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振: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和改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探索论文

林瑞振: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和改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探索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推动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做好各层级统计工作,不断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水平,成为当前统计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改善;问题;措施

当前国家统计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国家统计法实施条例的出台和实施,对如何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好地夯实统计工作基础,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价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统计形象。加强和改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对策研究,意义深远。

从1997年成立至今,20余年的发展历程之中,劲豹从未停止过自主创新的脚步。公司成立之初,方新通就带领劲豹成功研发生产出了全自动丝网印刷机,改写了丝印行业主要被手动和半自动设备"统治"的历史。此后,劲豹在全自动丝网印刷机领域连续攻关,不断突破,推出了一代又一代新产品。“我们刚刚研发了一款全球首创的产品,可能会给整个丝网印刷行业带来一次变革,目前暂时保密,或将在明年的PRINT CHINA上亮相。”方新通略有神秘地谈起的这款产品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劲豹会再一次引领行业变革吗?我们拭目以待。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1)罹患出血型甲状腺囊性结节的患者,且均自愿参加本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经超声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全身情况良好;(3)甲状腺结节既往未接受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激光消融等热消融治疗;(4)囊腔最大径线大于2 cm的结节;(5)病史在3个月以上(期间复查囊腔变大或未见明显缩小)或病史短暂但结节疼痛和(或)严重影响美观患者治疗意愿强烈者。排除标准:(1)超声检查显示囊内存在沙粒样钙化等疑为恶性病变的成分,被细针抽吸活检(FNAB)所证实;(2)既往甲状腺癌病史;(3)乙醇过敏史。

一、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统计数据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借助相关的统计数据,能够了解一定时期内国家政策推行情况以及宏观调控情况,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讯息,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进入转型探索的攻坚期,经济结构矛盾日益凸显,市场监管日益严格,新形势下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更加重要,如果统计数据难以保证,不能从源头上形成真实、客观、系统的统计数据信息,将不能有效发挥统计数据应有的价值,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决策的制定,甚至影响统计部门的权威性。行业发展变革日益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信息时代的到来统计数据变得更加重要,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时期需要重点加强的基础项目。

二、当前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国家统计四大工程有序推进,各级有关部门也在积极调整统计模式,政府部门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也更加重视。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结合基层实际,构建完善的统计制度体系,加强基层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管理。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统计实施细则,针对基层部门如何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统计执法、统计调查研究等提出更多的指导性意义,明确具体的要求,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推动基层统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强大的指导支持,另一方面要以开展统计四大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完善基础数据库,转变传统的统计模式,建立分层级的维护管理机制,根据不同要求建立数据动态维护管理体系,明确不同类型数据的维护方法,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不断拓宽统计范围,对存在交叉重复的内容及时进行整合,减少重复性劳动,提高基层部门对基层基础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做好市场预测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

为了进一步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和加强:

3.统计执法监督效能偏低。想要不断夯实统计基础管理水平,就需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加强统计执法监督。目前在统计执法监督制度建设层面很多内容不够完善,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执法存在走过场等情况,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如何加强统计数据监管形成严密的管理机制,从而导致统计数据出现漏项、缺项或者虚报、瞒报等情形,影响了统计执法的形象。

三、加强与改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具体对策

2.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有待进一步推进。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管理效率和质量,目前在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加上相关的统计人才能力和素质等相对较低,统计工作热情不高,影响了统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开展进程,一定程度上统计信息化建设停留在简单的数据传输和报表汇总方面,在统计数据挖掘和统计信息综合分析应用转化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深度研究。

1.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制度体系需要不断健全。目前国家出台了统计法实施条例,对如何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基层部门在开展基层基础建设活动中没有结合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方案和指导办法,从而导致在开展过程中出现执行走样,难以达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统计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内容指导性和约束性不强,从而不利于统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

2.完善统计数据信息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与执法监督。一方面要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将大数据、云计算相关的数据挖掘计算技术和统计基础工作进行融合,结合实际探索数据精简计算、高效计算和精准计算的综合计算机制,针对同一个数据多个部门提报的情况,建立完善的统计指标数据库,加强对各个指标的解释分析,明确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口径,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动态调整统计指标,切实形成更加符合实际的综合性统计数据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加强统计数据监督,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明确执法部门的具体职责,提高执法的独立性,切实引导广大执法人员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利来进行数据检查,加强资金投入,引入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各个端口的数据监测和动态分析,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及时进行比对分析,找出相关的原因,对出现虚报、瞒报、漏报和错报等行为严格查处,切实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3.打造高效专业优质统计队伍。要不断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统计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数据挖掘等方面引导他们提高专业技能,结合基层实际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效率。

总之,加强和改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需要结合国家新形势要求完善各层级统计制度体系,加强质量监督和执法监管,才能从源头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发挥统计数据应有的价值。

而“新汉学”一词进入中国官方话语系统,大概始于2012年国家汉办设立的“新汉学计划”,[13]这一计划的目的是资助有志于中国研究的各国青年学者来华学习与合作研究,但该计划并未从学术上界定“新汉学”这一概念。此后,2012年11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由国家汉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开始正式打出“新汉学”的旗号,其中有一个重要主题即“‘新汉学’的趋势与展望”;并且,从大会的另外四个主题即“中国道路与世界经济秩序”“文化差异与国际政治的走向”“传统伦理与人类的未来”“中国典籍的翻译及其当代意义:对译及其差异”中,可以看出“新汉学”对传统汉学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参考文献:

[1] 张伟良.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J]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6(1).

[2] 赵连旭.浅议加强基层基础统计工作[J] .管理观察,2016(3).

[3] 林颖.新常态下加强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研究[J] .消费导刊,2017(21).

[4] 耿丽娟.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消费导刊,2017(21).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9-0121-01

标签:;  ;  ;  ;  ;  ;  ;  ;  ;  ;  

林瑞振: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和改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