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

曲俊玫

烟台海港医院中心供应室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同时进行临床护理。结果:选取的全组患者均成功治愈出院,腹痛、腹胀症状均减轻或缓解,肠鸣音恢复明显。营养支持过程中有5例发生腹泻,经减慢输注速度和降低浓度后症状缓解。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为胰腺炎患者起到保护肠道屏障功能,阻止SAP病情恶化发作,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05-01

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急危病症,其起病急骤,患者病死率高。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为明显的代谢紊乱,其能量消耗较基础值升高约50%,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有效的营养支持是SAP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临床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EN)能有效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保护肠道屏障功能,目前已被临床接受并应用[1]。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和临床护理作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23—65岁,平均43.9岁。全组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Ranson’S标准≥3分,或APACHE—I1积分≥8分,或CT分级D级以上,或出现脏器衰竭/局部并发症);(2)年龄<65岁,发病后48~72h内入院;(3)入院后2周内暂不行外科治疗。

1.2治疗方法

本研究使用仪器为电子胃镜为P-240型(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空肠营养管引自美国库克公司;早期肠内营养液为本院自行配制;其他监护项目内容由本院实验室负责。30例患者入院后常规禁食72h、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平衡、营养疗法、解痉镇痛、中药、抗生素应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于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置幽门孔以下30cm以远,并经x线证实。肠内营养液配制和输注,第1~2天肠内营养液以等渗盐水为主,500ml/d,第2~3天增至1000—1500ml,无反应后调整为能全力每天1000~1500ml,或用菜汤、牛奶代替。输注速度初起25~50ml/h,适应后逐渐增至100ml/h,同时根据具体适应情况,随时调整剂量及速度。

2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成功治愈出院,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均减轻或缓解,肠鸣音恢复明显。营养支持过程中有9例发生腹泻,经减慢输注速度和降低浓度后症状缓解;肠内营养的鼻肠管留置约1~4周。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对放置空肠肠内营养管治疗有畏惧心理,甚至持怀疑态度,其次因放置鼻肠管后舒适状态改变,且留管时间较长,部分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针对不同的患者,在肠内营养实施前,我们应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详细解释,安慰、关心及鼓励患者,与患者及家属充分交谈,向患者及家属说明EN的目的和意义及其重要性,讲解EN的方法、优点,消除畏惧心理,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使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3.2输注过程中的护理

3.2.1每次更换输注容器时或怀疑管道位置不正确时应检查管道位置,每天至少检查3次。保持营养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每次滴注营养液前后应滴入10~25ml无菌生理盐水,保持管道的清洁通畅;另外,每隔8h也应冲洗以免管道堵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将管道留出足够患者翻身活动的长度,但不宜过长以防扭曲。

3.2.2营养液的适当浓度、温度、输注速度及总量,可有效预防胃肠道并发症。输注开始时,先注入少许温开水(约30~50ml),未发生腹痛、腹胀,方可给予“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配以菜汁和果汁,避免浓度过大导致渗透压增高。输注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开始25~50ml/h,若患者耐受良好,以20ml/h的速度递增,根据患者对前一阶段EN输注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输注的速度至100~150ml/h,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因肠道平滑肌对温度刺激很敏感,若低于37℃易导致腹泻,故营养液的温度以37~40℃为宜[3]。

3.2.3输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密闭室温保存,若打开应放在冰箱内,4℃以下最多放24h。室温下输注悬挂不超过8h,以免营养液变质或受污染。

3.2.4操作前应清洗双手,输液器每日更换1次。防止营养液反流发生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尤其对老年人、呼吸功能较差、患有呼吸道疾患、吞咽反应差等患者需密切观察,严密监护。

3.2.5做好基础护理。由于禁食和鼻腔置管,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口鼻黏膜干燥,易滋生细菌。因此,患者鼻空肠管留置期间,予以口腔护理每天2次,并以温开水漱口,使患者口腔清洁舒适。

3.2.6监测营养代谢,检查水电解质平衡,在EN的应用过程中,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营养代谢紊乱,应严格执行医嘱,保证营养液的输注量,准备记录出入量,定时监测生化、肝肾功能。

3.2.7预防肠道并发症。以腹泻最常见,本组共有9例患者发生腹泻,经减慢输注速度和降低浓度后症状缓解。营养液的配制以及输注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现配现用,如暂时不用,先放置于4℃冰箱内保存,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温度和浓度。还应防止因饮食污染而发生发热、腹泻症状,因此在营养液的配置、保存与灌注过程中应防止细菌的污染。

4讨论

急性胰腺炎一般发病比较凶险,占急性胰腺炎的20%~30%,病因以胆道疾病为主,约占60%。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目前治疗强调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禁食、镇痛解痉、胃肠减压、抑制胃液胰液分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营养支持等。其中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观念认为肠外营养因能减少消化液分泌使胰腺得以“休息”而对缓解病情有一定益处,但长期肠外营养时由于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引发MODS发生。近年来研究发现[4]肠内营养能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从而降低肠外营养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SAP时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SAP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病死率,且经济安全。同时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周金君,杨大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外营养研究进展[R].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2):105—108.

2胡世莲,陈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9(5):417—418.

3樊晋,田军,张雪梅,等.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11):55-56.

4Abou-AssiS,CraigK,oKeefeSJ.Hypoealorlejejunalfeedingisbetterthantotalparenteralnutritioninacutepanereatitis:resultofarandomisedcomparativestudy[J].AmJGastroenterol,2002,97(9):226.

标签:;  ;  ;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