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论文_伍玲丽,杨玉蓉,张丽,刘小红,司友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电泳,结构,固氮,相异,延胡索,磁学。

纳米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伍玲丽,杨玉蓉,张丽,刘小红,司友斌[1](2019)在《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固氮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纳米银在土壤环境中的风险,采用土壤培养方式,比较了不同浓度10 nm的纳米银(10、25、50 mg·kg~(-1))和50 nm的纳米银(25、50、100 mg·kg~(-1))暴露对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以及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减少,且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流行杆菌属(Vulgatibacter)和厌氧黏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而固氮弧菌属(Azoarcus)的丰度上升,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10 nm的纳米银暴露7 d对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50 nm的纳米银暴露90 d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最小;10 nm和50 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28 d,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下降18.96%~47.28%和17.42%~27.78%;土壤固氮活性随着纳米银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0 nm和50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90 d后,土壤固氮酶活性下降了14.55%~27.47%和17.87%~21.79%。研究表明,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及固氮作用具有负面影响,且影响程度与其尺寸、剂量以及暴露时间有关。(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柳,陈季芳,杨雄风,刘敏,陆亚林[2](2019)在《热处理温度调控Co_3O_4介孔纳米片的孔结构及OER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Co_3O_4纳米片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材料,其多孔结构影响电催化析氧(OER)的性能。通过溶剂热法结合热处理调控Co_3O_4纳米片的多孔结构,并利用XRD、SEM、TEM和N_2吸附-脱附(BET)等方法表征了不同煅烧温度(300、400、500℃)下的物相与多孔结构。电催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o_3O_4纳米片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93. 02 m~2/g)、最优的介孔孔容(0. 196 cm~3/g)的多孔结构(300℃煅烧样品),表现出最优的OER性能:起始电位为1. 539 V,过电势为0. 37 V,Tafel斜率为49 m V/dec。(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卫毅梅,柏杨巍,刘丹妮,郭东衡,徐林辉[3](2019)在《纳米TiO_2表面晶相结构转化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对于调控其催化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高温煅烧的方法诱导锐钛相纳米TiO_2发生金红石相转变,对其光催化活性和金红石相含量分析发现,仅少量的金红石相生成可显着提高纳米TiO_2光催化活性,同时明显改变催化体系中不同自由基的相对含量。·OH的生成浓度仅有稍微增加,而O_2·~-的浓度从0. 233μM/h迅速增加到0. 501μM/h,说明煅烧过程诱导纳米TiO_2的表面结构发生显着改变,金红石相TiO_2优先在纳米TiO_2颗粒表面区域生成。通过与模型金红石相/锐钛相纳米TiO_2表面异质结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表面晶相异质结构可显着提高纳米TiO_2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李阳杰,周敬[4](2019)在《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考察其药动学行为。方法乳化-超声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后,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情况。12只大鼠灌胃给药(30 mg/kg)后眼眶静脉取血,测定延胡索乙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为(82.38±0.69)%,载药量为(12.46±0.31)%,粒径为(193.57±7.14)nm,PDI为(0.171±0.055),Zeta电位为(-19.4±1.3)mV,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符合Weibull释药模型。与原料药比较,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_(max)显着延后(P<0.05),C_(max)显着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到200.13%。结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显着促进延胡索乙素体内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5](2019)在《韩国开发出氧化铝、铜纳米结构合成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韩国成均馆大学裴宗玉(音译)教授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项化学工艺,利用氧化铝和铜制备成纳米结构的合成催化剂,可实现从二氧化碳中提炼出有用的石化中间体——二甲醚。据了解,从二氧化碳中制备甲醇和二甲醚等中间体,可以合成生产出不同的石油化工原料,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和地球温室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实现二氧化碳的综合循环利用。实际上,此前已经有技术实现了从二氧化碳中制备甲(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9年12期)

陈浩禹,张亦文,吴忠,秦真波,吴姗姗[6](2019)在《金属含量对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同时具备高的磁化强度及电阻率,从而实现更好的高频软磁特性。方法通过磁控共溅射的方法,在不同金属靶功率下制备了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并探究金属含量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电学和静态磁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薄膜中的金属颗粒被非晶态的TiO_2分散。金属含量的增加可以显着提高纳米颗粒薄膜中金属颗粒的结晶性,降低薄膜电阻率,并且通过改变金属含量,可使薄膜逐渐从超顺磁态向铁磁态转变,达到精确调控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磁学和电学性能的目的。结论在金属含量达到54%时,实现了高电阻率和高饱和磁化强度共存,有望得到具有高频软磁特性的纳米颗粒复合薄膜。(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王心悦,王吉会,高志明,夏大海,胡文彬[7](2019)在《热处理对电沉积纳米晶铬镀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善H13钢表面纳米晶Cr镀层的微观结构和耐腐蚀性能。方法利用电沉积技术在H13钢表面制备纳米晶Cr镀层,并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调控Cr镀层的结构和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中性盐雾试验(NSS)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Cr镀层的表面形貌、粗糙度、相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结果采用电沉积技术成功在H13钢表面制备出体心立方结构的纳米晶铬镀层,其晶粒和微裂纹尺寸随着热处理温度(200~600℃)和保温时间(1~2h)的增加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达到400℃时,镀层表面检测到Cr2O3氧化层,并随着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氧化程度逐渐增大。此外,Cr镀层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600℃下保温2h后,镀层硬度为(499.8±9.3)HV0.2,与镀态((749.0±13.2)HV0.2)相比,大约下降了33%。然而,经500℃和600℃热处理的镀层具有最好的耐蚀性能,盐雾试验后,镀层表面未见明显腐蚀缺陷,保护评级为10级。结论随着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镀层晶粒变大,表面氧化程度加剧,耐蚀性能显着增强。(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康浩,潘文平[8](2019)在《电泳沉积纳米二氧化钛陶瓷涂层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泳沉积法(EPD)制备薄膜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成膜快,被镀件(用于沉积薄膜的基体)形状不受限制,薄膜厚度均匀,并且其厚度在较大范围内可控等优点。二氧化钛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在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利用电泳沉积法制备出了均匀的二氧化钛薄膜,研究了二氧化钛在悬浮介质中的核电机理;考察了二氧化钛粉末在有机悬浮液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并且研究了电泳工艺参数对电泳沉积量的影响;特别研究了助剂PEG(聚乙二醇)对电泳膜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助剂PEG对二氧化钛膜性能影响的原因;研究了电泳沉积的动力学规律,为今后制备含二氧化钛的层状复合材料打下基础。笔者还通过研究不同的烧结温度对二氧化钛晶型的影响且定性的表征了光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2019年12期)

吴荣辉,马丽芸,张一帆,刘向阳,于伟东[9](2019)在《银纳米线涂层的编链结构纱线拉伸应变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柔性纱线拉伸应变传感器,将蚕丝加捻得到的蚕丝纱编织为闭口编链组织结构;通过多元醇还原硝酸银的方法制备银纳米线,在银纳米线的乙醇分散液中通过浸渍方法对基底纱线进行导电修饰,最终得到银纳米线涂层的编链组织拉伸应变传感器,研究了该组织结构拉伸应变传感器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结果表明:编链组织结构的传感器具有显着的拉伸应变传感性能,该纱线传感器的电阻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拉伸应变小于5%的范围内,拉伸应变系数高达20. 14;传感器在0. 01~1. 00 Hz的拉伸频率范围内有稳定的响应,且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高文元,黄菲,Cristiana,L.Ciobanu,Nigel,J.Cook[10](2019)在《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矿物微量元素和纳米结构对多阶段成岩成矿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部的二迭纪镁铁–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中赋存了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是研究岩浆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也是揭示岩浆分异过程中Fe–Ti–V元素富集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该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钒钛磁铁矿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同时还伴生钴、铬、镍、镓、钪等10多种稀有贵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价值极高。在攀枝花层状侵入体的兰家火山矿段采集了一套代表其下部含矿岩体的地质样品。通过电子探针原位获得矿物的微区主量元素成分特征,并运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原位获得矿物微区微量元素成分特征。(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纳米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Co_3O_4纳米片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材料,其多孔结构影响电催化析氧(OER)的性能。通过溶剂热法结合热处理调控Co_3O_4纳米片的多孔结构,并利用XRD、SEM、TEM和N_2吸附-脱附(BET)等方法表征了不同煅烧温度(300、400、500℃)下的物相与多孔结构。电催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o_3O_4纳米片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93. 02 m~2/g)、最优的介孔孔容(0. 196 cm~3/g)的多孔结构(300℃煅烧样品),表现出最优的OER性能:起始电位为1. 539 V,过电势为0. 37 V,Tafel斜率为49 m V/dec。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伍玲丽,杨玉蓉,张丽,刘小红,司友斌.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固氮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2].刘柳,陈季芳,杨雄风,刘敏,陆亚林.热处理温度调控Co_3O_4介孔纳米片的孔结构及OER性能[J].现代化工.2019

[3].卫毅梅,柏杨巍,刘丹妮,郭东衡,徐林辉.纳米TiO_2表面晶相结构转化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J].现代化工.2019

[4].李阳杰,周敬.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J].中成药.2019

[5]..韩国开发出氧化铝、铜纳米结构合成催化剂[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9

[6].陈浩禹,张亦文,吴忠,秦真波,吴姗姗.金属含量对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7].王心悦,王吉会,高志明,夏大海,胡文彬.热处理对电沉积纳米晶铬镀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8].康浩,潘文平.电泳沉积纳米二氧化钛陶瓷涂层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J].陶瓷.2019

[9].吴荣辉,马丽芸,张一帆,刘向阳,于伟东.银纳米线涂层的编链结构纱线拉伸应变传感器[J].纺织学报.2019

[10].高文元,黄菲,Cristiana,L.Ciobanu,Nigel,J.Cook.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矿物微量元素和纳米结构对多阶段成岩成矿的指示[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论文知识图

电子束沉积金属纳米颗粒薄膜的聚合物...核/壳纳米量子点的透射电子显...核/壳/壳结构纳米量子点...核/壳/壳结构纳米量子点...杯[4]芳烃上缘羧基衍生物8晶体结构中...脱合金时间对纳米多孔形貌的影响

标签:;  ;  ;  ;  ;  ;  ;  

纳米结构论文_伍玲丽,杨玉蓉,张丽,刘小红,司友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