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iO2–聚乙烯醇–γ聚谷氨酸复合膜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纳米SiO2–聚乙烯醇–γ聚谷氨酸复合膜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作为缓释肥包膜材料具有价格低廉、透性好、环保、少残留的优点,但耐水性能差,制成包膜肥料进入土壤后缓释效果不持久。γ聚谷氨酸(γ-PGA)是一种原料易得的肥料增效剂,利用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和γ-PGA对聚合物PVA进行改性,并用改性后的PVA制备了缓释材料,优化nano-SiO2、γ-PGA和戊二醛的配比参数。【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是PVA浓度(因素A) 4%、6%、8%,γ-PGA与PVA的质量配比(因素B) 0.8∶3、1∶3、1.2∶3,戊二醛占PVA与γ-PGA体积之和比例(因素C) 0.1%、0.2%、0.3%,以不添加戊二醛的9个处理做对照。用有机高分子聚合法制备复合膜,分析了不同原料配比制备的膜材料的吸水性和渗透性能,找出最优原料配比。在此基础上,在上述包膜材料中分别加入5、10和20 g/kg的nano-SiO2和少量无水乙醇制成复合膜,测定复合膜材料的吸水率、渗透率,分析了膜的红外光谱特征和表面微观结构变化,探讨其改性成膜机理。【结果】加入交联剂戊二醛后,复合膜材料的吸水率和渗透率均显著降低。当PVA浓度为4%,γ-PGA与PVA质量比为1.2∶3,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3%时,复合膜材料的吸水率最低,为118%,铵离子和水的渗透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6.8%和23.0%。添加nano-SiO2后,各处理膜的吸水率均随nano-SiO2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当添加量为20 g/kg时,复合膜材料吸水率和NH4+渗透率最低,与不加nano-SiO2相比,复合膜材料吸水率和NH4+渗透率分别降低了6.8%~38.2%和23.8%~53.2%,而水渗透率增加了38.4%~67.7%。红外分析光谱结果表明,PVA和γ-PGA反应生成醚键;添加nano-SiO2处理的―OH伸缩振动峰变宽,透过率增加,并且出现了Si―O―Si摇摆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同时,从官能团特征看出复合膜中仍存在未反应的γ-PGA。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纳米SiO2–聚乙烯醇–γ聚谷氨酸复合膜材料的表面更光滑,致密均一,这可能是包膜材料能减缓氮素释放的主要原因。【结论】nano-SiO2与PVA、γ-PGA、戊二醛分子结合生成的交联纳米复合膜材料亲水基团数目减少,膜材料吸水率降低,提高了包膜材料的缓释性能,更适用于颗粒肥料包膜。膜材料中存在的游离γ-PGA可以继续发挥肥料增效剂的作用。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方法
  •     1.4.1 交联改性PVA–γ-PGA复合膜材料的制备
  •     1.4.2 纳米改性交联复合膜材料的制备
  •   1.5 复合膜材料性状测定
  •     1.5.1 吸水性
  •     1.5.2 渗透性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交联剂改性聚乙烯醇–γ聚谷氨酸膜材料物理性能
  •     2.1.1 吸水率
  •     2.1.2 渗透率
  •   2.2 纳米二氧化硅对交联改性复合膜材料物理特性的影响
  •     2.2.1 吸水率
  •     2.2.2 渗透率
  •   2.3 纳米改性PVA–γ-PGA膜材料的红外光谱特征
  •   2.4 交联和纳米改性复合膜的微观结构特征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白杨,陈松岭,范丽娟,杨明,邹洪涛,张玉龙

    关键词: 改性聚乙烯醇,聚谷氨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有机化工,农业基础科学

    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盘山县高升街道农业服务站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2206),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JH2,10200004),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5BAD23B0203),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2016921066),沈阳市中青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RC1705580)

    分类号: TQ449.1

    页码: 2044-2052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125K

    下载量: 156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温度梯度变化热处理对聚酰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的研究[J]. 新型工业化 2019(10)
    • [2].复合膜卷曲现象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J]. 印刷技术 2019(11)
    • [3].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纳米氧化铜复合膜中铜向柠檬酸溶液的迁移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8)
    • [4].不同聚乳酸对聚乳酸/淀粉共混复合膜的影响[J]. 包装工程 2020(09)
    • [5].玉米皮半纤维素/壳聚糖/甘油复合膜制备及性质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20(05)
    • [6].海藻酸钠/玉米醇溶蛋白抗菌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J]. 食品工业 2020(04)
    • [7].复合膜卷窜卷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 印刷技术 2020(04)
    • [8].石墨烯基聚氨酯复合膜的电及热性能研究[J]. 塑料工业 2020(07)
    • [9].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在乳制品中的铜迁移[J]. 食品科学 2020(14)
    • [10].茶多酚对可食性马铃薯淀粉/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影响及表征[J]. 核农学报 2020(10)
    • [11].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用复合膜中荧光增白剂[J]. 药物分析杂志 2020(09)
    • [12].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用复合膜中7种水溶性荧光增白剂[J]. 分析测试学报 2020(09)
    • [13].复合膜“隧道”现象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J]. 印刷技术 2019(05)
    • [14].高性能工业用聚砜平板复合膜的制备[J]. 现代化工 2017(05)
    • [15].磷钨酸盐/中性红复合膜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6].核桃青皮多酚改性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J]. 精细化工 2017(08)
    • [17].我国复合膜减薄部分研究达国际水平[J]. 塑料科技 2016(04)
    • [18].细菌纤维素基电磁功能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15(14)
    • [19].磁控溅射W/DLC/W-S-C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5(09)
    • [20].复合膜减薄技术趋势分析[J]. 印刷技术 2015(20)
    • [21].汽车玻璃膜的“暴”与“爆”[J]. 消费者报道 2013(03)
    • [22].电子束固化制备聚丙烯/铝箔复合膜[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0(08)
    • [23].添加不同来源精油对鱼明胶复合膜抗菌性质及物理性能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20)
    • [24].聚酰胺复合膜表面高渗透性抗污染涂层的构建[J]. 膜科学与技术 2020(01)
    • [25].温度对羟甲基纤维素/明胶复合膜性能的影响[J]. 塑料 2020(03)
    • [26].聚酰胺薄层复合膜性能劣化机理及表面改性策略[J]. 膜科学与技术 2020(03)
    • [27].降香黄檀/纤维素抗菌复合膜的疏水改性[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2020(02)
    • [28].不同抗氧化剂对聚乙烯醇复合膜性能的影响[J]. 包装工程 2020(11)
    • [29].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药用复合膜中12种增塑剂残留量[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24)
    • [30].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透氧的性能[J]. 现代食品 2017(01)

    标签:;  ;  ;  ;  ;  

    纳米SiO2–聚乙烯醇–γ聚谷氨酸复合膜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