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的自然主义论文-马飞飞

经验的自然主义论文-马飞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验的自然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杜威,自然主义经验观,诗歌创作

经验的自然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马飞飞[1](2019)在《浅谈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的自然主义经验观》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叶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扎根美国本土,取材日常生活,借助通俗易懂的简短诗行,将主体与客体的经验相融合,以极其自然的方式传递给读者,达到了作者经验、作品与读者经验的高度契合。这恰恰是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观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展现。笔者从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观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着手,通过剖析威廉斯的典型诗作,论证贯穿于其诗歌的作者经验与读者经验的统一,试图探讨在诗歌创作中利用自然主义经验观,使诗歌摆脱形式、选材以及语言束缚,达到诗人与读诗者内在经验统一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3期)

赵雷,殷杰[2](2019)在《经验知识、自然主义与社会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奎因和库恩对于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重新激发了科学哲学中自然主义进路的研究兴趣,使得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自然主义转向",并形成了多种以自然主义为主导观念的理论形态。以认知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经验科学为模式,自然主义为社会科学及其知识的科学性提供了有效辩护。由此,我们提出一种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哲学,意在改变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与方式,为理解社会科学的科学理性之本质提供一个统一框架。(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9年07期)

王鑫[3](2016)在《杜威教育思想的经验自然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杜威那里,经验是关于自然且发生在自然以内的,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杜威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以卢梭为代表的前人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经验自然主义,内容主要包括感觉经验论、教育生长论与儿童中心论。这叁个方面分别从不同层面诠释了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璠[4](2015)在《论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古希腊哲学起人们就开始了对经验的反思,经验在那时还只是作为意见和艺术浮游于哲学体系的外围,时至近代,近代英国经验主义的理论为经验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不过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对于在经验知识的实在性和客观性上的陈述,又阻碍了经验论的发展进程,发展至休谟的时候已经陷入了怀疑主义之中,就这样一步步的建立了传统的经验论。传统的经验论认为经验与自然是相对立的,经验被看做是一种知识的和纯粹心理的事件。传统经验论的这种观点割裂了经验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存在二元论的缺陷。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是在他对经验概念重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认为经验的概念比人的认识活动要广泛的多,涵盖了所有的“历史”与“生活”,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本文从经验论的基本概念着手,分四个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包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分析了杜威自然主义经验论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背景,并且阐述了杜威对传统经验的批判及“经验”的重建。第叁部分:详细阐述了杜威经验的内容以及自然与经验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杜威自然主义经验论对分析哲学、新实用主义以及存在论现象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王梁[5](2015)在《论杜威经验自然主义方法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威哲学的核心即为“经验”概念,他的绝大多数思想都是围绕着“经验”概念展开的。但是本篇文章的侧重点是研究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维度,着重分析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作为方法论的本质以及对传统哲学的冲击和对现代哲学的影响。同时还将探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在社会和人文等领域所产生的效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以杜威新的“经验”概念为基础,是一种强调行动和效果的自然主义。杜威批判传统的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从古希腊作为意见的经验,到近代哲学中知识与实践活动分离所导致的二元论问题,试图建立起一种填补主客之间巨大鸿沟的一元论经验哲学。杜威认为哲学应该是人类用于改造自然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具,而不是脱离人类之外的某种思辨理论或者固定的教条,而哲学只有通过科学的经验方法,才能达到人类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杜威试图把科学的经验方法扩展到教育、民主政治、科学等领域,使科学的经验方法变成一种建构文化的有效工具。杜威把经验理解为一种紧贴人的日常生活的探究行动,把经验上升到一种科学的方法。杜威的经验方法为哲学在方法论的维度上指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其能够打破与现实生活脱离的桎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5-03-01)

刘黎明[6](2015)在《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经验教育理论及其现实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自然教育家在推进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演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育的经验,建构了经验教育理论。其内容包括:感官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基础和源泉;感性教育是理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经验教育的路径为直观教育、从经验中学。研究这种经验教育理论,对指导我们的经验教学,建构经验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潘恩荣[7](2014)在《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纲领与自然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梳理现代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发现现代技术哲学的发展之路或多或少借鉴了科学哲学的发展思路,尤其是库恩和蒯因的自然主义思路。现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纲领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自然主义性质。(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殷杰,何华[8](2013)在《经验知识、心灵图景与自然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如果无法说明心灵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就不能为知识成立的条件提供合法性依据,由此在心灵如何认知与知识如何构成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回溯到笛卡尔哲学传统中,其实质问题是要去说明思想与世界如何联系、知识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如何确证。分析哲学在语言与世界的二分中曲折地表现出心灵与知识之间的张力。经验主义主张,经验是知识前提,要求反思经验在知识条件中各种角色的合法性。该问题源自心灵如何接纳经验以及心灵在何种程度上接纳经验的问题。哲学家们愿意在科学主义、自然主义的先验哲学层面上追问心灵的属性,并为知识构成的经验基础的合理性作出说明。在当代经验论的主要流派中,经验知识问题被明确引申到心灵哲学问题,知识论与心灵哲学之间呈现出一种融合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唐玉斌,何向东[9](2011)在《论奎因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经验论基础——兼论奎因对归纳方法的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奎因把科学和哲学的探索比喻成纽拉特的船,表示哲学和科学都具有可错性。虽然他对逻辑经验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但是其自然主义认识论却又贯彻了彻底的经验主义。奎因还通过诉诸其自然主义认识论解决一些归纳逻辑问题,因而这些问题既不需要演绎的证成,其自身也不需要辩护。(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李亮,王国聘[10](2010)在《超越主观主义与经验自然主义——布克钦生态伦理本体论思想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开启的认识论转向的逻辑导致了主观主义,与生态本体论的人类中心主义相关。克鲁泡特金的经验自然主义忽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区别,其逻辑会导致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本体论。布克钦提出辩证自然主义,把自然与社会视为一个渐进发展进化的连续统,试图超越主观主义和经验自然主义,从而克服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生态本体论的对立。但是布克钦生态伦理本体论思想存在着自然观上以互助取代斗争、方法论上以肯定取代否定等理论问题。(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经验的自然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奎因和库恩对于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重新激发了科学哲学中自然主义进路的研究兴趣,使得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自然主义转向",并形成了多种以自然主义为主导观念的理论形态。以认知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经验科学为模式,自然主义为社会科学及其知识的科学性提供了有效辩护。由此,我们提出一种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哲学,意在改变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与方式,为理解社会科学的科学理性之本质提供一个统一框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验的自然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马飞飞.浅谈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的自然主义经验观[J].青年文学家.2019

[2].赵雷,殷杰.经验知识、自然主义与社会科学[J].江汉论坛.2019

[3].王鑫.杜威教育思想的经验自然主义解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4].张璠.论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5

[5].王梁.论杜威经验自然主义方法论[D].黑龙江大学.2015

[6].刘黎明.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经验教育理论及其现实价值[J].江苏教育研究.2015

[7].潘恩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纲领与自然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

[8].殷杰,何华.经验知识、心灵图景与自然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

[9].唐玉斌,何向东.论奎因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经验论基础——兼论奎因对归纳方法的看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

[10].李亮,王国聘.超越主观主义与经验自然主义——布克钦生态伦理本体论思想解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标签:;  ;  ;  ;  ;  ;  

经验的自然主义论文-马飞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