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造价管理王玉梅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王玉梅

广州市花都净水有限公司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阶段,政府主管部门、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等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限额内。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各方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造价管理建设工程阶段控制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是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该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参与主体对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投资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是各级工程造价主管部门和投资者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投资估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投资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型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作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起始阶段,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以及工程建设期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所以必须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切实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做到切实可行。

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起着战略性、全局性的作用。根据国际行业权威的数据分析,在建设工程总投资额中,设计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3%~5%,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超过70%~80%。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应贯穿于建设工程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对设计的修改和变更等全过程中。所以,建议通过推行价值工程、推行限额设计、推行标准设计、引入风险机制等措施做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3.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一个建设工程从立项到竣工结算,一般要经过一年到几年的时间,耗资甚至上亿元;而且施工阶段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环境复杂,政策变化、材料价格市场供应波动都会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必须做好对工程投资的管理控制工作,通过做好组织设计方案的论证、控制设计变更、实行监理制度等方式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4.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完成的工程造价工作是工程竣工结算。工程竣工结算将决定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最终确定工程造价。它主要包括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核定,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证明文件的合理、合法性认定和变更工程量的量、价认定,按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等要求进行索赔与反索赔工作。在此阶段主要防止施工方高估冒算、业主方片面压价,侵犯施工单位合法权益等混乱的工程竣工结算现象。这就需要建设工程的各参与方联同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以免造成造价失控现象。

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探讨

1.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大量的事实证明,前期投资估算的偏差是造成其投资效益低下、三超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前期造价管理的失误也往往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和投资超额留下活口。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管理,建立项目优化评选,采用科学的估算,形成投资最高限额,才能有效遏止“三超”现象。在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按照国家现行的建设标准和有关规定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应对拟建内容与规模、拟建地点、资金筹措、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等主要方面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最优建设方案,合理编制初步投资估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通过搜集大量已建的工程结算资料、参照相同或相似项目造价指标,在已颁布的预算定额的基础上,自行编制概算控制指标,这对做好前期阶段的投资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还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据有关资料分析,设计阶段作为控制投资的重点阶段,其费用虽只占工程总造价的2%~3%左右,却能影响50%左右的工程投资。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业主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这样尽管也有一定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重点转到设计阶段上来,未雨绸缪,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该阶段的控制意义在于严格按照限额设计的原则进行设计,通过控制三算,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经批准的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是初步设计及概算的限额设计依据。施工图设计需严格按照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预算以经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为参考依据,原则上不应超过经初步设计概算。如初步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超过相应的控制金额,设计单位应重新复核设计成果,并采取设计优化、技术经济比选等措施将工程造价降低至控制限额之下。同时,通过合同措施将限额设计条款纳入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勘察设计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管理控制。

3.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实施阶段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据统计,实施阶段工程施工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左右,因此,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直接影响很大。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包括3个环节:招标管理、施工管理和结算管理。在这一阶段,主要应做好几个方面。

(1)规范招投标活动,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

工程项目招投标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第一道工序,是确定工程合同造价、择优选取施工单位的关键阶段,因此非常重要。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合理确定招标方式、评标办法上,招标评标应实行合理低价中标。

(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建立承包合同内部审查签定制度,合同应在法律咨询下起草、签订,建立合同台帐。承包合同应明确承包方式、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合同价款调整等内容。

(3)加强监理力度,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监理的任务可归纳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三大目标。在具体操作中,从设计图纸会审、施工单位资质审核、工程材料审核到隐蔽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一直到竣工验收,其间还有工程量确认、技术核定单的审核和大量的协调工作等,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特别是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给业主带来不少经济损失,这方面的教训非常多。

(3)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

设计变更是实施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产生,损失有限;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支付返工损失费等一系列费用,损失重大。因此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的初期。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可能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后所产生的效益与现场变更增加的费用和可能引起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决定。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4.把好结算审查关

结算的工程量应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特别是要考虑对施工签证单的符合性和合理性进行详细的审查。定额的套用要注意定额错套、高套、定额换算错误等情况。把好工程结算关,对合理定价、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实行对策

(一)积极实行全程造价审计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审计是指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而在工程建设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调试到竣工投产等整个实施过程中,围绕工程造价所进行的测算(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优选(设计、方案优选)、控制(限额设计)、运筹(施工组织设计)、监督(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核算总结等。实施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审计,能避免因设计、采购、施工由不同单位实施,人为割裂项目有机联系而造成资源浪费的弊端,也能有效地控制项目其它费用的严重超支。

(二)提高审计执行力度

1、真实性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的重点是控制设计变更关,但不论该环节是否发生,都应保证审计过程真实有效,把好虚假审计关卡。目前,不少参建单位都经常会在一些隐蔽工程、基础工程等方面做文章,目的是通过阴谋手段来达成个人或整个施工企业利益的这一目的。为此,工程造价审计应能把审计重心前移,深入到招投标等环节,取得真实审计依据。此外,造价审计过程也要考虑好综合经济要素,如经济纠纷索赔事宜、资源铺张浪费等问题的处理,实现效益性、正规性审计。

(三)强化招投标管理

目前,由于中标值与实际情况敞口过大而导致结算远远超出中标价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因此,标底设置应当满足经济适用原则,合情合理,对中小项目应当提出明确例行要求,并要求其一次包死。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选择具备深厚资历的施工方进行保质保量施工,打造放心工程,提高社会心信誉,以此才能避免技术分割和垄断行为的出现。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成果决定着决定着建筑企业的生存与稳定发展。因此,在当前建筑投资市场竞争要求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能够使企业项目管理体系制度实现深入改革,进而才能在造价审计的配套执行下,做好投资项目的造价控制,实现项目投产后的稳定增值与可观收益。

参考文献:

[1]苟一静.关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探讨陕西建筑2016.23

[2]李灵锋.浅谈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8

[3]邓扬辉.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探讨四川建材2017.14

标签:;  ;  ;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王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