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丽斌:以景促情物我两相宜——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探究论文

赖丽斌:以景促情物我两相宜——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探究论文

摘 要:众所周知,记叙文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表情达意、记录生活的主要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引导利用质朴的语言,写出充实的内容,表达深刻的情感,实现以景促情,物我两相宜。立足于此要求,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指导学生写记叙文进行了探究。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实施记叙文写作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技法;教学对策

记叙文写作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因为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应用下,大部分学生机械地组建文字语言,内容不足,情感浅薄。就记叙文写作而言,其需要达成“以景促情,物我两相宜”,即“情景交融,写出意境”这样的境界。但是,当前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与此要求是相违背的。面对此情况,教师在组织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结合情景交融和写出意境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教给学生记叙文写作技法,使其在方法的灵活运用下,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那么,到底什么是情景交融,写出意境呢?我们要如何在记叙文写作中引导学生以景促情,物我两相宜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详细说明。

一、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要求

记叙文写作的最高境界是“情景交融,写出意境”。所谓的情景交融是指在书写的过程中,实现周围环境与人物情感的紧密结合,以环境的描写、气氛的熏染等烘托出人物的情感,从而将景和情结合起来,实现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那么,我们需要如何在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学会情景交融呢?这是值得探究的。

二、 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

(一) 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感知记叙文写作技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如何利用语言文字深刻地表露情感是一项较为困难的活动。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活动参与中,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抒发情感,如何将情景融合起来。面对此情况,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入手,引导其感知记叙文的写作技法,如此才能使其在经验的积累下,自主动笔书写。引导学生自主感知记叙文的写作技法,单靠教师的语言讲述是不行的。教师在长期的语言讲述下,将走回传统的照本宣科的老路,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是难以建立对写作技法的深刻认知的。众所周知,写作是输出语言的渠道,而阅读是输入语言的渠道,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在记叙文写作教学开展中亦是如此,教师需要以阅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文本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探索写作技法等,为其学以致用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在组织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技法教学的时候,一般会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细细分析其写作内容、写作特点、写作技法等,从而建立对记叙文写作技法的感性认知。以《济南的冬天》为例,这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利用质朴的语言刻画了济南的冬天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在书写的过程中,老舍先生主要利用了抓住主要景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写法。对此,我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以“读”为中心,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字语言,从中感知写作技法,领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具体地,在阅读过程中,我结合文本内容,向学生提出了怎样的问题: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来描写此特点的?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展现了怎样的情感呢?如此问题看似是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实则是在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写作技法,感知情景交融。在文本中,作者借助对比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无风、响晴、无毒日这样的济南的冬天,在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中,寄托了自身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在学生掌握了此技法之后,我采取仿写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地刻画自己家乡冬天的特点。在刻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运用其中,在景致描绘中寄予深刻的情感,为其自主书写记叙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专门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技法

审清题目是学生写好记叙文的第一步,如果在参与写作活动的时候,没有审清题目,其如何将情景交融起来呢?所以,我在组织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教给学生的第一个技法就是审清题目。在审题的时候,学生要审什么呢?我觉得,其首先要审视题目,读懂题目中所蕴含的潜台词,以此透过表象发现其主旨,进而找准写作方向。一般情况下,记叙文的作文题目是词语、短语。不管是哪种形式,都需要学生找出主旨,这样才能在读懂题目的情况下,获取写作意图。我在指导学生审题的时候,一般会引导其分析此题目是否具有蕴含的意思,其表层意义是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比如,“阳光无处不在”此题目,其表层含义指向阳光本身,而其实际意义则指人需要有爱心,人间处处有真情的。在把握了此实际意义之后,学生才能选择适宜的素材,寄予情感,为情景交融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叙文的写作技法是多种多样的,在阅读教学活动参与中,学生通过对文字语言的品析可以建立对其感性的认知。为了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写作技法,教师需要回归写作教学,将不同的写作技法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目的明确地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法,提升其记叙文写作水平。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教给学生这样的写作技法。

(2) 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5.“其事亲尽孝,或万里寻亲,或三年庐墓,或闻丧殒命,或负骨还乡者,洪武时,则有丽水祝昆……昌平刘驴儿……”——《明史·孝义》

(1) 利用景物描写烘托氛围

就当前的记叙文写作而言,出现了大量的含有关联词的题目,如“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对这一题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失去”是原因,“懂得珍贵”是结果,把握了此关系,才能顺利书写。而且,在这样的书写过程中,才能着重地描绘细节,以此将自身的情感或想法寄托在细节中,实现思想中心的深化。所以,这是我在组织记叙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给学生第二个技法。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学生还会遇到较长的题目。面对此情况,为了帮助其理清关系,把握写作重点,我一般会要求按照语法结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借此探寻出文本主旨。

在记叙文写作中,对景物的刻画可以创设一种特定的环境,烘托出特定的氛围,从而自然而然地将人物的心理活动、情趣等展现出来。比如,在《羚羊木雕》中,作者就这样进行了景物的刻画:“我一个人慢慢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这样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清冷的画面,在人物动作、心理活动等辅助下,表现出了作者对朋友的反悔,在心灵上所承受的痛苦,悲凉的心情感染着读者。所以,我在组织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会采取案例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品析文字语言的过程中,掌握景物描写烘托氛围此作用,以此积累记叙文写作技法,学会用景物描写寄予情感。

(3) 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2. 理清关系,把握重点

病菌的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三年左右,玉米播种发芽时,冬孢子同时萌发侵入玉米。从种子萌发至5叶期,都可侵染。病菌侵入后,蔓延在生长锥基部的分生组织中,花芽分化时菌丝向上蔓延至花蕾原始体,形成丝黑穗。

3. 描写景色,娓娓道来

1. 审清题目,明确方向

个体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的。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其都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气质、个性等。所以,在组织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鼓励学生运用景物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比如,在组织了《陋室铭》之后,我鼓励学生仿照作者利用周围环境烘托清高人物的方法,进行书写。在此次书写的过程中,我执教的班级的一名学生,利用白雪展现了人高洁的品质和积极乐观的性格。如“人需要一场白雪来洗涤心灵上的污垢,让这些污垢随着白雪的融化而流走,从而开辟一个新的人生。”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在加强与韩国高校的学习与交流,一些学生也会选择去韩国留学进行学习与交流,通过对韩国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直接接触使其韩语学习得到很大帮助,提高了韩语交流水平。但获得出国交流机会的毕竟只有少部分人,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学校进行韩语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韩语知识的部分讲解,致使学生对韩国文化以及语言文化的了解与认知较为浅显、片面,导致学生的韩语交流能力得不到提高。

【实验装置制作过程】1.如图2,在一个橡胶塞上用打孔器打两个孔,一个用来安装自行车轮胎充气阀,另一个用来安装电子数显温度计。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想实现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景的描写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这里对景致的描写,并不是在单纯地将景色展现出来,而是要借助景色写渲染氛围、烘托情感的。由此,我在组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时候,会教给学生描写景色的方法,发挥景色作用,寄予情感。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其除了可以起到烘托氛围、刻画人物形象等作用之外,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在《散步》这篇文章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这样的景色。如此景物描写在此看似很突兀,但却为下文一家人散步做好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基于此,我在组织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就鼓励学生利用景物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以“我的母亲”为主题的记叙文写作活动开展中,我执教班级的一名学生,借助此方式,写道:“朦胧的晨曦中,我的耳边萦绕着一首交响曲,细细听来,原来灶前锅碗的碰撞发出的奇异声响。迷迷糊糊地,我睁开眼睛,看到了妈妈忙碌的身影。妈妈起这么早,为我做饭……如今,我已长大,每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您忙碌的身影。”如此景物描写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展现了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实现了借景抒情。

4. 精炼语言,精益求精

在记叙文写作活动开展中,就算学生掌握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但是其语言使用不地道,无法准确地刻画景物,展现情感,一切都是白谈。可以说,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写作的质量。由此,我在组织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从语言运用入手,教给学生写作技法。在记叙文写作中,要想实现语言的生动、形象,形容词、动词等是不可缺失的,其使用决定了人物形象是否突出,情感是否到位。基于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引导学生对具有情感色彩的词汇进行对比,以此根据情感的强弱选择适宜的词汇。因为词语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展现出最为真实的含义的。所以,学生在选择词汇之后,我会创设语境,引导其在具体运用中,再次对比词汇的使用是否得当,是否传神,从而掌握词汇运用技巧。

总之,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把握记叙文写作的特点,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感知写作技法;针对写作教学,教给学生记叙文习作技法,如审清题目,明确方向;理清关系,把握重点;描写景色,娓娓道来等,从而使其在技法的掌握下,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实现情景交融,提高写作质量。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涉农信贷领域的难点在于缺乏抵押担保物品。服务于乡镇、村的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较为滞后,严重制约了涉农保险的发展。农村金融创新需要构建健全的覆盖全产业链的农村保险体系,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在农业生产、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环节,提供多类保险险种,为农民和经济合作组织提供金融风险防范保障。

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列宁对对立面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作了阐述。他认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9]407列宁具体研究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关系,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9]408。因此,列宁特别注重“对立面的统一”。他认为学者应该认真“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和“在什么条件下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9]88。

参考文献:

[1]朱晓雨.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

[2]葛亚杰.初中记叙文写作的语言优化教学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3]陈华宗.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难点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8):96.

① 《初中记叙文写作异质合作分层教学策略研究》ZPKTY18008。

作者简介:赖丽斌,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标签:;  ;  ;  ;  ;  ;  

赖丽斌:以景促情物我两相宜——初中记叙文写作技法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