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乔: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论文

刘晓乔: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 要:目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7 年1 月至2018 年2 月所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 例,以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平分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49 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顺从性,治疗效率。结果 治疗后第9 周,实验组的对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的治疗效率91.84%高于参照组75.51%,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会对社会造成较大威胁的疾病。精神科常会有患者未经过准许就离开医院,自控能力不正常,这对于治疗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常常希望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1],进而提高治疗效率,因此在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更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辅助患者尽快康复。本文通过对我院于2017 年1月至2018 年2 月所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 例进行分析,评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2]。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将我院于2017 年1 月至2018 年2 月所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9)和参照组(n=49)。其中参照组男30 例,女29 例,年龄在18-53 岁,平均(32.3±2.7)岁,患者,在日常生活多鼓励赞美患者[4]。⑥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多参与娱乐项目,并且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⑦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变化评分,对于评分不合格的患者,要进行心理补救手段,对于有可能产生的意外提前告知,避免患者因为自身缺少专业知识,而恐慌。⑧科学服药行为能力锻炼,纠正患者对药物的恐惧,告知在日常上如何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18.0 软件处理9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据,计数资料以两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 即可断定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通过表1 数据可知,在入院前,两组患者依从性无差别(P>0.05),治疗后第9 周,实验组的对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组间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男35 例,女14 例,年龄在20-54 岁,平均(33.6±3.12)岁,经过比对两组患者的例数、性别等基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组别 入院时 入院第9 周全部依从 部分依从 完全不依从 全部依从 部分依从 完全不依从参照组(n=49) 0 29(59.18) 20(40.82) 28(57.14) 8(16.33) 5(10.20)实验组(n=49) 0 30(61.22) 19(38.78) 30(61.22) 14(28.57) 13(26.53)χ2 0.0426 4.3556 P 0.8364 0.0368

1.2 方法。参照组进行常规的精神药物治疗和护理,即指导患者服药,运动,以及日常生活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干预[3],方式如下:①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与患者建立起友好的关系,让患者对其产生信任感。②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文化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和治疗方式,强调需要长期按时服药的意义,对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加强耐心与其交流。③采用启发性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想起过去美好的时光,多思考,让患者对现状产生动摇,理解配合治疗的好处,能够尽快恢复自主的精神控制意识。④将患者集中起来进行心理护理,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患者与患者之间加强沟通,还能锻炼患者的社交能力,对以后回归社会有一定的帮助。⑤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家属配合治疗,并且监督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对比。表2 数据证实,实验组的治疗效率91.84%高于参照组75.51%,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对比[n(%)]

组别 效果显著 效果尚可 没有效果 总有效率参照组(n=49) 27 10 12 37(75.51)实验组(n=49) 30 15 4 45(91.84)χ2 - 4.7805 P-0.0287

3 讨论

我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进入演讲状态,我特意谈到普通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我说各位同学能够成为北大平民学校的一员,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应该感谢北大教育学院“进城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课题组的老师们,以及志愿者团队。

通过本次实验证实,实验组的对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的治疗效率91.84%高于参照组75.51%,组间具有差异(P<0.05)。说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培养了患者的兴趣爱好,提升了社会能力,为患者重新走向社会铺垫了很好的基础[6]。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谨遵医嘱服药,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气道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抗精神药物的发展,治疗效果也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治疗上需要面对的问题,例如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缺少了长期规范的精神治疗意识,且生活习惯也存在问题。精神分裂症治疗周期漫长,需要定时长期服药,并复查,这样会造成大多数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据相关的报道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占有比例为73%,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和日后复发都有紧密关系。由于患者的自知能力较差,并且意识不清醒,加上药物的副作用都对治疗依从性造成了影响。面对这样的现象,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心理护理作为新型的护理方式,被广泛使用,帮助患者的同时还能关注患者心理需求,让身体和心理都能同时康复,加快了康复的速度,在护理时,能够有效的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行为举止。心理护理干预的成功与否在于患者是否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负面情绪是否得到了改善,在进行心理干预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护理干预失败,例如忽视与患者交流,对他们的需求置之不理等,都会导致失败。心理干预能够使得患者重新建立信心,从自闭的精神世界走出,主动融入社会[5]。

“调”,就是着力调整种植结构。河北省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全国粮食主产区。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粮则粮,逐步减少高耗水小麦种植面积,探索走出一条节水压采稳粮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之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充分利用当地雨热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高产量、低耗水的农作物,力求做到减地节水不减产。以保障群众利益为根本,实行必要的补偿政策,利用市场的手段,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习惯,自愿改种收益更高的苜蓿、油葵等省水替代作物,达到既节水又增收的目的。

综合以上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药物诊治过程中,可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临床效果,更能获得家属及患者的信任,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心理护理。

外面喊,“怎么了静秋?”静秋回一声“没事”,跑出去,拿了抹布,想将桌子擦干净,却越擦越花。楚墨弯腰将碎片拣起——不错的一把紫砂壶,片刻之间,再也回不去了。

参考文献

[1]陈芸.分析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9):123-124.

[2]张方梅.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及焦虑的价值体会[J].心理医生,2018,24(33):209-210.

[3]裴立新.综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48.

[4]杨春梅.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3):1604-1605.

[5]刘芹芹,梁瑞华.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特别健康,2017(17):8-9.

[6]杨昆,肖远奇,何昌九,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家庭医药,2017(7):226-227.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195

本文引用格式:刘晓乔.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91-292.

标签:;  ;  ;  ;  ;  ;  ;  ;  ;  ;  ;  ;  

刘晓乔: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