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基二乙醇胺论文_范兴钰,吴江,陈波水,丁建华,江泽琦

导读:本文包含了一甲基二乙醇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醇胺,甲基,脱碳,环氧乙烷,酸值,乙胺,传质。

一甲基二乙醇胺论文文献综述

范兴钰,吴江,陈波水,丁建华,江泽琦[1](2018)在《甲基二乙醇胺双油酸酯对润滑油在水土界面间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振荡平衡法对含甲基二乙醇胺双油酸酯(MDEAO)的润滑油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在水土界面间MDEAO对土壤吸附润滑油的动力学特征和吸附等温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MDEAO润滑油在水土体系中能较快地产生吸附,初始吸附速率大,在3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状态,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Lagergren伪二级动力学方程; MDEAO初始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时,随着MDEAO浓度的升高,土壤对润滑油的吸附量逐渐增大,促进吸附; MDEAO初始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时,MDEAO形成的胶束对润滑油的增溶效果好,土壤对润滑油的吸附量逐渐减小,抑制吸附;含MDEAO润滑油在水土体系中的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郑成明[2](2018)在《甲基二乙醇胺脱碳系统溶液结垢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系统垢样进行全组分分析,分析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碳系统溶液结垢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场实施情况总结出控制溶液温度变化、旁滤系统改造、活性炭预处理、换热器酸洗等应对措施,对使用MDEA脱碳工艺的用户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徐光年,阮果连,冯儒,朱继广[3](2018)在《不同链长的脂肪酸甲基二乙醇胺酯的合成工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烷基脂肪酸醇胺酯类季铵盐具有良好的织物柔软性、无毒、抗静电和抗菌性能,而且易于生物降解,因而成为相关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选取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和月桂酸等四种不同链长的脂肪酸分别与甲基二乙醇胺进行酯化反应,设计正交试验探讨在合成此类季铵盐的前驱体(烷基脂肪酸醇胺酯)时,脂肪酸烷基链的长度对其转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脂肪酸转化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酸与醇胺的摩尔比→酸的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脂肪酸的转化率逐渐降低。酯化反应最佳工艺为:脂肪酸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6∶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量为脂肪酸摩尔数的0.8%,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8h。在上述条件下,月桂酸的转化率达可达98.97%。(本文来源于《滁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蒋礼,陈龙[4](2018)在《粘有富甲基二乙醇胺溶液保温材料自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净化厂出于装置保温节能的需要,通常对装置及管线进行复合硅酸盐材料保温并外覆铝板保护层。在生产运行中发现粘有富甲基二乙醇胺溶液的保温材料出现两次自燃情况。下面就该情况发生原因做一些探讨。(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徐安莉[5](2018)在《基于叁乙胺和N-甲基二乙醇胺的CO_2开关溶剂的液液相平衡及相关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化学加工与分离过程中,盐析和精馏是从产品和水溶液中回收有机物质的常用方法。然而盐析会产生大量的含盐有机废水,而精馏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并导致部分溶剂挥发损失和污染环境。CO_2开关溶剂因其可逆,安全,环保无害的特征被广泛关注。若能将开关溶剂成功应用到有机物与水的分离过程中去,不仅可以实现简单操作,还能避免二次污染,安全,绿色,必将在工业应用上有极大的潜力。研究CO_2开关溶剂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体积性质、粘度性质、折光率和电导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而有关CO_2开关溶剂的相关物性数据和其应用于有机物分离回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鲜有报道。因此,本文选取了叁乙胺(TEA)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构建两种开关溶剂体系。选取叁乙胺构建亲水性可变的开关体系。实验测定了在283.15 K~303.15 K温度范围内不同配比的叁乙胺+水和叁乙胺+1,3-二氧五环+水在通入CO_2后密度、粘度、折光率、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计算了表观摩尔体积和粘度B系数,讨论了体积、粘度性质变化规律,运用Jones-Dole方程探讨了溶质-溶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以及CO_2开关溶剂的结构促进效应,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平均相对偏差(RAD)和标准偏差(SD)均较小。测定了亲水性开关体系([TEAH][HCO_3](叁乙胺碳酸氢盐)+1,3-二氧五环+水)、([TEAH][HCO_3]+1,4-二氧六环+水)和([TEAH][HCO_3]+四氢呋喃+水)在 283.15 K、293.15 K、303.15 K叁个温度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相应的叁元相图。采用e-NRTL模型对叁元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偏差很小,叁个体系的均方根偏差(RMSD值)最大分别为5.18×10~(-2)、5.19×10~(-2)和1.87X 10-3,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说明e-NRTL模型能很好地关联([TEAH][HCO_3]+1,3-二氧五环 + 水)、([TEAH][HCO_3]+1,4-二氧六环+水)和([TEAH][HCO_3]+四氢呋喃+水)叁元体系。选取N-甲基二乙醇胺构建离子强度可变的开关体系,测定了叁元体系([MDEAH][HCO_3](N-甲基二乙醇胺碳酸氢盐)+1,3-二氧五环+水)、([MDEAH][HCO_3]+1,4-二氧六环+水)和([MDEAH][HCO_3]+四氢呋喃+水)在283.15K、293.15K、303.15K叁个温度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相应的叁元相图。采用e-NRTL模型对叁元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偏差很小,叁个体系的均方根偏差(RMSD值)最大分别为5.30×10~(-2)、4.54×10~(-2)和3.46×10-3,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说明e-NRTL模型能很好地关联([MDEAH][HCO_3]+1,3-二氧五环+水)、([MDEAH][HCO_3]+1,4-二氧六环+水)和([MDEAH][HCO_3]+四氢呋喃+水)叁元体系。(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6-01)

胡豹,蔡正,陈诗瑶,晋梅[6](2018)在《双驱动搅拌器内N-甲基二乙醇胺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碳的传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驱动搅拌器,用MDEA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CO_2吸收实验,考察了吸收温度、双驱动搅拌器中上、下搅拌速率和进气流量对瞬时传质速率和平均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本文工况条件下,随着吸收温度和进气量升高,CO_2的瞬时吸收速率和平均传质系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上、下搅拌速率的增加,CO_2的瞬时吸收速率和平均传质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08期)

任换换[7](2017)在《基于甲基二乙醇胺的两性离子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形状记忆聚氨酯具有理想的物理化学性质,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智能生物材料,但因其生物相容性不理想,也限制了它们的在医用领域的应用。从而除了增加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形状记忆功能之外,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两性离子聚氨酯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制备工艺简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课题创新性的设计基于MDEA体系的形状记忆聚氨酯,通过两性离子化以及改性的方法,提高形状记忆聚氨酯的生物相容性,改善其形状记忆性能。首先通过溶液聚合制备HDI-MDEA为软段,HDI-BDO为硬段的SMPU。采用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DSC,TGA,DMA,POM和AFM对其热力学以及结晶性能进行测定。研究发现硬段含量低于20wt%的样品是无定形的,HDI-BDO硬段超过30wt%会形成半结晶硬相,这种形态满足SMP的基本结构要求。对该系列SMPU的形状记忆测试证明,HSC为20wt%的样品具有良好的热诱导双重形状记忆性能,且其具有100%的形状固定率和80%的形状回复率。这项工作为设计多功能含胺形状的记忆聚氨酯提供了一种新策略。然后以HDI,PEG6000,MDEA以及1,3-PS为原料制备SMPU-PS系列样品。采用FT-IR,~1HNMR、XP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DSC,TGA,DMA,POM和AFM对其热力学以及结晶性能进行测定。通过DMA、TGA、微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该系列样品的热稳定性和热机械性能;DMA形状记忆性能研究表明SMPU-PS系列样品均具有热致形状记忆性能,且随着样品中1,3-PS/MDEA比例增加,形状记忆性能有所提高,但当1,3-PS/MDEA比例过高时,反而会使形状固定率和回复率有所下降。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酶标仪、SEM等研究发现该系列样品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最后将SMPU-PS系列样品经KH560改性制备SMPU-PS-JL系列样品,并对它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采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DSC,TGA,DMA,POM和AFM对其热力学以及结晶性能进行测定;通过DMA、TGA、微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该系列样品的热稳定性和热机械性能。研究发现该系列样品相较于SMPU-PS系列样品来说,其热稳定性和热机械性能提高;DMA形状记忆性能研究表明SMPU-PS-JL系列样品的热致形状记忆性能先提高后降低。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酶标仪、SEM等研究发现样品SMPU-0.2PS-JL、SMPU-0.8PS-JL、SMPU-1PS-JL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其中样品SMPU-0.8PS-JL的细胞相容性良好且形状回复率也达到87%,是将形状记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结合最好的样品。(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7-06-30)

刘彬,刘贺磊,梁志武[8](2016)在《碳酸酐酶催化N-甲基二乙醇胺吸收CO_2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因其效率高、处理量大、成本低等优点而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化学吸收法CO_2捕集技术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对胺-CO_2-H_2O体系中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总结。利用停留(stopped-flow)技术,研究了基于碳酸酐酶特性活化的MDEA水溶液吸收CO_2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微量碳酸酐酶的存在可显着增强MDEA水溶液吸收CO_2中的表观速率常数,加快吸收速率;考察了酶浓度,胺浓度及温度对测定动力学数据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BCA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同时,升高温度测定的表观速率常数增大,利于提高BCA的活性,随着胺浓度的增加BCA的活性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8 煤化工精细化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09-24)

吴正岭,闫广学,吴彦彬,李永霞[9](2016)在《N-甲基二乙醇胺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环氧乙烷和一甲胺为原料制备N-甲基二乙醇胺,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N-甲基二乙醇胺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温度为160℃,反应压力为3MPa,反应时间为2h,一甲胺与环氧乙烷物料的物质的量比为1∶3时,产物N-甲基二乙醇胺的收率可以达到99%。(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6年08期)

刘义杰,刘淑荣[10](2016)在《N-甲基二乙醇胺的生产方法及发展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阐述了N-甲基二乙醇胺的主要生产工艺方法及应用状况,同时对国内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企业》期刊2016年03期)

一甲基二乙醇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系统垢样进行全组分分析,分析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碳系统溶液结垢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场实施情况总结出控制溶液温度变化、旁滤系统改造、活性炭预处理、换热器酸洗等应对措施,对使用MDEA脱碳工艺的用户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甲基二乙醇胺论文参考文献

[1].范兴钰,吴江,陈波水,丁建华,江泽琦.甲基二乙醇胺双油酸酯对润滑油在水土界面间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2].郑成明.甲基二乙醇胺脱碳系统溶液结垢治理[J].石化技术.2018

[3].徐光年,阮果连,冯儒,朱继广.不同链长的脂肪酸甲基二乙醇胺酯的合成工艺探讨[J].滁州学院学报.2018

[4].蒋礼,陈龙.粘有富甲基二乙醇胺溶液保温材料自燃分析[J].石化技术.2018

[5].徐安莉.基于叁乙胺和N-甲基二乙醇胺的CO_2开关溶剂的液液相平衡及相关物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8

[6].胡豹,蔡正,陈诗瑶,晋梅.双驱动搅拌器内N-甲基二乙醇胺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碳的传质研究[J].山东化工.2018

[7].任换换.基于甲基二乙醇胺的两性离子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深圳大学.2017

[8].刘彬,刘贺磊,梁志武.碳酸酐酶催化N-甲基二乙醇胺吸收CO_2的动力学研究[C].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8煤化工精细化发展论坛论文集.2016

[9].吴正岭,闫广学,吴彦彬,李永霞.N-甲基二乙醇胺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6

[10].刘义杰,刘淑荣.N-甲基二乙醇胺的生产方法及发展建议[J].河北企业.2016

论文知识图

短链含胺硼酸酯一步合成法的反应示意...一92.09/LN一甲基二乙醇胺在不同...一10不同浓度的N一甲基二乙醇胺缓...一13N一甲基二乙醇胺与苯并叁哇以...一nN一甲基二乙醇胺与苯并叁哩的...一23N一甲基二乙醇胺的多元复配比...

标签:;  ;  ;  ;  ;  ;  ;  

一甲基二乙醇胺论文_范兴钰,吴江,陈波水,丁建华,江泽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