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中国山水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山水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水画,皴法,中国,绢本,山水,古意,气韵。

中国山水画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许钦松[1](2019)在《品读中国山水画》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讲人简介:许钦松,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之星”荣誉称号。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故宫研究院中国画法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等。其代表(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12-30)

雷志恒[2](2019)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居者、游者与眠者》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山水画中的居者、游者和眠者形象是中国人自然环境审美的叁种典型形态,是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图象化表达,其中的眠者形象,是中国古人自然环境审美的理想状态。山水中的眠者通过外在地走出人造环境,走进自然,内在地以眠的状态放逐思虑、意识,实现主体混同物我的无意识状态,获得暂时性精神自由。上述叁种形象对当下人类进行野生自然审美具有普遍借鉴和反思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9年04期)

王玉强[3](2019)在《中国山水画及其艺术哲学中的道家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画体系中,山水画占有重要位置,深入体会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蕴含的文化精神,对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中国山水画发展起源看,其深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在画作主题、形式表现、精神传达中都暗合了道家思想的文化特征,在长期发展衍变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哲学以及绘画理论。作者认为,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叁位一体,成为中国山水画独有的精神内核,为中国画家提供了创作上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具有指导意义。尤其道家,其独特而自由开放的哲学思辨输送给画家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精神滋养。(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12期)

徐国喜[4](2019)在《析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皴法演进的内涵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离不开皴法,皴法演进的脉络,也是山水画生命发展的脉络,两者相辅相成。"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山水皴法承与启的过程,就是山水画推演发展的历程。(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2期)

金梦雨[5](2019)在《浅谈中国山水画继承与革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时代的变迁,艺术的更迭,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立足于时代,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其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毋庸置疑,中国山水画创作也不能将传统置之于不顾,传统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对于前人的技法及表现形式,既要继承,更要推陈出新。(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22期)

王韶华[6](2019)在《中国山水画空间美学观念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山水成为这一理想的寄托。登山临水,是古代士人观照宇宙世界的方式,也是归返自我本心的方式。六朝时,伴随着中国士文化的兴起,山水绘画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山水画空间成为中国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其后的一千多年里,山水画空间呈现出明(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22)

谢华文[7](2019)在《中国山水画写生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写生方法和艺术体系,从"眼观心记"之法,到"摹写奇山怪树"之法,再到"对景写生"之法,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山水画写生体系的发展脉络。纵观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人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凡是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时代艺术家,其观念必定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们不拘于成规,勇于创新。现今,中国画的发展较之前相比略显缓慢,如何在继承传统写生方法和观念上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关耳[8](2019)在《中国山水画大观 从隋唐到明清》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文坛巨擘王世贞在分析山水画的发展时,指出从唐到元发生了五次大的风格变化:唐代"二李"为一变;五代荆、关、董、巨为一变;北宋李成、范宽为一变;南宋李、刘、马、夏为一变;元末黄公望、王蒙为一变。(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1期)

刘丹[9](2019)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与写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眼晴是认识和感受世界的第一扇窗户,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构成画面的第一要素是自然界的视觉印象,视觉印象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给予的。它是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手法给予观察者最鲜明的视觉感受。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发现美,得到关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表象。石鲁(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1期)

张毅茜[10](2019)在《论中国山水画在当代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山水画有过对仿古的执着,以直追古人为能事;也有过以追求自我,以表达本心为目的。在其发展停滞一段时期后,画家们吸收西画技法、注重写生,为山水画的发展寻求新出路,寻找新的表现方式。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思考中国山水画在当代该怎样发展,如何才能在保持其特有的民族精神及民族特色中体现它的价值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方向。(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1期)

中国山水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山水画中的居者、游者和眠者形象是中国人自然环境审美的叁种典型形态,是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图象化表达,其中的眠者形象,是中国古人自然环境审美的理想状态。山水中的眠者通过外在地走出人造环境,走进自然,内在地以眠的状态放逐思虑、意识,实现主体混同物我的无意识状态,获得暂时性精神自由。上述叁种形象对当下人类进行野生自然审美具有普遍借鉴和反思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山水画论文参考文献

[1].许钦松.品读中国山水画[N].人民政协报.2019

[2].雷志恒.中国山水画中的居者、游者与眠者[J].科学经济社会.2019

[3].王玉强.中国山水画及其艺术哲学中的道家思想[J].艺术教育.2019

[4].徐国喜.析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皴法演进的内涵关联[J].艺术评鉴.2019

[5].金梦雨.浅谈中国山水画继承与革新的关系[J].西部皮革.2019

[6].王韶华.中国山水画空间美学观念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7].谢华文.中国山水画写生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

[8].关耳.中国山水画大观从隋唐到明清[J].艺术品鉴.2019

[9].刘丹.中国山水画创作与写生[J].艺术品鉴.2019

[10].张毅茜.论中国山水画在当代的价值[J].明日风尚.2019

标签:;  ;  ;  ;  ;  ;  ;  

中国山水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