问题,提出基于服务总线架构的智能电视系统资源管理框架,其中资源监测模块监测系统中应用的资源消耗;资源规划模块对全局资源进行规划,对资源请求进行调度;资源执行模块管控应用进程资源请求,并分配资源。框架对系统中各类资源提供管控机制,根据应用的QoS和优先级对应用进行动态规划和调度,保障了资源的安全性和应用的QoS。(本文来源于《网络新媒体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李创业[5](2014)在《PCI_E总线框架下的数据通信平台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通信技术对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PCI_E总线以更高的传输速率逐渐取代了之前的PCI总线,将成为下一代的总线传输标准。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媒体数字语音教学的PCI_E高速数据传输平台,实现了上位机和终端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本课题在深入理解PCI_E总线接口的基础上,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核心,运用类ATM(异步串行通信协议)技术来完成实时数据的交互,最终完成整个平台设计。此平台在整体上分为PCI_E数据采集卡和自定义网络交换机两部分,分别从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逻辑设计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首先介绍了PCI_E数据采集卡,它实现上位机和网络交换机之间的数据通信。PCI_E端和本地端采用桥接芯片PEX8311来完成通信,本地端的数据处理与控制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III系列FPGA为核心,用VerilogHDL语言来编程实现。其中设计了与桥接芯片PEX8311的时序适配;提出了一种类ATM技术的传输协议,结合时分复用技术和异步串行通信帧间同步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无断裂通信;调用了双口RAM的宏模块,并通过门铃寄存器的中断机制来实现缓存的乒乓操作,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在采集卡和网络交换机的接口方面,介绍了串行器和解串器,将多路并行数据转为串行,并以LVDS差分传输的形式完成PCI_E端与交换机的数据交互。其次介绍了自定义网络交换机,它是PCI_E数据采集卡和终端之间数据通信的桥梁。以Cyclone系列FPGA为核心,编程实现了采集卡下发数据的拆分与终端上传数据的复合。最后介绍了整个数据传输平台的调试工作,包括调试软件的介绍和各项调试结果的分析说明。本课题研究的PCI_E高速数据传输平台能够同时支持64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有效吞吐量为361.2672Mbps,其数据流以恒速传输且不产生任何断裂。因此本文设计的高速数据传输平台可以满足数字语音教室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4-06-08)

李玲[6](2014)在《联动事件总线框架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套轻量级总线的思想,完成Web开发中需要联动功能的实现和应用。采用JavaScript脚本开发,运用面向对象的封装技术,讨论了总线、频道以及各种事件的处理功能的实现模式及方法,对其他开发项目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王海博,袁利[7](2014)在《基于内部1553B总线的航天器控制系统可测试性框架设计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测试性设计是提升系统研制效率和测试品质的重要方法.给出基于内部1553B总线的航天器控制系统可测试性设计的分层递阶结构,建立可测试性设计的模型框架,并对基于1553B总线的航天器控制系统可测试性设计的技术实现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TEAMS软件结合实例进行可测试性设计仿真评估,评估结果证明了这种可测试性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期刊2014年02期)

张翔[8](2014)在《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服务集成框架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IT应用系统在企业内部也随之产生,然而这些异构的、独立的、封闭的系统造成彼此之间很难集成,导致系统中出现信息孤岛,难以沟通协作。同时企业中也产生了一些遗产系统,将这些系统封装成Web服务,并能够通过总线技术与当前系统无缝隙地结合在一起,即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重新开发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综合企业服务总线和Web服务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服务集成框架——XDESB。通过对本系统框架用例和总体架构的分析,完成了流程配置与管理模块、服务总线模块和遗产系统封装模块的设计和实现。在流程配置管理模块中,通过一个可视化的界面完成了业务流程的部署和配置。服务总线模块中,设计了传输协议转换、数据类型转换和消息路由的策略,实现了异构系统的集成。遗产系统封装模块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将多形态遗产系统封装成Axis2平台下Web服务的方法。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表明,XDESB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满足了系统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吴昊宇[9](2013)在《基于CAN总线的通讯系统软件框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描述了工控领域中,基于CAN总线的通讯系统软件框架设计。文中分别介绍了该框架的总体结构,结构中各模块的主要软件流程,通讯帧的定义以及最后对整个机制的说明。该系统有比较好的实际应用性,能够适应很多产品的开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期刊2013年06期)

孟令斌[10](2013)在《基于桌面总线的嵌入式应用框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成熟,嵌入式设备已经延伸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嵌入式设备应用的类型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也使得嵌入式设备的市场竞争愈发的激烈。因此,如何缩短开发周期,开发出高效、稳定、易于维护且易于扩展的应用程序,并提高代码的复用度,是嵌入式应用的开发和设计人员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尤其是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web应用已经逐渐呈现出取代本地应用的趋势。目前互联网上已拥有数目众多的web服务及相应的web应用,新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的web应用也在不断的出现。嵌入式设备也需要具备更加充分的利用日益丰富的web应用的能力。基于以上两点,提出一种基于桌面总线的嵌入式应用框架。该应用框架的设计思想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分割,使用独立的服务进程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各个核心功能,并将这些核心功能封装成服务接口,各个服务进程之间及客户进程和服务进程之间使用桌面总线进行进程间通信,从而实现对各服务接口的调用。该服务端/客户端模式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将浏览器插件作为各服务进程的客户端,这样就可以实现在html页面中使用Javascript程序,通过浏览器插件调用各个服务的接口,从而对整个嵌入式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目前,该应用框架已应用于精伦电子的集约式智能终端及H3数字机顶盒等嵌入式设备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中,实际使用的情况表明,该应用框架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01-01)

总线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应用不断涌现,提高推理过程的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中存在大量可并行的操作,用硬件技术实现加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相比于软件的高精度浮点实现,利用有限位宽和近似方法实现的神经网络硬件可在节约资源和带宽需求的情况下大规模并行,从而获得性能增益。同时,针对精度敏感的深度学习网络应用,硬件实现带来的精度、开发周期、可扩展性等问题成为其在深度学习领域应用的巨大挑战。针对深度卷积网络的定点化带来的精度缩减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深度卷积网络的定点化评估方法,针对AlexNet网络详细分析了其精度影响,实现了网络模型的仿真软件。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典型深度卷积网络应用,定点化表示所带来的应用精度影响十分有限,通过合理选择数据位宽和近似化方法可在大幅缩减算法数据和运算精度的前提下保证应用精度,从而为大规模硬件定点化并行实现提供指导。针对深度学习网络硬件加速器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高级综合语言的深度卷积网络设计及实现方法,针对LeNet算法设计实现了基于HLS语言的定点化硬件并行加速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LS的深度卷积网络加速器相对于Matlab软件版本算法实现具有明显的加速效果;同时,与基于传统Verilog的实现相比,性能及资源代价差别不大。针对深度学习网络硬件加速器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FPGA标准内部总线AXI4(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 4.0)的深度学习算法加速器结构框架。该框架通过提供端口数目可配置的多端口存储器控制器,支持具有不同层数的卷积网络模型的加速器设计,并支持基于AXI4协议的第叁方模块。利用层间流水技术提出了基于AXI4的AlexNet加速器体系结构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加速器在资源略微增加的情况下得到了相比于非框架结构的定制加速器1倍的性能提升,同时提高了加速器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验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总线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朱卫刚.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农机控制系统框架与容错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8

[2].周咏梅.基于FPGA总线框架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3].赵桔,李秦伟,徐安英,李祖伟.基于软件总线的多变量通用算法框架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5

[4].徐超,曾学文,郭志川.基于服务总线的智能电视资源管理框架[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4

[5].李创业.PCI_E总线框架下的数据通信平台的设计[D].宁波大学.2014

[6].李玲.联动事件总线框架的建立[J].信息系统工程.2014

[7].王海博,袁利.基于内部1553B总线的航天器控制系统可测试性框架设计与验证[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4

[8].张翔.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服务集成框架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9].吴昊宇.基于CAN总线的通讯系统软件框架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

[10].孟令斌.基于桌面总线的嵌入式应用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自适应考试系统的服务总线框架总线框架图总线框架图模拟I2C总线的框架图交换总线框架总线框架设计图

标签:;  ;  ;  ;  ;  ;  ;  

总线框架论文_朱卫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