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散斑论文_李姝欣,杨馥,钟平,陈佳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散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字,全息,算法,测量,位移,层压板,刚体。

数字散斑论文文献综述

李姝欣,杨馥,钟平,陈佳伟[1](2019)在《基于数字剪切散斑干涉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缺陷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利用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缺陷进行检测,搭建了实验系统和仿真系统,通过与X光探伤技术及超声C扫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所提出方法有效性;通过对不同曲率层压板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相对形变相位阈值作为检测缺陷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并根据此标准推测不同温度加载条件下的缺陷检测能力,为数字剪切散斑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缺陷检测加载参数设置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9年05期)

任如勇,贾振红,杨杰,Nikola,Kasabov[2](2019)在《数字全息再现的散斑噪声消除和细节保留》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全息光源的相干性缺点导致了全息再现散斑噪声的产生,严重影响到了全息重建的质量。虽然许多降低数字全息再现图像中散斑噪声的先进算法已经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处理图像散斑噪声的过程中模糊了图像的细节,丢失了图像纹理的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结合了引导滤波、图像分割、叁维块匹配算法(BM3D)算法的概念。算法很好地实现了全息再现图像背景区域的噪声抑制和信号区域良好的细节保留。得到的全息重建的质量可与用非相干技术所能达到的质量相媲美,带来了良好的视觉效果。(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吴凡,吴思进,李伟仙,张雨蒙,祝俊怡[3](2019)在《应用数字散斑投影测量纸页厚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纸张厚度测量方法只能测量纸页某一点厚度,该类方法会因为纸张厚度全场分布不匀带来测量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数字散斑投影的纸页厚度检测方法,向待测纸页投射散斑图案,并构建散斑投影的实验测量系统,通过叁维数字图像相关的算法处理,得到纸页的形貌以及厚度。实验表明,对纸张厚度名义值为0.180 mm的实验样品进行测量,结果为0.177 mm,对该方法进行重复实验,测得的相对误差小于4%,而且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纸页的全场分布。此外,提出的纸页厚度测量方法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式测量、全场测量等优点,为纸页生产中的厚度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9年05期)

唐家福,穆平安,周天媛[4](2019)在《基于布谷鸟算法的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布谷鸟算法引入到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搜索中,通过设定隔离边界对数字散斑图像分块,在每一个子块上利用布谷鸟算法进行局部搜索,在此基础上利用爬山算法进一步搜索峰值。全局搜索可以设定一个较弱的收敛条件,快速搜索到相关系数分布单峰上,充分利用了布谷鸟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与爬山算法的快速收敛特点;最后通过模拟散斑图片进行了相关仿真,并通过实际人工散斑进行了相关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稳定测量刚体的位移量。(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杜彤耀,孔勇,徐雪莹,钱心磊,徐果[5](2019)在《基于任意偏振态的数字全息散斑去噪》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离轴全息图重建的物体图像会有明显的散斑噪声,本文利用降低相干度的方法来实现散斑去噪。具体方法是通过任意偏振态的物光和线偏振态参考光实现干涉记录,通过这些光场进行平均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数字全息中产生的散斑噪声。通过控制叁个波片的旋转实现任意偏振态,得到多种偏振态下的全息图,多偏振态下重建物体图像的散斑对比度各有不同,对各个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结果。之后再将各偏振态下的全息图迭加进行重建,重建图像中的散斑噪声得到很好的抑制且比单偏振态下效果更好。从实验结果的分析中能看到这种方法对抑制散斑噪声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07期)

袁腾飞,吴思进,李伟仙,杨连祥[6](2019)在《数字散斑干涉面内变形内窥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阶段数字散斑干涉内窥测量技术只能间接测量物体面内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路照明的内窥式数字散斑干涉面内变形直接测量的方法,避免了离面变形对面内变形测量的影响。通过在相移式数字散斑干涉技术中结合内窥镜进行测量,并且使用对称分布的多模光纤形成双光路照明,实现了对空腔、深孔或被遮掩物面内形变的高精度测量。实验实现了入口直径为40 mm的空腔内部面内变形直接测量,当工作距离为20 mm时,测量面积可达到300 mm~2,测量分辨率达到68 nm。(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闫浩,隆军,刘驰越,潘淑媛,左超[7](2019)在《数字全息技术及散斑干涉技术在形变测量领域的发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近年来数字全息及散斑干涉技术在形变与位移测量方面的主要技术发展及应用发展进行综述。由于数字全息测量具有准确性高、无损、全场和动态测量等优点,成为形变和位移测量的重要技术之一。最近几年,数字全息技术在形变测量领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全息形变测量逐步由原来单一维度的形变测量转向多维度的形变测量。尤其是叁维形变的同时测量是近年来本领域的研究重点。其次,形貌形变联合测量的技术受到关注。实际应用中曲面物体常常存在。而曲面物体需要离面与面内形变的分析,这需要获取曲面物体的形貌信息。针对这一需求,学者们针对形貌形变的同时测量方法开展了研究。再次,为了进一步扩大测量视场和深度范围,对基于长波长及远距离的技术进行了探索。与此同时,回顾了数字全息的形变测量技术在应用方面的进展。值得关注的是,在应用方面,数字全息技术从以前工程领域的形变测量向生物医学领域的形变测量发展,测量数据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疾病分析与研究。(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高峰,龚波,赵阳,张春涛,周令非[8](2019)在《激光光源数字电影放映用投影系统散斑对比度的试验测量和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电影技术和新型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配合未来电影行业应用高动态范围(HDR)、宽色域(WCG)技术,采用激光光源的数字电影放映用投影系统已成为技术研发、行业应用、系统设备升级改造的热点领域。激光散斑对比度是影响数字电影放映用投影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同时也是采用激光光源放映技术影响画面主观观感的最主要原因,对激光散斑对比度的定量测量评估是电影技术领域近年来的关注焦点之一。本文对激光散斑的成因及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激光散斑对比度测量试验方法,开展了实际测量试验和数据分析,并对本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本文将为电影行业标准《数字电影放映用投影机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制定提供散斑对比度测量技术方案。(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影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葛朋祥[9](2019)在《数字散斑相关法在鱼皮拉伸测量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散斑相关法(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DSCM)是一种全场变形、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通过图像处理,可以获得被测物体表面位移、应力变化等信息。因其具有对环境要求不高、测量精度高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其相关理论已经相对趋于成熟,在工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相关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鱼皮是一种优质的皮革材料,其微观结构在仿生学上已有重要应用,为全面了解其力学性能,本文运用DSCM技术对鲤鱼皮材料拉伸性能进行研究,为其潜在的仿生学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整像素是数字散斑相关法的基石,针对提高整像素搜索速度问题,论文选择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人工鱼群算法。阐述在不同变形下子区形函数及相关函数的选择,通过模拟散斑图,验证叁种智能算法的搜索速度和匹配精度。为提高亚像素的测量精度,论文对不同插值法的效果图进行了对比,提出拟合和双叁次样条插值相结合的亚像素算法,并与反向组合高斯牛顿算法进行对比,表明反向组合高斯牛顿算法的适用性更强,但组合式算法有较好的综合优势,兼顾了速度和精度。针对鲤鱼皮性能测试,搭建了实验平台。该平台由Q-400微变形测量系统和卧式拉力试验机组成,可实现对拉伸过程中的图像采集及存储。将上述算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方法速度快、精度高,满足数字散斑相关法在鲤鱼皮变形测量中的应用。论文还对实验过程中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误差在可控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冯益春[10](2019)在《叁维数字图像相关法中散斑质量评价和立体匹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在医疗、机械、航空等领域,会采用大量复杂材料的工件,这些工件经过长期的作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因此我们需要使用一种便捷、全场测量、适应性强的方法对材料变形信息进行定期测量。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测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数字图像相关法是一种基于物体表面图像相关计算的光学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全场测量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基础上,叁维数字图像相关法通过双相机测量系统,并结合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叁维信息,重建被测物体表面的叁维形貌,实现物体面内、面外位移和变形测量。本文主要对叁维数字图像相关法中的叁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散斑图像的质量评价、相机标定、图像立体匹配及叁维重建。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为了保证散斑图像在立体匹配及叁维重建中的准确性,本文对散斑图像的质量评价进行了研究。基于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平均灰度梯度、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能量、对比度、相关性和熵作为评价参数的散斑质量评价方法,并用实验验证了该参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相机标定中,根据相机标定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实现了标定板角点的自动化检测。在此基础上,对角点整像素进行修正,可得到角点准确的亚像素坐标,进而计算出左右相机的内外参数,为图像立体匹配和叁维重建建立基础。在散斑质量评价和相机标定的基础上,对图像立体匹配及叁维重建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ANSAC算法和SURF算法相结合的立体匹配算法,可准确快速地筛选出图像的特征点并生成特征点匹配对,然后通过相机内外参数实现物体的叁维重建,进而可得到被测物体的位移和变形,为工程应用提供测量信息。(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数字散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字全息光源的相干性缺点导致了全息再现散斑噪声的产生,严重影响到了全息重建的质量。虽然许多降低数字全息再现图像中散斑噪声的先进算法已经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处理图像散斑噪声的过程中模糊了图像的细节,丢失了图像纹理的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结合了引导滤波、图像分割、叁维块匹配算法(BM3D)算法的概念。算法很好地实现了全息再现图像背景区域的噪声抑制和信号区域良好的细节保留。得到的全息重建的质量可与用非相干技术所能达到的质量相媲美,带来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散斑论文参考文献

[1].李姝欣,杨馥,钟平,陈佳伟.基于数字剪切散斑干涉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缺陷检测方法[J].应用激光.2019

[2].任如勇,贾振红,杨杰,Nikola,Kasabov.数字全息再现的散斑噪声消除和细节保留[J].激光杂志.2019

[3].吴凡,吴思进,李伟仙,张雨蒙,祝俊怡.应用数字散斑投影测量纸页厚度[J].应用光学.2019

[4].唐家福,穆平安,周天媛.基于布谷鸟算法的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优化[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杜彤耀,孔勇,徐雪莹,钱心磊,徐果.基于任意偏振态的数字全息散斑去噪[J].激光与红外.2019

[6].袁腾飞,吴思进,李伟仙,杨连祥.数字散斑干涉面内变形内窥测量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

[7].闫浩,隆军,刘驰越,潘淑媛,左超.数字全息技术及散斑干涉技术在形变测量领域的发展及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8].高峰,龚波,赵阳,张春涛,周令非.激光光源数字电影放映用投影系统散斑对比度的试验测量和不确定度分析[J].现代电影技术.2019

[9].葛朋祥.数字散斑相关法在鱼皮拉伸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9

[10].冯益春.叁维数字图像相关法中散斑质量评价和立体匹配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模型实物图再现像d)全息再现像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位移域计算原理图)的数字再现像变形测点布置示意图

标签:;  ;  ;  ;  ;  ;  ;  

数字散斑论文_李姝欣,杨馥,钟平,陈佳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