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运动,浙西,浙东,周恩来,共青团,方法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熊辉,赵辉[1](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通过大革命时期实地考察了湖南等地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深入调查了边界根据地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全面和深入了解了农民阶级状况。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全面分析了农民的悲惨生活状况、传统政治理想和传统文化特征,肯定了农民运动的正当性、农民的革命精神、农民追求公平的政治理想,批判了农民绝对平均的思想和封建宗法迷信心理。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革命精神和政治理想进行正确引导,使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农民的革命要求、政治理想和文化价值得以相融相通、产生共鸣,从而通过调查研究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夏咸龙[2](2019)在《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生动课堂——品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备受推崇,历史教学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关注社会人文价值。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历史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一节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5分钟,如何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构建(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2期)

林小静[3](2019)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叁一轮复习——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后,应该达成五个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学习的方向引领和目标追求,也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在高叁一轮复习中,应当(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53期)

李庆刚[4](2019)在《1949:天翻地覆慨而慷》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年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历经28年浴血奋战后,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一)(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19-11-22)

陈卫星[5](2019)在《廖冰兄的漫画创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视觉动员》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的历史研究已经上升到历史文化的系统观照,从而形成历史文化的叁个维度:认知的、政治的和审美的。在由大众传媒所组成的舆论结构中,漫画批评的社会功能,不仅仅是把历史断面和社会生态投掷到一个个所指当中,瞬间性的视点实际上蕴含着让"做"服从于"看"的引导,由此呈现出一个开放的视角或一个历史的标点。廖冰兄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战后初期的漫画创作通过图像和文字的双重书写,不仅描绘出一个时代的物质环境,并在漫画视点和受众视点相重迭的瞬间,成为一种家国情怀、社会激情和革命理念的视觉修辞学。(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何新平[6](2019)在《高叁历史二轮复习中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实践探索——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部分历史教师在高叁历史二轮复习时对比重视得不够。文章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为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中的主干知识构建时间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中容易混淆的历史地图进行搜集辨识,积极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1期)

李晓乐,王志刚[7](2019)在《“概论课”教学如何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在教学中要想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章,必须做好以下叁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入了解毛泽东同志创作《新民主主义论》的写作背景及其重大意义;第二,必须吃透教材,阐明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战略、动力、性质和特点、步骤和前途;第叁,讲清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9期)

滕荣康[8](2019)在《前仆后继向光明》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金华组织发展历史,有一个现象让我们内心震撼:从1925年成立中共金华支部算起,到1949年金华解放,前后24年间,中共金华地方领导机构先后变换了16次之多(解放前夕有两个机构并存)。由于中间某些时间段还存在领导机构缺位的情况,(本文来源于《金华日报》期刊2019-10-09)

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9](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人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刘瑞龙刘瑞龙,江苏南通人,生于1910年,1988年逝世。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苏省委外县工委副书记,江苏农委书记,红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川陕省委宣传部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1936年冬至1937(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19-10-08)

蒋贤斌,赖红羽[10](2019)在《坚持与调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税收理念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税收理念有着坚定的阶级立场,坚持并推广实施使富裕阶级多交税的累进税制就是集中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革命税收理念没有变化,事实上,通过税收实践,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税收中公平与合理的重要性、普遍纳税原则的意义、税收与发展经济培育税源的关系等等。这些税收理念的形成,影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税收政策的制定,其中的坚持与调适,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与理想,也折射出时局的变迁。不仅如此,革命年代的税收理念、政策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税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备受推崇,历史教学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关注社会人文价值。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历史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一节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5分钟,如何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构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1].熊辉,赵辉.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夏咸龙.聚焦核心素养构建生动课堂——品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3].林小静.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叁一轮复习——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为例[J].教学考试.2019

[4].李庆刚.1949:天翻地覆慨而慷[N].学习时报.2019

[5].陈卫星.廖冰兄的漫画创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视觉动员[J].南京社会科学.2019

[6].何新平.高叁历史二轮复习中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实践探索——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

[7].李晓乐,王志刚.“概论课”教学如何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J].现代交际.2019

[8].滕荣康.前仆后继向光明[N].金华日报.2019

[9].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人物[N].青海日报.2019

[10].蒋贤斌,赖红羽.坚持与调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税收理念的演变[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