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论文-程宏亮,胡明华,王传喜,杨玉权,唐伟杰

胆管扩张论文-程宏亮,胡明华,王传喜,杨玉权,唐伟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胆管扩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

胆管扩张论文文献综述

程宏亮,胡明华,王传喜,杨玉权,唐伟杰[1](2019)在《腹腔镜手术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治疗中的优势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26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手术及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15例,开腹组11例,两组均成功完成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两组手术时间[(230.27±23.52)min vs (174.18±20.95)min]、术中出血量[(116.87±37.42)mLvs (172.45±27.74)mL]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t=6.284,-4.152,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7.25±2.40)d vs (9.93±1.56)d]、引流管拔除时间[(6.61±1.61)d vs (8.89±0.54)d]、胃肠通气时间[(2.90±0.64)d vs (4.35±0.90)d]方面,两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t=-3.224,-4.374,-4.484,P<0.05)。两组患者术后胆瘘、胰瘘、胆管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时间较长,但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盟,何家俊,刘军[2](2019)在《内镜下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术在胆管大结石中的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胆总管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于1974年被首次报道[2]。报道显示,直径在1. 5 cm以下的结石EST取石成功率可达90. 0%以上[3],但对于较大胆总管结石成功率往往偏低,需要借助机械碎石、激光等手段取石,操作繁琐会增加出血、(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张海涛[3](2019)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扩张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内镜组进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分析效果;腹痛缓解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炎症指标各因子水平、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结果:内镜组效果、炎症指标各因子水平、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腹痛缓解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扩张患者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效果确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8期)

田江,葛亮,周静,林兵,黎培员[4](2019)在《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治疗老年胆管结石57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small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SEST)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治疗老年患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第叁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4至2016年完成的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老年胆管结石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7例老年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插管造影成功55例(96%)完成治疗。其中46例完成SEST+胆道球囊扩张,一次性取尽结石率达83.6%。术前肝功、血尿淀粉酶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ST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治疗老年患者胆管结石效果肯定,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赵华勇[5](2019)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4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超声确诊为胆囊结石,其中单纯性胆囊结石20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23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参与此次研究,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对43例患者均进行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根据临床单纯胆囊结石和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的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判断标准,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类型,并与超声诊断结果对比,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的诊断价值。结果: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的诊断率高达97.67%(确诊单纯性胆囊结石19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23例,共42例),误诊1例。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患者的诊断来说,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5期)

王秋生,陈卓妙语[6](2019)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分型与外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系指先天形成的局部或全部胆管呈不同形态的扩张状态[1]。CBD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胆道疾病,多见于婴幼儿,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得到较为广泛认可的观点为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2]。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已较为明确并有大量文献对其进行详尽地论述,因此本文主要阐(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9年07期)

廖伊梅,文华轩,李胜利[7](2019)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与Caroli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及Caroli病(Caroli′s disease)是以胆管扩张为特征的先天性异常,二者在定义、分类有部分重迭,容易混淆。随着研究者们对先天性胆管扩张不断的探究和诊治技术的发展,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及Caroli病定义及分类发生了变化。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及Caroli病的临床预后差异较大,产前诊断容易混淆,以下基于目前文献报道及笔者经验,从定义及分类、产前诊断现状、产前咨询要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产前咨询医师提供咨询依据。一、定义及分类CBD是包括胆总管在内的局部肝外胆管扩张的先天畸(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7期)

彭宝岗[8](2019)在《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Ⅳ型)癌变行右叁叶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胆囊切除+左外叶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右叁叶切除是指将右半肝和肝左内叶全部切除,包含肝脏的Ⅳ、Ⅴ、Ⅵ、Ⅶ、Ⅷ段,也称右侧极量肝切除术,适用于病变累及右半肝及肝左内叶,且无明显肝硬化,肝左外叶及尾状叶有代偿性增大、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如、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肝包虫病、肝脏外伤、肝腺瘤等;所有行该术式病人均应经过严格残余肝功能的测定Child-pugh评分:A级,ICG试验(吲哚氰绿测定肝储备功能):15分钟滞留率<10%;残余肝体积/标准肝体积≥30%。(本文来源于《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栾明月,闫文帝,刘特思,吕游,佐藤保则[9](2019)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多囊肾大鼠胆管上皮细胞活力及胆管囊性扩张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促进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 PCK)大鼠胆管上皮细胞活力及胆管囊性扩张的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和PCK大鼠肝组织中VEGF (n=6)和CD31 (n=10)的表达情况。RT-q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胆管上皮细胞和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表达水平。WST-1比色法检测VEGF对大鼠胆管上皮细胞活力和胆管上皮细胞上清液对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细胞迁移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检测胆管上皮细胞上清液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VEGF在PCK大鼠的胆管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肝汇管区新生微血管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大鼠(P<0.01);RT-q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表明,PCK大鼠胆管上皮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高于正常大鼠(P<0.01);WST-1结果显示,VEGF可增强PCK大鼠胆管上皮细胞活力(P<0.01);PCK大鼠胆管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能提高内皮细胞活力(P<0.01);VEGF siRNA和VEGF受体抑制剂可降低胆管上皮细胞活力(P<0.01);细胞迁移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结果表明,PCK大鼠胆管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提高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管腔形成能力(P<0.01)。结论:PCK大鼠的胆管囊性扩张与胆管上皮细胞过度分泌VEGF存在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崔雪[10](2019)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77例经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临床护理经验。认为,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完善的肠道准备及营养支持,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的预防,辅以有效的术后生活指导是提高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治愈率,获得满意预后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胆管扩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胆总管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于1974年被首次报道[2]。报道显示,直径在1. 5 cm以下的结石EST取石成功率可达90. 0%以上[3],但对于较大胆总管结石成功率往往偏低,需要借助机械碎石、激光等手段取石,操作繁琐会增加出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管扩张论文参考文献

[1].程宏亮,胡明华,王传喜,杨玉权,唐伟杰.腹腔镜手术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治疗中的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

[2].周盟,何家俊,刘军.内镜下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术在胆管大结石中的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3].张海涛.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4].田江,葛亮,周静,林兵,黎培员.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治疗老年胆管结石57例[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9

[5].赵华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王秋生,陈卓妙语.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分型与外科治疗[J].中国医刊.2019

[7].廖伊梅,文华轩,李胜利.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与Caroli病[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

[8].彭宝岗.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Ⅳ型)癌变行右叁叶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胆囊切除+左外叶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9

[9].栾明月,闫文帝,刘特思,吕游,佐藤保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多囊肾大鼠胆管上皮细胞活力及胆管囊性扩张的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

[10].崔雪.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9

标签:;  ;  ;  ;  

胆管扩张论文-程宏亮,胡明华,王传喜,杨玉权,唐伟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