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线机构论文和设计-田景松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线机构,包括:卡线板,设置有至少一开槽,所述开槽直接与外界连通;及固线器,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卡线板,包括套线杆及第一紧固件,所述套线杆包括定位凸缘及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凸缘,所述套线杆内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所述定位凸缘及所述第一延伸段,线缆穿过所述通孔,并随着所述套线杆的固定而固定,所述第一紧固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套线杆移动。由于第一紧固件能够相对套线杆移动,开槽直接与外界连通,因而,只需要将第一紧固件稍微松脱,使第一紧固件不再夹持卡线板,即可将固线器取出,无需完整的取下第一紧固件,操作较为便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线板,设置有至少一开槽,所述开槽直接与外界连通;及固线器,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卡线板,包括套线杆及第一紧固件,所述套线杆包括定位凸缘及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凸缘,所述套线杆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定位凸缘及所述第一延伸段,线缆穿过所述通孔,并随着所述套线杆的固定而固定,所述第一紧固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套线杆移动;当所述第一延伸段放置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一紧固件向靠近所述定位凸缘的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卡线板夹持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定位凸缘之间时,所述固线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卡线板,线缆被所述卡线机构所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线板,设置有至少一开槽,所述开槽直接与外界连通;及

固线器,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卡线板,包括套线杆及第一紧固件,所述套线杆包括定位凸缘及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凸缘,所述套线杆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定位凸缘及所述第一延伸段,线缆穿过所述通孔,并随着所述套线杆的固定而固定,所述第一紧固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套线杆移动;

当所述第一延伸段放置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一紧固件向靠近所述定位凸缘的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卡线板夹持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定位凸缘之间时,所述固线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卡线板,线缆被所述卡线机构所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母,从而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一延伸段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缘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缘具有至少一个棱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板包括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板的端面形成阶梯结构,所述凸起与所述开槽的边缘具有预设距离,当所述固线器放置于所述开槽内时,所述定位凸缘抵接于阶梯结构,所述定位凸缘的棱角使得所述凸起阻止所述套线杆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设置于两个所述开槽之间,两个固线器放置于所述开槽内时,从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板还包括底板,所述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呈预设夹角,所述底板用于将所述卡线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线杆还包括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凸缘,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凸缘的相对两侧;

所述固线器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延伸段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延伸段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线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阻止线缆相对所述固线器随意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U形槽,并通过U形开口连通于外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零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卡线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线路的杂乱,通常会将线缆进行收束,以将线缆布设得较为规整。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例如,将网线插入到网口或者电线插入到开关内时,可以先使线缆固定,然后再插入到网口或开关内,以避免线缆摆动时产生松脱。传统的束线装置往往是多段式的,将线缆穿过一个穿孔后,从穿孔两端将两段部件固定,从而实现卡线,一旦操作不当,容易造成部件丢失,因而,束线操作较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统的束线装置往往是多段式的,束线操作较不便捷的问题,提供一种卡线机构。

一种卡线机构,包括:

卡线板,设置有至少一开槽,所述开槽直接与外界连通;及

固线器,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卡线板,包括套线杆及第一紧固件,所述套线杆包括定位凸缘及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凸缘,所述套线杆内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所述定位凸缘及所述第一延伸段,线缆穿过所述通孔,并随着所述套线杆的固定而固定,所述第一紧固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套线杆移动;

当所述第一延伸段放置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一紧固件向靠近所述定位凸缘的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卡线板夹持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定位凸缘之间时,所述固线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卡线板,线缆被所述卡线机构所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母,从而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一延伸段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缘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缘具有至少一个棱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板包括卡板,所述卡板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板的端面形成阶梯结构,所述凸起与所述开槽的边缘具有预设距离,当所述固线器放置于所述开槽内时,所述定位凸缘抵接于阶梯结构,所述定位凸缘的棱角使得所述凸起阻止所述套线杆的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设置于两个所述开槽之间,两个固线器放置于所述开槽内时,从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板还包括底板,所述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呈预设夹角,所述底板用于将所述卡线板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线杆还包括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凸缘,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凸缘的相对两侧;

所述固线器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延伸段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延伸段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凸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阻止线缆相对所述固线器随意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槽为U形槽,并通过U形开口连通于外界。

上述卡线机构,通过在卡线板上设置开槽,固线器可拆卸的连接于卡线板,从而在将固线器从开槽取出时,能够解除线缆的固定;第一紧固件套设在套线杆的第一延伸段上,并能够相对套线杆移动,第一紧固件在移动时,可以将卡线板夹持在定位凸缘和第一紧固件之间,从而实现了线缆的固定。由于第一紧固件能够相对套线杆移动,开槽直接与外界连通,因而,只需要将第一紧固件稍微松脱,使第一紧固件不再夹持卡线板,即可将固线器取出,无需完整的取下第一紧固件,操作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线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线机构的卡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线机构10的示意图,所述卡线机构10能够灵活的实现线缆20的布设,在线缆20固定时,可以将固线器110各部件装配好之后,再将固线器110插入开槽120a内即可完成固定,在拆卸时也无需将固线器110的各部件完全拆卸分离,即可将固线器110从卡线板120上拆分出来。

如图1所示,卡线机构10可以包括固线器110及卡线板120,固线器110可拆卸的连接于卡线板120,线缆20穿过固线器110而被固线器110所限制,卡线板120设置有至少一开槽120a,固线器110能够放置于开槽120a内,并相对卡线板120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2,固线器110可以包括套线杆112及第一紧固件114,套线杆112包括定位凸缘1121及第一延伸段1123,第一延伸段1123固定连接于定位凸缘1121,套线杆112内设有通孔112a,通孔112a贯穿定位凸缘1121及第一延伸段1123,线缆20穿过通孔112a,并随着套线杆112的固定而固定,第一紧固件114套设于第一延伸段1123上,并能够相对套线杆112移动。当第一延伸段1123放置于开槽120a内,第一紧固件114向靠近定位凸缘1121的方向移动而使卡线板120夹持于第一紧固件114和定位凸缘1121之间时,固线器110固定连接于卡线板120,线缆20被卡线机构10所固定。反之,当第一紧固件114向远离定位凸缘1121的方向移动至不再夹紧卡线板120时,即可将固线器110与卡线板120分离。固线器110与卡线板120的固定及拆卸过程无需将第一紧固件114与套线杆112完全分离,只需要使第一紧固件114与套线杆112具有一定间距即可。有利于在小范围内的操作,同时可以避免固线器110的部件在装配或拆卸过程中掉落或丢失,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段1123上可以设置有外螺纹,第一紧固件114可以是螺母,从而第一紧固件114和第一延伸段1123螺纹连接。当第一紧固件114与定位凸缘1121相对靠近时,将卡线板120夹持,从而使固线器110固定在卡线板120上。

定位凸缘1121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并具有至少一个棱角。例如,定位凸缘1121可以是四边形、六边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上具有多个棱角的不规则形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套线杆112还可以包括第二延伸段1125,第二延伸段1125固定连接于定位凸缘1121,第一延伸段1123和第二延伸段1125分别位于定位凸缘1121的相对两侧。固线器110还可以包括第二紧固件116,第二紧固件116套设于第二延伸段1125上,并能够相对第二延伸段1125移动,以靠近或远离定位凸缘1121。线缆20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二紧固件116,从而第二紧固件116阻止线缆20相对固线器110随意移动。

请参阅图2和图3,卡线板120可以包括底板122及卡板124,卡板124固定连接于底板122,并与底板122呈预设夹角,开槽120a设置于卡板124上,底板122用于将卡线板120固定。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卡板124大致垂直于底板122,卡板124上设置有两个开槽120a,从而,可以固定两根线缆20。可以理解,开槽120a的数量不限定为两个,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三个或更多个。

开槽120a直接与外界连通,以便于固线器110放入开槽120a内。例如,开槽120a可以是U形槽,并通过U形开口连通于外界。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卡板124上设置有凸起126,凸起126与卡板124的端面形成阶梯结构,凸起126与开槽120a的边缘具有预设距离,当固线器110放置于开槽120a内时,定位凸缘1121恰好抵接于阶梯结构,由于定位凸缘11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棱角,从而凸起126可以阻止定位凸缘1121的转动,进而阻止套线杆112的转动,从而在第一紧固件114和第二紧固件116相对套线杆112移动时,只需要转动第一紧固件114和第二紧固件116的即可,无需使用额外的作用力阻止套线杆112的转动,极大的方便线缆20固定时的操作,提升操作的便捷性。

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开槽120a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凸起126设置于两个开槽120a之间,两个固线器110放置于开槽120a内时,从两侧分别抵接于凸起126,使得凸起126可以阻止两个固线器110的套线杆112转动。

在使用上述卡线机构10进行卡线时,首先将线缆20依次穿过第二紧固件116及套线杆112,随后,将第二紧固件116套设于套线杆112的第二延伸段1125上,旋转第二紧固件116,使第二紧固件116向靠近定位凸缘1121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紧固件116与套线杆112实现螺纹配合而固定,随后,将线缆20穿过第一紧固件114后,使第一紧固件114固定在第一延伸段1123上,并使第一紧固件114与定位凸缘1121具有一定的间隙,此时,固线器110的各个部件之间相互固定且不易分离。将固线器110沿着开槽120a的开口放入开槽120a内,此时,调整固线器110的位置,使定位凸缘1121抵接于卡线板120,从而定位凸缘1121抵接于凸起126,旋转第一紧固件114,由于定位凸缘1121具有至少一个棱角,凸起126对定位凸缘1121的棱角具有阻挡作用,以阻止定位凸缘1121的转动,从而阻止套线杆112转动,因而,第一紧固件114相对套线杆112移动并靠近定位凸缘1121,直至将卡线板120夹持于第一紧固件114与定位凸缘1121之间,即完成卡线。当需要解除线缆20的固定时,只需要转动第一紧固件114,使第一紧固件114与定位凸缘1121之间的间隙略微大于卡板124的厚度,即可将固线器110与卡线板120分离,从而将线缆20连通卡线器拆除。

上述卡线机构10,通过在卡线板120上设置开槽120a,固线器110可拆卸的连接于卡线板120,从而在将固线器110从开槽120a取出时,能够解除线缆20的固定;第一紧固件114套设在套线杆112的第一延伸段1123上,并能够相对套线杆112移动,第一紧固件114在移动时,可以将卡线板120夹持在定位凸缘1121和第一紧固件114之间,从而实现了线缆20的固定。由于第一紧固件114能够相对套线杆112移动,开槽120a直接与外界连通,因而,只需要将第一紧固件114稍微松脱,使第一紧固件114不再夹持卡线板120,即可将固线器110取出,无需完整的取下第一紧固件114,操作较为便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卡线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1935.3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329556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H02G 1/00

专利分类号:H02G1/00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9楼

发明人:田景松;李选中;吴振志;吴涵渠

第一发明人:田景松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卡线机构论文和设计-田景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