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及移动终端论文和设计-彭鸣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及移动终端,双极化5G天线振子包括辐射组件、接地组件和馈电组件,所述辐射组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三辐射部与第四辐射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辐射部的对称轴与第四辐射部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三辐射部的对称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的中部均设有孔结构。该天线振子具有较宽的频带,可覆盖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试验频段;且天线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包括辐射组件、接地组件和馈电组件,所述馈电组件分别与所述辐射组件和接地组件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组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三辐射部与第四辐射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辐射部的对称轴与第四辐射部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三辐射部的对称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的中部均设有孔结构。

设计方案

1.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包括辐射组件、接地组件和馈电组件,所述馈电组件分别与所述辐射组件和接地组件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组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三辐射部与第四辐射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辐射部的对称轴与第四辐射部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三辐射部的对称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的中部均设有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形状为花瓣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包括接地板和PCB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接地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组件包括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所述第一介质板与所述第二介质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介质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地分支、第二接地分支和第一馈电分支,所述第一辐射部通过所述第一接地分支与所述接地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辐射部通过所述第二接地分支与所述接地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馈电分支的一端与所述PCB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介质板上分别设有第三接地分支、第四接地分支和第二馈电分支,所述第三辐射部通过所述第三接地分支与所述接地板电气连接,所述第四辐射部通过所述第四接地分支与所述接地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分支的一端与所述PCB板电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分支和第二接地分支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一馈电分支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三接地分支和第四接地分支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板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二馈电分支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板的另一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组件还包括第三介质板,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三介质板上,所述第三介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均相对于所述PCB板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工作频率分别是2.515GHz、3.75GHz和5.0GHz。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下一代移动技术(5G)的目标是通过更高的传输数率、更低的时延及更强的链接健壮性等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移动行业已经将从第一代(1G)到第四代 (4G)的蜂窝系统可用的所有频谱部署在3GHz以下,并将进一步部署高达6GHz 的频谱。

中国三大运营商获得全国范围5G中低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频段分别为,中国电信获得3400~3500MHz;中国移动获得2515~2675MHz、4800~4900MHz;中国联通获得3500~3600MHz。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天线可以覆盖2500MHz到 5000MHz的所有频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及移动终端,可以覆盖2500MHz到5000MHz的所有频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包括辐射组件、接地组件和馈电组件,所述馈电组件分别与所述辐射组件和接地组件电气连接,所述辐射组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三辐射部与第四辐射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辐射部的对称轴与第四辐射部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三辐射部的对称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的中部均设有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辐射部的形状为花瓣形。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组件包括接地板和PCB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接地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组件包括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所述第一介质板与所述第二介质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介质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地分支、第二接地分支和第一馈电分支,所述第一辐射部通过所述第一接地分支与所述接地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辐射部通过所述第二接地分支与所述接地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馈电分支的一端与所述PCB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介质板上分别设有第三接地分支、第四接地分支和第二馈电分支,所述第三辐射部通过所述第三接地分支与所述接地板电气连接,所述第四辐射部通过所述第四接地分支与所述接地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分支的一端与所述PCB板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分支和第二接地分支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一馈电分支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三接地分支和第四接地分支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板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二馈电分支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板的另一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组件还包括第三介质板,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三介质板上,所述第三介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均相对于所述PCB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工作频率分别是2.515GHz、3.75GHz 和5.0GHz。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形成负(或正)45 度天线,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形成正(或负)45度天线,从而形成双极化天线;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的中部均设有孔结构,可以增加天线带宽,很好地覆盖2500~5000MHz的所有频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部分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S参数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正45度面主极化与交叉极化增益图(正45度馈电,频率为2.515GHz);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负45度面主极化与交叉极化增益图(负45度馈电,频率为2.515GHz);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正45度面主极化与交叉极化增益图(正45度馈电,频率为3.75GHz);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负45度面主极化与交叉极化增益图(负45度馈电,频率为3.75GHz);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正45度面主极化与交叉极化增益图(正45度馈电,频率为5.0GHz);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负45度面主极化与交叉极化增益图(负45度馈电,频率为5.0GHz);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沿着两个极化方向时的增益-频率曲线图。

标号说明:

1、辐射组件;11、第一辐射部;12、第二辐射部;13、第三辐射部;

14、第四辐射部;15、第三介质板;16、孔结构;2、接地组件;21、接地板;22、PCB板;3、馈电组件;31、第一介质板;32、第一接地分支;33、第二接地分支;34、第一馈电分支;35、第二介质板;36、第三接地分支;

37、第四接地分支;38、第二馈电分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的中部均设有孔结构,可以增加天线带宽,很好地覆盖 2500~5000MHz的所有频段。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包括辐射组件1、接地组件 2和馈电组件3,所述馈电组件3分别与所述辐射组件1和接地组件2电气连接,所述辐射组件1包括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第三辐射部13和第四辐射部14,所述第一辐射部11与第二辐射部12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辐射部11 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二辐射部12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三辐射部13与第四辐射部14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辐射部13的对称轴与第四辐射部14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一辐射部11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三辐射部13的对称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第三辐射部13和第四辐射部14的中部均设有孔结构16。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形成负45度天线,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形成正45度天线,从而形成双极化天线;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的中部均设有孔结构,可以增加天线带宽,很好地覆盖2500~5000MHz的所有频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第三辐射部13和第四辐射部14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由上述描述可知,辐射部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辐射部11的形状为花瓣形。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组件2包括接地板21和PCB板22,所述PCB板22 设置于所述接地板21上。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组件3包括第一介质板31和第二介质板35,所述第一介质板31与所述第二介质板35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介质板31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地分支32、第二接地分支33和第一馈电分支34,所述第一辐射部11通过所述第一接地分支32与所述接地板21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辐射部12通过所述第二接地分支33与所述接地板21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馈电分支34的一端与所述PCB板22电气连接;所述第二介质板35上分别设有第三接地分支36、第四接地分支37和第二馈电分支38,所述第三辐射部13通过所述第三接地分支 36与所述接地板21电气连接,所述第四辐射部14通过所述第四接地分支37与所述接地板21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分支38的一端与所述PCB板22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分支32和第二接地分支33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31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一馈电分支34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31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三接地分支36和第四接地分支37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板35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二馈电分支38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板35的另一侧面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馈电分支和接地分支分别设置在介质板的两个侧面上,可以防止相互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组件1还包括第三介质板15,所述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第三辐射部13和第四辐射部14均设置于所述第三介质板15上,所述第三介质板15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31和第二介质板35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介质板31和第二介质板35均相对于所述PCB板22 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工作频率分别是2.515GHz、3.75GHz 和5.0GHz。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所述的双极化5G天线振子。

请参照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双极化5G天线振子。如图1所示,所述双极化5G天线振子包括辐射组件1、接地组件2和馈电组件3,所述馈电组件3分别与所述辐射组件1和接地组件2电气连接。所述接地组件2包括接地板21和PCB板 22,所述PCB板22设置于所述接地板21上。

如图2所示,所述辐射组件1包括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第三辐射部13、第四辐射部14和第三介质板15,所述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第三辐射部13和第四辐射部14均设置于所述第三介质板15上。所述第一辐射部11与第二辐射部12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辐射部11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二辐射部12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三辐射部13与第四辐射部14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辐射部13的对称轴与第四辐射部14的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一辐射部11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三辐射部13的对称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第三辐射部13和第四辐射部14的中部均设有孔结构1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第三辐射部13和第四辐射部14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第三辐射部13和第四辐射部14的形状均为花瓣形,孔结构16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馈电组件3包括第一介质板31和第二介质板35,所述第一介质板31与所述第二介质板35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三介质板15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31和第二介质板35上,且所述第一介质板31和第二介质板35均相对于所述PCB板2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介质板31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地分支32、第二接地分支33和第一馈电分支34,所述第一辐射部11通过所述第一接地分支32与所述接地板21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辐射部12通过所述第二接地分支33与所述接地板21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馈电分支34的一端与所述PCB 板22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分支32和第二接地分支33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31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一馈电分支34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板31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二介质板35上分别设有第三接地分支36、第四接地分支37和第二馈电分支38,所述第三辐射部13通过所述第三接地分支36与所述接地板21 电气连接,所述第四辐射部14通过所述第四接地分支37与所述接地板21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分支38的一端与所述PCB板22电气连接;所述第三接地分支36和第四接地分支37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板35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二馈电分支38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板35的另一侧面上。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地分支32、第二接地分支33、第三接地分支36和第四接地分支37的顶部分别设有金属化过孔,金属化过孔的一端连接接地分支,金属化过孔的另一端可以设置金属连接部,金属连接部分别与金属化过孔和辐射分支电连接,接地分支也与辐射分支电连接,通过设置金属化过孔可以使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 12、第三辐射部13和第四辐射部14分别与第一接地分支32、第二接地分支33、第三接地分支36和第四接地分支37充分电气连接。

图5为双极化5G天线振子的S参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双极化5G 天线振子的工作频率分别是2.515GHz、3.75GHz和5.0GHz,可以看到其能很好地覆盖中国三大运营商试用的从2500~5000MHz的宽频带范围,且隔离度达到 -25dB以下。

图6至图11为正负45度分别馈电时的正45度面与负45度面的主极化与交叉极化增益图,频率分别为2.515GHz、3.75GHz和5.0GHz,从图中可以看到在theta=0度时,主极化与交叉极化之差均可达20dB以上。

图12为沿着两个极化方向时的增益-频率曲线图,即在正负45度面内对应的不同频率的天线最大增益。从图中可以看出,天线增益在6dBi以上,可满足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及移动终端,该天线振子具有较宽的频带,可覆盖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试验频段;且天线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及移动终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638.0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26417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H01Q 1/38

专利分类号: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28;H01Q5/307;H01Q21/24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西环路1013号A.B栋

发明人:彭鸣明;赵安平

第一发明人:彭鸣明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明;任芹玉

代理机构:44275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一种双极化5G天线振子及移动终端论文和设计-彭鸣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