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启东市2262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环境恶化问题,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控制建筑使用时的能源消耗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暖通空调技术的创新,充分贯彻绿色建筑理念,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暖通空调技术;发展;建筑节能
1暖通空调技术发展概述
暖通空调是兼具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大功能的空调器。因为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为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因此对这三个功能进行综合得出简称,即为暖通空调。暖通空调的存在在节能、环保以及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充分贯彻了热冷计量政策。具体来说,暖通空调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1)供暖技术:实施分户热计量;改造供暖系统;新型供热器的应用;低温底板辐射供暖;区域热供、冷供、冷热电联供技术;(2)制冷技术:新型制冷型、含氟氯烃制冷剂替代物、天然制冷剂以及新型制冷循环;(3)通风技术:冬夏季住宅通风、医院疾病控制通风、医院空调洁净通风技术、地铁或商场公共场所通风等;(4)蓄能技术:低温送风技术、冰蓄冷空调、水蓄能技术、蓄热供暖等。具体来说,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还受到两方面的限制:第一是围护结构作用。围护结构按照内外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外围护结构主要是外墙、屋面与窗户,而内围护结构主要是内隔墙、室内地面与天棚等。在北方,采暖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损失比例较大,因此要想促进暖通空调节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改善。第二是规划设计的作用。建筑规划设计能够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指导,规划节能设计需要考虑建筑选址、功能分区、道路布局、建筑走向、主导风向、太阳辐射等,即对建筑物微气候环境进行优化,尽量应用主导风、地形地貌与太阳能的优势。节能规划设计要对环境小气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辐射方面、地理方面以及大气环境方面,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变不利为有利,让微气候环境能够对节能带来便利。
2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技术
2.1合理选用设计参数
第一,为了节能,采暖空调不能太高或太低的温湿度,新风量也不能过大。夏季室内温度提升1℃,能使能源消耗减少11.2%。湿度由60%提升到70%,一样能节能17%。新风负荷占空调30%左右的总负荷,在满足生产工艺、卫生需求条件下,减少新风量对节能效果控制好也非常明显。第二,要思考逐时系数和同时应用系数。在定风量情况下逐时系数为各房间逐时最大值之和,变风量系数状况下是各房间逐时之和的最大值。朝向不一样的房间,逐时系数也不相同,所以空调机组的分担比例也要不一样。对于使用以水为媒介的系统,还要考虑同时应用系数的不同。第三,新风系统应采用变新风比系统。变新风比系统相对全新风空调系统,全年约能节能10%以上,因此这部分能耗也不能小看。
2.2热源的优化选择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经过中,要依据项目建筑的现实状况,对热源进行合理选择。通常状况下,中国市场常见的热源类型关键为:热泵、热电站、区域锅炉房、小型锅炉、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水机组等。以能源的运用效率来看,普通热电站的运行效率最高,位居其次的是热泵技术。热泵关键运用自然中包含的很多可再生、低品位能源作为热源,像地表水、太阳能、大气、地热等,经过运行压缩机,在热源中吸取热能,提升温度以后传输到高温热源中。依据热泵的能源不一样,能够分为两大类,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分为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中央空调系统。以地埋管为代表的地源热泵系统,能够完成最少30%以上的节能目标: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其供热效率和燃气锅炉基本相同,但是溴化锂直燃机组可实现制冷,而锅炉只能制热。
2.3蓄能技术
蓄能就是指在电力要求低谷时对制冷、制热设备进行启动,把形成的冷或热储存在某种媒介中,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放出保存的冷或热释并着眼于大规模、长时间运用。在蓄能技术中,通常要求储能密度大、变换损耗小、运行费用低、维护相对容易与环境不容易污染。在二十世纪末,这一技术开始普遍运用。巴西则是这一技术运用特别成功的国家。其应用抽水蓄能电站,把电能成本由每度3.5美分降低到了2.5美分。使用蓄能技术,能够使城市办公建筑电网的谷峰差减少,让电网的运行效率提升,有效配置能源资源,而且保护城市办公建筑生态环境。
2.4变流量技术
使用变流量技术可以有效完成绿色生态建筑的节能。在实施空调暖通系统设计时,要依据当地不利气象条件实施负荷和选择设备,所以空调暖通系统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它的设计负荷要比现实负荷大,而且现实负荷是时刻改变的。因此,作为冷量和热量载体的空气与水,它的流量也要随着空调暖通的现实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控制热媒流量可以有降低热媒输送能力,提升空调暖通系统的节能效果。在最大限度节省能源的同时满足时刻改变的负荷要求,且对空调暖通系统实施有效地动态控制是这些年空调暖通技术范围的重点研发方向。
3应用暖通空调技术实现建筑节能的建议措施
3.1做好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
要对建筑地址合理选择;对建筑外部环境合理规划;对建筑形体合理设计,通过这几点来对建筑小环境的微气候进行改善。建筑形体设计,能对建筑室外微环境充分应用与改善。主要是设计建筑各部件的结构构造,合理分隔建筑内部空间。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对相关软件加以应用来进行优化设计。
3.2加强对围护结构的重视
建筑能耗、环境性能、热舒适环境、室内空气质量与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的设计有重要的联系。一般来说,围护结构增大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5%左右,但是节能效果却能够提升20%到40%。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加以改善,降低建筑在夏季时产生的冷热消耗。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其一,加强围护结构组件的热工性能,它主要通过对其组成材料热工性能加以改善来实现。其二,按照当地气候与建筑地理位置及朝向来对围护结构组合优化设计。其三,对围护结构中部件与组合进行分析,评价其技术性与经济性,以保证所选围护结构技术的可行性。
3.3降低热媒介能耗
暖通空调系统的各个环节的能耗都需引起重视。要以具体设计与运行情况为立足点,建构具有整体性的建筑空调节能体系。热媒介质传输系统在暖通空调中较为重要,热能的输出方式与选取的材料都能影响到节能问题,选择直埋管等保温草料能对热水预制保温,降低热能传输中存在的损失。此外,要应用计算机系统对空调系统供暖情况全面测试,借助平衡阀或智能管网来对配置管网流量进行优化。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也可以对动力传输系统进行应用,实现动力系统设计施工的优化。动力系统要采用运行效率高、负荷性质好、温差大的供应管道,应用有效合理的动力设备,以提升传输效率。
结束语
所谓建筑能耗,指的是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建筑在使用时无论是采暖通风,还是热水供应以及居民在炊事或电器用电时都需要使用较多的能耗。其中能耗最高的部分为建筑的采暖与空调能耗。现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就让我国建筑的能耗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暖通空调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子涵.谈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07:190.
[2]邵洪岩.节能技术与暖通空调系统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24.
[3]李菊梅.论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31.
[4]张宏祥.建筑节能中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现状和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