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防护边坡论文和设计-倪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防护边坡,包括:土壤层,铺设在边坡的坡面上,在土壤层中布置有多个纸质容器,在纸质容器中填充有植物种子和植物生长基质层;植物编织垫,铺设在土壤层的上方;固定桩,固定安装在边坡的坡面上且贯穿土壤层设置,植物编织垫固定在所述固定桩上,纸质容器与植物编织垫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生态防护边坡可利用植物编织垫实现边坡的前期防护,后期植物种子生长后形成植被,则可完成边坡的绿化和长期防护,其中所述植物编织垫利用固定桩进行固定,优选利用木质固定桩进行固定,而不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网格结构,减少材料用量的同时也可有效防止因铺设防护结构而给境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层,铺设在边坡的坡面上,在所述土壤层中布置有多个纸质容器,所述纸质容器的开口与所述坡面的朝向相同,在所述纸质容器中填充有植物种子和植物生长基质层;植物编织垫,铺设在所述土壤层上;固定桩,固定安装在所述边坡的坡面上且贯穿所述土壤层设置,所述植物编织垫固定在所述固定桩上,所述纸质容器与所述植物编织垫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

土壤层,铺设在边坡的坡面上,在所述土壤层中布置有多个纸质容器,所述纸质容器的开口与所述坡面的朝向相同,在所述纸质容器中填充有植物种子和植物生长基质层;

植物编织垫,铺设在所述土壤层上;

固定桩,固定安装在所述边坡的坡面上且贯穿所述土壤层设置,所述植物编织垫固定在所述固定桩上,所述纸质容器与所述植物编织垫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为木质固定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植物编织垫覆盖在所述纸质容器上的部分上分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3-5mm;在所述纸质容器的侧壁和底面上分布有透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沿纵向方向设置为多个区域,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区域之间设置有横向隔离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离带为石块或者砂砾堆砌成的隔离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离带埋设在所述土壤层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带设置有多个,沿由上向下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隔离带沿垂直于所述坡面方向上的高度依次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容器与所述植物编织垫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容器均匀布置在所述土壤层的各个所述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中布置的所述纸质容器通过纸板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整体通过挂钩固定安装在所述植物编织垫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坡沿纵向方向上的下沿处设置有堆砌台。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防护边坡。

背景技术

道路施工过程中建成的边坡在初期处于裸露状态,如不采取防护措施会导致水土流失,使得边坡结构进一步遭到腐蚀破坏,因此边坡防护技术一直是水土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

现有技术中的边坡防护结构通常会采用硬质结构与植被相结合的方式,在边坡上砌出石质或者混凝土框架,再在框架中种植植被,达到固定水土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边坡防护的效果,担其缺点在于造价较高,工程量较大,且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的废弃物,对环境影响较大。于是,为了进一步降低造价,减少工程量,一种新的植物纤维毯开始在边坡防护中使用,植物纤维毯是一种基于植物纤维的毯状结构,通常其包括植物纤维层和分别固定在所述植物纤维层上面和下面的两层固定网格结构,网格结构通常采用聚乙烯材质。这种现有技术中的植物纤维毯铺设较为方便,因此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植物纤维毯通过聚乙烯网格结构进行固定,由于网格结构本身不可降解,因此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且大量平铺网格结构也会使得材料成本增加,降低了边坡修护的经济性能,这种情况下,如何探索一种更加环保且低成本的生态型的防护边坡,是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网格结构进行固定的防护边坡经济性能低且容易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防护边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态防护边坡,包括:土壤层,铺设在边坡的坡面上,在所述土壤层中布置有多个纸质容器,所述纸质容器的开口与所述坡面的朝向相同,在所述纸质容器中填充有植物种子和植物生长基质层;植物编织垫,铺设在所述土壤层上;固定桩,固定安装在所述边坡的坡面上且贯穿所述土壤层设置,所述植物编织垫固定在所述固定桩上,所述纸质容器与所述植物编织垫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桩为木质固定桩。

在所述植物编织垫覆盖在所述纸质容器上的部分上分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3-5mm;在所述纸质容器的侧壁和底面上分布有透水孔。

所述土壤层沿纵向方向设置为多个区域,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区域之间设置有横向隔离带。

所述横向隔离带为石块或者砂砾堆砌成的隔离带。

所述横向隔离带埋设在所述土壤层内。

所述隔离带设置有多个,沿由上向下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隔离带沿垂直于所述坡面方向上的高度依次增加。

所述纸质容器与所述植物编织垫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纸质容器均匀布置在所述土壤层的各个所述区域中,每个所述区域中布置的所述纸质容器通过纸板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整体通过挂钩固定安装在所述植物编织垫上。

在所述边坡沿纵向方向上的下沿处设置有堆砌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在边坡上依次设置土壤层、植物编织垫,且土壤层中填充了植物种子和生长基质层,从而可利用植物编织垫实现边坡的前期防护,后期植物种子生长后形成植被,则可完成边坡的绿化和长期防护,其中所述植物编织垫利用固定桩进行固定,优选利用木质固定桩进行固定,而不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网格结构,在减少材料用量提高经济性能的同时也可有效防止因铺设防护结构而给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边坡;2-土壤层;3-纸质容器;4-植物编织垫;5-横向隔离带;6-堆砌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涉及方向上的“纵向”和“横向”是针对坡面沿竖直方向上的延伸方向而言,坡面沿竖直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为“纵向”,与所述纵向垂直的方向,即坡面沿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为横向。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生态防护边坡,如图1所示,包括:土壤层2,所述土壤层2铺设在所述边坡1的坡面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坡面的纵向长度为25米。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土壤层2沿由上向下方向设置为多个区域,具体为沿纵向方向均匀划分为5个区域,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区域之间设置有横向隔离带5,本实施方式共计设置有4个横向隔离带5,沿由上向下方向排列的所述4个横向隔离带5沿垂直于所述坡面方向上的高度依次增加,由上向下依次为50cm、60cm、70cm、80cm,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横向隔离带5为砂砾堆砌成的隔离带,砂砾的粒径范围为0.5-1cm,所述隔离带的纵向长度为30cm,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离带也可选择石块、水泥块等其它材质堆砌成的隔离带,这种堆砌型隔离带的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防止水分在局部堆积,在下雨时,渗透入土壤中的水分在经过隔离带时,隔离带进一步对水分进行分配,使得水分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可提高土壤层2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隔离带5埋设在所述土壤层2内,优选所述横向隔离带5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土壤层2比所述横向隔离带5高10-15cm,即所述横向隔离带5的上表面沿垂直于所述坡面方向上的高度比所述横向隔离带5所在位置处的所述土壤层2的表面的高度低10-15cm,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可防止隔离带暴露在土壤外侧,进而防止隔离带长期使用后发生风化、破碎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在所述土壤层2中布置有多个纸质容器3,所述纸质容器3为瓦楞纸箱,所述纸质容器3均匀布置在所述土壤层2的各个所述区域中,所述纸质容器3的开口与所述坡面的朝向相同,在所述纸质容器3中填充有植物种子和植物生长基质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纸质容器3的侧壁和底面上均匀分布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的孔径为1-1.5mm,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透水孔之间的距离以中心距离计为5-6mm,从而便于水分通过,防止水分在纸质容器3内大量存积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纸质容器3用于存储营养土和植物种子,使得植物得以快速生长且在坡面上呈现均匀分布。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种子采用麦冬,其具有耐寒、生长速度快的优点,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任意的绿化植物,如高羊茅草、狗牙根草等草本植物,或者灌木类、乔木类植物。本实施方式限定所述纸质容器3的开口与所述坡面的朝向相同,从而便于所述纸质容器3中的种子发芽后快速延伸出土壤层2,所述土壤层2的表面在沿垂直于所述坡面方向上的位置比所述纸质容器3的开口高1-2cm。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生长基质层采用市售的营养土作为基质,营养土层提供植物种子生长所需的营养。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纸质容器3采用横向长度为50cm,纵向长度为40cm,垂直于坡面方向上的长度为10cm的长方形容器;在横向方向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数纸质容器3之间的间隔为50cm,所述纸质容器3在横向方向上排列成一排,每相邻两排纸质容器3之间的间隔为40cm,每相邻两排的所述纸质容器3采用交错设置,从而使得纸质容器3形成一个均匀排布,并提升土壤层2的蓄水功能。

在所述土壤层2的表面上还铺设有植物编织垫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植物编织垫4采用秸秆编织成的垫子,所述植物编织垫4的厚度优选为0.2-0.4cm。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也可采用竹篾、藤条等植物编织成的垫子,在所述植物编织垫4覆盖在所述纸质容器3上的部分上分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3-5mm,所述通孔在所述植物编织垫4上均匀分布,每两个相邻的通孔之间的距离以两个通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计为1-1.5cm,从而便于生长后的植物从通孔中穿过,提高植物在前期的生长速度。所述植物编织垫4沿所述边坡1的横向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植物编织垫4拼接在一起,每个所述植物编织垫4的横向长度为1-2米。

在所述边坡1的坡面上安装有固定桩(图中未示出),所述固定桩贯穿所述土壤层2设置并延伸至所述坡面的内部,从而形成固定,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所述固定桩为木质固定桩,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植物编织垫4对应的固定桩设置有多个且形成两列,两列所述固定桩分别靠近所述植物编织垫4横向上的两个侧边安装,从而形成稳定固定。所述植物编织垫4固定在所述固定桩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编织垫4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适宜于套设在所述固定桩上,同时还设置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穿过所述植物编织垫4设置,可系牢在所述固定桩上。

所述纸质容器3与所述植物编织垫4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纸质容器3与所述植物编织垫4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区域中布置的所述纸质容器3通过纸板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整体通过挂钩固定安装在所述植物编织垫4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在所述边坡1沿纵向方向上的下沿处设置有堆砌台6,所述堆砌台6沿纵向方向上的上表面垂直于所述坡面且与所述坡面的下沿相平齐,所述堆砌台6在纵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土壤层2的下方,且所述堆砌台6沿垂直于坡面方向上的厚度与所述土壤层2的厚度相同,对所述土壤层2形成支撑,进一步提高土壤层2的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生态防护边坡可用于土质边坡的防护,也可用于石质堆砌边坡的绿化,以石质堆砌边坡为例,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防护边坡的设置方法为:在所述边坡1的坡面上铺设土壤层2,土壤层2的厚度为1米,所述土壤层2可由下向上铺设,在铺设过程中同时完成纸质容器3的放置,并在纸质容器3中填充营养土和植物种子,每铺设完一个区域则相应的铺设所述隔离带。完成整个土壤层2的施工后,将固定桩打入土壤层2和边坡中形成固定,再将所述植物编织垫4铺设在土壤层2的表面上,并固定在固定桩上,即完成生态防护边坡的施工。生态防护边坡施工完成后,其纸质容器3中的植物种子萌发并长至植物编织垫4外,植物的生长进一步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其根系可对边坡起到稳定作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编织垫4采用的是厚度为0.2-0.4cm的、秸秆编织成的垫子,编织垫的厚度并不大,植物生长后进一步传播的种子落在植物编织垫4上也可萌芽,其根系进入植物编织垫4下方后可稳定生长,从而最终实现全边坡的植被覆盖。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一种生态防护边坡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4763.1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60260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2D17/20

专利分类号:E02D17/20;A01G9/029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第一申请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申请人地址: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院

发明人:倪栋;邵社刚;王赵明;张波涛;张东

第一发明人:倪栋

当前权利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代理人:李涵

代理机构:1142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  

一种生态防护边坡论文和设计-倪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