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与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与护理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4250000

【摘要】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于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胸腔积液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治疗,与此同时,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对策,分析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8.33%,护理满意程度是96.67%。结论给予胸腔积液患者中性静脉导管,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联合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身体症状,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积液指的是临床特征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的临床症候。胸膜腔是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的缝隙,对于正常人来讲,其胸膜腔内大约存在5-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期间,其起到润滑的功效,胸膜腔内每天大约有500-1000ml的液体吸收与形成,其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胸膜腔内液体减少或者增多,进而产生胸腔积液[1]。根据发生机制,将其分为渗出性胸腔积液和漏出性胸腔积液两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与护理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将本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其中3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值是87岁,最小年龄值是25岁,均值(65.32±2.13)岁。

1.2方法

1.2.1置换方法

患者选取半卧体位,利用B超对穿刺位置进行定位,将中心静脉导管包打开,并穿戴无菌手套,对穿刺位置实施常规消毒,铺放面积直径在10cm以上的铺孔巾,采用2%的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左手对穿刺位置的皮肤进行固定,右手拿穿刺针,由肋间隙下缘缓慢、垂直进针,在进针的同时回抽,一旦出现落空感之后,抽出液体,并停止进针,左手对穿刺注射器进行固定,右手将引导钢丝插入之胸腔中,并对钢丝进行固定,将注射器推出,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外露部分,然后逐步推进,在进入胸腔12-15cm,将导丝拔出,与此同时,关闭导管,避免气体进入到胸腔当中采用无菌胶贴对导管进行固定,连接无菌引流袋和三通管,将关闭的导管打开,并对液体流出进行再次明确。

1.2.2护理方法

①置管引流前与置管时护理干预: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关于穿刺术的操作步骤、目的、意义、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多与患者沟通与交流,根据患者心理变化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做好,将该方法的优点表述出来,尽可能的改善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抵抗疾病的自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置管期间,对人员流动进行限制,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操作期间尽量保证动作轻柔,减少手术时间,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②置管引流术后的护理干预:1)结束手术后,对患者活动量进行控制,擦浴期间,将置管位置避开,防止浸湿敷贴引发感染,以患者实际状况为依据,对辅料帖进行定期更换;2)确保引流管通常,并固定。首次放液量应在600ml以下,每日引流量需要应低于3000ml,对引流速度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每分钟在50ml以下,避免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3)在放置引流袋时,应在插管下方,严禁超过插管,防止引流液逆行,进入到胸膜腔中引发感染,在规定时间内对引流袋上的开关进行检查,确保引流管道密闭,防止空气进入到胸膜腔内部,平均24小时更换1次引流袋;4)对引流液形状、量、颜色等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内容和信息,对穿刺点周围是否存在皮下气肿、红肿、渗血以及渗液现象进行观察。胸腔引流不通畅时,可对患者体位进行更换,以加快排除积液速度。如果引流管存在堵塞现象,则可以对引流管进行加压,如果依旧不通畅,则可以采用肝素水对引流管进行反复冲洗。5)饮食护理干预:由于患者伴有较多的胸腔积液,使得体内大量蛋白丢失,在此期间,告知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高热量半流质或者流质食物;6)拔管后,对穿刺点进行消毒,然后采用敷料贴进行覆盖,拔管12小时内,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进行早期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和内容。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本次试验数据,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和率(%),t值用于检验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2结果

2.1分析60例患者治疗效果

60例患者中,有30例治疗显效,29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33%,结果如下表1:

表160例患者治疗效果[n(%)]

3讨论

胸腔积液指的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得吸收减少或者产生增加,胸前内部液体在正常范围以外的一种病理改变。根据疾病患病类型将其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种。通常情况下,胸膜腔以负压状态呈现,仅伴有部分浆液,具有润滑的功效,大量以及中量胸腔积液,很容易导致患者心悸、气促和胸闷,对患者心肺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2],采取胸腔穿刺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但是常规的胸腔穿刺需要进行多次影像学检查和定位,对于行动不便患者来讲,通常需要进行多次穿刺,进而提高了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增加了治疗费用,对于ICU患者而言,通常因为病情危重,无法配合胸腔穿刺,有些患者则需要采用正压机械通气,进而增加了气胸的可能性和痛苦程度,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的优点如下[3]:①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仅需要进行一次引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迅速、安全、费用低等特点;软且细的中心静脉导管具有较强的组织相容性,而且为了防止多次胸腔穿刺损伤组织,与此同时,引流全面彻底,降低了包裹性积液形成概率;②中心静脉导管居于柔软的减短,尽管触及到肺部,也不会对其造成损伤,进而提高了安全性;③结核性胸腔积液内部纤维蛋白含量高,而且具有条带样组织漂浮在积液当中,很容易引发活瓣样效应,导致积液抽取受到阻碍,中心静脉导管具有4-5个侧孔,通常情况下不会受到阻塞,确保了抽液的完全性。④能够对引流速度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引流过快导致复张性肺水肿。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6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8.33%,护理满意程度是96.67%。由此可见,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可以有效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总而言之,将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杜献丽,李永华,DUXianli,等.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206-207.

[2]苗占香,范英梅.对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胸腔积液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87-88.

[3]蓝三琴,许怡芳,陈玉珠.PDCA循环法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导管固定不规范率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0):138-140.

标签:;  ;  ;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