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关于乌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一、乌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乌云[1](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段壮,阿荣娜[2](2018)在《草原地区旅游接待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分析——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牧人之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内蒙古草原地区的旅游接待中,水资源起到关键性作用。以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的"牧人之家"为调研对象,发现其在草原旅游接待过程中呈现出旅游用水的取水途径单一、水质欠佳、使用不便、蓄水设备落后等典型问题。通过对草原旅游接待中的旅游用水困境分析,提出整顿规划取水设施、净化水质、扩大水资源供给区域、对经营者培训、建立"模范户"等改进建议。

蔡璐佳,安萍莉,刘应成,汪芳甜,李学敏,黄鑫鑫[3](2017)在《水资源约束下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耕地适度集约利用研究——以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定量测度资源强约束区耕地适度集约利用程度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构建了耕地适度集约利用理论框架,运用乌兰察布市194户普通农户及45户种植大户的调研数据及区域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耕地适度集约是指在区域资源约束条件下,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出时的集约边际。2)仅考虑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适度投入为7584.99m3/hm2,单位耕地面积物质适度投入为5394.5元/hm2,家庭适度经营规模为10.95hm2。3)在水资源约束下,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适度投入为3980.03m3/hm2,单位耕地面积物质投入为3897.64元/hm2,家庭适度经营规模为22.84hm2,目前种植大户已经过度集约利用,水浇地普通农户水资源及物质投入最接近适度值。在耕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可以适度扩展水浇地普通农户的经营规模,而控制种植大户的发展速度及规模。

聂俊峰[4](2005)在《我国北方干旱灾害性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旱灾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旱灾较其他灾害遍及的范围广,历时长,对社会经济的损失居各项自然灾害的首位。严重的旱灾不仅影响农(牧)业生产,还影响工业生产、城乡生活和生态环境。我国干旱灾害频繁,干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威胁非常严重,历年各次大旱都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并且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愈来愈大的趋势,对环境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受财力、物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对气候和干旱等自然规律尚难以准确掌握。由其面对农业旱灾威胁,尚难进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防灾减灾,远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集中整理,全面分析我国近500年的干旱灾害历史资料,特别是建国50年来北方各省区的详细旱灾资料,深入总结了我国北方干旱灾害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对农业、牧业、农村人畜饮水、城市缺水等干旱灾害的危害进行归类分析,并根据干旱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系统提出了农业防旱减灾的对策措施以及建立旱灾的监测、预警系统、干旱气候评价的旱灾防御体系。通过对我国北方干旱灾害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 1.中国干旱具有地域性、季节性、持续性的特征。 2.中国旱灾受旱面积和旱灾损失呈增加的趋势,干旱发生区域有扩大的趋势:旱灾影响范围从农村向城市蔓延的趋势;干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呈愈演愈烈的趋势。 3.我国干旱总的形势表现为农业用水矛盾加剧,工业和城乡缺水严重,干旱缺水限制牧区发展;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水危机、水浪费、水污染加剧。 4.旱灾的防治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防旱减灾目标趋向综合性。 5.根据我国旱灾的特征,提出“抗旱减灾应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实施量水而行的发展战略,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措施”的抗旱减灾思路。 6.提出我国防旱减灾对策为: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普及旱作农业综合抗旱措施: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抗旱服务体系。 7.提出我国农业防旱减灾措施包括:1)工程措施 兴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2)生物措施 选育抗旱植物品种,采用覆盖保水耕作技术,扩大植被覆盖度、减少蒸发;3)科技措施 加强预测、预报、监测、气候评价研究,进行干旱灾害模拟,加强干旱不确定性研究,强化对水资源供需分析研究:4)管理措施 加强旱灾的监测、预警系统、气候评价的研究,完善抗旱服务休系,加强法制建设,做好灾后救助。

刘拓[5](2005)在《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土地沙漠化是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我国土地沙漠化成因、危害及治理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依据1999年全国沙化监测结果,本文研究得出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81.41亿元,相当于重点土地沙漠化地区1999年财政收入的3.60倍,其中土地资源的损失为955.71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74.58%。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并对全国2000~2004年5年间防治土地沙漠化所形成的新增可利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年均为872.6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7.27。河北省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本文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相耦合,并且相互影响和叠加放大,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过大,一些绿洲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低于7~20人/km2的标准,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维持生计手段更多地依赖消耗自然资源;沙区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多样化指数在1.5—1.8之间;经济贫困,农民人均收入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导致滥樵采、滥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制度和政策问题既是土地沙漠化的诱因又是防治乏力之源。土地权属的不安全给人们随意开垦土地提供了负向激励;林权草权虚置和缺位,导致人们竞相利用,制约投资者积极性;投资主体错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部门间的相互制肘、补偿机制无力、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导致不能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 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基本策略:1)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策略。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9项基本原则和分4个类型区12个亚区进行植被建设。2)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策略。通过实行沙区适度的人口控制政策,逐渐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协调农、林、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沙区加工业,调整区域布局;建立生态保障区,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大力发展沙产业。3)制度创新策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资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和草原管理等。4)制度保障策略。加强和完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科技支撑和预警与监测等保障制度。

何文清[6](2004)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风蚀影响因子与保护性农作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风蚀已经成为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经济发展及当地和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为例,采用田间试验和野外定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历史资料分析总结、农户调查、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农用地土壤风蚀沙化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对典型旱地种植业系统防沙能力进行了探讨,初步归纳出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带实际情况的农牧业关键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初步结果归纳如下: ◆ 对风蚀的自然影响因素动态变化研究表明,研究区具有发生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条件。春季风大风多,降雨量少,气候侵蚀力高,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表层由于冻融作用变的松散,是一年最易风蚀的季节。 ◆ 风洞试验的结果表明,风速越大,风蚀越强烈,二者之间表现为幂函数的变化关系,18m/s是风速由轻变重的一个转折点。 ◆ 土壤是风蚀产生的响应系统。从土壤质地来看,研究区土壤质地粗疏,以沙粒含量为主(>50%),粘粒很低(<10%)甚至为零,易受侵蚀。风洞试验结果表明,风蚀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二者成对数函数关系,6%的土壤含水量水平是土壤风蚀由重变轻的一个转折点 ◆ 不同农用地类型,风蚀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各异。(a)丘陵疏林地和人工退耕灌木林地质地最粗,农田防护林土壤表层细颗粒含量最高,农田质地比天然草场粗疏。(b)土壤表层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峰谷相间”的波动趋势。总体上表层含水量的变化表现为农田防护林地>天然草地>旱地马铃薯>丘陵林地>柠条灌木地。冬春季节表层土壤含水量都较低,在大风的作用下,最易发生风蚀危害。(c)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坚实度有明显的差别,表现为农田防护林地>丘陵林地>天然草地>灌木地>旱地马铃薯。(d)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地面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灌木地、丘陵林地与天然草地的植被全年覆盖着地面,其覆盖度的月动态大小总体上表现为灌木地>天然草地>丘陵林地。与草、灌、林相比,农田覆盖地面的时间最短,为季节性覆盖,且在冬春季节(11~翌年4月)地面完全裸露,覆盖度为零,极易发生风蚀沙化的危害。 ◆ 以人类活动为主的社会经济因素对风蚀的加剧有着重要的驱动作用。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对环境资源压力的增大,进一步导致了植被破坏,促进了风蚀的发生。草地面积不断减少,牲畜头数却是有增无减,草地的压力必然加大。造成草场严重退化沙化。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及耕作技术应用不当也是土壤风蚀重要驱动因子。 ◆ 保护性农作制关键技术配置中,植被建设应以灌草为主,农田作物配置上,应该实行密植作物与稀植作物合理的间作和套作,翻耕作物与留茬作物的间作套作,提高地表总体的覆盖程度。作物收获后保留残茬,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带状间作种植技术。 ◆ 在防治风蚀沙化的前提下,同时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农牧民收入的增加,是防沙型保护性农作制的核心内容。防沙型保护性农作制的发展模式应该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

王荣贵[7](2003)在《赴西部地区考察高新农业技术总结报告》文中认为 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的西部农业技术考察团,从人文、自然气候、生态生产条件与乌兰察布盟(以下简称乌盟)有很多相似相近之处,西部农业和农业技术方面对乌盟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使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杨蕴丽[8](2003)在《在乌盟地区实施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生存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时选择的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在1992年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百国政府首脑相聚,重点讨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随后,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全国各地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那么,对于乌盟这样一个“民贫政贫”的大盟来说,又如何解决温饱、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作者认为,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差距、提出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呕心沥血。对邓小平理论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指导贫困落后的乌盟找到一条“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以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分析了1994年以来乌盟地区实施“进退还”的战略,调查研究了该战略实施的具体情况,探讨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正文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概述了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思想渊源及其时代价值。邓小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持续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在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来自在乌盟地区实施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辨证发展观。他的这一思想,与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也与国际上绿党等组织提出的保护环境的要求相稳合。 第二部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乌盟地区在制定和实施以“进退还”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把发展看成是经济数量甚至仅仅是农牧业产量的增长;片面的发展观导致工业、第三产业以及城镇化、教育和科学、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方面发展的严重滞后,最终使农牧业产业化由于缺乏智力支持和有效的制度保障而难以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针对乌盟在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发展规划的制定要以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遵循经济规律;其次,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科教兴盟”计划的实施;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信用状况的全面好转。乌盟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与制度建设有关。因此,改革现行的管理制度,是乌盟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必经之:r:。结论部分:乌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能用深化改革的方式解决。

尚爱军[9](2003)在《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的最基本、最古老的产业,自从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以来,一直长盛不衰,它所生产的食物,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永恒的动力。但人类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却在不断优化。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91年4月在“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上正式向全世界提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后,标志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可持续发展以其超越文化与历史障碍的全球眼光,抛弃了支配工业文明时代发展的“无限增长观”和悲观主义者的“零增长”方案,主张人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体现了自然、社会和人类统一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和现实的迫切要求。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陕西黄土高原北部,属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既是我国沙漠化扩展严重地区之一,又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典型地段,使该地区成为中国北方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其占据着特殊的包括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诸多因素在内的自然地理地带,同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岩盐等矿藏资源,拥有特色鲜明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构成了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针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这一特定区域,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普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该区的农业领域,深入研究农业自然资源状况、水土资源承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能力,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技术体系和实施途径,旨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矛盾,实现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类似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和途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缘起、理论、国内外可持续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提出了21世纪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二章分析了我国荒漠化现状、沙漠和沙地的资源优势以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对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意义,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是“西部大开发”提出的本质背景,明确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地位和作用,设计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三章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演替、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农村经济支持系统和人文环境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阐明了这些因素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章从国民经济各部门水资源需求和区域供水能力出发,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实质是满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目前及今后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供需平衡,计算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资源供需现状及2010年供需预测,提出了水资源紧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子之一。同时系统地论述了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原理和预测方法,建立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得出2010年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食物生产的可持续性结论。第五章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指标体系,在多目标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评估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并讨论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第六章提出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技术体系和具体措施。从景观格局上整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即在沙地中滩池水土条件良好地区,可种植粮食、饲料与经济作物与蔬菜、果木等,形成高产的农业绿洲;围绕滩地的沙丘与台地(软梁)可发展集径流水补给的果树、林木与半人工草地;外围的高大沙丘与硬梁山地则为防护性兼适度刘割的灌丛草地带,形成草、林、农、果土地镶嵌格局,既合理配置了农林牧各业,又形成了巩固的防护系统,奠定了可持续农业的景观结构。第七章概括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首次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必须寻求一种以发展为目标的模式。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并非是其水平和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投入的集约、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应依靠更大时空尺度上的人类共同努力。 2.系统分析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现状,揭示了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现代化程度。 3.进行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析,明确了水资源短缺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巨大。水资源承载力的实质是,在现实生产力水平和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水资源的集约、持续高效利用,是提高其承载力的有力手段。 4.构建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进行了评价,揭示了该区农业发展水平极低而发?

郝媛,邓清,张利峰[10](2003)在《关于乌盟水文事业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乌盟水文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今后水文事业发展的初步想法

二、乌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三)国际关系研究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四、基本史料
        (一)民国时期史料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一、友谊边境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边境轶事
        一、借境放牧
        二、越境事件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一、边疆移民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一、民兵组织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三、“净化边境”
        四、会晤站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二、中蒙对外贸易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草原地区旅游接待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分析——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牧人之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调研方式说明
二、“牧人之家”的旅游接待用水现状
    (一) 取水途径:市区运水和打井取水
    (二) 旅游接待用水水质较差
    (三) 旅游接待用水不便
    (四) 旅游接待中运水、蓄水设备落后
三、“牧人之家”的旅游接待用水窘况成因分析
    (一) 自然条件限制
    (二) 区位条件相对较差
    (三) 牧人之家分散, 政府难规划
    (四) 水利工程建设难度大、资金要求高
四、“牧人之家”的旅游接待用水改良建议
    (一) 整顿规划取水设施
    (二) 净化旅游接待生活用水水质
    (三) 扩大旅游接待中水资源使用范围
    (四) 对“牧人之家”业主进行设备使用培训, 建立“示范户”
五、“牧人之家”水利建设的影响
结语

(3)水资源约束下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耕地适度集约利用研究——以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思路
    1.1 理论框架
    1.2 研究方法
        1.2.1 构建农户生产决策模型
        1.2.2 确定经济学下的集约边际
        1.2.3 确定水资源约束下的集约边际:
    1.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参数的确定
    2.2 经济学下的集约边际
    2.3 水资源约束下的集约边际
3 讨论
4 结论

(4)我国北方干旱灾害性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国干旱灾害的历史、现状及危害
    1.1 我国干旱灾害的历史与现状
        1.1.1 公元前我国北方的干旱灾害史
        1.1.2 1470年~1948年的重大干旱灾害
        1.1.3 1949年~1990年干旱灾害
        1.1.4 历史重大典型干旱年旱情、灾情分析
        1.1.5 1949年以来干旱灾害及其变化趋势
    1.2 我国北方干旱灾害的危害
        1.2.1 近50年来我国北方的农业(种植业)干旱灾害
        1.2.2 牧区干旱灾害
        1.2.3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1.2.4 城市缺水
第二章 干旱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2.1 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2.1 干旱对林业的影响
        2.2.2 干旱对畜牧业的影响
        2.2.3 干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2.3 干旱对水资源和能源的影响
        2.3.1 对水资源的影响
        2.3.2 干旱对能源的影响
    2.4 干旱灾害的经济损失
        2.4.1 干旱灾害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
        2.4.2 干旱灾害引起的间接经济损失
    2.5 干旱缺水对环境的影响
        2.5.1 部分地区土地干化和河流湖泊干涸情势加剧
        2.5.2 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明显恶化
        2.5.3 地表水体的污染有所加重
        2.5.4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有所加剧
    2.6 干旱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6.1 旱灾范围广,减产粮食多,加剧粮食需求缺口
        2.6.2 牧区旱灾和农村饮水困难延缓了老少边贫地区的脱贫
        2.6.3 城市缺水、城乡争水矛盾突出,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第三章 抗旱减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四章 我国旱灾的特点及干旱发展趋势
    4.1 中国干旱灾害的特征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旱灾特点
        4.2.1 受旱面积和旱灾损失呈增加的趋势
        4.2.2 干旱发生区域有扩大的趋势
        4.2.3 旱灾影响范围有从农村向城市蔓延的趋势
        4.2.4 干旱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4.3 我国的干旱形势
        4.3.1 农业用水矛盾加剧
        4.3.2 工业和城乡缺水严重
        4.3.3 干旱缺水限制牧区的发展
        4.3.4 人畜饮水困难
        4.3.5 水危机与水浪费严重
        4.3.6 水污染加剧干旱危害程度
        4.3.7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干旱
        4.3.8 植被破坏导致旱灾
    4.4 我国旱灾的防治特点
        4.4.1 长期性和艰巨性
        4.4.2 防灾减灾目标的综合性
    4.5 21世纪初我国干旱发展趋势
    4.6 21世纪初农业旱灾的影响预测
        4.6.1 农业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
        4.6.2 种植业风险进一步加大
        4.6.3 单位面积上的粮食生产负担沉重
第五章 抗旱减灾面临的主要问题
    5.1 水环境日益恶化,加剧了干旱缺水状况
    5.2 水资源浪费严重,减少了可用水量
    5.3 水利灌溉设施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抗旱作用
    5.4 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5 水资源分割管理,难以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
第六章 中国抗旱减灾的思路与对策
    6.1 我国抗旱减灾的总体思路
        6.1.1 实施量水而行的发展战略
        6.1.2 把节约用水作为抗旱减灾的重大战略措施
    6.2 我国抗旱减灾的主要对策
        6.2.1 加大投入力度,兴修水利,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6.2.2 增加农田水利的投入,建立相对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
        6.2.4 大力推广普及旱作农业综合抗旱措施
        6.2.5 巩固完善农村抗旱服务体系
        6.2.6 重视干旱灾害模拟与干旱规律等干旱基础研究
        6.2.7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第七章 旱灾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气候评价技术
    7.1 旱灾的监测
        7.1.1 人工监测
        7.1.2 卫星遥测
        7.1.3 气象预报
    7.2 旱灾的预警系统
    7.3 气候评价
第八章 北方农业防旱减灾对策和措施
    8.1 历史上的防灾减灾建设
        8.1.1 水利灌溉事业的兴起和发展
        8.1.2 旱地抗旱农业技术的运用
        8.1.3 储粮备荒和救灾
    8.2 1949年以来的农业防旱减灾建设
        8.2.1 灌溉工程建设及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
        8.2.2 开展水土保持,建设基本农田
        8.2.3 初步建立了防旱减灾管理系统
    8.3 农业防旱减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
        8.3.1 防旱减灾面临的形势
        8.3.2 当前北方农业防旱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8.4 农业防旱减灾应当采取的主要对策
        8.4.1 农业抗御旱灾的总方针
        8.4.2 今后农业抗旱减灾采取的主要对策
        8.4.3 农业抗旱减灾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
        8.4.4 灾后补救对策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2.1 干旱指标研究
        9.2.2 防旱减灾组织体系
        9.2.3 农业风险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小结
2 土地沙漠化问题研究回顾
    2.1 土地沙漠化概念
    2.2 土地沙漠化成因研究
    2.3 土地沙漠化治理技术研究
    2.4 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研究
    2.5 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研究
    小结
3 土地沙漠化防治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理论
        3.1.1 生态学概念
        3.1.2 现代生态学研究重点
        3.1.3 生态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意义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3.2.1 主要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生态经济学在本研究中的作用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1 产生背景
        3.3.2 理论核心
        3.3.3 理论内涵
    3.4 制度经济学理论
        3.4.1 制度经济学内涵
        3.4.2 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3.5 灾害经济学理论
        3.5.1 灾害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
        3.5.2 灾害经济学基本规律及原理
    3.6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小结
4 中国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危害
    4.1 中国土地沙漠化现状
        4.1.1 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
        4.1.2 中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
        4.1.3 沙漠化土地类型
        4.1.4 沙漠化土地分布特点
        4.1.5 我国沙漠化土地动态
    4.2 中国土地沙漠化危害
        4.2.1 造成土地退化、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导致农牧业减产
        4.2.2 导致生态环境及生存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4.2.3 威胁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2.4 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稳定
    小结
5 中国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评估
    5.1 土地沙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价程序
    5.2 土地沙漠化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方法
    5.3 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评价中若干理论问题
        5.3.1 计算基准
        5.3.2 计算内容
        5.3.3 计算参数
        5.3.4 累积破坏量
        5.3.5 基准存量
        5.3.6 最终效果原则
        5.3.7 贴现率在土地沙漠化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5.4 中国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
        5.4.1 土地沙漠化造成土地资源经济损失
        5.4.2 土地沙漠化对农牧业生产损失
        5.4.3 土地沙漠化造成水利设施损失
        5.4.4 土地沙漠化对生活设施(房屋)造成的损失
        5.4.5 土地沙漠化对交通运输损失
        5.4.6 沙尘暴对人类健康影响
    5.5 典型案例—西藏自治区沙漠化经济损失
    小结
6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综合效益评价
    6.1 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生态资源的价值性
    6.2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
    6.3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3.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6.3.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内涵
    6.4 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6.5 全国防治土地沙漠化逆转的经济效益分析
        6.5.1 生态效益
        6.5.2 经济效益
        6.5.3 社会效益
    6.6 土地沙漠化防治效益分析—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河北省沽源县为例
        6.6.1 沽源县概况
        6.6.2 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情况
        6.6.3 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评价
    小结
7 土地沙漠化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根源
    7.1 土地沙漠化产生的自然因素及全球变化影响
        7.1.1 干旱气候
        7.1.2 大风
        7.1.3 地表丰富的沙物质
        7.1.4 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地沙漠化影响
    7.2 中国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7.2.1 人口压力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2 产业结构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3 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2.4 生产方式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7.3 案例—甘肃省民勤绿洲土地沙漠化扩展的原因
        7.3.1 民勤绿洲的基本情况
        7.3.2 民勤绿洲土地沙漠化状况
        7.3.3 民勤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分析
    小结
8 土地沙漠化问题的制度及政策因素
    8.1 土地沙漠化防治利益主体冲突分析
        8.1.1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利益群体及其理性分析
        8.1.2 土地沙漠化防治主体的利益冲突分析
    8.2 土地沙漠化及影响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制度因素
        8.2.1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市场失灵问题
        8.2.2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政府失灵”问题
    8.3 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现实制度问题分析
        8.3.1 土地制度问题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8.3.2 现有的林权制度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8.3.3 投入体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4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政策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5 现行管理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6 草原利用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7 水资源制度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影响
        8.3.8 政策失误
    小结
9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一: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
    9.1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原理
    9.2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9.3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成功的标准
    9.4 我国土地沙漠化分区恢复与重建途径
        9.4.1 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
        9.4.2 半干旱沙地类型区
        9.4.3 高原高寒沙漠化土地类型区
        9.4.4 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沙地类型区
    小结
10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二:经济社会发展
    10.1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0.1.1 人力资本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性
        10.1.2 加强沙区人力资本发展的有效措施
    10.2 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实现沙区经济良性循环
        10.2.1 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0.2.2 沙区产业结构应着力战略调整
        10.2.3 积极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的关系
        10.2.4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10.2.5 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10.3 以解贫、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促进沙区经济发展
        10.3.1 我国贫困地区的成因分析
        10.3.2 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对策
        10.3.3 积极发展沙产业,为沙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
        10.3.4 典型案例—甘肃省张掖市荒漠绿洲特色产业发展
    10.4 倡导生态文明,提高生态伦理道德
        10.4.1 生态伦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10.4.2 生态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
    小结
11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三:制度创新
    11.1 投入体制创新
        11.1.1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入机制
        11.1.2 改革投资管理方式,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
    11.2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创新
        11.2.1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原理
        11.2.2 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内容
        11.2.3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途径
        11.2.4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11.2.5 开征生态税
    11.3 产权制度创新
        11.3.1 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作用
        11.3.2 完善产权制度,赋予农牧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11.3.3 实行森林产权制度创新
        11.3.4 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
    11.4 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11.4.1 水资源利用现状
        11.4.2 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措施
    11.5 草原管理制度创新
    小结
12 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之四:保障体系
    12.1 组织保障体系
    12.2 法津保障体系
    12.3 科技支撑体系
        12.3.1 土地沙漠化防治科技支撑现状
        12.3.2 防治土地沙漠化科技支撑重点领域
    12.4 土地沙漠化监测和预警体系
        12.4.1 土地沙漠化灾害监测预警理论
        12.4.2 监测预警指标的选取
        12.4.3 监测方法的选择与推广
        12.4.4 监测体系建设
        12.4.5 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小结
13 结论及讨论
    13.1 结论
    13.2 讨论
附件1:不同的制度安排对生态治理的影响
附件2:不同国家生态补偿机制
附表1:2000年全国荒漠化省区主要农作物产值统计数据
附表2:1978-2000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附表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6)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风蚀影响因子与保护性农作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荒漠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荒漠化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1.2.2 风蚀荒漠化的概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风蚀荒漠化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3.1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和分布范围
        1.3.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位
        1.3.3 北方农牧交错带风蚀沙化现状及其研究综述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地理位置
    2.2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自然条件
        2.2.1 气候条件
        2.2.2 地貌和土壤条件
        2.2.3 植被状况
        2.2.4 水资源状况
        2.2.5 生态环境状况
    2.3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社会经济概况
        2.3.1 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
        2.3.2 土地利用结构与农业产值结构
        2.3.3 农业生产现状
        2.3.4 人口与劳动力状况
        2.3.5 社会文化教育与劳动者素质
        2.3.6 交通与通讯设施的发展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1 研究目标
        2.4.2 研究方法
        2.4.3 数据来源:
第三章 农牧交错带主要风蚀因子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3.1 自然因素对风蚀的影响
        3.1.1 气象因素分析
        3.1.2 土壤因素分析
        3.1.3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
    3.2 社会因素对风蚀的影响
        3.2.1 人口增长压力对风蚀的影响:人口增加,对资源需求压力增大
        3.2.2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风蚀的影响:耕地扩张,草场锐减
        3.2.3 牲畜头数对风蚀的影响:畜群扩张而草地递减,草地生产力下降
        3.2.4 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对风蚀的影响:密植作物减少,稀植作物扩大
    3.3 土壤风蚀因子的风洞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3.3.1 实验方法
        3.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3.3 不同风速条件下土壤风蚀速率的动态变化
        3.3.4 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的临界起沙风速及风蚀速率分析
        3.3.5 土壤风蚀输沙量空间分布动态变化
        3.3.6 土地翻耕对风蚀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牧交错带武川县种植业子系统抗风蚀能力评价
    4.1 种植业子系统的现状
        4.1.1 种植业子系统是农作制的主体
        4.1.2 种植业子系统生产力水平低,生产风险高
        4.1.3 农田风蚀沙化严重,种植生产的环境条件恶化
    4.2 种植业子系统土壤侵蚀现状
        4.2.1 基于EPIC模型的种植业系统土壤侵蚀量估算
        4.2.2 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土壤流失生态价值估算
    4.3 种植业子系统防沙能力分析评价
        4.3.1 系统防沙能力的内涵
        4.3.2 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4.3.3 主要作物生产能物流定量分析
        4.3.4 风蚀季节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土壤风蚀因子分析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农牧交错带保护性农作制关键技术与区域发展模式分析
    5.1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保护性农作技术评价
        5.1.1 防沙型保护性农作制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选择的原则
        5.1.2 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评价与应用前景
        5.1.3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地区带状间作防沙技术应用分析
        5.1.4 乔、灌、草及作物覆盖技术的评价
    5.2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农作制典型模式分析
        5.2.1 乌盟“进、退、还”农作制模式
        5.2.2 阴山北麓“以丘陵为单元的生态治理”农作制模式
        5.2.3 河北坝上“以经济植被构建防沙型农作制”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在乌盟地区实施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一)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观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思想渊源
    (三) 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四)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 乌盟在贯彻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乌盟“进退还”战略的提出及实施
    (二) 乌盟在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乌盟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 制定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二) 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乌盟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乌盟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 、 加快乌盟地区的基础设施、信息、生态网络化建设
        2 、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信用的全面好转
        3 、 进行制度创新成为乌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可持续农业的形成及其发展
    1.1 可持续发展的缘起
        1.1.1 传统文明的发展观
        1.1.2 传统文明的威胁
        1.1.3 传统发展观遇到的挑战
    1.2 可持续发展的形成及基本内涵
        1.2.1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基础
        1.2.2 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1.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2.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 可持续农业的形成
        1.3.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
        1.3.2 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
        1.3.3 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SARD)
        1.3.4 可持续农业的特性
        1.3.5 可持续农业的目标界定
        1.3.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展
    1.4 国内外可持续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
        1.4.1 国外可持续农业资源利用模式
        1.4.2 我国的集约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模式
        1.4.3 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持续农业技术措施
    1.5 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5.1 WTO对我国农业的挑战
        1.5.2 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紧缺难以逆转
        1.5.3 生态环境恶化
        1.5.4 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和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扩大
        1.5.5 农作物产量增长减缓
第二章 研究区域的选择与研究设计
    2.1 我国荒漠化现状及沙漠和沙地的资源优势
        2.1.1 荒漠化现状
        2.1.2 沙漠和沙地的资源优势
    2.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战略地位
        2.2.1 我国主要江河的源头和中、东部的生态屏障
        2.2.2 我国矿产、能源基地
        2.2.3 农区和牧区的经济纽带
    2.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地位和作用
        2.3.1 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是“西部大开发”提出的本质背景
        2.3.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能极
        2.3.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是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2.3.4 落后的农村经济要求农业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2.4 研究目的
    2.5 研究内容
    2.6 研究方法
第三章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状况
    3.1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脆弱的荒漠化生态环境
        3.1.1 沙漠化的自然演替规律
        3.1.2 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3.1.3 生态环境变迁及农牧交替的启示
        3.1.4 以农牧业为主的荒漠化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3.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自然资源状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土地资源
        3.2.3 气候资源
        3.2.4 水资源
        3.2.5 生物资源
        3.2.6 矿产资源
    3.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耕地人均占有量日趋减少
        3.3.2 自然资源中低劣资源比重大
        3.3.3 有效灌溉面积小、单位面积产量悬殊
        3.3.4 干旱加剧、工农业发展用水矛盾突出
        3.3.5 农业现代化水平极低
    3.4 经济环境支持系统及人文环境条件
        3.4.1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增收难
        3.4.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3.4.3 人口增长快
        3.4.4 人口素质低、科技水平落后
第四章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析
    4.1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资源承载力评析
        4.1.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4.1.2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4.1.3 水资源需求预测
        4.1.4 可供水量预测
        4.1.5 结果分析
    4.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基本判断
        4.2.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概况、内涵及研究内容
        4.2.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手段的确定
        4.2.3 预测方法的确定
        4.2.4 土地资源生产能力预测结果
        4.2.5 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预测
        4.2.6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基本判断
第五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5.1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核心
    5.2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5.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5.2.2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5.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5.3.1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2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5.4 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
第六章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6.1 确立科技、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先导性地位
        6.1.1 人力资本投资是最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6.1.2 农业科技革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6.1.3 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6.1.4 科技、教育是农民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
        6.1.5 基础教育是提高农业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
        6.1.6 科技创新是获取优势的唯一途径
    6.2 积极探索以草畜产业为主导的生态环境建设
        6.2.1 退耕还林草与农牧业发展的若干原则问题
        6.2.2 把人工饲草业-舍饲畜牧业放在退耕还林草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
        6.2.3 沙漠化防治-沙地植被恢复与固沙技术体系
    6.3 努力实施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
        6.3.1 高效灌溉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的构建
        6.3.2 确保生态用水
        6.3.3 加强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实验研究
    6.4 逐步建立具有沙区特色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6.4.1 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农业新观念
        6.4.2 遵循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和原则
        6.4.3 增强农业生态系统集约与持续性机制同步进行的调控
        6.4.4 增加物质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模拟水平
        6.4.5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6.4.6 依靠科技,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6.5 产业结构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
        6.5.1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6.5.2 进行农、牧、林生产结构调整,继续加大畜牧业生产比重
        6.5.3 积极推进种植业的二元结构三元化
        6.5.4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6.6 促进适度规模的特色产业建设
        6.6.1 “沙产业”的实质
        6.6.2 对“沙产业”的质疑
        6.6.3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建设特色产业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四、乌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2]草原地区旅游接待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分析——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牧人之家”为例[J]. 段壮,阿荣娜.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8(02)
  • [3]水资源约束下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耕地适度集约利用研究——以乌兰察布市为例[J]. 蔡璐佳,安萍莉,刘应成,汪芳甜,李学敏,黄鑫鑫.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5)
  • [4]我国北方干旱灾害性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D]. 聂俊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5]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刘拓.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6]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风蚀影响因子与保护性农作制研究[D]. 何文清.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7]赴西部地区考察高新农业技术总结报告[J]. 王荣贵.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S1)
  • [8]在乌盟地区实施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之研究[D]. 杨蕴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04)
  • [9]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尚爱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10]关于乌盟水文事业发展的思考[J]. 郝媛,邓清,张利峰. 内蒙古水利, 2003(01)

标签:;  ;  ;  ;  ;  

关于乌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