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优化配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土地优化配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优化配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优化配置,土地,土地利用,线性规划,土地资源,粒子,算法。

土地优化配置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鸿云[1](2019)在《浅议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容积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容积率是土地资源规划应用中比较关键的一个概念,如何科学合法地提高土地容积率,成为提升土地资源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土地容积率问题,首先简要介绍和论述了什么是土地容积率,然后又指出了提高土地容积率的一些具体条件和需要注意的要求,最后探讨了如何合理有效提高土地容积率,希望相关措施和对策具备参考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24期)

阮晓莹[2](2019)在《深挖建设用地潜力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阮晓莹)为加快推进城市旧城区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公共配套,推进土地、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深挖现有建设用地潜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近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南宁市加快推进旧城区改造工作实施办法》(本文来源于《南宁日报》期刊2019-10-27)

朱子涵[3](2019)在《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农村土地资源短缺情况严重。要通过加强对于农村土地整理,最终维持土地资源的动态平衡,推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该文就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探讨分析可知,实施农村土地整理可以有效缓减人地矛盾,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提升土地质量,优化用途。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整理分类、功能规划,产权改革以及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机制等途径,进一步优化现有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29期)

王帝文,李飞雪,陈东[4](2019)在《基于Pareto最优和多目标粒子群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主要是研究土地资源在数量结构、空间布局及综合效益的优化,过程中需考虑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政策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很难得到最优方案,给土地利用配置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该文以常州市武进区为研究区,采用基于Pareto最优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构建了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分析了优化后的土地利用配置方案在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上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利用粒子群在空间中的分布模拟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并能在多目标控制和条件约束下进行全局优化处理,模型得到的一组符合Pareto最优的土地利用配置方案,能够提高土地的集聚度、适宜度以及区域整体的生态服务价值,从而为土地规划提供了具有不同数量和空间布局特征的方案支持。(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9期)

李红霞,熊丽玲[5](2019)在《湖北省低碳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又是重要的碳排放源和碳吸收汇。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来实现减排目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该文以湖北省为例,将低碳目标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相结合,应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构建研究区低碳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设置了模型的具体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以及模型数据的处理流程。最后对模型运算得到的多个低碳土地利用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实现优化方案的建议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21期)

郭文静[6](2019)在《农村宅基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土地问题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土地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鼓励农村宅基地流转,避免土地荒芜,无人耕种,资源严重浪费。应合理采用农村土地宅基地使用流转模式,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本文来源于《居业》期刊2019年06期)

李翠红[7](2019)在《加快推进农村闲置房整合,优化农村土地配置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下发的。中央对叁农工作的重视可见一斑,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的短板。1.农村土地现状清明时分,扫墓踏春。慢下脚步来和村支部书记聊起本村的情况得知:本村大大小小有256户人家,在册登记农户人口(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9年15期)

明亮[8](2019)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土地优化配置研究——以某市某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作为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资源,是"供给侧改革"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通过土地政策手段推进区域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是亟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改进土地供应结构,真正做到让供给引导需求。本文在概述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原则,以某市某区为例,运用spss软件对某区叁产与用地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性分析,采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了优化配置模型、确定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方案,最后从耕地保护、建设用地利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土地税制优化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卢嘉慧[9](2019)在《基于灰色线性规划和FLUS模型的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不断深入对土地利用变化、分布特征和格局的研究,对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研究也日渐重视。随着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日益加剧,亟需进行土地利用优化包括从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边境地区自然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地理区位特殊,具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战略意义。研究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对缓解复杂而多变的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协调各类土地资源需求,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土地利用优化的理论、模型,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生态服务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采用灰色线性规划和FLUS模型,开展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基于广西边境地区2007年、2012年、2017年遥感影像数据解译成果,分析广西边境地区2007-2017年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得出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及规律。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目标,根据广西边境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相关数据的可操作性,设置12个约束条件,构建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出2022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结果;运用FLUS模型,由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案作为总量控制,对广西边境地区2017年土地利用数据、8个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以及1个限制性因子进行空间布局优化,求解出广西边境地区2022年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并以此提出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优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以林地、耕地、其他用地为主。2007-2017年,耕地、园地、草地、林地面积呈持续减少的态势,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的态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呈现上下波动态势。从土地利用变化面积与幅度来看,耕地减少的面积最多,草地面积减幅最大;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幅明显,变化率由6.16%增长至9.88%。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来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1.664%;广西边境地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10%,属于极缓慢变化型。从土地利用转移变化上看,流入量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主要以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其他用地的流入为主;流出量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主要转变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其他用地、耕地。2007-2017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率不断增大,城镇扩张的趋势明显,建设占用耕地、园地、林地以及草地,大量农用地呈现非农化流失。(2)研究得到广西边境地区2022年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为:耕地面积为352689.90hm~2、园地面积为72774.64hm~2、林地面积为985228.00hm~2、草地面积为69001.69hm~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47565.39hm~2、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22801.98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56322.16hm~2、其他用地面积为190757.77hm~2。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3800234.33万元,对比2017年,增加了1834.34万元。动态的图斑转移显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林地、其他用地的转化,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与原有的城镇用地连片。其他用地减少,主要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耕地、交通运输用地等,表明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韩博,金晓斌,孙瑞,项晓敏,刘晶[10](2019)在《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下降、耕地撂荒增多等多种农业问题,土地整治是当前中国改善耕地细碎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计量模型以解决耕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从工程设计、权属调整、地块分配叁方面构建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模型优化,案例区农业生产消耗降低了20.41%、地块平均规模增大了53.72%、户均地块数降低了34.92%,平均耕作距离减小了68.17%,可促进耕地细碎化问题的改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研究对丰富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法,推动耕地细碎化问题解决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土地优化配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记者阮晓莹)为加快推进城市旧城区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公共配套,推进土地、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深挖现有建设用地潜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近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南宁市加快推进旧城区改造工作实施办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优化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1].刘鸿云.浅议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容积率[J].大众投资指南.2019

[2].阮晓莹.深挖建设用地潜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N].南宁日报.2019

[3].朱子涵.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简述[J].农业工程技术.2019

[4].王帝文,李飞雪,陈东.基于Pareto最优和多目标粒子群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5].李红霞,熊丽玲.湖北省低碳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J].科技资讯.2019

[6].郭文静.农村宅基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居业.2019

[7].李翠红.加快推进农村闲置房整合,优化农村土地配置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9

[8].明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土地优化配置研究——以某市某区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9

[9].卢嘉慧.基于灰色线性规划和FLUS模型的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10].韩博,金晓斌,孙瑞,项晓敏,刘晶.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9

标签:;  ;  ;  ;  ;  ;  ;  

土地优化配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