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胺论文_赵大洲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二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菱镁矿,磷矿,浮选,离子,氯化钡,层状,辛醇。

十二胺论文文献综述

赵大洲[1](2019)在《离子交换法制备正十二胺插层钛硅酸盐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离子交换法,以正十二胺为插层分子,合成出正十二胺插层的钛硅酸盐(L-TS@NH_2)。样品的形貌和结构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十二胺已经插层到钛硅酸盐层间,其层间距为4 nm左右。利用L-TS@NH_2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L-TS@NH_2对铜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3次循环吸附后,吸附效率仍达到91.5%。(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周丽霞,魏以和,王钰赛,刘明杰[2](2019)在《聚乙二醇对十二胺泡沫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十二胺为阳离子捕收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考察不同质量浓度、不同pH值、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比例聚乙二醇∶十二胺及A350∶(十二胺+聚乙二醇)复配药剂的起泡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十二胺质量浓度的增大,泡沫高度和半衰期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随着聚乙二醇质量浓度的增大,泡沫高度和半衰期呈现稳定升高的趋势;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过低或过高会导致其起泡性能和稳定性变差,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PEG600、PEG800、PEG1000的起泡性能和稳定性较好,它们的加入对十二胺的起泡性能和稳定性有促进作用,可以减少十二胺的用量;A350的加入可以提高十二胺与聚乙二醇的起泡性能,泡沫稳定性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化工矿物与加工》期刊2019年04期)

李明阳,皇甫明柱,胡义明,刘军,高翔鹏[3](2019)在《十二胺体系中铁离子对霓石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二胺(DDA)为捕收剂,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考察了不同矿浆pH值和铁离子浓度下霓石的浮选行为,利用人工混合矿浮选实验研究了铁离子对霓石-镜铁矿分离效果的影响。结合Zeta电位检测、Fe~(3+)水解组分浓度计算、玻尔兹曼理论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在DDA体系中铁离子对霓石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铁离子对霓石的可浮性抑制作用较大,在pH=6.8及DDA浓度3.6×10~(-4)mol/L、无铁离子条件下,霓石回收率高达75.72%,溶液中铁离子浓度为3.0×10~(-4)mol/L时,霓石回收率仅为25.32%,同时人工混合矿浮选泡沫产品中铁品位由34.20%降低至28.71%,回收率由33.29%降低至18.35%。pH=3~11时,铁离子以荷正电的羟基络合物沉淀形式吸附在霓石表面,增大了霓石的亲水性,降低了霓石的可浮性,铁离子在霓石表面吸附使霓石零电点由2.14增至6.70,表面正电性增大减弱了阳离子捕收剂DDA与霓石表面的静电吸附,使霓石界面层内的RNH_3~+浓度小于界面层外,DDA吸附层松散程度增大,霓石(110)面法线方向DDA浓度分布向正方向偏移,造成霓石可浮性下降。(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付凯,刘志红,耿超,贾玉娟[4](2019)在《活性炭吸附磷矿浮选废水中十二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总有机碳分析法,测定活性炭对磷矿浮选药剂十二胺的吸附量,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索优化吸附条件及交互作用,并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分析吸附作用前后活性炭形态和官能团。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中吸附率和吸附量受活性炭用量、十二胺含量及pH影响;正交实验采用Design Expert中的Box-Behnken模块,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分析,在活性炭用量1.5 g/L、十二胺的质量浓度60 mg/L、pH 7.0时,得到最大吸附率58.90%,活性炭用量和十二胺含量交互作用显着。吸附后活性炭表面被覆盖变得平整;活性炭吸附后表面存在十二胺的官能团,说明活性炭对浮选药剂十二胺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以用于活性炭处理磷矿选矿废水。(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宋超,周圆圆,刘全军,邓建英,李世美[5](2018)在《自然pH条件下BaCl_2对钾长石盐酸十二胺浮选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浮选试验、吸附量测定、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研究自然pH条件下BaCl2对钾长石盐酸十二胺浮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BaCl2对钾长石的浮选具有活化作用,高浓度BaCl2对钾长石浮选具有抑制作用。位于3548.18、3475.56和3414.35cm-1的红外光谱谱峰表明盐酸十二胺与钾长石表面作用后有3种不同—OH基团存在。XPS分析结果表明,Ba2+在钾长石表面吸附后,长石表面K原子的浓度降低程度是Si、Al和O原子的两倍。低浓度下BaCl2的活化作用可归因于矿物表面K+和Ba2+的离子交换作用;高浓度下Ba Cl2的抑制作用可归因于矿物表面Ba2+的物理吸附;同时矿浆中Cl-浓度的增加也会导致盐酸十二胺溶解平衡的移动,RNH2H+的浓度降低。(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8年11期)

乔笑笑,樊盼盼,刘安,任聪,樊民强[6](2018)在《仲辛醇在十二胺反浮选磁铁矿中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省去十二胺的酸化环节,同时保持药剂的分散性、选择性和耐低温性,将其与仲辛醇复配为十二胺-仲辛醇,分别以石英和磁铁矿为分选对象,进行了十二胺盐酸盐、十二胺盐酸盐+仲辛醇和十二胺-仲辛醇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仲辛醇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石英的浮选回收率和磁铁矿的选矿效率;叁种药剂对温度的适应性由好到差依次为十二胺盐酸盐+仲辛醇,十二胺-仲辛醇,十二胺盐酸盐;在20℃时,相同药剂用量配比下,十二胺-仲辛醇与十二胺盐酸盐+仲辛醇对石英和磁铁矿的捕收性能相近,但十二胺-仲辛醇对磁铁矿的选择性能较好,选矿效率比十二胺盐酸盐+仲辛醇高约2个百分点。十二胺-仲辛醇的配制为十二胺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为其在工业上应用于铁矿反浮选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8年08期)

刘文宝,刘文刚,张乃旭,李振[7](2018)在《N,N-二(3-氯-2-羟丙基)十二胺对菱镁矿浮选脱硅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浮选实验研究了N,N-二(3-氯-2-羟丙基)十二胺(NCDA)作用下石英、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浮选行为.通过zeta电位测试、基团电负性判据和量子化学计算等分析研究了NCDA的性能及作用机理.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在矿浆自然p H值条件下,加入同等用量的捕收剂,NCDA对石英的捕收能力比十二胺(DDA)强,对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捕收能力明显弱于DDA.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NCDA与石英表面发生静电吸附和氢键作用.基团电负性、水油度和前线轨道能计算结果表明,相比DDA,NCDA具有更好的捕收性能和起泡性能,更容易与石英表面发生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刘文刚,姚广铮,卢位,刘然[8](2018)在《十二胺体系中金属离子对菱镁矿和白云石浮选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菱镁矿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高品质菱镁矿资源日益匮乏,低品质菱镁矿的高效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菱镁矿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白云石。现阶段,典型的菱镁矿除杂工艺脱硅效果良好,但钙质矿石的脱出仍是难题。鉴于此,为进一步分析反浮选脱硅过程中钙质脉石的脱除效果,探讨了在十二胺体系中,常见金属离子Ca~(2+)、Mg~(2+)、Fe~(3+)对菱镁矿和白云石浮选的影响。单矿物浮选结果表明,十二胺对菱镁矿和白云石具有较好选择性,在矿浆pH值为8.5、十二胺用量为200 g/t时,白云石回收率78.33%、菱镁矿回收率24.68%;Ca~(2+)和Mg~(2+)对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浮选具有抑制性能,不利于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浮选分离;而Fe~(3+)对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浮选具有活化性能,在用量小于200 g/t时,白云石活化效果明显,而菱镁矿回收率基本保持稳定。在Fe~(3+)的用量为60 g/t时,十二胺对菱镁矿和白云石组成的人工混合矿分选性能得到提升,此时精矿中Mg O品位可达38.83%,Mg O回收率为58.13%,较不添加Fe~(3+)相比,在精矿中Mg O品位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使精矿中菱镁矿回收率提高13个百分点。(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8年03期)

张威,毕洪山,张津,李国栋,郝海永[9](2018)在《EDTA二钠钙对十二胺体系中菱锌矿浮游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EDTA二钠钙)对十二胺(DDA)体系中菱锌矿浮游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p H值在9.2~11.1范围时,EDTA二钠钙对硫化钠活化后的菱锌矿虽无捕收性,但能够增强十二胺对菱锌矿的捕收能力;EDTA二钠钙以40%的质量比取代十二胺并用于浮选菱锌矿时,可以获得比单独使用十二胺更好的浮选效果。浮选溶液化学计算、矿物溶解试验和动电位测试的结果表明,EDTA二钠钙通过促进菱锌矿表面Zn~(2+)的溶解来降低矿物表面的电位,从而提高菱锌矿的浮选回收率。(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8年03期)

任杰,刘凤玲,邱慧,卢霞,陆帅帅[10](2018)在《模板剂十二胺对胺改性HMS吸附CO_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二胺为模板剂制备中孔硅HMS-1,采用焙烧和乙醇萃取的方法去除其模板剂,所得材料分别为HMS-2与HMS-3,并将四乙烯五胺(TEPA)与二乙醇胺(DEA)混合负载于3种材料上,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与氮气吸附实验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改性前后的HMS对常压下低浓度CO_2的吸附性能及再生能力.XRD与FTIR结果表明,TEPA与DEA已被成功负载到HMS孔道内.氮气吸附实验表明,保留模板剂和胺基改性后,材料的孔容显着降低.20℃下,初始浓度为10%的CO_2在材料上的吸附量顺序为:MA-HMS-1(3.29mmol/g)>MA-HMS-3(2.7mmol/g)>HMS-1(1.88mmol/g)>MA-HMS-2(1.65mmol/g)>HMS-2(1.33mmol/g),模板剂的存在,不仅增加了CO_2的吸附位点,还对混合胺改性的HMS吸附CO_2起到了协同作用.在20~75℃范围内,MA-HMS-1与MA-HMS-3受温度影响最明显,65℃时吸附量达最大值;随着温度的升高,HMS-1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持续降低;MA-HMS-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含胺基的4种材料(HMS-1、MA-HMS-1、MA-HMS-2与MA-HMS-3)在80℃下拥有优良的再生性能,经4次循环再生后,MA-HMS-1的再生率为97.5%,高于MA-HMS-2(83%)和MA-HMS-3(84%),保留HMS的模板剂对材料的再生性能有明显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十二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十二胺为阳离子捕收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考察不同质量浓度、不同pH值、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比例聚乙二醇∶十二胺及A350∶(十二胺+聚乙二醇)复配药剂的起泡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十二胺质量浓度的增大,泡沫高度和半衰期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随着聚乙二醇质量浓度的增大,泡沫高度和半衰期呈现稳定升高的趋势;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过低或过高会导致其起泡性能和稳定性变差,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PEG600、PEG800、PEG1000的起泡性能和稳定性较好,它们的加入对十二胺的起泡性能和稳定性有促进作用,可以减少十二胺的用量;A350的加入可以提高十二胺与聚乙二醇的起泡性能,泡沫稳定性无明显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二胺论文参考文献

[1].赵大洲.离子交换法制备正十二胺插层钛硅酸盐及其性能[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周丽霞,魏以和,王钰赛,刘明杰.聚乙二醇对十二胺泡沫稳定性的影响[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9

[3].李明阳,皇甫明柱,胡义明,刘军,高翔鹏.十二胺体系中铁离子对霓石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J].过程工程学报.2019

[4].付凯,刘志红,耿超,贾玉娟.活性炭吸附磷矿浮选废水中十二胺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9

[5].宋超,周圆圆,刘全军,邓建英,李世美.自然pH条件下BaCl_2对钾长石盐酸十二胺浮选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8

[6].乔笑笑,樊盼盼,刘安,任聪,樊民强.仲辛醇在十二胺反浮选磁铁矿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矿业.2018

[7].刘文宝,刘文刚,张乃旭,李振.N,N-二(3-氯-2-羟丙基)十二胺对菱镁矿浮选脱硅性能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刘文刚,姚广铮,卢位,刘然.十二胺体系中金属离子对菱镁矿和白云石浮选行为的影响[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8

[9].张威,毕洪山,张津,李国栋,郝海永.EDTA二钠钙对十二胺体系中菱锌矿浮游性的影响[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8

[10].任杰,刘凤玲,邱慧,卢霞,陆帅帅.模板剂十二胺对胺改性HMS吸附CO_2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明胶-DDA-TEOS协同作用可能机理示意图各种类型的改性聚砜的XPS谱图不同质量比MGE/MDDA合成的样品的扫描...一3单层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机理十二胺用量对硅酸盐矿物可浮性...十二胺在硅酸钙和络合物的表面吸...

标签:;  ;  ;  ;  ;  ;  ;  

十二胺论文_赵大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